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家電業呈現兩重天局面, 一邊是海信以129億日元收購被迫變賣的東芝電視業務, 希望藉此加速國際化道路, 另一邊卻是曾經的冰箱界四朵金花之一新飛的凋落. 中國家電業發展30載, 有諸如美的, 海爾等家電企業做大做強, 也有諸如新飛這樣的企業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略失策中與機會失之交臂, 從而掉隊.
無論是從山寨走向自主, 或是從代工走向品牌輸出, 在這一路上, 中國家電企業為世界所做的貢獻大概就是 '世界工廠' , 以靈活, 規模, 價格問鼎國內市場, 日企逐一衰落, 中國的 '財團' 們不斷通過 '買買買' 的方式鞏固自己, 拓寬護城河的同時用資本手段攻佔他山之石. 國內家電企業似乎已經從問鼎國內, 到迫切尋找國際對手的時刻.
2016年1月15日, 青島海爾宣布, 擬斥資54億美元收購GE家電業務, 以期藉助其一流的物流和分銷能力, 以及在美國市場強大的零售網路關係, 敲開美國市場的大門. 2016年3月30日, 美的集團宣布, 擬以約31億元人民幣收購東芝80%的白色家電業務股權, 獲得40年的東芝品牌全球授權以及超過5000項與白色家電相關的專利技術. 11月14日, 海信電器與東芝聯合宣布, 將以12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4億元)受讓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95%的股權. 收購完成後, 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 品牌, 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2010年9月冠捷科技集團入主飛利浦, 開始接管飛利浦品牌電視機在中國內地的採購, 分銷, 市場和銷售. 之後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 取得了飛利浦在中國的品牌授權. 隨著中國品牌的日益崛起, 外資品牌在巨大競爭壓力下, '品牌轉讓授權' 又成了普遍模式, 但 '抱得美人歸' , '烏雞飛上枝頭變鳳凰' 並不適用於所有渴望變身的 '中國財團' .
業內人士反問, 通過收購昔日名企加速國際征程, 實際上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 '代工貼牌' 嗎?洋品牌變成了 '假洋鬼子' , 而想要擺脫 '中國製造' 的國內廠商同時也藉助 '洋品牌' '獲取' 了所謂的德國, 美國, 日本等各國創新基因和品質基因. 隨之而來的是, 貼牌或授權出售的 '假洋鬼子' 質量問題頻出. 無論是業務的直接轉讓, 還是產品的代工生產, 都可能會對品牌本身造成許多潛在的威脅, '品牌授權' 的模式風險不小.
但像東芝這樣的外資品牌們卻越來越熱衷於此. 相對應的, 國內的 '接盤俠' 們對此也是如獲至寶. 這就要求中國企業需要正確使用 '洋品牌' 帶來的利好: 守住質量底線, 否則 '洋品牌' 頻出的質量問題也會算在 'Made in China' 的賬本上.
此外, 併購雖然是捷徑, 但依靠資本的 '拿來主義' 很難幫助正在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們獲取創新的基因, 無非是率先佔有創新成果和專利,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 以不斷買買買的形式不斷填補中國自主創新的缺口並不是治本之方. 站在全球化競爭的戰略視角下, 處在龐大製造產能規模的基礎上, 中國家電企業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充分應對複雜的貿易環境, 才能以更強的產品競爭力開啟全球各地的市場.
上述人士還認為, 雖然日系家電集體衰落, 韓系被擠到邊緣, 歐美家電多依靠中企代工貼牌, 但這不意味著正處於半山腰的中國企業就已經 '不戰而勝' 達到國際標準, 這反而意味著國內家電企業依然需要爬至頂峰, 將鬆懈的國內標準上調, 至少沒落的外資企業並不輸在技術上, 它們擁有超乎中國企業的創新源泉, 但正如索尼前高管曾經撰文所言《績效主義毀了索尼》, 而非中國企業毀了外資. 反之, 國內家電企業陷入 '買人才買技術' 這種請外援的慣性路徑來達到強化自己的目的, 並不能使得下一個中國企業擁有天生的創新基因.
製造業相關人士認為, 收購是一種捷徑, 能夠獲得外資企業的相關專利技術, 甚至核心技術, 有助於企業在走出去的路上加強融合, 武裝自己, 但是它也會讓企業患上 '收購病' , 不收購就感覺自己失去了創新的能力, 而當前中國市場有不少的 '假洋鬼子' . 即便輕而易舉拿到了昔日 '學霸' 經過努力而得出的標準答案, 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即便獲得了最先進的成果依然還是 '學渣' 的思維. 取人之魚不如取人之漁, 取人之漁網不如獲取它的織網思維, 道理雖簡單, 卻也道阻且長.
見賢思齊焉, 通過收購取長補短沒有原罪, 但真正考驗中國企業的正在巔峰之處等待著它們, 通過收購進入到在全球範圍內找不到對標公司的無人區之後, 才是中國企業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見證自主創新能力的時候. 那時, 便不再是一個 '買' 字能夠解決, 有錢或許能使 '鬼推磨' , 卻磨不出自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