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競爭, 綜合國力競爭, 根本上還是取決於科技的競爭, 人才的競爭.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科技無疑是這艘 '航母' 上的引擎者. 而我國正在這條正確而寬廣的征途上以強勁的後發力開闢嶄新大道.
2007年,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 '重大專項' )正式啟動. 作為迄今為止我國最重大的戰略性科技任務, 十年來重大專項堅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目標, 凝聚科技界, 產業界的優勢力量集中攻關, 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產出了一大批標誌性成果, 充分彰顯了自主創新的中國力量. 在重大科技專項的工作推進中, 資金管理是首要, 監測評審是護航, 產業化發展是落實.
重大專項資金管理 '激勵+鬆綁'
重大專項是國家急需解決的科技攻堅難題, 資金怎樣花才能更有效率. 為此, 科技部, 財政部, 國務院等多部門在政策層面全方位探索. 完善布局, 統籌發展, 最大化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激活創新發展因子.
為保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 規範和加強重大專項資金管理, 繼《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相關政策法規出台後,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於7月向社會公布. 科研資金管理 '激勵+鬆綁' 方案層出不窮, 激發廣大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全力幫助研究者集中精力搞科研, 出成果.
重大專項2017年度監測追蹤工作高效開展
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對我國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全面, 廣泛的支撐作用, 其使用效率不僅關乎財政資金效益, 也會影響科技創新能力. 基於此, 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多項政策, 旨在促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穩步發展. 近日, 教育部科技司組織開展國家重大科學 儀器設備 開發專項2017年度監測報告填報工作. 從長遠來看, 提高 儀器 設備的使用效益的落實工作, 促進科研儀器研發成果的產業化是當前的工作重點, 而儀器專項2017年度監測報告便是專業, 科學, 有效地措施之一.
重大專項產業化成效顯著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不僅有力促進了我國工業化的發展, 而且在民生領域也發揮出顯著成效. 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帶動下, 我國研製出一批高端裝備和戰略產品, 培育了一批高科技企業, 創新團隊.
永新公司重大專項 '高分辨熒光顯微成像儀' , 為醫學多領域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北京航天易聯科技重大專項 '雷射高溫濕度感測器研發' , 幫助解決我國環保, 工業等多個領域高溫濕度準確測量的難題; 先河環保 '環境空氣臭氧前驅體及光化學煙霧線上監測儀開發及應用示範' 項目, 將為國家大氣汙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方向; 航天科工深圳(集團) '多維快速超分辨成像儀' 項目啟動, 該項目有望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推動中國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的發展. 系列專項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 帶動了社會經濟綜合實力的提升.
儘管重大專項戰略在推進過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贏得各行各業的由衷稱讚. 但還需注意的是, 重大專項的進展與國家的發展迫切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重大專項還存在高端人才短缺, 核心技術不足等系列問題. 在重大專項戰略決勝的關鍵時期, 更要充分發揮制度優勢, 積聚力量, 協同攻關,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填補戰略空白, 從而掌握戰略主動, 實現從跟跑向並跑, 領跑的發展戰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