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怪現象, 產業圈子裡很多公司言及必稱自己 '晶片巨頭' .
每次富凱君開啟券商研報系統, 就能發現一群群的晶片老大, 搞不清究竟誰是真正的行業第一.
當然, 所謂的巨頭更多是預期. 近期, LED晶片巨頭三安光電有了大動作: 砸下333億元巨資在福建泉州芯穀建設七大產化項目.
三安光電同時也給出了 '口號型' 目標: '計劃五年內實現投產, 七年內全部項目實現達產. '
的確, 這家公司已經算是巨頭, 看看財務數據便見分曉.
自2013年起, 至今公司晶片, LED產品佔總營收的比例均在85%以上. 2016年公司總營收62.73億元, 其中晶片, LED產品營收56.12億元, 佔總營收的89.46%.
今年10月底發布的三季報也是同樣 '紮眼' : 公司今年前三個實現營收63億元, 同比增長40%, 淨利潤24億元, 同比增幅達59%. 其中, 三季度單季淨利潤8.6億元, 同比增速高達63%.
富凱君要說一句, 數據看似完美, 大手筆投資看似潛力無限, 但背後卻充滿多重疑問?
首先, 我們來看看333億投資究竟投向了哪裡?
根據公告內容, 七大產化項目包括: 1, 高端氮化鎵LED襯底, 外延, 晶片的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2, 高端砷化鎵LED外延, 晶片的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3, 大功率氮化鎵雷射器的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4, 光通訊器件的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5, 射頻, 濾波器的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6, 功率型半導體 (電力電子) 的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7, 特種襯底材料研發與製造, 特種封裝產品應用研發與製造產業化項目.
全是各種專業名詞, 富凱君給你歸納一下: LED晶片+高端化合物半導體晶片.
所謂的高端化合物半導體晶片多是應用於5G通訊器件中. 由於普通整合電路晶片與5G的射頻器件晶片不同, 前者受材料特性有限, 難以在高頻, 高壓, 大電流晶片中應用.
可見, 三安光電看重了這塊的商機, 但是從LED晶片轉向5G器件晶片談何容易?
首先, 光電子企業跨界微電子, 往往缺乏思路. 中科院半導體研究院研究員何志指出, 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傳統過分的區分光電子和微電子兩個領域, 整個行業缺乏溝通, 氮化鎵通常被歸到光電子, 而現在的電力電子和射頻器件又是傳統的微電子行業, 如何有效地整合資源建立一個健康的體系, 建立龍頭企業, 找准突破口產品, 是國內目前的發展瓶頸.
第二, 國產替代難度較大, 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 適用於4/5G通信技術的功率放大器 (PA) 產業鏈中, 三安光電並沒有任何優勢. 從GaAs基板製作, 磊晶, 晶圓製造, PA設計等產業連結中, 各大國際巨頭紛紛搶佔了地盤. 比如, PA設計中競爭最為激烈, 三安如何搶奪被瓜分嚴重的蛋糕, 在此次333億投資計劃中並沒有詳細說明, 因此估值的溢價還無法體現出來.
第三, 戰略路數是否清晰有待檢驗. 從這次333億投資情況看, 三安光單一方面想繼續保持LED龍頭地位, 另一方面想大力拓展5G概念的砷化鎵/氮化鎵等 PA 器件.
這實際上是一步險棋. 分析稱, 三安在 2016 年LED外延晶片產能達到 165 萬 片/月, 是市場佔有率第二的華燦光電的 2.5 倍, 預計 2017 年達到220 萬片/月.
但2018年潛在的 '產能分流' 會否發生? 中信證券認為, 半導體行業集中度提升加劇, 公司龍頭溢價更為明顯, 半導體晶片已向部分國內客戶送樣認證, 並部分通過認證, 預計項目達產穩定後可實現化合物半導體6寸片年產能36萬片, 規模比肩目前代工龍頭台灣穩懋, 有望佔據全球近30%的代工份額.
然而, 所謂搶奪30%的代工份額只是一種預期, 因為從技術研發到技術成熟再到搶佔份額, 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些技術突破的地方難以在當前形成明確預期.
第四, 5G真正替代4G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市場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在本屆大會期間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5G在加速發展, 但4G也沒有停滯不前. 截至2016年年底, 已有580個4G網路在188個國家中投入使用. 由於運營商仍在持續投資, 4G網路連接數在總體移動網路連接數量中的佔比2020年將上升至41%.
可見, 行業趨勢中5G商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鑒於研發期和應用期周期過長, 三安是否能真正踩上5G商用前的機會仍要走一步看一步.
從三安光電市盈率和市淨率的預測看, 333億投資的新業務還無法沒能體現出來, 這家曾創造製造業神話的公司下了一步險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