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5億消失與20億重組背後 | 國民技術藏著什麼秘密?

1.5億消失與20億重組背後 國民技術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2.科通芯城料下半年錄盈利 視硬蛋為未來增長動力;3.國產晶片現新一輪投資潮 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迅速崛起;4.從中國芯到中國造 另一個隱形戰場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複製 laoyaoic 微信公共號搜索添加關注.

1.5億消失與20億重組背後 國民技術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

2017年7月15日, 國民技術發布公告稱, 因涉嫌資訊披露違規違法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 且存在被實施暫停上市風險.

國民技術近兩天可謂風波不斷, 先是宣稱被騙走了5億元資金, 而後又拋出一份收購公告, 擬以不超過20億元, 跨行業收購一家來自新能源行業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 如果僅僅根據這些公告, 顯然不至於讓證監會發出一份涉及暫停上市的調查通知書, 而野馬財經注意到, 隱藏在一系列巧合背後, 國民技術存在諸多反常的現象.

蹊蹺的收購

首先, 在於2017年12月6日, 國民技術恰到時機拋出的收購議案.

眾所周知, 七天前, 國民技術剛剛稱自己被騙走了5億元資金, 而過去十年, 公司的淨利潤總額不過4.39億元. 黑天鵝的到來, 無疑會對財務狀況造成巨大影響, 此時選擇收購公司, 頗有幾分有力挽狂瀾之勢.

只不過, 對於公司而言, 這樣的重組可能並沒有必要.

時間回到2010年, 國民技術完成IPO, 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招股書》顯示, 公司原本只想著募資3.3億元, 升級一下自家的安全晶片, 而最後共計募集資金23億元.

換句話說, 彼時, 公司手中有著近20億元超募資金可以備不時之需. 甚至截至2017年年中, 募集資金餘額賬戶依舊有10.08億元.

另外, 從財務狀況觀察, 雖然2012年至2014年期間, 國民技術扣非淨利潤都為負數, 但自2015年開始, 已然扭虧為盈, 且2105年至2017年9月, 分別實現扣非淨利潤4541萬元, 7697萬元, 3966萬元, 盈利能力良好, 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2017年中報 '核心競爭力分析' 也曾強調, 公司 '研發更加聚焦主業' , '外部環境持續改善' 等, 對未來充滿信心.

更加重要的是, 此次被騙的5億元為投資, 理財性資金而非營運資金.

如果僅從這幾個維度觀察, 雖然此次事件會對國民技術本年度造成較大損失, 但顯然不至於傷及根本, 影響正常運營, 且在主營業務持續向好的情況下跨界重組, 如果不是深思熟慮的戰略規劃, 對於公司帶來的深遠影響都不可小覷.

對此, 華東地區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向澤向野馬財經分析, 進行一次投資, 之前的財務數據就多了很多迴旋的空間; 且這不超過20億元的收購資金, 正好把公司賬上剩下的十多億元現金花完.

而事實上, 在此次捲款5億元事件之前, 細究國民技術近幾年的財務狀況, 已經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繁榮了.

懸空的財務數據

2014年至2016年, 國民技術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 5.61億元, 7.06億元, 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2017年前三季度也已實現營業收入5.39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三年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2.2億元, 3.4億元及4.27億元, 占營收比重分別為51.64%, 60.61%, 60.48%. 營收的增長, 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應收賬款的增長貢獻而來.

且營收的問題不止於此, 再來看幾組數據:

通常而言, 一家製造業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 主要影響因素有幾個: 其一, 每件產品的售價更高; 其二, 生產, 銷售的產品更多; 其三, 原本的庫存商品被銷售出去了.

如果是前者, 則毛利率基本都會提高; 至於後者, 既然生產的東西更多, 那麼製造費用(機器開動, 工廠工作的時間, 以及工人工作的時間等)一般上也應該上漲.

對比長電科技, 紫光國芯等企業, 這些會計科目也基本呈現一致狀態, 而國民技術相關數據的變動一致性則並不明顯.

如此說來, 到底是什麼支撐了國民技術近三年營業收入的增長呢? 對於這一問題, 野馬財經與國民技術取得了聯繫, 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告為主.

中級會計師郝天翊向野馬財經分析, 影響製造費用的因素十分繁雜, 僅從財報披露的數據, 並不能覆蓋全部可能的原因, 但的確值得注意.

此外, 北京濟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給出國民技術的濟安評級為 'CCC' , 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行業321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30位. 'CCC' 評級意味著, 公司在所處的行業地位低, 經營狀況很不穩定, 盈利能力很差, 現金流短缺, 經營虧損與違約風險較高, 投機風險高.

與此同時, '濟安金信上市公司競爭分析系統 ' , 給出了 '疑似採用虛假銷售, 提前確認銷售收入或者放鬆信用政策有意擴大賒銷份額的手段調節主營業務利潤' 的闡述.

除了營業收入的懸空之外, 國民技術的現金流趨勢亦不樂觀.

將時間軸拉長, 自2010年上市以來, 公司的現金及等價物餘額一直處於下降狀態, 七年時間, 減少了近23億元(有8億元左右流向了銀行委託理財).

並且可以清楚地看到, 2014年, 2015年算得上一個分水嶺.

一方面, 自這兩年開始, 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由正轉負, 這也就意味著前文所述公司近四年的扣非淨利潤(4541萬元, 7697萬元, 3966萬元)僅僅為賬面利潤, 並未真正落入口袋.

另一方面, 2015年, 國民技術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額高達13.19億元, 基本上一年的時間, 花掉了賬面上一半的錢, 那這些資金又去向了哪裡呢?

相信, 隨著證監會調查的一步步深入, 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野馬財經

2.科通芯城料下半年錄盈利 視硬蛋為未來增長動力;

科通芯城指, 已逐漸消化收緊信貸的負面影響, 自營銷售業務在2017年第三季觸底, 但已於第四季起從底部逐步回升, 預期今年下半年仍錄得盈利, 去年下半年科通芯城同錄盈利, 截至2016年12月底止半年, 科通芯城賺2.75億元人民幣, 按年增約56%, 而明年自營業務增長主要取決於銀行信貸額度的恢複速度.

另外, 公司調整了未來發展重點, 確立「硬蛋平台產業化+ IC元器件交易平台雙引擎」之發展模式. 硬蛋平台上的項目產業化將開始成為公司業績釋放的新動能, 通過企業和技術服務, 孵化投資收益等高附加值業務, 驅動集團業績.

展望今年第四季度, 公司將會加快發展硬蛋業務; 目前硬蛋已接入世界科技巨擘底層技術, 並積極把握傳統製造業智能升級機遇, 與優質公司進行深度合作, 如硬蛋於今年下半年與三星電子達成戰略合作.

是次戰略合作包括與三星ARTIK™平台, 該平台為三星最新開發的端對端整合化平台, 雙方合作後, 硬蛋能具備為AI項目提供從晶片, 軟體到雲和數據服務的一站式完整的AI解決方案的能力, 促進企業升級及開發AI產品與服務.

明報

3.國產晶片現新一輪投資潮 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迅速崛起;

中國電子產業 '缺芯少屏' 的局面, 正在改變. 繼京東方在國產面板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後, 國產晶片也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飛躍. 值得注意的是, 當前全球整合電路產業正在向我國加速轉移, 國內也出現新一輪的投資浪潮, 國產晶片技術在自主研發和出海併購的雙支撐下, 已成為長期較為明確的投資風口.

'國產芯' 成為近期資本市場熱門題材, 整合電路產業鏈引發了資金集中追捧. 比如, IC設計領域的兆易創新, 匯頂科技, IC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 晶方科技, IC材料領域的江豐電子, 上海新陽和IC製造領域的中芯國際等公司股票紛紛大漲.

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 我國每年花費巨額外匯進口晶片. 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顯示, 2016年我國整合電路進口金額為2270.26億美元, 是同期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 因為我國IC關鍵領域的技術受制於國外, 國產技術薄弱, 戰略局面十分被動, 實現 '中國芯' 的進口替代成為國家明確的發展戰略.

目前, 在存儲晶片領域, 我國存儲晶片產業基本空白, 幾乎100%依賴進口. 在CPU領域, 除了華為以外, 國產手機目前幾乎沒有使用國產的CPU晶片. 在IC製造領域, 國內最先進的中芯國際在28納米上仍難以實現量產, 而台積電, 三星等企業都已開始研發7納米技術.

從全球產業發展轉移角度看, 半導體產業是伴隨著上一輪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革命迅速發展起來的, 整體上起源於美國, 然後由於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 逐步向日本, 韓國, 中國台灣轉移. 而近年來, 這一產業正在向國內轉移, 尤其是國產晶片正在崛起.

工信部數據顯示, 2016年我國整合電路銷售額為4335億元, 同比增長20%, 而過去14年間平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2%. 未來消費電子, 物聯網, 智能汽車, AI等領域將呈現出爆髮式增長, 勢必會對帶動我國整合電路產品的高速增長, 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分析顯示, 在IC產業鏈上, 上遊為晶片設計, 中遊是晶片製造, 下遊為晶片封測. 由於進入的技術門檻不同, 在整合電路發展早期, 我國以封裝測試環節作為切入口並大舉發展, 該環節技術含量較低, 屬於勞動密集型, 因此封裝測試產業在我國佔比最大, 並已成為我國整合電路產業鏈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環節. 同時, 我國對晶片設計行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晶片設計所佔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 相比之下, 晶片製造屬於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開創晶圓代工先河的台積電憑藉著先發優勢迅速佔領市場, 2016年代工市場份額58%, 遙遙領先其他企業. 而中芯國際作為國產品牌代表這幾年發展較快, 2016年收入28億美元, 與台積電差距十分巨大.

分析認為, 國產晶片替代這一國家發展戰略正在顯示出成效. 隨著國內資金大規模投入, 技術引進後自主研發形成突破, 國產晶片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迅速崛起, 這給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帶來發展前景. 機構提示關注相關上市公司. 如晶片設計環的兆易創新, 匯頂科技; 晶片製造環節的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 濺射靶材供應商江豐電子, 晶圓切割龍頭大族雷射; 晶片封測環節的長電科技, 通富微電等.

經濟參考報

4.從中國芯到中國造 另一個隱形戰場

12月3日,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發布了世界互聯網領域領先科技成果. 圖為基於 '神威·太湖之光' 超級計算機系統的重大應用成果. 視覺中國供圖

對於每一個擁有濃厚民族情結的中國人, 能夠用上國產化的晶片, 作業系統, 資料庫都不失為一種期待, 不過真正將這些 '中國造' 組裝起來放進同一個機器裡, 還能否高效 '用起來' ?

計算機專家,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網路與資訊安全總體部副主任鐘生海在6年前有過一次體驗. 他至今清晰地記得, 開啟那台自己親手組裝的國產電腦, 開機就讓他等了兩分多鐘, 而開啟電腦裡一個10M大小的文檔又讓他等了3分鐘——他頭一回真切地理解人們對國產設備常抱有的 '恨鐵不成鋼' 心理.

但, 這樣就不用了嗎?

在這個木馬, 後門層出不窮, 動輒 '稜鏡門' , 勒索病毒肆虐的時代, 上到國家安全, 下到個人隱私, 都面臨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資訊安全存有漏洞隱患的風險. 以鐘生海供職的中國航天科工為例, 這個被稱作我國最大的飛彈武器研製生產單位, 就時常敲響 '沒有自主可控, 就會受制於人' 的警鐘.

過去6年, 鐘生海所在的706所自主可控資訊技術團隊, 一直探索著這個 '卡脖子' 難題的攻關. 他的第一步目標聽上去很簡單: 讓國產軟硬體搭建起來的自主可控資訊系統, 從 '不能用' 到 '可用' 甚至是 '好用' .

在別人家的地基上蓋房子, 再漂亮也隨時可能坍塌瓦解

顧鵬是鐘生海團隊的負責人,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網路與資訊安全總體部主任, 這些年, 他聽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 用老外造的電腦, 手機究竟安不安全?

這時, 他通常會先講一個 '總分' 關係, 即從所謂的資訊系統中拎出幾個比較關鍵的部分, 比如處理器 (CPU) , 作業系統, 資料庫, 接著大家就會發現, 凡是目前手頭能找到的電子設備, 以上這些 '零部件' 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是 '非國貨' ——

CPU通常用的是英特爾, 作業系統是微軟, 資料庫是甲骨文.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關心網路安全的人常能聽到一個詞即 '美國八大金剛' ——特指 '美國IT業八大金剛' , 除了英特爾, 甲骨文, 微軟, 還有思科, IBM, 穀歌, 高通, 蘋果等, 從資訊系統各個領域搶佔中國市場.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 顧鵬說, 如果這些外國廠商的 '零部件' 一旦停售或者停產, 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封鎖, 那麼, 我國資訊系統將面臨 '設備損壞無法修複, 系統沒法升級, 產品沒法維護' 的窘境.

打一個形象的比方, 即在別人家的地基上蓋房子, 再漂亮也隨時可能坍塌瓦解. 顧鵬說, 這也是為何我們常常說自主可控是一個 '卡脖子' 的問題, '處處受制於人, 說不能用, 就不能用! '

另一個問題是, '即便能用, 也依然存在諸多安全問題' .

顧鵬說, 我國不少重要基礎設施, 資訊系統和個人計算機中採用的核心零部件屬 '非國貨' , 存在著木馬, 漏洞和後門等嚴重安全風險, 這就為國外監視和控制提供了可能, 給國家的網路安全埋下很大隱患.

比如 '做手腳' . 顧鵬說, 處理器, 作業系統等核心部件均有可能被 '做手腳' , 從而可能通過預設的操作監控用戶行為, 竊取敏感資訊, 造成病毒爆發等, 導致個人的隱私, 企業資訊的安全甚至國家的安全均難以得到保證.

這並非危言聳聽.

國際上有一個著名的例子: 2010年, 伊朗核設施遭遇來自國外的 '震網' 病毒攻擊, 直接導致該國核設施1000多台離心機癱瘓——不少國外機構及媒體推論, 這背後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 伊朗核設施相關資訊控制系統缺乏自主防護能力.

怎樣才能做到自主可控? 我國知名計算機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有過一個論述: 依靠自主研發設計, 掌握核心技術, 能夠創新發展, 研發, 生產, 升級, 維護, 全程可控的計算機系統軟硬體, 才能稱之為自主可控.

說白了, 就是核心技術, 關鍵零部件, 各類軟體全都國產化, 自己開發, 自己製造, 把這些 '命門' 掌握在自己手裡.

自己產的磚和沙不用來蓋房子, 何談走入尋常百姓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我國斥資千億元打造的 '核高基' 專項—— '核心電子器件, 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 就是為此而生. 2006年, 這個項目與載人航天, 探月工程等一起, 被寫入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中.

今年11月, 科技部, 工信部聯合舉行 '核高基' 專項成果發布會, 其中就透露核心器件關鍵技術與國外差距由專項啟動前的 '15年以上' 縮短到 '5年左右' .

這和顧鵬的感受很像. 隨著國產晶片龍芯, 飛騰, 申威等, 國產作業系統銀河, 中標等以及國產資料庫崑崙等核心利器的出爐, 備受詬病的 '缺芯少魂' 問題似已有所緩解.

不過緊接著, 就出現了他遭遇的那個問題: 零部件是 '造' 出來了, 但何時才能 '用' 起來, 畢竟, 從無到有, 並不意味著能用, 好用.

在 '核高基' 專項發布會上, 該專項技術總師,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教授也談到這一話題: 我們可以做出一個指標很高的樣品, 但是要做到市場應用能被廣泛用戶認可的產品——這, 完全是兩碼事.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也承擔著 '核高基' 專項的一部分, 而他們還要探索的, 正是把樣品進一步打造為產品, 推向市場, '以前是要磚頭沒磚頭, 要沙子沒沙子, 現在的情況是: 磚頭是磚頭, 沙子是沙子, 卻缺少了一個生態鏈, 缺一個願意來蓋出房子的' .

正如魏少軍所說, 在 '核高基' 專項實施前, 國產作業系統基本上只能運行在國外CPU上, 而國產CPU運行的軟體主要是CPU廠商自己研發——沒有商業軟體開發商願意為國產CPU開發軟體. 與之相對應的是, 整機廠家也不願意為國產CPU建立整機生產, 因為——沒有市場, 或者市場競爭力太弱.

顧鵬團隊所扮演的就是 '整機廠家' . 一來他所在的中國航天科工, 幹慣了大工程, 擅長做系統整合; 二來他所在的706所, 最拿手的就是做 '計算機整機' .

如今, 這裡誕生了基於 '天玥' 系列計算機產品, '天熠' 雲平台的中國航天科工商密網——這是截至目前國內最大的自主可控資訊系統.

扭轉用戶 '國產化就是速度慢, 跟不上發展' 的印象有多難

前不久在烏鎮舉行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倪光南院士作主題報告時就提到這個系統, 並稱之為是 '國內實行網路資訊安全自主可控替代的典型' .

在倪光南看來, 我國的互聯網大樹需要 '根深葉茂' , 其中 '根深' 是指這棵樹紮根紮實, 要具備核心晶片, 基礎軟體, 關鍵設備等三個方面的支撐, 而 '葉茂' 是指這棵樹要惠及社會經濟的每個角落, 惠及千家萬戶, 惠及每一個人.

後者顯然不容易. 畢竟, 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些產品, 顧鵬說, 以Intel處理器和Windows作業系統為主的Wintel等界面風格, 操作習慣已經 '深得人心' , 這時, 即便 '誕生' 國產自主資訊技術產品, 其推廣應用進程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關.

'要知道扭轉用戶心裡 '國產化就是速度慢, 跟不上發展' 的認識有多難! ' 顧鵬說,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 '整機廠家' 這個角色並不容易, 絕不僅是 '整合' 那麼簡單, '如果只將零部件簡單粗暴地 '拼裝' 在一起, 的確不難, 不過這樣做出來的整機就像我所描述的那樣: 沒法用' .

鐘生海說, '磚頭合不合適, 要在 '蓋房子' 的過程中用了才知道. ' 他們團隊要做的是將 '核高基' 項目產出的單點突破, 進行系統整合, 這其中有不斷地適配, 大量相容耦合和優化工作要做, 就好比將一顆顆珍珠穿成一條項鏈.

來自中國航天科工的最新數據顯示, 由顧鵬, 鐘生海團隊研發的自主可控資訊系統, 已初步實現了計算機及資訊系統軟硬體的全國產化替代.

更為重要的是, 這一系統已經在萬台規模國產化終端平穩運行了1年, 中國航天科工涉及10餘個省市的員工在這上面進行日常辦公. 1年過去, 數百萬個樣本的數據統計發現, 該系統95%以上應用的功能相應時間控制在兩秒以內——這個運行速度已與基於Wintel架構的資訊系統相當.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副所長申世光告訴記者, 706所團隊接下來還將用兩到三年的時間, 在兩萬台的基礎上, 實現5萬台以上國產化終端以及10萬~ 15萬台國產化移動終端的網路部署.

這將從某種程度上回答自主可控系統的另一個難題: 缺少大規模成熟行業應用檢驗, 應用領域少推廣時間短怎麼辦.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邱晨輝 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