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梁爱华
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向来备受关注. 10月18日, 马兜铃酸因导致基因突变, 诱导肝癌发生, 而登上美国权威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封面.
台湾长庚医院研究团队利用国际公开的肝癌基因资料, 分析了全球1400多例肝癌标本. 结果发现, 亚洲人群的肝癌和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高度相关. 台湾地区的 98 例肝癌病理样本中, 78% 具有马兜铃酸诱变的特征, 大陆的 89 例肝癌标本中, 有 47% 符合马兜铃酸基因突变特征. 而在欧美, 这一数字分别是 1.7% 和 4.8%. 研究团队由此推测, 患者可能曾使用过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进而造成肝炎, 肝硬化, 甚至肝癌的可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梁爱华曾开展过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毒理学研究, 她对《生命时报》记者表示, 马兜铃酸及其内酰胺是硝基菲类化合物, 它存在于多种中草药里, 如关木通, 广防己, 青木香, 天仙藤, 马兜铃, 寻骨风, 朱砂莲, 大叶马兜铃, 汉中防己, 细辛等, 过去用于不同的用途, 如清热, 利尿, 消肿, 抗炎等. 国外则有人将含广防己的草药配方用于减肥. 目前, 关木通, 广防己, 青木香等马兜铃酸含量较高中药, 在大陆已禁止使用, 其他品种均按照处方药管理使用. 部分中成药里含有马兜铃成分, 如喘息灵胶囊, 复方蛇胆川贝散, 鸡鸣丸, 青果止咳丸, 润肺化痰丸, 消咳平喘口服液, 止咳化痰胶囊等.
之所以部分禁用是因为马兜铃酸有肾脏毒性, 同时与泌尿系统癌症有关联. 梁爱华解释道, 马兜铃酸可与DNA形成加成物, 导致DNA改变, 从而诱发肿瘤. 她从动物实验中观察到, 给大鼠长期灌胃一定剂量马兜铃酸, 用药4个月至6个月后 (大鼠寿命最长2年左右, 服药期相当于大鼠寿命的1/6~1/4) , 可导致大鼠膀胱癌, 肾癌, 皮下肿瘤. 但在前期研究中, 大鼠给予马兜铃酸6个月内, 未见肝脏肿瘤.
梁爱华认为, 最新研究称肝癌与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 这个结论并不客观. '引起肝癌的病因很多, 包括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黄曲霉素, 其他的环境致癌物 (如二恶英, 亚硝胺类, 偶氮苯类等) , 还包括其他原因造成的肝硬化等, 马兜铃酸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 她认为台湾这项研究有以下三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第一, 目前已公认,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常见的致癌因素. 台湾地区的98例样本仅有10例肝炎病毒为阴性, 绝大多数来自于肝炎病毒阳性患者. 第二, 以往关于肝癌测序研究中, 样本量, 样本来源地区的代表性等都很有限, 对各种不同因素导致的肝癌的基因突变类型并不是完全清楚, 其他很多的环境致癌化合物, 如可能广泛接触的氯乙烯, 亚硝胺等是否可能导致类似基因突变特征? 这些研究并不充分. 第三,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人服用过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病人肝脏组织中有马兜铃酸加合物存在.
'有关马兜铃酸的这些研究, 是为了更客观地认识中草药的毒性, 也是为了更合理和科学用药. ' 梁爱华强调, 如果马兜铃酸含量很低, 或经过提取后的成药中, 基本没有马兜铃酸, 这些药物是能用. 必须要强调的是, 药物的毒性与剂量, 使用时间有关, 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非常重要. 一些本身含有毒性的中药在使用上也要注意, 例如, 附子, 川乌, 草乌常用于关节炎和跌打损伤, 这些药含有乌头碱类成分, 加大剂量或长期用, 易致中毒. 大黄, 栀子, 黄连等属于苦寒性质, 长期吃会伤及脾胃, 带来不良反应. 即便是中药毒性较低, 不分病情和体质地使用, 或随意增加剂量, 长期用, 都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