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认为, 博通收购高通是志在必得, 因此可能将收购报价提高至每股80美元或90美元. 另有就有报道称, 在与高通的数家大股东磋商后, 博通正考虑提高收购价格. 确切而言, 是在收购价格中维持现金部分的金额, 提高股票部分的报价. 在提高收购报价的同时, 博通还可能通过发动代理权争夺战, 以获取高通董事会席位, 从而让高通董事会支持该收购提议.
在考虑博通报价期间, 高通也宣布了Centriq 2400系列ARM服务器芯片的首批 '商业发货' . 业界有观点认为, 收购高通将为博通带来进军服务器市场的机会. 由于成本优势和能耗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 在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ARM架构最终将胜过x86架构. 此前, 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在平板电脑市场铩羽而归, 已经证明x86处理器不具备成本优势.
不过对ARM阵营来说, 眼前的挑战在于, 需要拿出专用的ARM架构处理器, 在具体的数据中心节点上匹敌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性能. 近期, 一家跨国主机托管服务在现实环境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跑分测试, 我们可以看到, 高通的产品确实是成功的.
来自主机托管服务Cloudflare的一名工程师执行了这次跑分测试, 并将结果总结在博客中. 测试中对比的产品分别为售价1373美元, 单socket, 46核的高通Centriq 2452处理器, 以及两个至强Silver 4116 Skylake处理器构成的双socket服务器系统. 基于英特尔的数据计算, 后者的价格为每个1002美元.
在这些跑分测试中, 英特尔处理器持续表现出了更好的单核性能, 而Centriq的Falkor核心在 '所有核心启用' 测试中表现更好. 虽然Centriq处理器并没有在所有跑分测试中都表现得与至强处理器同样好, 但Centriq的一大优势在于能效. Cloudflare使用NGINX设计了两台计算负载相同的处理器, 从而衡量能耗. 性能的衡量指标是服务器每秒处理请求的次数, CPU能耗通过板载服务器诊断工具来监测. CloudFlare发现, Centriq的能效是至强的一倍.
ARM阵营处理器工艺已不输英特尔
ARM阵营的芯片公司正在使用与英特尔相同的14纳米制造工艺, 或是更强大的10纳米制造工艺. 例如, 高通正在使用10纳米工艺去生产Centriq. 三星是Centriq芯片的代工商. 随着7纳米工艺计划于2018年投入使用, ARM芯片厂商很可能至少会在服务器领域领先于英特尔. 目前看来, 英特尔不太可能在2019年之前推出10纳米的服务器芯片.
在制造工艺方面领先英特尔之后, ARM芯片厂商就可以充分利用ARM架构带来的效率优势. 一般而言, 同样性能的ARM芯片要比英特尔芯片尺寸小, 这会带来成本和能效方面的优势. ARM架构的处理器不仅在数据中心领域取得了进展, 在PC,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多种计算场景中都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苹果, 三星和高通等多家主流ARM处理器设计商, 移动处理器性能已经达到了类似英特尔的水平.
对高通来说, 基于ARM架构成为 '下个英特尔' , 提供无所不在的计算能力, 这样的前景极具吸引力. 在云计算+终端的新计算场景下, 高通此前占领的只是一半市场. 但实际上, Centriq系列服务器处理器的性能水平表明, 高通觊觎服务器市场早已不是一朝一夕. 系统性, 有节奏地入侵英特尔的传统领地, 高通很可能已有确定的计划.
云计算+终端, 如果高通能够同时拿下两大市场, 那么前景极具想象力. 博通提出对高通的收购, 正是抢在高通服务器市场发力, 想象尚未落地之前出手 '扫货' . 而在博通咄咄逼人的攻势下, 高通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的最大资本也将是未来在服务器市场的故事和想象力.
在向高通发出收购要约前不久, 博通CEO Hock E. Tan (中文名为陈福阳) 便在台积电30周年庆上谈到了半导体行业的并购趋势. 他表示, 从需求来讲,半导体产业在八九十年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但现在一年的增长率不到5%, 和GDP成长率差不多, 半导体产业给早期投资者的超额报酬, 或是称之为产业淘金潮已经结束.
在行业互相挤压, 企业成长缓慢的情况下, 就只能通过并购来把PE, 营收, 利润做上去. 因此安华高收购博通, 博通收购高通就是又一场资本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