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当下互联网的热词, '人工智能' 必不可少. 随着科技的成熟, 人工智能已经被应用于多种行业领域, 诸如人工智能手机, 智能音箱, 人工智能电视等. 提到电视, 这一霸占传统家居许久的家电产品,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下, 逐渐成为电视厂商们新的博弈点.
不过, 即使有了人工智能电视, 还是没能拯救彩电市场日渐加重的颓势. 中怡康时代全渠道数据显示, 2017年Q1彩电零售量创五年来新低, 同比下降12.5%. 2017年上半年, 除了2月和6月份销量出现小幅上涨外, 其余月份销量形势均不容乐观, 线下市场同比下降4.7%, 线上同比下降19.3%.
究其原因, 除了年轻用户的大量流失, 以及家庭娱乐习惯的改变, 还有另一不可忽视的重点, 那便是当下人工智能电视功能依旧存在一些局限性, 还不足以吸引用户为之驻足. 不仅如此, 在智慧家庭概念普遍推行之时, 人工智能电视还和智能音箱一道, 开展智慧家庭入口争夺战. 那么, 在功能和入口两方面, 人工智能电视做到了哪些方面, 又存在哪些不足?
技术初期的阵痛, AI电视不够智能
由于彩电市场正临颓势, 销量不容乐观. 为寻找新的行业突破点,
人工智能电视成了众多厂商的推行重点
, 但很快就进入了同质化的尴尬期. 作为今年电视厂商争相涌入的风口, 人工智能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但在技术还未成熟之时, 这个话题却已经被 '炒烂' 了.
可以说, 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智能电视, 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痛点.
其一, 许多电视基本上都停留在单纯的语音操控阶段, 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相距甚远. 如长虹发布的一款人工智能电视Q5K, 其涉及的智能优化也大多停留在语音功能的优化上, 如远扬语音, 声纹识别以及语意理解的正确性等涉及语意功能的方面, 在其他人工智能功能的优化上却寥寥无几. 这样一来, 不仅显得人工智能电视功能较为单调, 也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日益 '挑剔' 的眼光.
其二, 一些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控制功能过于机械化, 语音操控范围过于狭窄. 比如TCL推出的60A730U版本的人工智能电视, 其语音功能仅在电视主页系统中有效, 在第三方电视软件中却不起作用. 而对于可以自行添加软件应用的人工智能电视来说, 语音控制范围过于局限就显得语音功能可有可无了.
除此之外, 这些人工智能电视, 虽说都在提语音交互这一概念, 即电视机充分理解用户所要表达的需求和意愿. 但实际上, 离真正的无缝对接目标还相距甚远. 如今年3月份, 新京报记者针对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识别功能进行了实地体验, 发现长虹一款型号为55D3S的人工智能电视, 对一些语意稍微复杂的语音输入无法准确识别, 反而为用户推荐了其他不相关的电影. 长此以往, 则会使用户对 '人工智能' 的期待值大打折扣, 对电视品牌失去信心.
其三, 许多人工智能电视都想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然而所推出的智能功能却过于理想化, 与用户实际需要不沾边. 如夏普近期发布的接入生活服务的人工智能电视, 其功能除了涉及简单的语音操控电视播放内容, 还从用户日常的生活需要着手, 开发出通过电视机叫外卖, 订电影票以及语音购物等需求.
表面上看来, 这款人工智能电视确实走上了差异化路线, 功能确实贴近用户的日常生活. 不过仔细想想, 当用户需要订外卖的时候, 比起通过电视机不一定理解的语音进行选择餐食, 显然还是通过手机订餐来得更加便捷一些. 另外, 电视机虽然可以 '取代' 手机实现这些功能, 但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购物, 为了满足全屏观看电视的目的, 用手机进行购物依然略胜一筹. 因此, 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的电视机们恐怕还未真正摸清用户的实际需要, 而是单方面地认为 '用户需要' , 所以说, 要走通这条差异化路线还需要一些时间.
由此看来, 市场上的这些人工智能电视, 功能还普遍处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期, 电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还远远达不到预期. 虽说不少人工智能电视已经实现了语音识别, 人脸识别等功能, 但这些技术依然停留在浅显的层面, 其中涉及机器学习, 智能识别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的技术应用所占比例更小. 因此, 人工智能电视技术还未真正成熟却被强行推入市场, 这对于彩电市场来说, 是一种慢慢消耗用户信任的行为.
不够智慧, 专业让AI电视在智慧家庭入口争夺战落于下风
物联网时代, 在新兴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 智慧家庭概念得以开始推行. 智慧家庭, 顾名思义就是为用户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 让一切的居家操作实现方便且快捷的目的, 并且使人们日常生活更加节能, 健康等. 虽说目前智慧家庭还不能实现全面普及, 但乐观估计, 这在未来将是一个巨大规模的市场. 因此, 智慧家庭成为众多互联网巨头们争相布局的重点, 而作为智慧家庭入口的人工智能电视, 则和智能音箱一道, 展开了智慧家庭入口的争夺战.
但比起小巧便捷的智能音箱, 人工智能电视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如今年3月份, 长虹推出的一款售价为几千到上万元的Q5N人工智能电视新品, 其中添加了语音控制其他家电产品的功能, 力求将其打造成智慧家庭控制中心. 不过, 且先不谈这类人工智能电视控制其他家居产品的功能是否比得上智能音箱, 但从家庭实际情况方面考虑, 更换一台智能音箱比更换一台电视机要方便且便宜得多.
价格上, 市面上的智能音箱平均售价不到千元, 而电视机价格却至少千元起步, 动辄需要上万元才能购买, 想要实现与其他家居产品的同步更换实在不易. 相比之下, 如果未来智慧家庭真的全面铺开, 那么以智能音箱功能改革速度快且价格便宜的特性, 或将成为智慧家庭控制中心的香饽饽.
此外, 还有海尔和阿里合作生产的海尔阿里电视, 除了提供丰富的影视内容, 还能进行语音控制空调打开和设置温度等, 对家居产品进行统一操控. 不过, 即使通过电视实现了操控家居产品的目的, 与智能音箱相比, 人工智能电视还是显得过于 '业余' .
众所周知, 电视机的主要功能在于播放电视内容, 在人们打发闲暇时间和娱乐需求等方面扮演着主要角色. 因此, 如果作为智慧家庭的控制中心, 那么这也是电视机的一个跨界衍生功能而已, 因此在兼顾人们观看电视内容以及控制智能家居的选择上, 技术方面的挑战难度更大. 而对于智能音箱来说, 控制智能家居就显得更为专业一些, 甚至市场上的某些智能音箱, 还可以实现打开电视的功能. 从这方面来看, 谁更专业一目了然.
由此看来, 虽说人工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 两者都在布局以电视为家庭物联网枢纽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但从某些角度的实际对比之下, 人工智能电视就处在了劣势地位, 没有智能音箱那么灵活小巧.
技术革新, 迎合需求是AI电视质变根本
从显像技术革命到互联网化革命, 电视行业经历了多重的产业变革, 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 到现在为止, 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阶段, 不得不说这是值得关注和期待的, 因为电视行业正在迈入技术革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针对暴风, 长虹, 微鲸, 小米等10余家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识别准确率, 智能推荐准确率等功能评测的数据显示, 这些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平均值为97%, 智能推荐准确率93%, 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用户的语音交互需求. 由此看来, 人工智能电视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 与人类结合更加密切, 变得更懂用户.
不过, 由于目前人工智能电视处在初期进化之路上, 未来显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 人工智能电视未来的发展, 应当聚焦基础的语音识别技术等功能, 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再将其推入市场, 并且在情绪识别等更加智能的领域进行开发, 真正做到懂用户, 与用户实现无缝对接的终极目标.
其次, 针对智慧家庭入口争夺战, 人工智能电视应更加理性看待, 虽说这是电视功能的衍生, 但在未来智慧家庭的场景中将扮演起重要角色. 因此, 为了与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产品相抗衡, 人工智能电视除了要在控制家居产品的性能上更胜一筹外, 还要在更新自身控制功能上有所突破, 才能跟上智能家居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
综合来看, 人工智能电视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 厂商们都在尽量往消费者需求方向靠拢. 未来要真正实现和用户 '心灵相通' 的终极目标, 恐怕还要经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与反复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