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酸誘發肝癌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 梁愛華

中草藥的毒副作用向來備受關注. 10月18日, 馬兜鈴酸因導致基因突變, 誘導肝癌發生, 而登上美國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的封面.

台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 分析了全球1400多例肝癌標本. 結果發現, 亞洲人群的肝癌和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高度相關. 台灣地區的 98 例肝癌病理樣本中, 78% 具有馬兜鈴酸誘變的特徵, 大陸的 89 例肝癌標本中, 有 47% 符合馬兜鈴酸基因突變特徵. 而在歐美, 這一數字分別是 1.7% 和 4.8%. 研究團隊由此推測, 患者可能曾使用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進而造成肝炎, 肝硬化, 甚至肝癌的可能.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梁愛華曾開展過含馬兜鈴酸中藥的毒理學研究, 她對《生命時報》記者表示, 馬兜鈴酸及其內醯胺是硝基菲類化合物, 它存在於多種中草藥裡, 如關木通, 廣防己, 青木香, 天仙藤, 馬兜鈴, 尋骨風, 硃砂蓮, 大葉馬兜鈴, 漢中防己, 細辛等, 過去用於不同的用途, 如清熱, 利尿, 消腫, 抗炎等. 國外則有人將含廣防己的草藥配方用於減肥. 目前, 關木通, 廣防己, 青木香等馬兜鈴酸含量較高中藥, 在大陸已禁止使用, 其他品種均按照處方藥管理使用. 部分中成藥裡含有馬兜鈴成分, 如喘息靈膠囊, 複方蛇膽川貝散, 雞鳴丸, 青果止咳丸, 潤肺化痰丸, 消咳平喘口服液, 止咳化痰膠囊等.

之所以部分禁用是因為馬兜鈴酸有腎臟毒性, 同時與泌尿系統癌症有關聯. 梁愛華解釋道, 馬兜鈴酸可與DNA形成加成物, 導致DNA改變, 從而誘發腫瘤. 她從動物實驗中觀察到, 給大鼠長期灌胃一定劑量馬兜鈴酸, 用藥4個月至6個月後 (大鼠壽命最長2年左右, 服藥期相當於大鼠壽命的1/6~1/4) , 可導致大鼠膀胱癌, 腎癌, 皮下腫瘤. 但在前期研究中, 大鼠給予馬兜鈴酸6個月內, 未見肝臟腫瘤.

梁愛華認為, 最新研究稱肝癌與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 這個結論並不客觀. '引起肝癌的病因很多, 包括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黃曲霉素, 其他的環境致癌物 (如二惡英, 亞硝胺類, 偶氮苯類等) , 還包括其他原因造成的肝硬化等, 馬兜鈴酸只是眾多因素之一. ' 她認為台灣這項研究有以下三個值得探討的地方: 第一, 目前已公認,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常見的致癌因素. 台灣地區的98例樣本僅有10例肝炎病毒為陰性, 絕大多數來自於肝炎病毒陽性患者. 第二, 以往關於肝癌測序研究中, 樣本量, 樣本來源地區的代表性等都很有限, 對各種不同因素導致的肝癌的基因突變類型並不是完全清楚, 其他很多的環境致癌化合物, 如可能廣泛接觸的氯乙烯, 亞硝胺等是否可能導致類似基因突變特徵? 這些研究並不充分. 第三,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病人服用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 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病人肝臟組織中有馬兜鈴酸加合物存在.

'有關馬兜鈴酸的這些研究, 是為了更客觀地認識中草藥的毒性, 也是為了更合理和科學用藥. ' 梁愛華強調, 如果馬兜鈴酸含量很低, 或經過提取後的成藥中, 基本沒有馬兜鈴酸, 這些藥物是能用. 必須要強調的是, 藥物的毒性與劑量, 使用時間有關, 嚴格控製劑量和用藥時間非常重要. 一些本身含有毒性的中藥在使用上也要注意, 例如, 附子, 川烏, 草烏常用於關節炎和跌打損傷, 這些藥含有烏頭堿類成分, 加大劑量或長期用, 易致中毒. 大黃, 梔子, 黃連等屬於苦寒性質, 長期吃會傷及脾胃, 帶來不良反應. 即便是中藥毒性較低, 不分病情和體質地使用, 或隨意增加劑量, 長期用, 都會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