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在2014年上任後, 隨即喊出 '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的口號, 希望和中國大陸一樣成為製造業大國, 並且減少自大陸大量進口產品所導致的長年貿易逆差, 可是3年多過去了, 印度的製造業似乎並沒有太大的長進. 根據Quartz報導, 統計數據顯示印度2016年對全球的出口值為2,640億美元, 遠遠落後大陸的2.09兆美元. 與大陸之間的雙邊貿易金額, 大陸方面是印度的4倍, 單以商品來看更達到6倍. 現今印度市面上大量充斥著來自大陸的製品, 包括民生用品以及LED燈泡, 電子產品和智能手機等, 尤其是連一般家庭供奉的印度教神像, 幾乎也全都是自大陸進口. 或許印度民眾並不在意神像是本地生產還是產自外國, 但是在這背後隱含的意義是, 雖然印度勞工平均時薪只有0.92美元, 遠低於大陸的平均超過4美元, 但是其製造業至今連滿足基本民生需求都還做不到. 為什麼印度與大陸製造業之間的差距和因此所形成的貿易逆差並未縮小, 反而看起來還在持續擴大? 一些經濟專家認為, 主要歸咎於下列七大因素: 一, 經濟規模: 大陸各個領域的製造業, 經濟規模普遍都遠比印度大得多. 而規模大代表單位生產量的固定成本會變低, 因此在價格上自然也具有更大的競爭力. 二, 生產力: 跨國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曾在報告中指出, 印度製造業勞工的生產力, 平均而言大概只有大陸勞工的4分之1甚至5分之1. 因此儘管大陸勞工的時薪是印度勞工的4倍多, 大陸製造業仍然可以享有比印度大的競爭優勢. 三, 貪腐: 印度和大陸雖然在2016年全球貪腐報告中同樣名列第79位, 但是兩者仍有差別. 研究發現大陸的貪腐多集中在高層人士, 對工廠的日常運作並不會造成影響. 可是印度的貪腐是從下到上皆有, 像是如果要快速取得電力就得進行賄賂, 這種陋習很多情況下會對工廠運作造成阻礙. 四, 運輸成本: 國內運輸成本過高, 一直是印度製造商的致命傷之一. 例如, 廣州和孟買的距離雖然是德裡至孟買的5倍, 但是兩者的單位貨運成本事實上卻幾乎是差不多. 五, 電力供應品質: 印度製造業的用電成本和大陸事實上差不多, 每度電價格都約為0.08美元. 不過大陸製造商享有的供電穩定性, 卻是遠遠優於印度的競爭對手. 有些印度工廠至今每天都還會被迫停電數小時, 生產效率自然不及大陸. 六, 官僚體系: 在印度要設立或擴建工廠, 往往得經過繁複冗長的法定申請程序, 而在大陸, 類似申請的審批則是遠比印度快上許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 印度製造商自然得背負更大的無形成本. 七, 政府補貼: 印度政府並非沒有提供製造廠商補貼, 但是在廣度和深度都不及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