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 零售业重整在即

日前,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 腾讯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5%股份, 此外, 腾讯拟对永辉超市控股子公司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拟取得云创在该次增资完成后15%的股权.

而在这项公告发布两天前, 阿里巴巴正式提出无条件现金要约收购高鑫零售全部已发行股份, 每股要约价格为6.5港元. 而高鑫零售早在11月20日就已发布公告披露了收购的相关信息. 其宣布, 阿里巴巴集团, 欧尚零售, 润泰集团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 阿里将投入224亿港元(约合190.02亿元人民币), 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从而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高鑫零售旗下有欧尚, 大润发两大品牌, 2016年的营收超过1000亿元.

早在去年马云提出新零售后, 京东也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 两家企业都在探索由线上向线下发展, 并争抢舆论主导权. 电商落地的原因在于线上零售增长乏力, 空间越来越少, 而且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 相对于中国年零售总额30万亿的规模, 电商只占了15%左右, 传统零售市场更大.

实际上, 在过去十几年电商快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是, 电商作为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的供应链被去掉了, 生产上直接面对消费者, 因此, 具有巨大的低成本优势. 而传统零售, 在生产与销售之间, 存在一个多层级制的批发环节, 比如省, 市, 县逐级代理批发, 等到零售商最终拿到商品的成本会比出厂价高很多, 这个过度臃肿的供应链侵占了生产与销售部门的利润. 电商与消费者之间只有电商平台费用, 快递成本等, 大大降低了中介成本. 更具优势的是, 电商以相同的透明的价格面向全国消费者, 从而碾压了各地传统零售商.

电商企业作为零售平台, 从中发现了传统零售供应链过长带来的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大部分不适合线上销售的商品, 或者线上销售成本过高(比如新鲜食品的冷冻与配送), 如果电商落地后, 直接连接生产与销售, 意味着存在巨大的盈利可能. 比如, 阿里巴巴正在全国大规模投资盒马鲜生店, 阿里占据了零售端, 在生产段采购时具有很大的议价能力, 而且, 阿里既可以全球采购, 又可以直接生产, 产销一条龙, 占据市场主动.

电商介入传统零售的另一个渠道是所谓的赋能, 比如京东提出流量赋能, 效率赋能, 用户运营赋能等, 为传统零售业赋能, 帮助传统零售完成互联网转型升级. 阿里也想改造全国数百万家夫妻店, 通过大数据为夫妻店提供市场热销的商品, 阿里扮演着供应商(批发商)的角色, 又可以拥有终端消费大数据, 反向对生产端占据主动. 也就是说, 所谓的赋能, 主要是为获取线下零售商的大数据. 未来, 大数据将成为市场的王者, 而生产与销售只是打工者.

我们可以看出, 零售行业的垂直整合蕴含着巨大的宝藏,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供应链过于落后, 如果电商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经验, 大数据, 品牌, 资本等优势, 介入传统零售领域的垂直整合, 将逐步击垮传统零售企业. 阿里, 腾讯等并购传统连锁商业企业, 就是为了占领销售端, 并积累天量的大数据, 这样才能通过集团采购, 大数据等反向控制生产端, 从而获取丰厚的中间利润.

考虑到中国每年超过30万亿元的零售额, 而且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 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增速快, 利润高.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大规模推广盒马鲜生, 而腾讯也跟着入股永辉, 因为永辉子公司 '永辉云创' 年初也推出永辉超级物种, 采用 '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 混合业态, 与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盒马鲜生类似. 这种中高端的生鲜与餐饮模式, 在消费升级时代市场需求大, 利润空间更大, 因此, 阿里与腾讯两大巨头都在争先恐后的圈地.

不久前, 马化腾在某个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 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强调赋能的企业, 如果两家有不一样的地方, 可能我看重的是被赋能者的安全程度, 如果说被赋能者的收入, 利润都在赋能者手中, 那这就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这个判断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就像人类目前担忧人工智能反客为主一样, 如果一两家巨型企业控制了商业供应链以及市场大数据, 那么, 所有的供应商意味着只是代工者, 而消费者也失去选择的自由, 剩下的只有商业帝国.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