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Narendra Modi在2014年上任后, 随即喊出 '印度制造' (Make in India)的口号, 希望和中国大陆一样成为制造业大国, 并且减少自大陆大量进口产品所导致的长年贸易逆差, 可是3年多过去了, 印度的制造业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长进. 根据Quartz报导, 统计数据显示印度2016年对全球的出口值为2,640亿美元, 远远落后大陆的2.09兆美元. 与大陆之间的双边贸易金额, 大陆方面是印度的4倍, 单以商品来看更达到6倍. 现今印度市面上大量充斥着来自大陆的制品, 包括民生用品以及LED灯泡, 电子产品和智能手机等, 尤其是连一般家庭供奉的印度教神像, 几乎也全都是自大陆进口. 或许印度民众并不在意神像是本地生产还是产自外国, 但是在这背后隐含的意义是, 虽然印度劳工平均时薪只有0.92美元, 远低于大陆的平均超过4美元, 但是其制造业至今连满足基本民生需求都还做不到. 为什么印度与大陆制造业之间的差距和因此所形成的贸易逆差并未缩小, 反而看起来还在持续扩大? 一些经济专家认为, 主要归咎于下列七大因素: 一, 经济规模: 大陆各个领域的制造业, 经济规模普遍都远比印度大得多. 而规模大代表单位生产量的固定成本会变低, 因此在价格上自然也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二, 生产力: 跨国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曾在报告中指出, 印度制造业劳工的生产力, 平均而言大概只有大陆劳工的4分之1甚至5分之1. 因此尽管大陆劳工的时薪是印度劳工的4倍多, 大陆制造业仍然可以享有比印度大的竞争优势. 三, 贪腐: 印度和大陆虽然在2016年全球贪腐报告中同样名列第79位, 但是两者仍有差别. 研究发现大陆的贪腐多集中在高层人士, 对工厂的日常运作并不会造成影响. 可是印度的贪腐是从下到上皆有, 像是如果要快速取得电力就得进行贿赂, 这种陋习很多情况下会对工厂运作造成阻碍. 四, 运输成本: 国内运输成本过高, 一直是印度制造商的致命伤之一. 例如, 广州和孟买的距离虽然是德里至孟买的5倍, 但是两者的单位货运成本事实上却几乎是差不多. 五, 电力供应品质: 印度制造业的用电成本和大陆事实上差不多, 每度电价格都约为0.08美元. 不过大陆制造商享有的供电稳定性, 却是远远优于印度的竞争对手. 有些印度工厂至今每天都还会被迫停电数小时, 生产效率自然不及大陆. 六, 官僚体系: 在印度要设立或扩建工厂, 往往得经过繁复冗长的法定申请程序, 而在大陆, 类似申请的审批则是远比印度快上许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 印度制造商自然得背负更大的无形成本. 七, 政府补贴: 印度政府并非没有提供制造厂商补贴, 但是在广度和深度都不及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