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5亿消失与20亿重组背后 | 国民技术藏着什么秘密?

1.5亿消失与20亿重组背后 国民技术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2.科通芯城料下半年录盈利 视硬蛋为未来增长动力;3.国产芯片现新一轮投资潮 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崛起;4.从中国芯到中国造 另一个隐形战场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复制 laoyaoic 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5亿消失与20亿重组背后 国民技术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

2017年7月15日, 国民技术发布公告称,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且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

国民技术近两天可谓风波不断, 先是宣称被骗走了5亿元资金, 而后又抛出一份收购公告, 拟以不超过20亿元, 跨行业收购一家来自新能源行业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 如果仅仅根据这些公告, 显然不至于让证监会发出一份涉及暂停上市的调查通知书, 而野马财经注意到, 隐藏在一系列巧合背后, 国民技术存在诸多反常的现象.

蹊跷的收购

首先, 在于2017年12月6日, 国民技术恰到时机抛出的收购议案.

众所周知, 七天前, 国民技术刚刚称自己被骗走了5亿元资金, 而过去十年, 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不过4.39亿元. 黑天鹅的到来, 无疑会对财务状况造成巨大影响, 此时选择收购公司, 颇有几分有力挽狂澜之势.

只不过, 对于公司而言, 这样的重组可能并没有必要.

时间回到2010年, 国民技术完成IPO,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招股书》显示, 公司原本只想着募资3.3亿元, 升级一下自家的安全芯片, 而最后共计募集资金23亿元.

换句话说, 彼时, 公司手中有着近20亿元超募资金可以备不时之需. 甚至截至2017年年中, 募集资金余额账户依旧有10.08亿元.

另外, 从财务状况观察, 虽然2012年至2014年期间, 国民技术扣非净利润都为负数, 但自2015年开始, 已然扭亏为盈, 且2105年至2017年9月, 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4541万元, 7697万元, 3966万元, 盈利能力良好, 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2017年中报 '核心竞争力分析' 也曾强调, 公司 '研发更加聚焦主业' , '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等, 对未来充满信心.

更加重要的是, 此次被骗的5亿元为投资, 理财性资金而非营运资金.

如果仅从这几个维度观察, 虽然此次事件会对国民技术本年度造成较大损失, 但显然不至于伤及根本, 影响正常运营, 且在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跨界重组, 如果不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 对于公司带来的深远影响都不可小觑.

对此, 华东地区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向泽向野马财经分析, 进行一次投资, 之前的财务数据就多了很多回旋的空间; 且这不超过20亿元的收购资金, 正好把公司账上剩下的十多亿元现金花完.

而事实上, 在此次卷款5亿元事件之前, 细究国民技术近几年的财务状况, 已经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繁荣了.

悬空的财务数据

2014年至2016年, 国民技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 5.61亿元, 7.06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7年前三季度也已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三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亿元, 3.4亿元及4.27亿元, 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1.64%, 60.61%, 60.48%. 营收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应收账款的增长贡献而来.

且营收的问题不止于此, 再来看几组数据:

通常而言, 一家制造业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 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 其一, 每件产品的售价更高; 其二, 生产, 销售的产品更多; 其三, 原本的库存商品被销售出去了.

如果是前者, 则毛利率基本都会提高; 至于后者, 既然生产的东西更多, 那么制造费用(机器开动, 工厂工作的时间, 以及工人工作的时间等)一般上也应该上涨.

对比长电科技, 紫光国芯等企业, 这些会计科目也基本呈现一致状态, 而国民技术相关数据的变动一致性则并不明显.

如此说来, 到底是什么支撑了国民技术近三年营业收入的增长呢? 对于这一问题, 野马财经与国民技术取得了联系, 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主.

中级会计师郝天翊向野马财经分析, 影响制造费用的因素十分繁杂, 仅从财报披露的数据, 并不能覆盖全部可能的原因, 但的确值得注意.

此外,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给出国民技术的济安评级为 'CCC' , 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321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30位. 'CCC' 评级意味着, 公司在所处的行业地位低, 经营状况很不稳定, 盈利能力很差, 现金流短缺, 经营亏损与违约风险较高, 投机风险高.

与此同时, '济安金信上市公司竞争分析系统 ' , 给出了 '疑似采用虚假销售, 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者放松信用政策有意扩大赊销份额的手段调节主营业务利润' 的阐述.

除了营业收入的悬空之外, 国民技术的现金流趋势亦不乐观.

将时间轴拉长, 自2010年上市以来, 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七年时间, 减少了近23亿元(有8亿元左右流向了银行委托理财).

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 2014年, 2015年算得上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 自这两年开始,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由正转负, 这也就意味着前文所述公司近四年的扣非净利润(4541万元, 7697万元, 3966万元)仅仅为账面利润, 并未真正落入口袋.

另一方面, 2015年, 国民技术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高达13.19亿元, 基本上一年的时间, 花掉了账面上一半的钱, 那这些资金又去向了哪里呢?

相信, 随着证监会调查的一步步深入, 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野马财经

2.科通芯城料下半年录盈利 视硬蛋为未来增长动力;

科通芯城指, 已逐渐消化收紧信贷的负面影响, 自营销售业务在2017年第三季触底, 但已于第四季起从底部逐步回升, 预期今年下半年仍录得盈利, 去年下半年科通芯城同录盈利, 截至2016年12月底止半年, 科通芯城赚2.75亿元人民币, 按年增约56%, 而明年自营业务增长主要取决于银行信贷额度的恢复速度.

另外, 公司调整了未来发展重点, 确立「硬蛋平台产业化+ IC元器件交易平台双引擎」之发展模式. 硬蛋平台上的项目产业化将开始成为公司业绩释放的新动能, 通过企业和技术服务, 孵化投资收益等高附加值业务, 驱动集团业绩.

展望今年第四季度, 公司将会加快发展硬蛋业务; 目前硬蛋已接入世界科技巨擘底层技术, 并积极把握传统制造业智能升级机遇, 与优质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如硬蛋于今年下半年与三星电子达成战略合作.

是次战略合作包括与三星ARTIK™平台, 该平台为三星最新开发的端对端集成化平台, 双方合作后, 硬蛋能具备为AI项目提供从芯片, 软件到云和数据服务的一站式完整的AI解决方案的能力, 促进企业升级及开发AI产品与服务.

明报

3.国产芯片现新一轮投资潮 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崛起;

中国电子产业 '缺芯少屏' 的局面, 正在改变. 继京东方在国产面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后, 国产芯片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飞跃.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向我国加速转移, 国内也出现新一轮的投资浪潮, 国产芯片技术在自主研发和出海并购的双支撑下, 已成为长期较为明确的投资风口.

'国产芯' 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热门题材, 集成电路产业链引发了资金集中追捧. 比如, IC设计领域的兆易创新, 汇顶科技, IC封测领域的长电科技, 晶方科技, IC材料领域的江丰电子, 上海新阳和IC制造领域的中芯国际等公司股票纷纷大涨.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 我国每年花费巨额外汇进口芯片. 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2270.26亿美元, 是同期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 因为我国IC关键领域的技术受制于国外, 国产技术薄弱, 战略局面十分被动, 实现 '中国芯' 的进口替代成为国家明确的发展战略.

目前, 在存储芯片领域, 我国存储芯片产业基本空白, 几乎100%依赖进口. 在CPU领域, 除了华为以外, 国产手机目前几乎没有使用国产的CPU芯片. 在IC制造领域, 国内最先进的中芯国际在28纳米上仍难以实现量产, 而台积电, 三星等企业都已开始研发7纳米技术.

从全球产业发展转移角度看, 半导体产业是伴随着上一轮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起来的, 整体上起源于美国, 然后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 逐步向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转移. 而近年来, 这一产业正在向国内转移, 尤其是国产芯片正在崛起.

工信部数据显示, 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为4335亿元, 同比增长20%, 而过去14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 未来消费电子, 物联网, 智能汽车, AI等领域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势必会对带动我国集成电路产品的高速增长,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分析显示, 在IC产业链上, 上游为芯片设计, 中游是芯片制造, 下游为芯片封测. 由于进入的技术门槛不同, 在集成电路发展早期, 我国以封装测试环节作为切入口并大举发展, 该环节技术含量较低, 属于劳动密集型, 因此封装测试产业在我国占比最大, 并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环节. 同时, 我国对芯片设计行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芯片设计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比之下, 芯片制造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开创晶圆代工先河的台积电凭借着先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2016年代工市场份额58%, 遥遥领先其他企业. 而中芯国际作为国产品牌代表这几年发展较快, 2016年收入28亿美元, 与台积电差距十分巨大.

分析认为, 国产芯片替代这一国家发展战略正在显示出成效. 随着国内资金大规模投入, 技术引进后自主研发形成突破, 国产芯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崛起, 这给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带来发展前景. 机构提示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如芯片设计环的兆易创新, 汇顶科技; 芯片制造环节的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 溅射靶材供应商江丰电子, 晶圆切割龙头大族激光; 芯片封测环节的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等.

经济参考报

4.从中国芯到中国造 另一个隐形战场

12月3日,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发布了世界互联网领域领先科技成果. 图为基于 '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系统的重大应用成果. 视觉中国供图

对于每一个拥有浓厚民族情结的中国人, 能够用上国产化的芯片, 操作系统, 数据库都不失为一种期待, 不过真正将这些 '中国造' 组装起来放进同一个机器里, 还能否高效 '用起来' ?

计算机专家,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部副主任钟生海在6年前有过一次体验. 他至今清晰地记得, 打开那台自己亲手组装的国产电脑, 开机就让他等了两分多钟, 而打开电脑里一个10M大小的文档又让他等了3分钟——他头一回真切地理解人们对国产设备常抱有的 '恨铁不成钢' 心理.

但, 这样就不用了吗?

在这个木马, 后门层出不穷, 动辄 '棱镜门' , 勒索病毒肆虐的时代, 上到国家安全, 下到个人隐私, 都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信息安全存有漏洞隐患的风险. 以钟生海供职的中国航天科工为例, 这个被称作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单位, 就时常敲响 '没有自主可控, 就会受制于人' 的警钟.

过去6年, 钟生海所在的706所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团队, 一直探索着这个 '卡脖子' 难题的攻关. 他的第一步目标听上去很简单: 让国产软硬件搭建起来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 从 '不能用' 到 '可用' 甚至是 '好用' .

在别人家的地基上盖房子, 再漂亮也随时可能坍塌瓦解

顾鹏是钟生海团队的负责人,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部主任, 这些年, 他听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 用老外造的电脑, 手机究竟安不安全?

这时, 他通常会先讲一个 '总分' 关系, 即从所谓的信息系统中拎出几个比较关键的部分, 比如处理器 (CPU) , 操作系统, 数据库, 接着大家就会发现, 凡是目前手头能找到的电子设备, 以上这些 '零部件' 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 '非国货' ——

CPU通常用的是英特尔, 操作系统是微软, 数据库是甲骨文.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关心网络安全的人常能听到一个词即 '美国八大金刚' ——特指 '美国IT业八大金刚' , 除了英特尔, 甲骨文, 微软, 还有思科, IBM, 谷歌, 高通, 苹果等, 从信息系统各个领域抢占中国市场.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 顾鹏说, 如果这些外国厂商的 '零部件' 一旦停售或者停产, 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 那么, 我国信息系统将面临 '设备损坏无法修复, 系统没法升级, 产品没法维护' 的窘境.

打一个形象的比方, 即在别人家的地基上盖房子, 再漂亮也随时可能坍塌瓦解. 顾鹏说, 这也是为何我们常常说自主可控是一个 '卡脖子' 的问题, '处处受制于人, 说不能用, 就不能用! '

另一个问题是, '即便能用, 也依然存在诸多安全问题' .

顾鹏说, 我国不少重要基础设施, 信息系统和个人计算机中采用的核心零部件属 '非国货' , 存在着木马, 漏洞和后门等严重安全风险, 这就为国外监视和控制提供了可能, 给国家的网络安全埋下很大隐患.

比如 '做手脚' . 顾鹏说, 处理器, 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均有可能被 '做手脚' , 从而可能通过预设的操作监控用户行为, 窃取敏感信息, 造成病毒爆发等, 导致个人的隐私, 企业信息的安全甚至国家的安全均难以得到保证.

这并非危言耸听.

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2010年, 伊朗核设施遭遇来自国外的 '震网' 病毒攻击, 直接导致该国核设施1000多台离心机瘫痪——不少国外机构及媒体推论, 这背后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 伊朗核设施相关信息控制系统缺乏自主防护能力.

怎样才能做到自主可控? 我国知名计算机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有过一个论述: 依靠自主研发设计, 掌握核心技术, 能够创新发展, 研发, 生产, 升级, 维护, 全程可控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 才能称之为自主可控.

说白了, 就是核心技术, 关键零部件, 各类软件全都国产化, 自己开发, 自己制造, 把这些 '命门' 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己产的砖和沙不用来盖房子, 何谈走入寻常百姓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我国斥资千亿元打造的 '核高基' 专项—— '核心电子器件, 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就是为此而生. 2006年, 这个项目与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等一起, 被写入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中.

今年11月, 科技部, 工信部联合举行 '核高基' 专项成果发布会, 其中就透露核心器件关键技术与国外差距由专项启动前的 '15年以上' 缩短到 '5年左右' .

这和顾鹏的感受很像. 随着国产芯片龙芯, 飞腾, 申威等, 国产操作系统银河, 中标等以及国产数据库昆仑等核心利器的出炉, 备受诟病的 '缺芯少魂' 问题似已有所缓解.

不过紧接着, 就出现了他遭遇的那个问题: 零部件是 '造' 出来了, 但何时才能 '用' 起来, 毕竟, 从无到有, 并不意味着能用, 好用.

在 '核高基' 专项发布会上, 该专项技术总师,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也谈到这一话题: 我们可以做出一个指标很高的样品, 但是要做到市场应用能被广泛用户认可的产品——这, 完全是两码事.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也承担着 '核高基' 专项的一部分, 而他们还要探索的, 正是把样品进一步打造为产品, 推向市场, '以前是要砖头没砖头, 要沙子没沙子, 现在的情况是: 砖头是砖头, 沙子是沙子, 却缺少了一个生态链, 缺一个愿意来盖出房子的' .

正如魏少军所说, 在 '核高基' 专项实施前, 国产操作系统基本上只能运行在国外CPU上, 而国产CPU运行的软件主要是CPU厂商自己研发——没有商业软件开发商愿意为国产CPU开发软件. 与之相对应的是, 整机厂家也不愿意为国产CPU建立整机生产, 因为——没有市场, 或者市场竞争力太弱.

顾鹏团队所扮演的就是 '整机厂家' . 一来他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 干惯了大工程, 擅长做系统集成; 二来他所在的706所, 最拿手的就是做 '计算机整机' .

如今, 这里诞生了基于 '天玥' 系列计算机产品, '天熠' 云平台的中国航天科工商密网——这是截至目前国内最大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

扭转用户 '国产化就是速度慢, 跟不上发展' 的印象有多难

前不久在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倪光南院士作主题报告时就提到这个系统, 并称之为是 '国内实行网络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替代的典型' .

在倪光南看来, 我国的互联网大树需要 '根深叶茂' , 其中 '根深' 是指这棵树扎根扎实, 要具备核心芯片, 基础软件, 关键设备等三个方面的支撑, 而 '叶茂' 是指这棵树要惠及社会经济的每个角落, 惠及千家万户, 惠及每一个人.

后者显然不容易. 毕竟, 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产品, 顾鹏说, 以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的Wintel等界面风格, 操作习惯已经 '深得人心' , 这时, 即便 '诞生' 国产自主信息技术产品, 其推广应用进程面临更大的市场挑战关.

'要知道扭转用户心里 '国产化就是速度慢, 跟不上发展' 的认识有多难! ' 顾鹏说,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 '整机厂家' 这个角色并不容易, 绝不仅是 '集成' 那么简单, '如果只将零部件简单粗暴地 '拼装' 在一起, 的确不难, 不过这样做出来的整机就像我所描述的那样: 没法用' .

钟生海说, '砖头合不合适, 要在 '盖房子' 的过程中用了才知道. ' 他们团队要做的是将 '核高基' 项目产出的单点突破, 进行系统集成, 这其中有不断地适配, 大量兼容耦合和优化工作要做, 就好比将一颗颗珍珠穿成一条项链.

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最新数据显示, 由顾鹏, 钟生海团队研发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 已初步实现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全国产化替代.

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系统已经在万台规模国产化终端平稳运行了1年, 中国航天科工涉及10余个省市的员工在这上面进行日常办公. 1年过去, 数百万个样本的数据统计发现, 该系统95%以上应用的功能相应时间控制在两秒以内——这个运行速度已与基于Wintel架构的信息系统相当.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副所长申世光告诉记者, 706所团队接下来还将用两到三年的时间, 在两万台的基础上, 实现5万台以上国产化终端以及10万~ 15万台国产化移动终端的网络部署.

这将从某种程度上回答自主可控系统的另一个难题: 缺少大规模成熟行业应用检验, 应用领域少推广时间短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