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逼】Veeco設備在陸禁止進口 | 中微在美主張Veeco專利無效

1.繼Veeco設備在陸禁止進口 中微將在美國主張Veeco專利無效; 2.蘋果獲得屏下指紋辨識專利 代表意義重大; 3.與眾不同! LG 或將虹膜識別技術嵌入到 G7 前置攝像頭中; 4.怕在送貨途中造成意外傷亡,亞馬遜取得無人機自動解體專利; 5.亞馬遜取得無人機自動解體專利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複製 laoyaoic 微信公共號搜索添加關注.

1.繼Veeco設備在陸禁止進口 中微將在美國主張Veeco專利無效;

中微半導體設備8日宣布, 福建法院同意了中微針對Veeco上海的禁令申請, 該禁令立即生效執行, 不可上訴. 該禁令禁止Veeco上海進口, 製造, 向任何協力廠商銷售或許諾銷售侵犯中微第CN 202492576號專利的任何化學氣相沉積裝置和用於該等裝置的基片托盤. 該禁令涵蓋TurboDisk EPIK 700, EPIK 700 C2 和EPIK 700 C4機型的MOCVD設備, 以及在該等MOCVD設備中使用的基片托盤. 中微於2017年7月向福建法院正式控告Veeco上海專利侵權, 申請對Veeco上海發布永久禁令, 並賠償中微經濟損失人民幣1億元以上. 另外, 中微將於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2月8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專利審理暨訴願委員會(PTAB)遞交無效Veeco美國專利(US 6,726,769)的請求. 該項關於可分離基片托盤技術的專利申請於2001年, 此前被Veeco美國公司用於在美國起訴中微的基片托盤供應商專利侵權. 中微除了在美國對該涉案專利提起專利無效請求, 還對其大陸同族專利和韓國同族專利均提交了專利無效請求. 針對Veeco美國起訴中微供應商的另一個涉案美國專利(US 6,506,252), 中微正在準備無效宣告材料, 將很快向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提起專利無效請求. 中微董事長兼CEO尹志堯表示, 深信中微將會贏得對Veeco上海的專利訴訟, 也深信最終會贏得在美國的專利訴訟. 中微資深副總裁, COO兼MOCVD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杜志遊則說, 非常高興地看到法院作出這樣的裁定. 中微一貫嚴肅認真地保護智慧財產權, 絕不容忍任何侵犯中微智慧財產權的行為. 長期觀察並追蹤此案的芯謀(IC WISE)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則分析指出, 此次法院判處Veeco上海在大陸禁售EPIK 700 model MOCVD設備, 是因為之前法院判處其侵犯中微的專利. 但是廠家之間, 官司打來打去互相傷害都不會受益, 坐下來談判才是正道. 預料未來此案仍將有進一步發展. DIGITIMES

2.蘋果獲得屏下指紋辨識專利 代表意義重大;

果粉們快看! iPhone X推出之後, 採用Face ID的它, 讓不少果粉都認為, 或許蘋果已經不會再推出搭載Touch ID(指紋辨識)的機種. 然而就蘋果最新取得的「屏下指紋辨識」專利來看, 指紋辨識技術重新在iPhone中出現仍大有可為, 且將「2.0」的升級版姿態登場.

從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先前指出, 2018年新iPhone都將搭載Face ID的說法, 應會讓不少果粉都覺得「Face ID已贏得蘋果的心, 將全面取代Touch ID」. 此外, 就蘋果大力宣傳Face ID, 且常常替Face ID的技術「辯護」的表現來看, 也不難印證這一點推論. 不過, 根據《Patenely Apple》網站報導, 蘋果取得了在OLED屏幕下方實現指紋辨識技術的專利, 而且蘋果早在2015年就遞出相關申請, 就此來看, Face ID並不是蘋果唯一選擇的Touch ID替代方案.

蘋果取得在OLED屏幕下方整合指紋辨識技術的專利. (圖/ 翻攝Patenely Apple)

根據專利內容, 蘋果在OLED屏幕下實現指紋辨識的技術, 並不限於某一塊屏幕區域. 如果真能量產, 實際使用的體驗應該會不錯. 如果這項專利能克服量產上的困難, 那麼也就代表未來指紋辨識功能有可能再度出現在新iPhone之中, 也能與「全面屏」設計共存(為了展現全面屏設計, 手機廠大多選擇將指紋辨識模組移往機身背面, 例如LG V30, 三星Galaxy S8 /Note 8, OPPO R11s, HTC U11+等等, 都是採用這類設計, 而蘋果則是選擇採用Face ID).

眾多手機廠選擇將指紋辨識模組移到手機背面, 並非贊同這一類工業設計的取向, 主因乃是無法成功實現在屏幕下整合指紋辨識的技術. 目前為止, 僅vivo曾在MWC 2017上海場次對外展示過類似屏下指紋解鎖技術. 就體驗上來說, 屏下指紋解鎖技術似乎才是智能型手機廠的終極解決方案. 但就目前還沒有手機廠能正式量產的情況來看, 顯然都遭遇了不小技術問題.

就屏下指紋辨識技術來看, 除了蘋果已經取得專利之外; 網傳三星, LG都正在研發之中. 先前有一說指出LG G7已經克服技術困難, 有機會在CES 2018展出. 而三星尚無法克服相關技術瓶頸, 期待能在Galaxy Note 9當中才用上屏幕內嵌指紋辨識技術(換言之, 2018年的Galaxy S9, 仍將採用後置指紋辨識技術).

最後, 再談回蘋果iPhone. 如果蘋果成功突破屏下指紋辨識技術的量產瓶頸, 也不一定會完全取代Face ID, 而應該會與Face ID共存, 成為第二種解鎖方案. 因為Face ID乃是靠著的True Depth相機系統才得以實現, 而TrueDepth相機除了可用於臉部辨識解鎖之外, 對於蘋果在AR(擴增實境), VR(虛擬現實)甚至是AI(人工智慧)領域方面的研發, 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因此即使蘋果成功研發出屏下指紋辨識技術, 相信蘋果也不會貿然捨棄Face ID與TrueDepth相機的相關技術與應用.

(中時電子報)

3.與眾不同! LG 或將虹膜識別技術嵌入到 G7 前置攝像頭中;

集微網消息, 近日, LG提交了一份虹膜識別的專利申請, 根據專利描述, 該虹膜識別感測器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精度, 還可以根據距離的變化調整識別速度, 而且在任何光線環境下都可以進行識別.

眾所周知, 虹膜識別是生物識別的一種形式, 其技術是基於人眼中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 在手機領域, 三星將這項技術發揚光大, 並為自家旗艦機Galaxy S8搭載了這項識別功能.

LG 在虹膜識別的設計上或許會與三星有所不同, 有消息稱 LG 將最先在 G7 上使用該技術, 並將其嵌入到前置攝像頭上, 從而節省成本已經前面板的空間.

當然, 現在一切都還只是傳聞, 具體什麼時候能看到這項技術的運用還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期待一下.

4.怕在送貨途中造成意外傷亡,亞馬遜取得無人機自動解體專利;

集微網消息, 亞馬遜在2016年12月首度推出無人機送貨試飛服務之後, 大大縮短了送貨時間.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倘若貨運無人機在送貨途中發生狀況, 造成貨品或是飛機墜落, 甚至可能對在無人機行進路線的民眾造成意外傷亡.

對此, 亞馬遜想出了讓無人機自動解體的對策, 以降低無人機墜落造成的意外傷害. 換言之, 亞馬遜(Amazon)取得的無人機新專利, 可在緊急狀況下讓貨運無人機在空中自動解體. 據悉, 亞馬遜在2016年5月提出 '無人機自動解體' 的專利申請後, 已經在2017年11月底獲得美國專利局(USPTO)核准通過.

簡而言之, 無人機配備了 '碎片控制器' , 它將根據飛行路線, 地形和天氣來確定機器零件的散布順序. 例如, 控制器可能會因為風速過大而不能安全飛行, 或者溫度過高而影響無人駕駛飛機的電池.

一旦檢測到飛行操作丟失, 碎片控制器將根據檔案使用不同的釋放方法, 例如鎖存器和掛鈎. 控制器將把部件引導到安全的地方, 例如在池塘或大樹上. 碎片控制器還將考慮如何節省成本, 並減少組件丟失時對有效負載的損害.

亞馬遜並沒有立即就該專利的下一步措施發表評論.

儘管亞馬遜已經取得了無人機自動解體的專利, 不過推測亞馬遜不會立即推出相關服務, 而是先考量空中解體可能會造成的後果再做打算. 例如, 倘若運送血液和醫學樣本的無人機在空中解體, 掉下來的包裹恐怕會造成更多麻煩.

此外, 亞馬遜正在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密切合作, 以實現在人口稠密地區實現無人機交付的雄心壯志. 這家電子商務巨頭是六家與NASA和FAA合作開發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公司之一, 該系統將在2019年之前將無人機整合到400英尺以下的國家空域.

早些時候, 在十月份, 它獲得了一項關於可以驅動汽車的無人駕駛飛機的專利. 該公司於2016年12月進行了第一次全自主無人機投遞, 向生活在英國鄉村的客戶投遞了流媒體設備和一袋爆米花.

5.亞馬遜取得無人機自動解體專利

倘若貨運無人機在送貨途中發生狀況, 造成貨品或是飛機墜落, 甚至可能對在無人機行進路線的民眾造成意外傷亡. 亞馬遜(Amazon)考慮到這點, 在2016年5月提出 '無人機自動解體' 的專利申請後, 已經在2017年11月底獲得美國專利局(USPTO)核准通過. 亞馬遜在2016年12月首度推出無人機送貨試飛服務之後, 大大縮短了送貨時間. 然據The Verge網站報導, 無人機送貨儘管方便迅速, 但是也可能會發生錯誤的狀況. 為了防患於未然, 亞馬遜想出了讓無人機自動解體的對策, 以降低無人機墜落造成的意外傷害. 換言之, 亞馬遜(Amazon)取得的無人機新專利, 可在緊急狀況下讓貨運無人機在空中自動解體. 亞馬遜在專利檔案中說明, 若發生電池爆炸或是推進器失靈等嚴重狀況發生, 機上的 '碎片控制器' (fragmentation controller)會啟動, 電腦會快速研究無人機的行進路線, 評估天氣狀況和附近的地形狀況, 再開啟 '碎片結果' (fragmentation sequence)模式, 讓無人機緩慢地在空中解體為小型碎片, 以避免更嚴重的事故發生. 倘若無人機遭遇天候不佳或是設備故障等其他問題, 無人機將根據行經路線, 選擇傷害最小的解體地點, 例如田野, 空地或湖泊等. 無人機的系統可以控制, 引導並在合適的時間點執行解體. 無人機解體為碎片後, 亞馬遜會根據行經路線加以分析, 並且更新相關資訊. 儘管亞馬遜已經取得了無人機自動解體的專利, 不過推測亞馬遜不會立即推出相關服務, 而是先考量空中解體可能會造成的後果再做打算. 例如, 倘若運送血液和醫學樣本的無人機在空中解體, 掉下來的包裹恐怕會造成更多麻煩. DIGITIMES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