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研院董事長: 博通並高通對台影響更大

集微網消息, 近期遠見雜誌刊登了對台灣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的專訪, 李世光就業界關注的高通暫停與工研院的 5G 合作及博通宣布以 1030 億美元收購高通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兩大事件, 究竟如何影響台灣?

10 月 11 日, 公平交易委員會認定, 高通以不合理的專利授權機制, 基帶晶片供應以及獨家交易折讓等手段, 限制公平競爭, 祭出高達 234 億台幣的罰鍰.

兩周后, 工研院證實, 接獲高通口頭通知, 暫緩 5G 合作.

去年 8 月, 高通宣布, 攜手工研院與多家國內網通廠商, 發展由 5G 新空中介面技術驅動的小型基地台.

工研院不但能藉此提早獲得高通關鍵技術, 可望加速台灣OEM, ODM 廠商在小型基地台與基礎設備的上市時程. 更重要的, 是扭轉檯灣過去在通訊標準始終落後的頹勢, 搶得先機.

高通台灣區總裁劉思泰曾表示, 經由合作, 高通不僅在台灣扮演晶片與解決方案供應者, 國際廠商也能透過平台, 了解台灣技術強項, 進而媒合, 合作.

然而, 這項合作告停了, 台灣是否將因此再次錯過各國都積極布局的 5G 時代?

談工研院與高通〉「雙通」合并案更應關注

「現在是暫停, 但我們也不是只跟它 (高通) 合作, 」言下之意, 李世光並不悲觀.

李世光反倒認為, 除了工研院與高通暫停合作, 更應該關注通訊晶片大廠博通與高通的併購案.

「這兩件事加起來對台灣的影響, 遠比高通 (暫停合作) 要來得大, 」他強調.

為什麼? 因為「雙通」若真的合并, 「Single source (單一來源) 的問題, 一定會出現, 」李世光指出, 國際大廠慣例, 不可能向單一供貨商採購, 從台灣觀點思考, 聯發科, 瑞昱等國內 IC 設計廠可望受惠, 成為第二供貨商, 趁勢切入供應鏈, 但也不可忽視議價權的掌握, 因此, 「 (影響) 好跟不好, 都有可能, 」李世光說.

話鋒一轉, 李世光坦言, 工研院發展小型基地台, 其實曾受業者質疑. 但他強調, 台灣過去以終端設備 (手機, 平板計算機等) 生產為主, 「從來沒辦法跨過局端 (電信訊號交換處, 如電信業者機房) 那一段. 」然而, 小型基地台可望成為突破的關鍵.

「它 (小型基地台) 是接近局端的, 營業額的確不大, 可是意義很大. 」為此, 李世光認為, 台灣必須透過與大廠合作, 從中獲取更多樣的關鍵技術, 將觸角自終端延伸至局端, 才能為通訊產業帶來更多成長動能.

目前高通董事會已正式回絕博通, 認為高通的價值被低估, 不過, 拓墣產業研究院觀察, 擁有多次併購成功經驗的博通, 應會持續與高通董事會, 重要股東交涉. 不過, 即使高通點頭, 也得通過各國的反托拉斯審查, 後續值得關注.

談到未來的科技趨勢, 李世光指出, AI (人工智慧) 與量子計算機是關鍵. 「AI 是幾乎沒辦法不考慮的, 」而台灣在 AI 發展上, 軟硬體皆仍具優勢. 至於計算能力超越傳統計算機極限, 今年 3 月登上《經濟學人》封面的量子計算機, 「我覺得做這個的硬體太慢了, 使用的軟體先出現, 恐怕才是重要的, 」李世光說.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