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集團預測 | 2018年進入人機合作新時代

戴爾集團針對2018年產業提出預測, 評估, 已有百年歷史的人類與機器一同工作, 至2018年將會更全面, 不僅顛覆企業營運模式, 更提升娛樂資訊安全的重要性. 根據戴爾科技集團與未來研究院(IFTF)發布的人機合作新時代報告, 從現在到2030年, 人類與機器將更緊密地相互合作, 進而改變人類生活形態. 戴爾集團指出, 未來幾年, 人工智慧將改變人類花時間處理數據的方式. 企業將利用人工智慧為他們完成由數據驅動的思考任務, 縮短觀察, 辯論, 情境規劃和測試每一項新創新的時間. 人類能夠跳脫繁瑣工作, 將心力投入於更多決策並加速執行速度, 避免新想法難以實現. 亞太與日本將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領先區域. 未來將看到新型態的IT專業人員, 負責執行AI訓練與微調工作. 亞太與日本將成為這些專業技能的重鎮, AI將是未來專業人員必備的主要技能. 這些專業人員將負責設定各項參數, 以界定哪些是屬於良好的商業績效, 並判斷與外界互動規則, 以及規範獎勵的事項. 一旦這些技術到位, 科技將能夠以驚人的速度推薦積極的商業機會. 此外, 未來AI所執行的思考性工作領域還會擴及醫療, 農業與金融服務. 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將能夠證明AI技術的企業價值, 並確保自身擁有合適的基礎架構與人才. 2018年開始, 即時反應的智能將全面嵌入到物聯網強化的城市, 企業, 住家, 以及車輛. 隨著處理效能的成本持續降低, 單一網路節點的成本將趨近於零. 面對這些海量資料, 處理效能加上AI的力量將協助機器更協調地運行實體和人類資源. 這樣的情景已存在於汽車上的 '終極移動裝置' , 目前許多汽車皆搭載超音波感測器, 能運用光束測量車輛距離與偵測操控手勢. 未來, 這些創新將讓自動駕駛成為日常情境. 在此之前, 人類將會逐漸習慣車子可以自動預訂服務, 通知車廠進廠保修, 甚至預定軟體升級的時間. 亞太與日本是物聯網創新與實行的原點. 各界的投資與日具增, 政府政策與5G技術發展亦成為助力—日本, 南韓, 新加坡, 紐澳等國家皆蓄勢待發. 然而, 物聯網的成功所衍伸的阻礙也逐漸全球化, 也就是各地區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克服各方面的阻礙與挑戰, 例如各地標準不一致, 技術不全面, 以及基礎架構尚未就緒等. 擴增實境的商用化已充分展現其可行性. 建築工人, 建築師, 以及工程師都運用AR頭盔觀察新建築的虛擬成像, 並根據同一模型調派各方工作, 若技術人員無法到場時仍能立即訓練在場工作人員. 將AR應用於工作可結合各種專業人才與各地區的人員,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資料進行互動. VR亦有極佳的發展前景. 由於VR提供沉浸式體驗, 毫無疑問地VR將在近期顛覆娛樂與遊戲面貌, 但企業應會押注於AR, 充分運用團隊持續精進的 '內行人知識 (tribal knowledge) ' , 成為發揮最大生產效率的實質方法. 根據研究預測, 2018年機器學習與AI將扮演先鋒角色, 企業將能事先了解客戶需求與服務, 融合人類與機器將成為客戶服務的軸心. 因此, 未來的客戶互動不會再交由第一代聊天機器人或預先設定的答覆訊息, 真人與自動化智能虛擬助理將成為一個團隊為客戶服務. 亞太與日本地區的客戶已開始出現數位與移動平台互動的需求, 也開始採用技術驅動的互動方式, 例如替代性支付方式. 事實上, 全球許多創新支付都是由亞太與日本地區業界領導者所推動, 而消費者在這方面的需求也將急速攀升. 2018年各品牌業者將爭相迎合消費者期盼. 短期內, AI將會應用於人員召募與晉陞流程, 以排除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偏見. 此外, VR將被廣泛作為面試工具, 將機會提供給值得的人才, 例如用人偶遮住應徵人員的真實臉孔. 透過新興科技, 未來 '偏見檢查' 將變成日常, 如同 '拼字檢查' 般, 使整個社會廣為受益. 2018年, 將會有大量電競選手坐在屏幕後面或戴著VR頭盔, 在高解析度的電腦世界中一較高下. 憑藉全球數億玩家與觀眾的投入, 電競將攀上主流位置. 亞太與日本地區正著手實現這波變革, 且2022年亞運會也已將電競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不同電競現象將整合為更廣泛的趨勢. 即使運動這種真實的 '人類' 活動也會被數位化, 科技拓展了所有類型的 '運動' , 不需要擁有一定程度的體格才能進行競技. 若具備夠快的觸覺反應與駕車技巧, 也能享受數位賽事並獲得勝利. 亞太與日本地區將出現最為顯著的衝擊. 目前大陸, 香港以及南韓已開始舉辦相關賽事與各項投資. 新加坡著手培養職業電競選手, 並設立訓練學校栽培未來的電競冠軍. 雲端並非一個空間, 而是一種IT模式, 將協作, 自動化與智能深深嵌入IT基礎架構. 2018年企業將一面倒地邁向多雲環境, 實現所有類型雲端的優勢, 包括公有雲到私有雲, 主機代管, 管理, 以及軟體即服務(SaaS). 紐澳與日本正引領這波風潮. 然而, 隨著更多應用與工作負載轉移至各種雲端, 不免產生大量無法相互連結的雲端孤島(siloes), 從而阻礙企業充分發揮資料分析與AI計劃的優勢. 另外, 也可能使許多應用與資料存放至不正確的雲端, 導致成效不彰. 亞太與日本地區不僅須克服其目前基礎架構的挑戰, 更須考量到未來的各種應用. 未來, 將能夠看到超級雲端(mega cloud)的崛起, 這種雲端整合多個私有雲與公有雲, 如同連貫整合的全面性系統. 超級雲端將提供彙整的智能窗口, 讓客戶得以檢視整個IT環境. 為使超級雲端化成為現實, 必須在網路(於雲端之間移動資料), 儲存(讓資料儲存於正確的雲端系統), 運算(為工作負載提供最佳處理與加速機制), 協作(串連各雲端的網路, 儲存與運算資源)等領域開發多雲技術. 由於機器之間的關係日趨錯綜複雜, 微小失常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失敗. 許多跨國企業在2018年將展開移動, 例如GDPR個資保護法, 預期將影響亞太與日本的企業. 各企業將更重視資安, 相關預算也會提高, 企業會進行各種如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等活動.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