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LG G7搞定屏下指紋, 早於三星S9 CES亮相

1.傳LG G7搞定屏下指紋,早於三星S9 CES亮相; 2.Counterpoint: 2017年Q3, 一加5 成為印度最暢銷高端智能手機; 3.蘋果三星下滑與國產手機崛起,正引發全球手機供應鏈大換擋; 4.發改委: 2018年至少在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建設; 5.總裁趙先明減持套現超500萬元 中興通訊5日跌13%; 6.樂視欲14億賣總部大樓 中介: 有陷債務糾紛難脫手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複製 laoyaoic 微信公共號搜索添加關注.

1.傳LG G7搞定屏下指紋,早於三星S9 CES亮相;

集微網消息, 爆料達人Evan Blass (@evleaks) 先前已指明, 三星年度旗艦機Galaxy S9系列, 將會在CES 2018搶先亮相. 然而不僅如此, 根據外媒報導, LG也計劃在CES提前發表G7, 而且據現有消息來看, 新機很具亮點.

針對每一年初的科技業盛事—CES, 《Business Korea》指出, 不僅三星Galaxy S9系列將會亮相, 連LG G7也將同場爭豔, 讓展會更顯熱鬧, 也更添話題!

而關於LG G7, 外媒指出也將與三星Galaxy S9系列一樣, 搭載高通最新的Snapdragon 845處理器. 而同樣也在OLED屏幕上頗有研究的LG, 還據說已經搞定「屏下指紋」技術. 這項技術據傳三星無法在Galaxy S9當中實現, 且透過先前曝光的諜照, 仍舊可看見三星Galaxy S9將指紋識別模組放置在機身後方的照片. 因此, 如果LG能夠搶先三星, 在G7當中實現屏下指紋技術, 不僅將會讓三星很難堪, 也將會是業界一大話題.

今年6月底vivo在上海MWC當中率先展示了屏下指紋解鎖技術, 在當時成為一時話題. 然而, 截至目前為止, vivo仍沒有將此技術運用在可量產的產品中. 換句話說, 雖然LG G7可能採用的屏下指紋驗證技術, 發表時間落後於vivo, G7仍可能成為第一款採用屏下指紋技術, 且量產上市的智能手機, 展現後來居上的實力.

然而, 對於LG而言, 研發嶄新技術並非難事. 如何在營銷策略, 實體店面銷售布局, 以及品牌形象上, 建立起LG手機的市場競爭力, 或許才將是更為關鍵, 更需要克服的現實問題.

2.Counterpoint: 2017年Q3, 一加5 成為印度最暢銷高端智能手機;

集微網消息 (編譯/丹陽) 根據市場監測服務的最新研究, 2017年第三季度, 國產機型OnePlus 5 (一加5) 表現強勁, 一舉衝破蘋果三星等多重防線成為該季度最暢銷高端智能手機型號.

Counterpoint研究分析師Karn Chauhan在評論調查結果時表示, 僅蘋果, 三星和OnePlus三大品牌就佔據了高端市場98%的市場份額. 國產品牌OnePlus作為這一細分市場的新成員, 良好的抓住了契機打破蘋果和三星雙頭壟斷, 分割這塊蛋糕. 且僅用一個季度時間, 就超越了市場領頭羊三星, 成為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二名, 排名僅次於蘋果.

圖:2017年Q3季度印度智能手機高端細分市場份額

分析師Karn Chauhan補充說, 優質細分市場的成功是推動品牌光環效應的關鍵. 像印度這樣的智能手機使用大國, 3.5億智能手機用戶開始更換手機第三, 第四代, 需求也從原來的較低端轉向高端. 像國產品牌OnePlus 5類似機型, 比競爭對手蘋果, 三星的產品成本低近50%, 因此可吸引的多中端用戶.

如下圖所示, 2017年第三季度國產品牌OnePlus 5即佔據32%市場份額, 這比iPhone7和三星S8plus機型的市場佔比高出一倍之多.

3.蘋果三星下滑與國產手機崛起,正引發全球手機供應鏈大換擋;

集微網/文) 進入2017年以來, 在中國股市大環境並不理想的情況下, 中國整合電路IC概念股卻迎來的一波牛市行情. 這其中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手機產業鏈感念股, 包括京東方, 歐菲光, 比亞迪, 舜宇光學等在股價上都實現了超翻倍行情, 而匯頂科技也成長為全球指紋晶片龍頭, 並獲得了國家隊 '大基金' 的入股. 



如果看背後更深層次原因, 本質還是在蘋果, 三星增長乏力, 甚至在重要的中國市場大幅下滑, 與 '華米OV' 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的強勢崛起, 形成鮮明對比. 同步也引發了全球手機供應鏈, 向中國手機供應鏈廠商的大遷移, 大換擋的序幕.

蘋果供應鏈神話褪色, '蘋果概念' 是一把雙刃劍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供應鏈企業都以能打入蘋果為榮.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 搭上蘋果這艘大船後, 公司命運也將隨之綁定, 這背後暗藏危機. 如今, 強烈依靠蘋果供應鏈廠商正迎來焦慮. 


今年9月, 蘋果一口氣發布iPhone8/8 plus, iPhone X三大智能手機新品, 然而這三大新品卻讓蘋果及其供應鏈陷入尷尬的境地. 今年以來, iPhone市場佔率一度被三星和華為先後趕超, 儘管在第四季度憑藉iPhoneX的銷量重回亞軍, 但是後繼乏力的疲態盡顯.

同時, iPhone 8系列在與十周年紀念版iPhone X的左右手互搏中敗陣, 銷量不佳. iPhone 8買氣弱直接反應到其供應鏈.

10月下旬, 台灣供應鏈傳出消息, 受iPhone 8銷售不如預期影響, 蘋果對其供應鏈下修11月, 12月iPhone8/8 plus的訂單量, 幅度高達5成. 11月中旬, 台灣供應鏈稱, 繼砍單後蘋果再度通知相關供應商調降iPhone8/8 plus零件報價10%~15%, 並要求組裝廠和碩, 緯創等先自行吸收成本.

在這輪先砍單, 後調價的風波中, 組裝廠首當其衝, 頗為受傷. 11月9日, 和碩在法說會上公布Q3業績, 雖季增40.1%, 年增6.5%, 但毛利率卻僅3.4%, 創下單季曆史新低, 和碩直言: '今年整體比較辛苦' . 據悉, 蘋果是和碩單一最大客戶, 貢獻和碩60%營收, 今年和碩為蘋果代工iPhone 8, 這 '比較辛苦' 恐怕與iPhone 8有關.

一向受益於蘋果產品大賣的供應商也嘗到了產品銷量欠佳之苦, 成為蘋果供應商已不完全等於盈利, 也可能是虧損.

而在萬眾看好的iPhone X身上, 再進一步暴露了蘋果供應鏈的自身弱點.

在iPhone X的拆解報告中, 知名機構IHS Markit指出, iPhone X是蘋果迄今為止最貴的智能手機, 其中AMOLED屏幕成本110美元, 為所有組件最貴, 遠貴於三星內部公司供貨價格. 因三星佔據全球99%小尺寸OLED屏幕市場份額, 因此iPhone X所用的AMOLED屏幕是由三星獨家供應, IHS Markit認為蘋果為了獲得OLED屏幕顯然向競爭對手三星支付了溢價.

另外, iPhone X在生產過程中也遭遇了嚴重的產能瓶頸, 成為蘋果史上最 '難產' 的智能手機. '難產' 主因在於其Face ID中的兩個重要組件 '羅密歐' , '朱麗葉' 和三星的OLED屏幕上, 導致iPhone X延期至11月上市.

iPhone X產能不足, 同樣讓組裝廠富士康深受影響. 11月14日, 富士康母公司台灣鴻海精密發布了今年Q3財報, 這是顯然一份不太漂亮的成績單——受 iPhoneX 相關組件供應鏈不利因素的拖累, 鴻海今年Q3淨潤新台幣210億元, 同比下降39%, 遠不及市場預期.

在知名諮詢公司 Gartner 的全球供應鏈25強榜單中, 蘋果曾連續8年佔據榜首位置, 惠普前供應鏈執行長 Fox 公開承認蘋果供應鏈的強大: '人們總是喜歡談論蘋果成功的關鍵是他們的產品. 雖然我同意這一點, 但他們的供應能力和將新產品推向市場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 . 然而, 在iPhone X身上其供應能力及推向市場效率這讓蘋果引以為傲的兩點都掉了鏈子.

儘管至今, 手機產業上下遊供應商還在為擠進iPhone供應鏈絞盡腦汁, 期望搭上 '蘋果概念' , 但是一入侯門深似海, 而作為蘋果的供應商就好比是雙刃劍. 雖然短期內可以獲得充足的利潤, 但是也要時刻準備被踢出局的可能.

今年, 蘋果宣布未來兩年內將隨時停用英國最大的半導體廠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圖形晶片, 並終止專利費的支付. 隨後, 該公司股價暴跌七成, 創下8年新低.

另外, 由於分析師認為蘋果正在自主研發整合電路, 可能放棄其供應商資格. 為蘋果提供電源管理整合電路的Dialog晶片公司股價暴跌20%, 蘋果佔Dialog收入比重超過70%.

而當年的VCM馬達開創者日本思考, 面板上市廠商台灣勝華由於蘋果更換供應鏈或者採用新技術導致破產清算.

不可否認, 至今蘋果依然是最賺錢的手機廠商, 以及擁有著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及把控能力, 不過也難以否認, 蘋果的供應鏈神話正在慢慢褪色.

安卓市佔率持續擴大, 三星中國市場穩定下滑

與iPhone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安卓市場在今年快速複蘇. 據市場調研機構最新數據顯示, 2017年第三季度Android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87%.

而有意思的事, 在中國市場上, 安卓陣營依然是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儘管三星仍然佔據市佔率第一的位置, 但是佔比卻呈現持續下滑的狀態.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近日發布的報道顯示, 今年三季度, 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2%, 預計在第四季度的份額將進一步跌至1.6%.

雖然三星發布的S8, Galaxy note8極為亮眼, 也被業界看作是近年來三星的經典之作, 但是仍然難以擺脫NOTE7爆炸帶來的低迷, 其兩款手機在中國的銷售狀況極為慘淡.

三星電子並不是唯一在中國手機市場遭到失敗的國際品牌. 除了中國內地品牌迅速崛起之外, 外部機構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呈現出萎縮, 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 在這樣的背景下, 許多國際品牌已經被逐步邊緣化, 其中包括台灣地區諾基亞, HTC, 索尼, 夏普, 黑莓, LG等品牌.

而以華為, OPPO, vivo, 小米為主導的四大國產廠商, 在中國手機市場最新佔有率達到驚人的 69%, 而在一年前這一比率只有 57.3%, 加上魅族, 金立的持續放量, 所以未來中國市場的國產手機佔有率有望突破八成甚至九成.

國產手機輝煌的背後, 是國產供應鏈崛起

無法否認, 國產手機的崛起, 離不開供應鏈的支援. 無論在技術或規模方面, 國產供應鏈已日漸拉近與國際大廠的距離, 甚至已超越國際大廠.

首先是國內面板龍頭——京東方近期宣布其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 並向華為, OPPO, vivo, 小米, 中興, 努比亞等十餘家客戶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 這打破了一直以來OLED面板技術被韓廠三星和LG所壟斷的局面, 在此之前三星佔有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超過90%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 2016年京東方的營收已超越日本目前唯一的顯示面板企業JDI.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匯頂科技. 作為中國本土指紋晶片廠商, 匯頂科技今年年初出貨量突破2億顆, 月出貨量保持2000萬顆以上, 銷售額方面, 今年第一季度匯頂科技超越FPC成為全球安卓陣營最大指紋IC提供商, 技術方面, 匯頂科技於今年初發布了屏下指紋識別方案.

與京東方一樣, 匯頂科技的客戶群集中在國產手機品牌, 包括華為, OPPO, vivo, 小米, 中興, 魅族, 聯想, 金立, TCL等. 對於近年來的成績, 匯頂科技董事長張帆認為兩個方面: 一是受益於國產手機品牌在全球競爭力大幅提升, 華為, OPPO, vivo, 小米等客戶的強勢崛起給了匯頂很好的外部環境; 二是受益於匯頂科技過去十年的持續研發投入.

舜宇光學同樣是國產供應鏈崛起的典型案例之一. 舜宇光學業務涵蓋光學, 光電, 儀器三大領域, 目前在手機鏡頭領域整體出貨量全球第二, 技術上獨創MOB/MOC 模組技術, 使其在2016年迅速搶佔雙攝市場, 目前在非蘋果手機的雙攝模組中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一位. 今年上半年, 舜宇集團再次刷新紀錄, 銷售額同比增長近70%, 達到了100億元, 舜宇光學股票也一舉突破千億元市值.

同樣的, 舜宇光學並未涉足蘋果手機的攝像頭供應市場, 客戶群集中在華為, OPPO, vivo, 小米, 聯想等國產手機品牌.

在ODM方面, 以聞泰科技為龍頭的ODM廠商的主導性和供應鏈管控能力越來越強. 聞泰科技, 華勤, 龍旗, 與德依然佔據前四強. 尤其是ODM龍頭聞泰科技, 今年不僅成為了手機ODM第一股, 而且出貨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 11月, IHS 發布 '2017年前三季手機ODM智能機出貨' 排行榜, 聞泰憑藉前三季出貨6050萬台, 同比增長32%的明顯優勢, 穩坐冠軍寶座, IHS 預計全年將超過8000萬台的規模.

這兩年來, 聞泰科技更是進入超高速發展時期. 10月29日, 聞泰科技發布第三業績報, 聞泰科技旗下的聞泰通訊1-9月份實現收入123.93億元, 同比實現增長53.78%; 淨利潤4.22億元, 同比增長125.67%. 在這暴增的利潤背後, 同樣離不開國產手機的出貨增長. 據了解, 前三季度, 聞泰科技在小米智能機出貨增幅達到74.2%, 華為項目出貨增長亦超過70%.

不僅如此, 聞泰科技的業務也是多點開花. 除了手機ODM之外, 還在VR, 車聯網/汽車電子和筆記型電腦等領域先後布局. 據悉, 聞泰科技已經與暴風, 創維, 小魅, 保千裡等客戶合作推出VR一體機, 360°全景攝像頭以及VR手機等VR產品;與東風, 開瑞等汽車公司的T-BOX車機產品已經開始出貨;另外, 和戰略合作夥伴高通攜手研發的首款高通平台晶片筆記型電腦也將於今年底上市;未來為泰科技還將推出智能電動汽車嵌入式車載計算單元(核心板), 進入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鏈.

而除了聞泰科技外, 如龍旗, 天瓏都在積極尋求上市.

除了以上這幾家典型的企業外, 還有長盈精密, 歐菲光, 合力泰, 比亞迪等一眾國產手機陣營供應鏈廠商近年來均實現了較大成長, 營收均已跨越了100億門檻. 這些企業並非靠蘋果的神話, 而是依託這國產手機成功實現逆襲.

十幾年間, 中國手機從山寨如今走向全球, 手機供應鏈從無到有, 從有到如今全球最龐大, 最成熟的手機供應鏈體系, 國產手機與國產供應鏈相互成就了彼此, 如今這些依託國產手機的崛起而崛起的供應鏈企業已開始形成了一股中國力量走向世界——只有中國品牌崛起, 中國手機產業鏈才會發展壯大.

4.發改委: 2018年至少在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建設;

騰訊科技 顏東惑 11月30日報道

近日, 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 通知要求, 2018年開展5G規模組網建設, 明確在6GHz以下頻段, 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網路建設, 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 全網5G終端數量不少於500個.

通知明確, 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方面, 以直轄市, 省會城市及珠三角, 長三角, 京津冀區域主要城市等為重點, 開展5G規模組網建設. 5G網路應至少覆蓋複雜城區及室內環境, 形成連續覆蓋, 實現端到端典型應用場景的應用示範圍.

相關指標要求: 明確在6GHz以下頻段, 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網路建設, 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 形成密集城區連續覆蓋; 全網5G終端數量不少於500個; 向用戶提供不低於100Mbps, 毫秒級時延5G寬頻數據業務; 至少開展4K高清, 增強現實, 虛擬現實, 無人機等2類典型5G業務及應用.

5.總裁趙先明減持套現超500萬元 中興通訊5日跌13%;

據深交所披露, 11月28日, 中興通訊總裁趙先明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6.29萬股, 成交均價34.63元/股, 較當日收盤價折價2.51%, 估算成交額564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Choice查詢發現, 從2008年起, 趙先明通過減持已經累計套現約1435萬元.

中信建投在研報認為, 趙先明減持股票主要源於股權激勵. 趙先明自2005年成為公司高管披露在冊, 2008年通過競價增持方式第一次持有公司股票, 後續主要通過三次股權激勵計劃持有公司股票. 將趙先明增減持同公司的股價走勢結合可以發現, 趙先明在前幾次解禁後迅速減持了公司股票. 不過, 2015和2016年的兩次解禁後並未賣出公司股票.

受益5G相關概念股的整體漲勢, 中興通訊一年漲幅為103%. 不過在近五日, 中興通訊下跌明顯, 就在趙先明減持前一個交易日即11月27日, 中興通訊跌停. 截至11月30收盤, 中興通訊5個交易日漲跌幅為-13%.

資料顯示, 趙先明1998年加入中興通訊從事CDMA產品的研發和管理工作, 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擔任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 2016年4月, 趙先明接替侯為貴成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 併兼任總裁. 今年3月, 趙先明向董事會提出辭去所擔任的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 辭職後仍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 總裁, 選舉執行董事殷一民為中興通訊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 每日經濟新聞

6.樂視欲14億賣總部大樓 中介: 有陷債務糾紛難脫手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的樂視大廈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北京晚報11月30日報道, 久久等不到賈躍亭回國的樂視, 似乎終於走上了變賣物業資產以換取資金的 '末路' . 昨天, 記者從房地產市場獲悉, 樂視已委託北京的多家中介公司出售位於東四環的總部大樓——樂視大廈, 報價14億元. 物業被認為是樂視剩餘的為數不多的有價值的資產, 可即便這樣, 多家公司都向記者透露賣樓難度巨大.

14億元掛盤總部大樓

'朝陽公園橋東, 樂視大廈整棟大樓出售, 面積2萬平方米, 售價14億元, 看房隨時! ' 昨天, 多家中介公司的經紀人在朋友圈中掛出了整售樂視大廈的消息. 隨後, 經紀人向記者證實, 這棟正是樂視總部大樓. '樓裡好像還有人辦公, 但房源確實委託給幾家中介公司掛出來了. ' 一位了解內情的門店店長告訴記者.

位於東四環的樂視大廈, 原名宏城鑫泰大廈. 2013年, 蒙眼狂奔的樂視隨著業務的發展, 原有辦公大樓已無法容納員工人數, 遂於當年整體搬入宏城鑫泰大廈. 2014年, 樂視買下宏城鑫泰大廈, 更名為樂視大廈, 成為樂視集團的總部大樓, 隸屬於樂視控股的資產.

'儘管總部大樓的產權不在樂視網, 但通過整棟出售的行為可以看出, 樂視的資金鏈條依然很緊張. ' 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物業資產已經是樂視剩餘的為數不多, 易於脫手的資產了.

樂視大廈曾被抵押

雖然是北京核心地段商業樓宇, 但在記者採訪中, 所有地產圈人士對樂視大廈脫手都很悲觀. '大家都知道, 樂視大廈處於抵押之中, 樂視又有債務糾紛, 這對買家來說猶如一個燙手山芋. ' 一位店長這樣告訴記者.

今年4月份, 易到創始人周航怒斥樂視, 稱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 以易到為主體, 獲得了一筆14億元的聯合貸款. 周航的這一言論, 將易到推入輿論旋渦, 也將樂視大廈的金融操作公之於世.

對照周航的表述, 此次14億元的報價, 和當年的貸款額度一致. '這麼大額的標的, 誰想當買家都得先搞明白深藏於內的債務糾紛. ' 中介公司表示, 目前樂視只是委託代理, 還沒有進行房源核驗, '目前還不知道誰是真正做主的人. '

債權人可要求財產保全

處於抵押中的資產, 購買起來究竟有何風險? 記者就此諮詢了房地產業內人士. '如果只是單純抵押沒有債務糾紛, 其實只要辦理解抵押即可, 但樂視是深處債務旋渦的. ' 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樂視欠債多, 債權人有權要求財產保全, 也許在樂視賣樓的同時, 法律程序已經走在前面, 那就很可能出現過戶之前資產被法院查封的風險. '也許, 對樂視來說, 最可能的還是走司法拍賣途徑. '

入夜時分的樂視大廈, 仍舊有員工在樓裡辦公. 樂視大廈售賣的消息令他們本就緊張的神經又繃緊了一些. 也許, 不知哪一天, 大廈就不再屬於樂視. 北京晚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