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英特尔的局 | 高通至少得做好哪几点

高通想要进入PC领域的野心, 正如英特尔曾经一度为进入智能手机行业而痴狂……

2016年, 高通与微软首次对外公布了双方的合作进展——骁龙820平台顺利运行微软Windows 10系统. 这一信号的释出, 让人们对过去二十多年来坚若盘石的 'Wintel联盟' 稳固性产生了怀疑, 同时也对未来传统PC产业格局产生了无限遐想.

就在上周, 2017年骁龙技术峰会上 (Qualcomm Tech Summit 2017) , 高通联合华硕, 惠普, 联想三家OEM厂商, 正式公布了搭载骁龙835平台的Windows 10系统笔记本产品. 同时还拉上了AMD, 公布了以AMD CPU+高通LTE Modem合作的产品意向. 至此, 高通进军PC领域的第一步, 算是真真正正迈了出去.

·1985, 那是一切的开始

过去数十年, 以X86为核心架构的PC行业虽然偶遭 '外来者' 入侵, 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即便AMD在X64上曾一度有所作为, 但对于X86体系的冲击并未深入到骨髓. 同时, 英特尔在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实力过于强大, 留给其他人的机会微乎其微.

当然, 英特尔也并非是一路高枕无忧才拥有今天的局面.

看看下面这张图片, 从02年开始到16年这十四年间, 硅半导体领域拥有领先逻辑晶圆厂的企业从最初的25家锐减至如今的4家. 被淘汰的21家企业中, 大多数都曾声名赫赫. 这一路而来的腥风血雨, 只有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人才能理解.

02年-16年硅半导体领域淘汰了21家企业,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声名赫赫

AMD在2017年扮演了一个搅局者的角色. 上半年, Ryzen, Threadripper, Vega三板斧让英特尔, 英伟达感受到了过去十年都未曾有过的压力. 下半年, AMD GPU与英特尔CPU的异构融合让人大跌眼镜. 2017年将要收尾之时, AMD CPU+高通LTE Modem又搞出了新的事情. 沉寂十年之久的那一抹绛红, 终于又重新涌动出了鲜血的颜色.

1985年创立的高通比1968年成立的英特尔小了整整17岁. 而1985这个数字对于PC行业意义巨大:

这一年, 东芝T1100诞生, 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笔记本电脑;

这一年, 英特尔突然终止了五年前与AMD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 不再向AMD授权生产自家芯片, 386处理器由英特尔独家生产.

这一年, 英特尔开启了第一个长达十年之久的, 对PC半导体芯片领域的统治.

这一年, 高通迈出了生命的第一步……

东芝T1100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图片引用自CNET官微)

英特尔与高通的第一次碰撞并非针尖对麦芒式的你死我活, 因为英特尔瞄准的是整个智能手机生态, 是对移动市场大蛋糕的垂涎, 也是自身企业转型的刚性需求. 然而Atom性能虽强 (相对于当时的ARM架构处理器) , 事实证明却并不适合移动设备, 因为它功耗太高了.

英特尔与高通的第二次碰撞并非始于上周的骁龙技术峰会. 今年台北电脑展, 英特尔就有意识的提出了Always Connected PC. 而从九月份左右开始, 高通骁龙835与微软的合作新闻就没有断过. 12月份的骁龙技术峰会, 只不过让这场暗战摆在了明面上.

过去五年, 英特尔冲击智能手机行业以失败告终, 比英特尔小17岁的高通成功守擂; 而这一次, PC行业的老大哥英特尔将在未来数年内, 面临高通这个年轻 '外来户' 的博弈与挑战.

那么要想破掉英特尔的局, 高通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破局英特尔, 高通至少要做好这三点

华硕一直以来是英特尔坚定的合作伙伴. 当年英特尔冲击智能手机行业之时, 第一个站出来使用Atom芯片的手机就是华硕Zenfone, 这种魄力似乎连联想, 惠普这样的PC业扛把子也自愧弗如.

而华硕一马当先踏入高通阵营, 其实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这家来自台湾的PC厂商, 骨子里就是个勇往直前, 勇于创新的 '愣头青' . 否则也不会搞出NX90JQ '大耳朵本' , P1801一体机, U43SD竹子本等等这些格格不入的产品. 也不会成为第一个搞出智能机器人的PC厂商.

高通把华硕拉进来, 可谓是趟平了进入PC行业的第一道门槛, 在产品和创新上有了双重保障.

惠普与联想也是这次骁龙技术峰会的座上宾. PC行业两大巨头的加入, 无疑让高通在面对英特尔时有了更足的底气. 更何况后面还有微软, 以及AMD.

所以综合来看, 高通进军PC市场的第一步迈的还是相当好看的. 相对于当年英特尔拉着华硕只身冲击智能手机行业而言, 高通至少在初期的布局上没有短板.

但是这就够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当年的超低电压笔记本, 到2008年前后火爆一时的上网本, 再到后来的平板电脑, 事实证明要想在PC行业真正立足, 仅靠厂商支持, 以及铺天盖地的产品布局, 并不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曾经火爆的上网本最终也被淘汰出局

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 PC市场的用户更看重产品, 性能, 价格等客观因素, 而不是品牌, 情怀, 理想, 信念这些相对比较虚的东西. 毕竟一个PC行业里, 只出了一个苹果MacBook, 只出了一个Thinkpad.

因此, 作为后来者同时又是外来者的高通, 能否携手传统PC厂商把骁龙平台笔记本产品做到让用户接受, 最终将决定ARM架构笔记本的命运.

既然谈到产品, 我们不妨先从官方流露出的一些信息来判断一下骁龙平台产品的特性.

首先, 基于ARM架构的骁龙平台能够给笔记本电脑带来长达20小时 (官方宣称) 的续航能力. 就这一点而言, 笔者目前持保留态度, 因为官方并未说明这续航结果是在何种测试环境下进行的. 但ARM架构的低功耗特性能够为笔记本带来更长的续航时间, 这一点笔者是相信的.

其次, 虽然官方放出了基于骁龙835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在一些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但如下图所示的测试项目并非是我们常见的通用测试项目. 而此前有国外测试数据显示, 骁龙835的实际性能可能要比英特尔酷睿平台低不少, 甚至在与奔腾, 赛扬的对抗中, 也没有必胜把握.

官方放出的骁龙835平台笔记本性能表现

其三, 得益于ARM架构处理器的低功耗, 小体积, 基于其所打造的笔记本电脑或将全面实现无风扇设计, 并且在厚度上可能会比传统X86平台笔记本更加纤薄.

因此从目前可以分析出的三项特性来看, 高通想要破掉英特尔的局, 至少应该做好三个方面:

首先, 让笔记本电脑续航能力真正实现突破. 其实这么多年来, 英特尔一直在强调每一代工艺制程的进步都将带来硬件平台功耗的缩减和性能提升. 但从普通用户角度来看, 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普遍提升幅度只有1个半到2个小时左右, 并未实现大幅度突破, 当然这也与电池技术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有莫大关联.

如果高通硬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笔记本续航问题, 这对于英特尔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其次, 无论是骁龙835还是未来的骁龙845, 在性能上都不可能与英特尔酷睿级别的处理器相抗衡. 在这种背景之下, 高通及其合作伙伴应该会对产品定位做细致考量. 轻度办公, 轻度应用市场是主要的发力点.

其三, 全面推进无风扇笔记本落地. 其实英特尔在过去五年里通过酷睿m平台试图让无风扇电脑实现普及, 但理想并未真正实现, 留给高通的机会还有很多.

除了这三个主要方面之外, 高通也应该重视中国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比如针对中国用户还要推进Windows 10 S系统预装的话, 可能会被广泛诟病; 再比如如何让这种轻度型产品有更合理的定价, 以及如何将其与上网本区隔开来, 也是其能否在中国市场实现落地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都做到位了, 那么高通骁龙平台笔记本电脑虽说不一定能够最终改变PC产业格局, 但至少对英特尔来说, 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

·全时互联, 最大的问题在于资费

之所以没有在上一页提到高通骁龙倡导的Always Connected PC, 是因为这并不是高通一家在做, 英特尔也在联合微软以及各大OEM厂商推进Always Connected PC的落地.

今年六月份台北电脑展期间, 英特尔首次谈到了对Always Connected PC的看法. 英特尔称其为 '全互联PC' , 说白了就是能够通过4G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的PC设备. 目前Always Connected PC其实已经有三十多款产品在售, 不过其中对大众来说最为了解的可能就是小米Air了.

小米Air 4G版其实就属于Always Connected PC

其实Always Connected PC这个概念本身并非新概念, 在上网本大规模兴起的2008年前后, 就有不同的厂商尝试在上网本上添加SIM卡模块, 以允许用户通过插入SIM卡实现设备实时在线的功能. 这可以说是Always Connected PC最初的解决方案.

在上网本逐渐边缘化并最终被市场淘汰之后, 英特尔从2012年开始倡导超极本以及2合1电脑概念, 两类产品以轻薄便携为卖点开创了PC形态变革时代. 同时, 不少OEM厂商再次尝试了将SIM卡模块融入到笔记本电脑当中, 使其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络, 实现全时互联功能, 但这样的功能始终没有能够像摄像头等设备一样, 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标配功能.

那么为什么智能手机能够轻松实现全时互联, 而笔记本电脑却如此艰难呢?

首先, 早期出现的SIM卡解决方案对于大众用户而言不够实用. 一方面当时的网络环境比较差, 网速慢, 3G网络覆盖不全面, 上网体验不够好; 另一方面对于PC用户而言, 宽带或WiFi形式上网是主要方式. 即便是现在通过内置eSIM来接入4G网络环境, 用户也并不习惯于通过这种形式让PC接入网络.

其次, 资费问题, 这也是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最现实的问题. 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所产生的宽带流量, 要比智能手机大很多, 下载应用, 登录网页, 浏览视频, 游戏等应用产生的高昂流量费用让用户难以承受.

再者, 即便在是当时看起来非常轻便的上网本, 其实也只是尺寸相对比较小, 实际重量并不比现在的13英寸级别产品更轻, 因此携带起来不够方便. 且笔记本移动上网一般而言只是作为用户的应急或备选方案.

综上所述, 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从未真正的发展起来过, 也从未得到过用户的全面认可, 即便它确实能够给不少用户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因此, 主打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的高通骁龙平台笔记本, 如何能够破解这些难题, 甚至比之前提到的三个方向还要重要.

从上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到, 高通为Always Connected PC产品做了画像, 包括: 极速响应, 全时联网, 超长的续航时间, 更好的安全性, 更低的价格以及创造新的工作文化.

在这些特性中, 极速响应对应硬件性能, 超长续航对应低功耗, 而时下全时互联最主要面临的问题, 就是如何解决上网资费的问题.

小米发布Air时的资费策略是每月内置4GB大流量, 全年一共赠送48GB. 以笔记本电脑的上网流量需求来说, 这赠送的流量显然不够, 额外产生的流量需要花费多少钱, 将决定用户是否愿意为这样的附加服务买单.

因此, 无论是英特尔还是高通, 亦或是OEM厂商们, 在推进Always Connected PC落地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符合这种产品的网络流量消费模式, 否则它很可能沦为像上网本一样的边缘化产品.

·重塑格局? 一切才刚刚上路

从PC行业发展角度来看, 高通进军PC市场这一举动让人钦佩, 同时又令人期待.

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 一大批半导体芯片公司或倒闭, 或转型, 再加上AMD在桌面级与移动级两个领域双双失利, 英特尔几乎掌握了整个PC行业的主导权. 虽然用户不用再为选什么配置而纠结不已, 但对于硬件的热情已经远远不如AMD, 英特尔双雄争霸的年代.

同时, PC行业也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 再到日渐复苏的波澜. 一个行业想要有大踏步发展, 如果没有竞争的话就很难实现. 今年AMD对英特尔的反戈一击就很能说明问题, Ryzen与Threadripper不仅逼出了英特尔酷睿i9, 还逼出了英特尔在10nm上的研究成果, 以及在更为前沿的7nm, 5nm甚至3nm制程技术上的布局.

英特尔公布的不同制程节点研究进展

如果AMD没有来这么一下子, 上面这张图我们可能并不会这么早就看到.

那么从高通的角度来看, 它进入PC市场能否实现三足鼎立, 甚至重塑格局的壮举呢?

实话说, 以高通骁龙835, 845+Always Connected PC这个组合来说, 尚谈不到重塑格局这一层次.

但如果能够真正让笔记本电脑具备更长的续航能力, 价格足够吸引用户, 且能够解决好Always Connected功能的4G或5G网络资费问题, 高通骁龙笔记本从英特尔手中生生撕下一些市场份额, 进而形成三足鼎立, 也并非天方夜谭.

不过, 笔者对于骁龙平台笔记本还有一些担忧, 就是配置和兼容性问题.

首先从系统来看, 微软Surface Laptop所搭载的Windows 10 S系统在中国水土不服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高通也像微软那样允许用户去升级其它版本的Windows 10系统, 但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实在是太麻烦了.

莫要重蹈Surface RT覆辙

另外, 骁龙技术峰会上华硕NovaGo依然推出了4GB内存版本, 这在Windows 10系统环境下显然不够, 即便是相对轻度的应用, 4GB内存也会给用户造成极大的困扰. 而8GB内存版本的产品价格又基本探到了酷睿i5级别的笔记本产品价格区间, 在性能不及酷睿的情况下, 有多少用户愿意选择骁龙平台笔记本就成了问题.

当然还有兼容性问题. 微软早年推出基于Tegra平台打造的Surface RT, 就是因为系统兼容性问题最终被踢出局, 骁龙835平台虽然能够运行Windows 10系统, 但与软件的兼容性如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些问题不解决好, 三足鼎立必将只是天方夜谭.

·结语

2017年, 一潭死水的PC市场因AMD, 高通而重新活泛起来. 无论高通是抱着试水的心态来做这件事, 还是有更大野心和决心去从英特尔手中抢一块大蛋糕, 至少对于PC行业发展来说, 都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当年, 英特尔立志冲击智能手机行业未果, 高通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如今, 英特尔作为PC行业的守擂者, 能否正面迎下高通这一击呢? 我想, 2018年总归会有一个初步的答案吧.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