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上用設計軟體畫好模型, 轉換成可列印檔案, 一鍵喚醒3D印表機的噴槍, 便能利用塑料, 光敏樹脂抑或金屬一層一層地堆疊出實物. 這不只是用微波爐大小的案頭級3D印表機製作玩具或模型的場景, 工業巨頭們已開始嘗試利用工業級3D列印設備直接生產最終使用的零部件. 但在3D列印行業從業者及分析師眼裡, 這項 '革命性' 技術的價值及其對傳統生產流程和觀念的 '破壞性' 還遠沒有發揮到極致. '在用3D列印做出最終零部件這件事上, 才剛剛開了個頭. ' 目前3D列印的應用市場正從設計環節的原型製作上升到定製化工具的生產製造階段, 但要實現用該技術批量生產最終零部件尚有一段距離. 與傳統的切削加工 '做減法' 不同, 3D列印 (增材製造) 逆其道而行, 通過逐層增加材料的方式製造三維實體物件. 無需切割, 鑽孔或後續機械加工, 3D列印具有快速成型, 高度靈活, 節約成本的優勢. 它並不在乎幾何圖形有多複雜, 相反, 越複雜的結構可能由於鏤空越多, 用料越少, 成本更低, 這與傳統生產恰恰相反. 3D列印應用的發展路徑可分為三個階段, 原型製作-工裝夾具的製造-列印最終零部件, 層層推進. 目前, 最大的應用領域仍然是原型製作, 也就是藉助3D列印縮短產品設計迴圈, 加速推向市場. Stratasys認為, 目前市場正處於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的拐點, 最終零件生產開始起步. 到2019年前後, 3D列印在最終零件生產的應用將超過工具製作的應用. 除了列印設備本身的運營維護費用之外, 3D列印材料高昂的價格, 一直是阻礙該技術普及的重要原因. 在美國, 3D列印技術已經開始逐漸從原型製造過渡到定製化工具的生產製造, 相比於美國等成熟市場, 3D列印在中國的應用滯後, 仍大量停留在概念性的原型設計階段, 用戶對於列印材料的價格敏感性也就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