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ell-Cavium具互補效果 | 分析師大多看好雙方合并

Marvell日前同意以60億美元收購Cavium. 雙方公司在產品和客戶上的甚少重疊, 在合并後的前18個月可望從共用研發和辦公室上節省高達1.7億美元的費用, 並能減少開銷. Marvell估計, 雙方合并後年營收將達34億美元, 平均年成長6~8%. 但此數字僅略高於Marvell的成長預測及半導體產業的長期平均水平.

根據EE Times報導, 市場研調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 Marvell在全球頂級半導體製造商中排名第33, 年營收達24億美元. IC Insights分析師Rob Lineback表示, 這兩家公司彼此非常合適, 但Cavium專註於快速成長, 已連續5年虧損, 而2017年也難逃虧損命運.

Cavium借銷售各種網路通訊晶片和電路板, 每年營收將近10億美元. Marvell主要產品則包括硬碟和固態硬碟(SSD)控制器, 乙太網路交換機, Wi-Fi和藍芽晶片.

市場研調機構Linley Group負責人Linley Gwennap表示, 這兩家公司在博通(Broadcom), 英特爾(Intel)和高通(Qualcom)競爭下佔據中間地帶, 而且不至於小到會被輕易購併. 購併案整體看好, 雙方都採用ARM核心, 因此會更容易合并和管理產品線.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Ross Seymore則認為, 此購併案能創造具成本效益的規模和互補性產品, 可望提升未來的營收成長潛力. 而相較於一般半導體購併案的25~30%溢價, Marvell僅向Cavium提供11~20%的溢價, 算是不錯的價格.

Linley Group通訊分析師Bob Wheeler表示, 這筆交易出現在Marvell Prestera乙太網路交換機系列產品重返成長之際, 未來Cavium XPliant交換機可能會出現在Prestera路線圖上, 成為其首個可程式產品.

對Cavium來說, 其Octeon系列產品在嵌入式通訊處理器方面已大幅落後英特爾和恩智浦(NXP). 但併入重視控製成本的Marvell後, Cavium ThunderX ARM伺服器SoC的未來將不太明朗.

Cavium的營收成長遠高於產業平均水平, 但尚未轉虧為盈. 該公司2016年營收從2.35億美元成長到6.03億美元, 虧損1.46億美元. 2017年前9個月, Cavium營收成長40%, 部分歸功於其在2016年以10億美元收購的QLogic.

收購Cavium將有助於Marvell在硬碟控制器和讀取通道這兩大業務外將業務多元化. Marvell最近才完成為期18個月的重組, 裁員近40%, 其中包括前執行長Sehat Sutardja和總裁Weili Dai.

2016年, Marvell營收23億美元, 獲利2,100萬美元. 該公司已撤換整個董事會和高階管理層, 並於2016年6月任命Matthew Murphy出任執行長.

Murphy表示, 他加入Marvell後就一直在與舊識Cavium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Syed Ali討論雙方合并的可能性. 合并後的新公司約10%營收將來自快速成長的數據中心市場, 並擁有1萬多項專利. 而此購併案將使硬碟晶片的營收佔比從35%降至25%.

Murphy認為, 合并後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仍會高於同業, 而且由於雙方產品幾乎沒有重疊, 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監管挑戰.

此外, Murphy明確表示, 雙方合并後他仍將擔任執行長, 但會與Ali及至少1名將加入新公司董事會的Cavium高層分享權力.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