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Brian Krzanich在本屆美國洛杉磯車展(AutoMobility LA)上, 強調英特爾旗下由Mobileye所開發的自駕車晶片EyeQ 5, 比NVIDIA近期新發表的Drive PX Xavier系統單晶片(SoC)在深度學習(DL)效能表現上高出1倍以上, 對此英特爾自駕車解決方案架構長兼首席工程師Jack Weast表示, 英特爾不是特別會誇耀自家晶片性能的公司, 但隨著近來在自駕車晶片性能比較的討論戰火升溫, 英特爾有必要為自家晶片性能做出說明, 因英特爾對於被錯誤評比已感到厭倦. 根據科技網站EE Times及Auto Connected Car報導, Weast對於英特爾競爭對手及媒體經常不正確的將NVIDIA Drive PX與英特爾桌上型電腦(DT)PC晶片進行比較多有怨言, 表示英特爾EyeQ5晶片以10瓦功耗即可達到每秒24兆次的運算(24 TOPS)水準, 相比下NVIDIA DRIVE PX Xavier雖可提供30 TOPS的性能, 但功耗消耗也達30瓦, 由此顯示英特爾EyeQ5晶片效率是NVIDIA該晶片的2.4倍. 針對NVIDIA如今強打, 預計2018年交貨的最新款自駕車晶片Pegasus SoC, Weast也表示雖然Pegasus SoC是全新產品, 但其效率表現仍沒有變得更好. NVIDIA宣稱Pegasus SoC可達320 TOPS, 但功耗也達500瓦, 是由兩顆NVIDIA Xavier SoC與兩顆下一代獨立繪圖晶片(GPU)及硬體加速器所組成. 基於此, 外界也好奇英特爾打算如何將Mobileye所開發的EyeQ5晶片與英特爾微處理器結合, 開發適合自駕車的平台, 對此英特爾至今仍守口如瓶, Weast則鬆口表示, 英特爾計劃不久後在2018年1月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18)上, 揭露一款多晶片自駕車平台, 這項解決方案將結合EyeQ 5 SoC, 英特爾的低功耗Atom SoC, 以及I/O和乙太(Ethernet)連網技術等其他硬體. 英特爾在2017年稍早曾揭露其 'GO' 自駕車開發平台, 描述其 'C3000' Atom處理器為可提供每瓦高性能, 將實質運算結合低功耗設計的晶片. 至於Atom SoC會如何與EyeQ 5晶片分攤處理任務, Weast指出, 英特爾看的是自駕車必要的整套工作負載, 再於多個晶片中分配及區分運算負載, 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也不會是英特爾這款自駕車多晶片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Weast解釋, 自駕車需要不同層級的感知器融合, 在深度學習加速上, 部分感知器融合需要1顆晶片來處理高度並行的多執行緒代碼塊, 對此EyeQ 5晶片即理想的解決方案, 但同時對於更高層級, 環境感知器融合也存有需求, 此時中央處理器(CPU)即較適合執行這類任務的晶片. 因此Weast指出, 英特爾認為要達到高度自駕的技術水準, 無需將各項處理需求都塞進EyeQ 5這類單一SoC中, 英特爾仍有很大的機會可研究應如何將不同的運算負載進行區分. Weast承諾, 英特爾不久後將對外詳述其專為自駕車所設計的多晶片平台, 在這方面英特爾應能提供一個將NVIDIA Drive PX與英特爾解決方案進行比較的平台級對照. 值得注意的是, Krzanich同時也宣布英特爾將與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共同開發自駕車車室內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沉浸式娛樂體驗, 鑒於這類沉浸式體驗需要龐大處理及感知需求, 這也是為何Krzanich也提到其自駕車晶片解決方案深度學習性能效率優於NVIDIA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