一, 前言: AI對抗史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買電腦處理器要選酷睿的' , 這或許是人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 殊不知, 十一年前, 英特爾也曾被AMD的Athlon 64狠狠地打壓著.
那時決心洗心革面的英特爾, 拋棄了Pentium 4以及NetBurst架構, 重新啟用Pentium M研發小組. 2006年, 英特爾推出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新系列處理器——Core.
面對強勢回歸的英特爾, AMD在2012年重新請回了Jim Keller, 這位曾經在AMD工作多年, 主導過Athlon 64/Opteron 64/HT匯流排/64位指令集設計的超級大神, 將全面負責領導AMD處理器架構設計.
2017年3月2日, 曆經多年日以繼夜的研發, AMD發布了萬眾期待的高性能銳龍AMD Ryzen處理器, 首批共計三款型號——R7 1800X, R7 1700X, R7 1700.
八核心十六線程的R7系列處理器藉助全新的架構以及14nm的新工藝, AMD再次翻身, 這次是真的翻身了, 而英特爾方面由於長期沒有對手一直享受著擠牙膏的快感.
令英特爾沒想到的是, AMD這次不再是人們調侃的PPT廠. 為了奪回PC處理器巨頭的位置, 英特爾在2017年5月 '台北國際電腦展' 上發布的全新的酷睿i9處理器.
此次i9系列包含五款處理器: i9-7900X, i9-7920X, i9-7940X, i9-7960X和i9-7980XE, 內核最多可達18個, 但高昂的售價並沒有被大眾所接受, 鑄錠指示發燒友的玩物.
原計劃於2017年底發布的8代酷睿案頭處理器也在9與25日提前發布, 相比前幾代萬年四核心的酷睿i7, 本次升級最大的亮點是將核心數量提升至最高六核心, 同時i5/i3也都來到了四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