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邁進上遊裝備, 但留給董明珠的時間不多了

過去經常為賣自家空調吆喝的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今年下半年把更多的精力交給了格力機器人和機械裝備產品.

親自前往洛陽軸承做盡職調查, 參觀中航光電……發展機器人, 機械裝備業務, 是格力電器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董明珠公開表示, 格力要攻克上遊機械裝備的 '瓶頸' , '我們如果沒有外國的設備, 就造不出好產品' , '這是悲哀的' .

'力爭上遊' , 董明珠說寧可慢也要自主創新, 不過, 筆者認為留給格力的時間依然寶貴, 理由有四.

首先, 從競爭上看, 格力電器最大的對手美的集團今年的營業收入將有望達到2200億~2300億元, 按照董明珠 '今年格力營收將增400億' 的說法推算, 格力電器今年的營業收入預計約為1400億元. 格力需要加快多元化的步伐, 儘快與對手的營收規模縮小差距.

其次, 從業務構成看, 2017年上半年, 空調仍占格力電器總營業收入的八成份額;智能裝備收入雖然上半年發展很快, 同比增長超過27倍, 但是在格力電器的總營業收入中佔比還很小, 約佔1%多一些. 今年上半年格力智能裝備收入9億多元, 大部分來自與董明珠參股的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的關聯交易.

筆者留意到, 格力電器今年公布的三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 今年6月, 9月, 11月三次投資者交流活動裡, 投資者提出的問題中沒有一個涉及格力智能裝備產業. 他們關心的主要是格力的家用空調, 中央空調, 渠道庫存, 海外市場開拓, 經銷商打款等情況. 由此可見, 投資者目前看重的, 仍然是格力作為全球最大的空調企業的投資價值.

如何讓快速發展的格力智能裝備業務的價值, 也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重視, 格力電器需要儘快進一步提升智能裝備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

第三, 從政策機會看,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窗口期, 對格力來說是難得的機遇.

美的集團去年收購了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德國庫卡集團超過九成的股權, 合并財務報表之後, 美的集團機器人業務板塊的收入今年前三季達到近200億元. 相比之下, 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堅持自主創新的精神很可貴, 但是只要時機合適, 併購可以助力格力更快地達成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的目標.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給格力提供了壯大智能裝備業務的併購機會.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盧彰緣認為, 軸承是機械裝備的核心零部件, 而洛陽軸承是中國軸承行業裡數一數二的領頭企業. 國產基礎部件與國外有差距, 格力自己研發周期長, 難度大, 如果能夠參與洛陽軸承的改制, 格力可以拓展基礎部件業務.

今年, 格力電器收購了中國空調壓縮機企業海立股份5%的股權. 海立股份一度宣布公開轉讓控股權, 但後來不到一個月就收回了這個決議. 國企混改的機會有時也是稍縱即逝. 格力電器的副總裁, 董秘望靖東告訴筆者, 對洛陽軸承的盡職調查做完了, 格力電器是否參與洛陽承軸的混改, 下一步還要等格力電器董事會的決定.

第四, 從任期看, '董小姐' 也要抓緊時間, 儘快完成格力多元化的布局. 2018年5月格力電器董事會將換屆, 今年格力電器常務副總裁黃輝被提拔為執行總裁. 外界猜測, 董明珠明年將繼續出任格力電器董事長, 但總裁一職不排除由黃輝接任的可能性.

盧彰緣認為, 格力與美的發力智能製造 '殊途同歸' , 但與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的低調不同, 董明珠的個人標籤明顯, 格力的走向取決於掌門人的戰略布局.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