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英特爾的局 | 高通至少得做好哪幾點

高通想要進入PC領域的野心, 正如英特爾曾經一度為進入智能手機行業而癡狂……

2016年, 高通與微軟首次對外公布了雙方的合作進展——驍龍820平台順利運行微軟Windows 10系統. 這一訊號的釋出, 讓人們對過去二十多年來堅若盤石的 'Wintel聯盟' 穩固性產生了懷疑, 同時也對未來傳統PC產業格局產生了無限遐想.

就在上周, 2017年驍龍技術峰會上 (Qualcomm Tech Summit 2017) , 高通聯合華碩, 惠普, 聯想三家OEM廠商, 正式公布了搭載驍龍835平台的Windows 10系統筆記本產品. 同時還拉上了AMD, 公布了以AMD CPU+高通LTE Modem合作的產品意向. 至此, 高通進軍PC領域的第一步, 算是真真正正邁了出去.

·1985, 那是一切的開始

過去數十年, 以X86為核心架構的PC行業雖然偶遭 '外來者' 入侵, 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即便AMD在X64上曾一度有所作為, 但對於X86體系的衝擊並未深入到骨髓. 同時, 英特爾在半導體晶片行業的實力過於強大, 留給其他人的機會微乎其微.

當然, 英特爾也並非是一路高枕無憂才擁有今天的局面.

看看下面這張圖片, 從02年開始到16年這十四年間, 矽半導體領域擁有領先邏輯晶圓廠的企業從最初的25家銳減至如今的4家. 被淘汰的21家企業中, 大多數都曾聲名赫赫. 這一路而來的腥風血雨, 只有參與過這場戰爭的人才能理解.

02年-16年矽半導體領域淘汰了21家企業,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曾聲名赫赫

AMD在2017年扮演了一個攪局者的角色. 上半年, Ryzen, Threadripper, Vega三板斧讓英特爾, 英偉達感受到了過去十年都未曾有過的壓力. 下半年, AMD GPU與英特爾CPU的異構融合讓人大跌眼鏡. 2017年將要收尾之時, AMD CPU+高通LTE Modem又搞出了新的事情. 沉寂十年之久的那一抹絳紅, 終於又重新湧動出了鮮血的顏色.

1985年創立的高通比1968年成立的英特爾小了整整17歲. 而1985這個數字對於PC行業意義巨大:

這一年, 東芝T1100誕生, 它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筆記型電腦;

這一年, 英特爾突然終止了五年前與AMD簽訂的技術合作協議, 不再向AMD授權生產自家晶片, 386處理器由英特爾獨家生產.

這一年, 英特爾開啟了第一個長達十年之久的, 對PC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統治.

這一年, 高通邁出了生命的第一步……

東芝T1100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台筆記型電腦 (圖片引用自CNET官微)

英特爾與高通的第一次碰撞並非針尖對麥芒式的你死我活, 因為英特爾瞄準的是整個智能手機生態, 是對移動市場大蛋糕的垂涎, 也是自身企業轉型的剛性需求. 然而Atom性能雖強 (相對於當時的ARM架構處理器) , 事實證明卻並不適合移動設備, 因為它功耗太高了.

英特爾與高通的第二次碰撞並非始於上周的驍龍技術峰會. 今年台北電腦展, 英特爾就有意識的提出了Always Connected PC. 而從九月份左右開始, 高通驍龍835與微軟的合作新聞就沒有斷過. 12月份的驍龍技術峰會, 只不過讓這場暗戰擺在了明面上.

過去五年, 英特爾衝擊智能手機行業以失敗告終, 比英特爾小17歲的高通成功守擂; 而這一次, PC行業的老大哥英特爾將在未來數年內, 面臨高通這個年輕 '外來戶' 的博弈與挑戰.

那麼要想破掉英特爾的局, 高通究竟該做些什麼呢?

·破局英特爾, 高通至少要做好這三點

華碩一直以來是英特爾堅定的合作夥伴. 當年英特爾衝擊智能手機行業之時, 第一個站出來使用Atom晶片的手機就是華碩Zenfone, 這種魄力似乎連聯想, 惠普這樣的PC業扛把子也自愧弗如.

而華碩一馬當先踏入高通陣營, 其實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這家來自台灣的PC廠商, 骨子裡就是個勇往直前, 勇於創新的 '愣頭青' . 否則也不會搞出NX90JQ '大耳朵本' , P1801一體機, U43SD竹子本等等這些格格不入的產品. 也不會成為第一個搞出智能機器人的PC廠商.

高通把華碩拉進來, 可謂是趟平了進入PC行業的第一道門檻, 在產品和創新上有了雙重保障.

惠普與聯想也是這次驍龍技術峰會的座上賓. PC行業兩大巨頭的加入, 無疑讓高通在面對英特爾時有了更足的底氣. 更何況後面還有微軟, 以及AMD.

所以綜合來看, 高通進軍PC市場的第一步邁的還是相當好看的. 相對於當年英特爾拉著華碩隻身衝擊智能手機行業而言, 高通至少在初期的布局上沒有短板.

但是這就夠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當年的超低電壓筆記本, 到2008年前後火爆一時的上網本, 再到後來的平板電腦, 事實證明要想在PC行業真正立足, 僅靠廠商支援, 以及鋪天蓋地的產品布局, 並不一定能夠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曾經火爆的上網本最終也被淘汰出局

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 PC市場的用戶更看重產品, 性能, 價格等客觀因素, 而不是品牌, 情懷, 理想, 信念這些相對比較虛的東西. 畢竟一個PC行業裡, 只出了一個蘋果MacBook, 只出了一個Thinkpad.

因此, 作為後來者同時又是外來者的高通, 能否攜手傳統PC廠商把驍龍平台筆記本產品做到讓用戶接受, 最終將決定ARM架構筆記本的命運.

既然談到產品, 我們不妨先從官方流露出的一些資訊來判斷一下驍龍平台產品的特性.

首先, 基於ARM架構的驍龍平台能夠給筆記型電腦帶來長達20小時 (官方宣稱) 的續航能力. 就這一點而言, 筆者目前持保留態度, 因為官方並未說明這續航結果是在何種測試環境下進行的. 但ARM架構的低功耗特性能夠為筆記本帶來更長的續航時間, 這一點筆者是相信的.

其次, 雖然官方放出了基於驍龍835平台的筆記型電腦在一些應用中的性能表現, 但如下圖所示的測試項目並非是我們常見的通用測試項目. 而此前有國外測試數據顯示, 驍龍835的實際性能可能要比英特爾酷睿平台低不少, 甚至在與奔騰, 賽揚的對抗中, 也沒有必勝把握.

官方放出的驍龍835平台筆記本性能表現

其三, 得益於ARM架構處理器的低功耗, 小體積, 基於其所打造的筆記型電腦或將全面實現無風扇設計, 並且在厚度上可能會比傳統X86平台筆記本更加纖薄.

因此從目前可以分析出的三項特性來看, 高通想要破掉英特爾的局, 至少應該做好三個方面:

首先, 讓筆記型電腦續航能力真正實現突破. 其實這麼多年來, 英特爾一直在強調每一代工藝製程的進步都將帶來硬體平台功耗的縮減和性能提升. 但從普通用戶角度來看, 筆記型電腦的續航能力普遍提升幅度只有1個半到2個小時左右, 並未實現大幅度突破, 當然這也與電池技術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有莫大關聯.

如果高通硬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筆記本續航問題, 這對於英特爾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其次, 無論是驍龍835還是未來的驍龍845, 在性能上都不可能與英特爾酷睿級別的處理器相抗衡. 在這種背景之下, 高通及其合作夥伴應該會對產品定位做細緻考量. 輕度辦公, 輕度應用市場是主要的發力點.

其三, 全面推進無風扇筆記本落地. 其實英特爾在過去五年裡通過酷睿m平台試圖讓無風扇電腦實現普及, 但理想並未真正實現, 留給高通的機會還有很多.

除了這三個主要方面之外, 高通也應該重視中國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比如針對中國用戶還要推進Windows 10 S系統預裝的話, 可能會被廣泛詬病; 再比如如何讓這種輕度型產品有更合理的定價, 以及如何將其與上網本區隔開來, 也是其能否在中國市場實現落地的重要因素.

這些因素都做到位了, 那麼高通驍龍平台筆記型電腦雖說不一定能夠最終改變PC產業格局, 但至少對英特爾來說, 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衝擊.

·全時互聯, 最大的問題在於資費

之所以沒有在上一頁提到高通驍龍倡導的Always Connected PC, 是因為這並不是高通一家在做, 英特爾也在聯合微軟以及各大OEM廠商推進Always Connected PC的落地.

今年六月份台北電腦展期間, 英特爾首次談到了對Always Connected PC的看法. 英特爾稱其為 '全互聯PC' , 說白了就是能夠通過4G隨時隨地連接到互聯網的PC設備. 目前Always Connected PC其實已經有三十多款產品在售, 不過其中對大眾來說最為了解的可能就是小米Air了.

小米Air 4G版其實就屬於Always Connected PC

其實Always Connected PC這個概念本身並非新概念, 在上網本大規模興起的2008年前後, 就有不同的廠商嘗試在上網本上添加SIM卡模組, 以允許用戶通過插入SIM卡實現設備即時線上的功能. 這可以說是Always Connected PC最初的解決方案.

在上網本逐漸邊緣化並最終被市場淘汰之後, 英特爾從2012年開始倡導超極本以及2合1電腦概念, 兩類產品以輕薄便攜為賣點開創了PC形態變革時代. 同時, 不少OEM廠商再次嘗試了將SIM卡模組融入到筆記型電腦當中, 使其能夠隨時隨地連接到互聯網路, 實現全時互聯功能, 但這樣的功能始終沒有能夠像攝像頭等設備一樣, 成為筆記型電腦的標配功能.

那麼為什麼智能手機能夠輕鬆實現全時互聯, 而筆記型電腦卻如此艱難呢?

首先, 早期出現的SIM卡解決方案對於大眾用戶而言不夠實用. 一方面當時的網路環境比較差, 網速慢, 3G網路覆蓋不全面, 上網體驗不夠好; 另一方面對於PC用戶而言, 寬頻或WiFi形式上網是主要方式. 即便是現在通過內置eSIM來接入4G網路環境, 用戶也並不習慣於通過這種形式讓PC接入網路.

其次, 資費問題, 這也是對大多數用戶而言最現實的問題. 通過筆記型電腦上網所產生的寬頻流量, 要比智能手機大很多, 下載應用, 登錄網頁, 瀏覽視頻, 遊戲等應用產生的高昂流量費用讓用戶難以承受.

再者, 即便在是當時看起來非常輕便的上網本, 其實也只是尺寸相對比較小, 實際重量並不比現在的13英寸級別產品更輕, 因此攜帶起來不夠方便. 且筆記本移動上網一般而言只是作為用戶的應急或備選方案.

綜上所述, 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從未真正的發展起來過, 也從未得到過用戶的全面認可, 即便它確實能夠給不少用戶帶來非常大的便利.

因此, 主打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的高通驍龍平台筆記本, 如何能夠破解這些難題, 甚至比之前提到的三個方向還要重要.

從上面這張圖片可以看到, 高通為Always Connected PC產品做了畫像, 包括: 極速響應, 全時聯網, 超長的續航時間, 更好的安全性, 更低的價格以及創造新的工作文化.

在這些特性中, 極速響應對應硬體性能, 超長續航對應低功耗, 而時下全時互聯最主要面臨的問題, 就是如何解決上網資費的問題.

小米發布Air時的資費策略是每月內置4GB大流量, 全年一共贈送48GB. 以筆記型電腦的上網流量需求來說, 這贈送的流量顯然不夠, 額外產生的流量需要花費多少錢, 將決定用戶是否願意為這樣的附加服務買單.

因此, 無論是英特爾還是高通, 亦或是OEM廠商們, 在推進Always Connected PC落地的同時, 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條符合這種產品的網路流量消費模式, 否則它很可能淪為像上網本一樣的邊緣化產品.

·重塑格局? 一切才剛剛上路

從PC行業發展角度來看, 高通進軍PC市場這一舉動讓人欽佩, 同時又令人期待.

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 一大批半導體晶片公司或倒閉, 或轉型, 再加上AMD在案頭級與移動級兩個領域雙雙失利, 英特爾幾乎掌握了整個PC行業的主導權. 雖然用戶不用再為選什麼配置而糾結不已, 但對於硬體的熱情已經遠遠不如AMD, 英特爾雙雄爭霸的年代.

同時, PC行業也經曆了從巔峰到穀底, 再到日漸複蘇的波瀾. 一個行業想要有大踏步發展, 如果沒有競爭的話就很難實現. 今年AMD對英特爾的反戈一擊就很能說明問題, Ryzen與Threadripper不僅逼出了英特爾酷睿i9, 還逼出了英特爾在10nm上的研究成果, 以及在更為前沿的7nm, 5nm甚至3nm製程技術上的布局.

英特爾公布的不同製程節點研究進展

如果AMD沒有來這麼一下子, 上面這張圖我們可能並不會這麼早就看到.

那麼從高通的角度來看, 它進入PC市場能否實現三足鼎立, 甚至重塑格局的壯舉呢?

實話說, 以高通驍龍835, 845+Always Connected PC這個組合來說, 尚談不到重塑格局這一層次.

但如果能夠真正讓筆記型電腦具備更長的續航能力, 價格足夠吸引用戶, 且能夠解決好Always Connected功能的4G或5G網路資費問題, 高通驍龍筆記本從英特爾手中生生撕下一些市場份額, 進而形成三足鼎立, 也並非天方夜譚.

不過, 筆者對於驍龍平台筆記本還有一些擔憂, 就是配置和相容性問題.

首先從系統來看, 微軟Surface Laptop所搭載的Windows 10 S系統在中國水土不服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高通也像微軟那樣允許用戶去升級其它版本的Windows 10系統, 但這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實在是太麻煩了.

莫要重蹈Surface RT覆轍

另外, 驍龍技術峰會上華碩NovaGo依然推出了4GB記憶體版本, 這在Windows 10系統環境下顯然不夠, 即便是相對輕度的應用, 4GB記憶體也會給用戶造成極大的困擾. 而8GB記憶體版本的產品價格又基本探到了酷睿i5級別的筆記本產品價格區間, 在性能不及酷睿的情況下, 有多少用戶願意選擇驍龍平台筆記本就成了問題.

當然還有相容性問題. 微軟早年推出基於Tegra平台打造的Surface RT, 就是因為系統相容性問題最終被踢出局, 驍龍835平台雖然能夠運行Windows 10系統, 但與軟體的相容性如何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這些問題不解決好, 三足鼎立必將只是天方夜譚.

·結語

2017年, 一潭死水的PC市場因AMD, 高通而重新活泛起來. 無論高通是抱著試水的心態來做這件事, 還是有更大野心和決心去從英特爾手中搶一塊大蛋糕, 至少對於PC行業發展來說, 都有著不小的促進作用.

當年, 英特爾立志衝擊智能手機行業未果, 高通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如今, 英特爾作為PC行業的守擂者, 能否正面迎下高通這一擊呢? 我想, 2018年總歸會有一個初步的答案吧.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