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don Moore在1965年發表的《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s》(積體電子之未來)論文墨跡未乾, 那些預言家們就已經預測所謂 '摩爾定律' (Moore' s Law)之死, 但現在是50年之後, 該定律仍然是半導體產業的主導規則…某種程度上是如此.
對於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每18個月就會成長一倍的預測,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堅定的信念, 即使已經有一些關於產業界為了跟上摩爾定律腳步還能撐多久的質疑; 不過幾乎每個人都同意, 要跟上摩爾定律越來越困難, 而且代價高昂.
顧問機構Accenture Strategy的Syed Alam與Greg Douglass發表的一篇最新報告, 探討了維持摩爾定律的議題並拋出了一個疑問: 我們應該盲目地追隨它嗎?
該報告作者之一, Accenture Strategy半導體業務總監Alam接受EE Times訪問時表示: '以往當你縮小晶片尺寸, 前進先進位程節點, 就能因為經濟規模而獲益; 但現在當我們進入次10納米節點, 相關成本非常高昂. '
'我們的觀點是, 如果你從65納米前進45納米, 成本的增加只是一點點, 但現在如果你要從16納米跳到10納米, 成本可是相當高; ' 他指出: '所以現在你得更謹慎評估你的成本. '
這也是Accenture題為 '摩爾定律…反而是扣分? ' (Moore…or Less)' 報告的主軸, 將一個設計案升級到更先進位程節點就能獲利的時代已經過去很久, 關於何時──甚至是否──投資更先進節點晶片設計與製造的問題, 今日的晶片廠商需要想得更長遠, 更仔細.
該報告指出, 要從65納米前進到10納米節點, 光是晶片設計的成本就會增加1,300%; 只要遵循產業遊戲規則並且跟著摩爾定律的腳步就是邁向成功的舊日美好時光, 已經一去不複返. 現今的情況更加複雜, 需要晶片廠商審慎思考.
人們普遍認知, 有很多元件不需要升級到更先進的節點, 但事實上有絕大多數晶片是不會砸大錢來證明需要遵循製程微縮的規則;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晶片是採用28納米或更先進位程, 運作良好, 在可見的未來也會繼續如此.
今日的現實是, 晶片廠商需要審慎考慮是否將設計案移往下一代節點才符合經濟效益; 此外, 如同Accenture報告所呼籲, 晶片廠商需要為較舊, 但成熟且更具經濟效益的技術, 尋找其他的機會.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 並非只是單純地選擇一種策略, 對於未來技術轉移的決策應該是以單一個案或產品為基礎來考量, 這能讓晶片廠商新舊製程之間的投資明智地取得平衡; 換句話說, 若能成功地 '走過鋼索' , 晶片廠商就能取得在今日產業界成功成長與獲利的絕佳機會.
目前有能力生產10納米製程的廠商只有英特爾(Intel), 三星(Samsung), 台積電(TSMC)與Globalfoundries等少數幾家知名大廠; Alam表示, 這些廠商持續儘力衝刺最先進節點的原因, 是它們經過計算, 這麼做符合經濟效益, 而關鍵問題在於那些二線晶片廠商以及無晶圓廠IC廠商會怎麼做?
他的建議是, 在踏出下一步之前: '或許先讓那些開路先鋒先吸收成本, 搞清楚狀況, 並且讓技術穩定再說! '
編譯: Judith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