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读作: I triple E) 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 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建会于1963年1月1日, 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在150多个国家中拥有300 多个地方分会, 目前拥有42.9万多会员.
IEEE Fellow即IEEE院士 (会士) , 为协会最高等级会员, 是该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 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 每年由同行专家在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中评选出, 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会员总人数的0.1%. 由于每年当选的IEEE Fellow数量较少, 决定了当选科学家基本都是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学家.
IEEE Fellow 2018名单看点
据雷锋网了解, 今年共有296人入选为IEEE Fellow, 其中有32位为中国科学家, 包括中国大陆17人, 香港7人, 台湾8人.
此外, 雷锋网(公众号: 雷锋网)统计, 共有161名美国科学家新入选为IEEE Fellow, 其余还有意大利14人, 日本12人, 加拿大10人, 新加坡10人, 英国7人, 德国7人, 法国6人, 西班牙6人, 澳大利亚5人, 瑞典4人, 以色列3人, 瑞士3人, 印度2人, 韩国2人, 比利时2人, 芬兰2人, 摩洛哥1人, 新西兰1人, 捷克1人, 希腊1人, 土耳其1人, 塞浦路斯1人, 荷兰1人, 波兰1人.
从中国大陆高校的角度来看, 清华大学共有5人当选, 上海交通大学3人, 华中科技大学2人, 北京大学1人, 西安交通大学1人, 中科院微电子所1人, 吉林大学1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1人,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人. 当选科学家基本都是杰青, 长江学者或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等各领域知名科学家.
IEEE Fellow 如何选?
IEEE Fellow评选过程由两个评估组成.
第一次评估由提名表上确定的IEEE学会/技术委员会完成. IEEE学会/技术委员会的评估非常重要, 因为熟悉被提名人工作的人对被提名人将更加的公平公正. 一旦IEEE学会/技术委员会的评估完成, 其评论和评分将被提交给IEEE Fellow委员会进行第二次评估.
第二次由IEEE Fellow委员会评审. 所以这些评审人都是IEEE会士. IEEE还特别指出, 虽然评审人也是Fellow, 但他们可能没有在提名专业的确切领域工作过. 因此, 提名人需要将被提名者的贡献写得清晰易懂, 使其重要性和影响力易于理解和验证.
所有的提名资料都被保密转发给了IEEE Fellow委员会. IEEE Fellow委员会有51名成员加上一个主席 (Chair) . 这些委员都是IEEE Fellow, 他们被选进委员会将代表着10个IEEE领域, 并在IEEE学会/技术委员会代表的技术领域拥有专业知识.
IEEE Fellow委员会根据以下标准向IEEE董事会推荐提名人:
作为应用工程师/从业人员, 教育工作者, 研究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负责人, 作出了重大贡献;
技术成就的证据和实现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由提名者选定的IEEE学会/技术委员会评估;
对参考文献和背书人的保密意见;
服务于专业工程学会;
开始职业生涯的总年数.
根据这些信息, 将给每个被提名人评分.
中国学者入选名单
1, 龚怡宏, 西安交通大学, 模式识别和多媒体内容分析
个人简介: 龚怡宏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千人计划' 教授,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是国际知名的多媒体研究专家, 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图像及视频内容分析的学者之一. 他在任职于NEC美国研究院硅谷分院期间, 主持成功研发出整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使 NEC子公司在智能视频监控领域取得了市占率居世界第三的历史成绩, 同时主持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商用水准的人物年龄性别识别系统, 受到美日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为: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多媒体内容分析.
2, 关新平, 上海交通大学, 对时滞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
个人简介: 关新平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此外还担任中国动化学会理事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IEEE Trans. on System, Man & Cybernetics-C, Int. J. 及自动化学报等期刊编委,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 无线网络与应用, 工业认知网络, 物联网及应用等国际前沿研究.
3, 过敏意, 上海交通大学, 并行和分布式系统的性能优化和资源管理
个人简介: 过敏意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 致远讲席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此外, 他还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国际期刊主编, 曾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10多次. 他在并行算法, 并行编译, 分布式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 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 影响广泛, 多次被邀作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 并多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 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 并行编译与算法, 普适计算, 嵌入式软件的优化编译, 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学, 软件工程.
4, 黄庆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多媒体内容分析和视觉感知过程
个人简介: 黄庆明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ACM会员,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AVS) 工作组测试组联合组长. 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973子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等多个课题. 完成的 '大规模数字图书与视频资源库建设和智能服务系统' 获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从事智能媒体计算方向的研究.
5, 焦李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
个人简历: 焦李成现为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 '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111计划' ) 主任, 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IET西安分会主席, IEEE西安分会奖励委员会主席, IEEE计算智能协会西安分会主席, IEEE GRSS西安分会主席, IEEE TGRS副主编, 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IET Fellow, CCF杰出会士, 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人社部博士后管委会评议组专家, 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研究领域为: 智能感知与计算, 图像理解与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与类脑计算.
6, 林宙辰, 北京大学, 低秩数据建模和图像处理
个人简介: 林宙辰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教授. 在此之前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任主管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数值计算与优化.
7, 刘明,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 电阻非易失性记忆
个人简介: 刘明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她长期致力于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 在存储器模型机理, 材料结构, 核心共性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做出了系统, 创造性贡献. 代表性成果包括: 建立了阻变存储器 (RRAM) 物理模型, 提出并实现高性能RRAM和集成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 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拓展了新型闪存材料和结构体系, 提出新的可靠性表征技术, 失效模型和物理机理, 为存储器产业发展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基础. 她的两项工作列入2013年ITRS (国际半导体发展路线图) , 多项工作作为典型进展被写入15本著作和40篇综述中. 在本领域重要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30多次.
8, 罗小兵, 华中科技大学, 光电设备相关的研究
个人简介: 罗小兵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中欧能源学院中方联席院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工程传热学》负责人和主讲教授. 先后获得2016 IEEE CPMT Exceptional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IEEE封装协会杰出技术成就奖) ,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5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5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 LED及量子点封装; 极端热管理设计及器件; 微尺度传热.
9, 曲荣海,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可持续性分析的计算技术
个人简介: 曲荣海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教授, 副院长, 中组部 '千人计划' 入选者, 国家 '千人计划' 特聘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Sigma Xi会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此外他还担任国家地方共建新型电机中心主任,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创新电机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拥有多年电机设计, 驱动及控制方面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经验. 发明了多种先进永磁, 超导电机拓扑结构, 解决了多项大型特种永磁电机关键技术问题.
10, 舒继武, 清华大学, 可靠的高性能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个人简介: 舒继武现任清华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此外还担任他还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分学位委员会委员, SNIA China(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 (中国) )专家委员会委员, '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浪潮集团) 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 '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 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 网络存储, 存储安全, 网络服务器, 并行算法, 并行处理技术及并行应用软件技术等.
11, 孙洪波, 吉林大学, 激光纳米管和超快光谱学
个人简介: 孙洪波现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主任. 他是超精细激光加工领域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之一, 该领域的代表性符号 '纳米牛' 的作者.
1992-1996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半导体量子阱超短激光脉冲激光器的制备与超短激光脉冲特性的研究; 自1996年起在日本工作10年, 回国前任大阪大学特聘教授. 由于其微纳激光制造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得到了日本科学技术事业振兴事业团的21世纪先驱研究计划项目(相当于中国的国家杰出青年计划)的 资助, 建立了以其姓氏命名的专门进行微纳激光制造的孙实验室.
主要研究领域为: 探索微纳光子, 光电子技术尤其是飞秒激光微纳制备技术在三维光子集成, 纳米机械与纳米力学, 微纳米光机电系统, 微电材料器件的制备与系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使用飞秒 (10-15秒) 超短激光脉冲, 以单光子灵敏度在单分子尺度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动力学, 以及半导体和聚合物光电, 微纳结构与器件的超快动力学.
12, 孙宏斌, 清华大学, 对能源管理系统的算法和技术的贡献
个人简介: 孙宏斌现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与调控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TBSI)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TBSI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 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 (IET) 会士,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最近20年, 他与他的团队研发出被称之为 '电网运行之大脑' 的能量管理系统 (EMS) , 在我国70多个地区以上电网控制中心得到广泛应用. 主持研制出系统级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AVC) , 已经在我国6个大区电网控制中心 (占全国6/7) , 22个省级控制中心 (占全国2/3) 和6个大型风电基地 (占全国3/4) 投入运行. 根据2015底的统计, 被AVC接入控制的水火发电机的容量为755GW, 约占全国水火发电总容量的56%. 被AVC接入控制的风电机组的容量为48.7GW, 约占全国风力发电总容量的37%. 承担了已投运的全部8条交直流特高线路近区电网电压控制. 同时, 该AVC系统成功输出到美国最大区域电网PJM, 用于控制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和东部十三个州的电网电压 (包含13000多个节点, 19000多条支路, 5500多个复杂预想事故) , 实现了美国首例复杂电网电压控制, 是我国先进电网控制系统首次出口美国.
13,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 对无线网状网络的贡献
个人简介: 王旭东教授现任职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199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 2003年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通信网络专业博士学位. 从2003年至2008年, 在美国多个公司担任高级系统工程师, 高级架构师, 研发部主任. 他发明了IEEE 802.11 Mesh网络的多信道时分复用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并推出基于该协议的产品, 从而解决IEEE 802.11 Mesh网络性能不可延展的问题. 从2008年开始, 他负责承担了多项美国宇航局项目, 研究和开发太空通信网络技术, 研究成果于2012年被美国宇航局评为25年来最为出色的项目之一.
主要研究领域为: 无线通信网络, 智能电网与物理信息系统.
14, 杨旸,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在无线接入和网络方面的贡献和领导
个人简介: 杨旸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通信学会 '学术工作委员会' 委员; 科技部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前期研究开发' 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总体组专家. 他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 参与组织了60多个国际学术会议.
主要研究领域为: 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 ,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4G/5G) , 无线新技术测试验证平台等.
15, 张长水, 清华大学, 对半监督学习信号处理的贡献
个人简介: 张长水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系主任,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 模式识别,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进化计算, 复杂网络等研究领域以及和工业界的合作.
16, 赵争鸣, 清华大学, 对高压大功率电子转换电磁暂态分析与控制的贡献
个人简介: 赵争鸣现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兼任IEEE 电力电子学会(PELS)执委会委员, IEEE 电力电子学会(PELS)会员发展委员会主席, IEEE 电力电子学会(PELS)北京分部主席,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国家科技部风力发电总体项目专家组成员, 国防科工局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系统与总体专家组成员,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能源委员会太阳能专家工作组成员, 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会士 (IET Fellow) 等职, 担任多种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副主编, 编委和助理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 大功率高压电力电子技术, 光伏并网发电及其应用, 电机及其控制, 无线电能传输等
17, 周 彤, 清华大学, 对控制系统鲁棒辨识和估计的贡献
个人简介: 周彤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所教授,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自动化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另外还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等自控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
主要研究领域为: 鲁棒控制与滤波, 面向控制的系统辨识, 空间分布动态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磁悬浮技术, 基因调控网络建模与分析等.
此外, 有15位学者来自中国台湾 (8名) 和香港地区 (7名) , 分别为
IEEE Fellow 2018名单最新公布, 32名中国学者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