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 《泰爾論壇2017快充技術標準與應用研討會》在東莞松山湖光大We穀正式召開, 會議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主辦, 會上帶來了 中國首部快充標準《通信終端快速充電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演講嘉賓: 泰爾終端實驗室環境與安全部高級工程師徐春瑩. 她是該項目負責人, 標準主要起草人, 演講主題: 中國快充標準《通信終端快速充電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解讀.
這份標準曆時三年, 經曆三稿三審, 明確了什麼是快充, 支援5種代錶快充協議.
演講包括五部分內容: 快充簡史, 快充標準制定, 標準正文內容, 標準協議內容, 展望與探索.
第一部分講快充簡史, 主要介紹快充的意義, 快充應用的曆史問題有哪些.
快充的意義在於移動通信終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使用頻度越來越高, 總體電能消耗量不斷增大, 續航時間達不到消費者預期, 需要頻繁充電, 但按照現行的充電標準, 充電時間較長, 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使用要求.
在單位體積電池容量技術很難突破的前提下, 快速充電技術雖然不是從根本上解決手機續航瓶頸的問題, 但其實用性強, 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於利用較短時間進行充電的要求.
快充應用的曆史問題有: 安全性問題, 過熱, 燒口, 死機, 燒主板, 起火, 爆炸; 相容性問題, 擴展性和延續性, 專利問題.
標準制定工作流程: 立項, 起草, 徵求意見, 送審, 報批, 實施, 複審, 廢止. 經曆了三稿三審制度, 三稿是指標準草案徵求意見稿, 標準草案送審稿, 標準草案報批稿.
快充標準的制定曆程, 曆時三年, 2014年6月立項通過, 2017年9月正式提交報批稿, 目前已報批.
標準正文內容, 術語定義.
快速充電模式: 一個由適配器, 線纜和終端組成的充電系統, 從初始充電狀態開始, 至充電30分鐘, 期間進入電池的平均電流大於等於3A或總充電量大於等於電池額定容量的60%的充電方式.
普通充電模式: 適配器額定輸出電壓為5V, 額定輸出電流小於等於3A的充電模式, 在此模式下適配器輸出通信埠D+和D-短路.
快充類型包括兩種: Ⅰ型快速充電模式和Ⅱ型快速充電模式.
前者是通過提高適配器的輸出電壓來提高終端充電功率和速率的充電模式, 後者是通過提高適配器的輸出電流來提高終端充電功率和速率的充電模式.
在快速充電過程中, 根據不同的協議, Ⅰ型和Ⅱ型可以在起始階段選定, 也可能在充電過程中切換.
總體連接結構——三段式: 快速充電電源適配器, 線纜, 快速充電移動終端 (含電池) .
硬體測試: 適配器, 線纜, 終端, 電池.
適配器電氣性能要求: 輸入電壓, 電流及頻率適應範圍; 輸出電壓適應範圍; 輸出電壓紋波; 電流倒灌; 接觸電流; 介面短路保護; 能效要求; D+和D-輸出電壓限值. 1型電壓跳變要求.
標識和說明: 電池標識, 充電器和終端標識, 終端說明書.
標準協議內容, 協議種類包括A, B, C, D, E一共5種, 其中2種協議免費使用, 3種公平無歧視授權使用. A協議為高通協議, B協議為華為快充協議, C協議為USB PD協議, D協議為MTK協議, E協議為VOOC閃充.
協議適用範圍——適配器側, 根據介面類型, USB-A介面應支援A, B, D, E中一種或多種快充協議, USB-C介面應支援C協議.
協議適用範圍——終端側, 根據介面類型, Micro-B介面應支援A, B, D, E中一種或多種協議; USB-C介面分兩種情況, 與USB-C介面適配器配合使用時, 應支援C協議, 與USB-A介面適配器配合使用時, 應支援A, B, D, E中一種或多種協議.
充電頭網還了解到, C協議與USB PD協議的區別: 27-45W檔位, USB PD協議限制要用15V, 而C標準不設限; 45-100W檔位, USB PD限制要15V和20V, C標準同樣也不設限.
最後, 關於標準的落地實施, 需要定義測試場景和案例, 搭建系統測試平台. 徐春瑩同時表示還得靠行業齊心, 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