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 2017年獲利表現穩健, 加上除了原本的個人電腦(PC)市場以外又積極拓展數據中心(data center)市場, 今年股價成長達23%. 專家認為2018年於英特爾而言將是轉變的時刻, 或許不會是最豐收的一年, 但樂觀預期至少能達到和2017年一樣的成長表現. 據The Motley Fool報導, 英特爾是全球最大GPU製造商, 主要歸功於在低階整合式圖形解決方案市場的高市佔. 至於高端獨立型GPU(discrete GPU)市場則由NVIDIA與超微的擴充卡(Add-in-Board; AIB)主導. 近來英特爾與超微結盟, 在最新x86晶片集中使用超微的Radeon圖形處理器, 更成立新的核心與視覺運算部門(Core and Visual Computing Group), 由超微前Radeon負責人Raja Koduri擔任部門總經理暨GPU首席架構師和高級副總. 英特爾此舉料將對NVIDIA和超微帶來威脅. 此外, 儘管英特爾的Xeon處理器目前在數據中心市場拿下99%的超高市佔, 不過NVIDIA也正急起直追. 後者宣稱其Tesla GPU在某些高效能運算(HPC)應用能勝過Xeon Phi, 故企業客戶有可能推遲更新CPU的時程以等待之後購入新的GPU, 傷及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的成長. 為因應NVIDIA的挑戰, 英特爾計劃推出新的Xeon Phi晶片(Knights Mill), 並將日前收購的Altera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整合進來, 大幅提高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效能. 儘管英特爾能否阻擋NVIDIA進入HPC市場的攻勢尚屬未知, 不過預料這將會是英特爾2018年的策略重點. 另外英特爾2017年成長表現最亮眼的部門是物聯網(IoT), 記憶體和可程式化晶片, 皆達到2位數字的成長率, 因此預料英特爾未來將把重點持續放在這些高成長業務, 包括針對穿戴式裝置, 無人機和其他IoT裝置推出定製化晶片集, 以及收購汽車, IoT和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方面的技術. 分析師指出, 外界值得持續觀察英特爾Movidius電腦視覺晶片的表現, 該晶片目前已運用在各式相機與無人機, 以及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開發的無人駕駛平台. Mobileye近期宣布與Fiat Chrysler和BMW攜手合作.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與美光(Micron)聯手開發的新款3D NAND與3D Xpoint記憶體, 此舉應有助英特爾強化其非揮發性記憶體事業. 鑒於遵循摩爾定律(Moore' s Law)愈來愈困難, 2016年英特爾正式改變原本的晶片開發模式, 從2年2階段為一個周期的 'Tick-Tock' 鐘擺策略, 延長為30個月3階段的 '製程(process), 架構(architecture), 優化(optimization)' 迴圈. 在14納米製程方面, 英特爾上一代Broadwell晶片發佈於2014年, 而當前這一代架構發布首款晶片Skylake的時間是2015年, 其後的Kaby Lake, Kaby Lake R和Coffee Lake則在2017年發布. 2018年英特爾預計將發表10納米的Skylake晶片Cannonlake. 評論指出, 最新一代Cannonlake晶片的發布料將有助於英特爾拉開與競爭對手超微(AMD)之間的差距. 後者於2017年初推出效能媲美Kaby Lake但價格更實惠的Ryzen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