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秸稈機械化離還田技術有序推進, 破解不平衡性問題尚待發力

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秸稈機械化覆蓋還田地塊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作業

秸稈機械化離還田技術推廣是近兩年來全國農機系統的一場攻堅戰. 一方面秸稈綜合利用越來越離不開機械化裝備技術;另一方面通過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 為農機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艱巨任務, 重任在肩.

回看秸稈機械化還離田工作, 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效.

一是秸稈機械裝備成為低迷農機市場的亮點.

近兩年秸稈機械裝備為農機市場至少帶來超過一個百分點的增長. 2016年底, 全國秸稈粉碎還田機保有量達85萬餘台, 秸稈撿拾打捆機達4.68萬台, 青飼料收穫機4.34萬台, 分別較上年增長5.55%, 26.15%和6.11%. 2016年全國打捆機增長近萬台; 2017年到10月中旬, 全國累計銷售各種型號的打捆機約1.09萬台, 同比增幅在11%以上, 預計2017年全年整個打捆機的銷售數量可接近1.4萬台, 是曆史上增加台數最多的一年.

二是我國成為秸稈打捆機製造大國.

粉碎還田, 收集打捆等研發和製造能力快速提升, 特別是秸稈機械中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打捆機, 從過去完全依賴進口, 國內無打捆機生產能力, 到目前全國打捆機的品種數量和量產能力己居世界第一位, 年生產能力在5萬台以上.

三是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面積擴大.

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秸稈機械化離田打包作業服務的農機合作社和作業大戶. 比如, 吉林省公主嶺市一農機合作社一次就購進10台打捆機;安徽省淮安市湧現出跨區進行機械打包作業服務的農機服務組織. 據統計, 2016年, 全國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達7.2億畝, 撿拾打捆面積達0.65億畝, 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1.3億畝, 機械化利用秸稈總量達到4.65億噸.

四是綜合耕作技術正在研究與示範推進.

農業部組織實施了保護性耕作示範基地建設, 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試驗示範等重點項目, 將秸稈還田列為 '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項目' 重要內容, 推動各地構建包括秸稈處理環節在內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 各地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試驗, 形成了一批適合當地的秸稈機械化還田耕作技術模式和離田作業模式.

五是秸杆機械化政策支援力度不斷加大.

中央財政繼續加大秸稈利用機具購置補貼和深松整地補助的支援力度. 地方積極爭取財政支援, 創設機械化作業補助, 安排專項資金補助秸稈機械化還田離田作業. 這些政策起到了激勵促進農機裝備與技術研發製造, 刺激激動了市場需求.

然而, 按照中央的要求, 與 '基本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 的目標相對照, 還有不小的差距, 秸杆機械化離還田推廣進展不平衡的問題 還比較突出, 部分地區依靠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率還偏低.

比如, 近日, 關於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和四個市級政府, 由於今秋秸稈焚燒等方面監管不力, 被國家環保部約談的新聞, 引起農業, 農機行業的普遍關注.

一是推進思路打法上有偏頗.

關於秸稈綜合利用, 中央政府有著明確的指導方針和工作要求, 強調秸稈利用農用為主, 還田為主, 優先開展就地還田. 可是在一些地方, 2017年以來把秸稈機械化打包離田作為重點來實施, 支援力度大, 購買秸稈打捆機給補貼, 打捆作業有補貼, 敲鑼打鼓大力招商引進秸稈離田後綜合利用企業, 而對理應作為重點支接的秸稈就地還田重視不夠, 辦法少, 支援少, 過問少, 任其農民自行推進.

因此2017年秋季不少地方到處是一片機械打捆的景象, 把本應當留在田裡培肥地力的秸稈寶貴資源, 都在資金補貼的驅動下弄走, 在經過打捆, 運輸等多環節更多能源消耗下, 搞得不償失低效益的所謂生物質發電, 把本應該土壤吃下的'食物', 強行掠奪走, 只能會更加劇了土壤的'饑餓'.

二是保護性耕作秸稈機械化覆蓋還田面積少, 比例低.

從國際上秸稈利用成功的做法看, 保護性耕作應當是秸稈機械化直接還田利用的主要形式, 這樣既使秸稈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同時生產環節作業成本也低, 不會給帶來土壤易受風水蝕的問題, 生態效益明顯.

然而, 據有關數據, 2016年我國通過採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利用秸稈的面積才僅為1.3億畝, 占秸稈利用的比例相當地, 還沒有美國愛華荷州一個州的保護性耕作面積多.

三是秸稈離田機械發展快, 顯現產能過剩的苗頭;而秸稈機械化還田關鍵機具品種缺, 供給跟不上需求.

秸稈離田機械研發製造廠商多, 打捆機品種多, 市場己出現供大於求, 產能過剩. 相當一部分打捆機完全是靠仿製購件裝配, 缺乏核心技術, 是一種'打快拳'的方式進入打捆機市場, 拼低價, 工作可靠性差, 故障率高.

由於保護性耕作秸稈複式類整地處理的機具, 研發難度大, 地域間農機農藝融合要求差異大, 示範推廣周期相對長, 主動進行開發的農機科研與製造企業少.

中國走進新時代, 開啟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綠色生產方式. 加快秸稈機械化還田, 離田行動已經按下了 '快進鍵' , 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 , 正漸行漸近. 樹立秸稈還田就是保飯碗, 保土地, 保生態的理念, 秸稈機械化就地還田應當成為秸稈利用的主色調, 農業戰線特別是農機人應當勇於和敢於當擔, 發揮聰明才智, 引導需求, 積極作為, 在與祖國推進農業綠色生產方式中共成長.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