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國家隊登場 | 如何引領AI產業?

導讀

AI不僅僅是一種產業, 而是一種新的生產力要素, 與資本, 勞動力擁有同等重要地位, 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過去也有AI, 但演算法和數據都沒有能讓AI成為生產力要素的程度, 從這個角度來說, 現在到了國家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時候了.

'不加上AI, 就不好意思出去融資. ' 在北京的一個大數據論壇上, 某投資人笑稱. AI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熱度顯而易見.

從中央到地方AI產業政策疊加發布, 寒武紀, 科大訊飛等AI企業在北京密集高調召開發布會, 展示AI實力.

其中引發資本最大關注的產業政策, 莫過於11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名單, 分別依託百度建設自動駕駛, 阿里雲建設城市大腦, 騰訊建設醫療影像, 科大訊飛建設智能語音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這四家平台被稱為 '人工智慧國家隊'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BAT以及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 解讀AI戰略以及國家隊將要做什麼. 阿里和騰訊此前均公開表示搭建AI平台, 吸引中小企業參與AI領域的創新.

今年7月份,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部署構築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先發優勢,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規劃明確人工智慧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將進一步釋放曆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 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並提出 '202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 這一目標.

為什麼是這四家?

BAT+科大訊飛領銜的四大人工智慧平台名單發布後, 業界似乎並不意外.

同時國家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 為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實施, 以及國家人工智慧發展的相關重大部署提供諮詢, 其專家成員除了地平線公司的負責人餘凱, 其他四位企業人士均為四大平台相關負責人.

百度一位AI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 大手筆重金挖人, 在人才儲備等方面確實是國內做得最靠前的;而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也是首屈一指, 這家公司在AI領域積澱已久.

而AI的醫療領域應用為什麼是騰訊?據騰訊方面人士介紹, 騰訊投資了很多醫療領域的公司, 包括微醫(挂號網), 好大夫線上, 丁香園等諸多移動互聯網醫療公司.

雕龍數據的負責人羅斌不感到意外, 最近他剛從美國參加克利夫蘭診所高峰論壇回國. 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他在美國看了一些AI醫療類公司, 也參觀了騰訊的展台, 看到AI病理, 影像方面的展示, 發現騰訊在這方面的研發已經很專業了.

早在2017年初全國兩會上, 馬化騰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提到, 所有 '互聯網+' 領域, 最難啃的就是+醫療和教育, 每個角度的玩法都不一樣, 鏈條很多, 很複雜.

'互聯網和資訊技術可以做很多這方面的事情, 包括醫療設備怎麼跟物聯網結合, 我個人很有興趣. ' 馬化騰說, 他鼓勵醫療資訊化相關產業有更多的投入.

8月3日, 騰訊正式發布了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 包含6個人工智慧系統, 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 肺癌, 糖網病, 宮頸癌和乳腺癌.

騰訊官方發布消息稱, 此次入選, 是騰訊產業政策部牽頭, 互聯網+合作部, 騰訊雲, AI Lab(騰訊人工智慧實驗室), 研發管理部的共同努力結果.

一家平台公司人士透露, 能成為四大平台之一, 主要是因為公司有AI的落地應用, 已經踩出了一條路, 有成功的實踐, 公司並沒有刻意的申報, 相關部委領導比較敏銳將其納入.

'國家隊' 如何帶動AI+

對於四大平台, 業界解讀不一. 其中一家平台中層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進入國家隊對於公司來說, 是一種行業水平的認可.

四大平台之一的科大訊飛, 11月22日市值突破千億達1038億元, 一年股價翻一倍有多. 11月23日, 騰訊和雄安簽戰略合作協議, 騰訊還宣布與河北省衛計委, 藥物管理局, 河北醫科大學達成全面的互聯網+醫療合作, 合作的焦點是騰訊首款AI醫療產品騰訊覓影.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閔萬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城市大腦本身也是一個開放的平台, 需要淡化阿里的身份, 讓相關有想法的AI應用類企業一起來參與, 享受大企業開闢的道路.

騰訊AI Lab主任張潼11月份在成都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也回應了平台, 壟斷和生態的關係.

'小公司肯定是有很多機會, AI創業為什麼那麼熱, 因為AI會覆蓋各個行業. ' 張潼說. 他還表示, 大公司, 特別是互聯網巨頭, 現在可能是最領先的, 從壟斷的角度來講, 是不大可能的, 因為各個行業有非常細分的問題, 而大公司是不可能去逐一解決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 事實上, 各大平台均在搭建各自的AI生態圈. 10月24日, 科大訊飛啟動10.24億的生態扶持基金, 同時推出AI生態計劃, 教引計劃和公益計劃, 發起生態攻勢. 10月19日, 百度發布 '燎原計劃' 扶植AI開發者, 擬在2018年為百度招攬500多家生態合作夥伴, 遴選60多家創業公司進入AI加速器.

按照科技部的說法, 要強化企業主體和市場主導, 突出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和行業產品標準制定中的主體作用. 按照科技部的布局, 各家企業的研究方向各有側重.

國家戰略如何助推AI

將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 按照科技部長萬鋼的說法, 要強化重點任務部署, 打造我國人工智慧先發優勢, 形成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體系的前瞻布局. 要大規模推進人工智慧創新應用, 促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引領帶動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在矽谷工作多年的某公司首席科學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美國這種由企業和國家合作搭建開放平台的產業政策很少見, 一方面美國的高校研發實力很強, 另外其國家實驗室也在國家重點布局的科技研發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他看來, 政府選擇跟企業合作搭建AI領域的國家隊, 企業也有絕對優勢, 大數據對於AI很重要, 這四家平台都積累了數據, 這是高校和國家實驗室所無法企及的;另外, AI不僅僅是一種產業, 而是一種新的生產力要素, 與資本, 勞動力擁有同等重要地位, 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過去也有AI, 但演算法和數據都沒有能讓AI成為生產力要素的程度, 從這個角度來說, 現在到了國家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時候了.

事實上, 包括美國, 日本, 英國等國家均將AI布局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 中國的AI產業發展已經站上 '快車道' .

7月份的《經濟學人》雜誌撰文稱, 多重因素促使中國成為全球AI中心, 其中包括多個行業希望利用AI完成數字化轉型, 擁有人才和數據優勢, 創業公司和BAT的大舉投入, 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援.

近期北京中關村, 上海等地均出台了AI產業系列政策. 在北京, 上海和武漢發布的AI產業政策中, 提出的2020年產業規劃總產值, 已經超過國家層面提到的 '202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 這一目標.

張潼還表示, 前沿研究在美國的企業比較多, 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 還相對比較新. AI技術有一個特點, 就是它和產業結合是相對比較近的, 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轉化成產業, 在產業裡利用行業大數據.

科大訊飛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譚昶近日在北京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提到, 中國在資本投入, 應用落地方面並不差, 真正差的是在原創性上, 美國, 英國的企業在原創性上做得更好一些. 而中國是新技術轉化周期非常快, 可以很快落到實處.

至於具體的數據對比, 他列舉了騰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 報告顯示, 從企業曆史統計來看, 美國人工智慧企業的發展早於中國5年. 美國最早從1991年萌芽;1998進入發展期;2005後開始高速成長期;2013後發展趨穩. 中國AI企業誕生於1996年, 2003年產業進入發展期, 在2015年達到峰值後進入平穩期.

從創業投資領域角度來看, 美國面向全產業投資, 投資領域遍及基礎層, 技術層和應用層, 而中國接受融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應用層;美國AI產業布局全面領先, 在基礎層, 技術層和應用層, 尤其是在演算法, 晶片和數據等產業核心領域, 積累了強大的技術創新優勢, 各層級企業數量全面領先中國.

在研究領域,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和專利數量保持高速增長, 已進入第一梯隊. 相較而言, 中國的人工智慧需要在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規模上的持續投入, 加大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 尤其是演算法和算力領域.

萬鋼在11月15日的發布會上提到, 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當前乃至未來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 匯聚高端人才, 金融資本, 財政資金, 政策法規等各類資源, 全面推進人工智慧的技術突破, 產業發展以及經濟社會深度應用, 把握好人工智慧發展的機會窗口,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支撐, 為世界人工智慧發展做出中國貢獻.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