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共用工廠' 的熱度再次興起, 據報道, 這種新型共用模式在山東等地逐漸興起, 並受到越來越多塗料企業的青睞. 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山東巨能興業的 '水性塗料共用工廠' , 被稱為 '全國第一家水性塗料共用工廠' . 對此, 暫時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其消息的準確性, 是否噱頭仍有待驗證, 不過在塗料行業倒是引起不小動靜, 眾說紛紜.
共用經濟火了, 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共用經濟的崛起, 激活了不少行業資源重構, 率先參與其中的不少企業, 生意得到了盤活. 當共用單車, 共用充電寶, 共用雨傘, 共用籃球, 共用睡眠艙, 共用健身, 共用寶馬等一系列的共用概念熱風刮過之後, 公眾開始調侃 '共用經濟已經被玩壞了' .
另一方面, 總有新的共用概念出來補充局面. 當一些不以 '講故事融資, 燒錢打規模戰' 為主的另類共用概念出現時, 反而更容易引發公眾思考. 最近, 共用經濟方興未艾, 一種以 '分享產能' , '共用工廠' 的新型經濟模式在全國各地興起.
對於傳統工廠來說, 企業的固定投資和廠房連在一起, 搬遷費用高昂;此外, 原料, 人工成本逐年上漲, 機械設備動輒上百萬元, 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融資, 也就難以擴大生產;同時生產經營大多為旺季和淡季, 一年中有幾個月幾乎接不到訂單, 設備, 人員處於閑置狀態, 卻仍然要維護設備, 發工資. 中小企業的生存危機與日俱增, 諸多負面因素讓傳統工廠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不少企業就這樣夭折了.
而 '共用工廠' 的出現無疑解決的大部分問題. 中小企業主不用再擔心高昂的廠房租金, 不用再購置高價設備, 不用再頭痛人員空置, 同時汙染減少, 安全更有保障, 度過環保督查及安全檢查不再是難事.
'共用工廠' , 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個新鮮詞, 但事實上, 共用工廠早已有之. 據了解, 在深圳寶安區燕羅街道有這樣一家 '共用工廠' . 從大型設備到工人, 從創意到品牌, 一切都可以共用. 這裡已經匯聚了數十家企業和團隊, 在共用製造的模式下, 他們 '抱團取暖' , 共同度過小微製造業的 '陣痛期' . 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 甚至實現了 '人員減半, 效益翻倍' .
對於如今塗料行業來說, '共用工廠' 或許是個機遇. 尤其是面對近期的環保+安監壓力, 加之原料價格的持續性波動, 成本上升, 產能遞減, 不少中小塗企無路可走, 大批面臨倒閉破產. 無法避免的是, 塗料企業傳統工廠同樣存在廠房租金, 原料, 人工成本, 機械設備, 融資難等常見問題.
基於互聯網平台的 '塗料共用工廠' 將研發, 生產等元素商品化, 合理分配生產, 有利於促使行業競爭轉而為行業協作. 同時也讓中小企業告別採購設備,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龐大成本, 享受到分享經濟帶來的便利.
在困境中求生存, '共用工廠' 會成為中小塗料企業的救星嗎?對於其他行業成功的案例, 能否成功複製, 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