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停产引新飞倒戈: 接入外资成引狼入室

10月的倒数第二天, 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的新飞电器办公楼内召开了一场董事会.

最终, 董事会还是决定进行 '重整' . 封存档案, 财务梳理, 任命吴之山为首席重整官, 此外的大部分管理层都在会议后离开了新乡.

而次日, 新飞电器的中高管理层才收到前一天决策的邮件. 这封中英文混合的《通知》称, ', 迫于资金链压力, 公司将停止生产活动. '

11月1日, 新飞电器厂区内已经空无一人, 仓库和车间均已贴上封条. 而新飞的公众号更新, 也止于2017年的立冬.

第一次停产关键词 '罢工'

今年11月初的全面停产, 在新飞电器的发展历史上已经是第三次,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 与这次不同的是, 2012年新飞停产应当属罢工.

2012年秋天, 上千名身着蓝色工装的新飞员工, 将已故新飞电器董事长刘炳银的照片放大数十倍摆在总部门前, 照片四周更是被布置成了灵堂模样.

几千名员工封堵住了工厂大门, 齐声高喊 '涨工资, 要生存.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十年前穿着新飞厂服去买菜都要比一般人多掏2毛钱.

三十多年前的河南新乡无线电设备厂是一家小型地方军工企业, 然而产品单一, 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公司亏损超过70万元, 在当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据老员工回忆, 部分办公室穷的连圆珠笔都买不起, 整个企业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1983年被任命为河南新乡无线电设备厂厂长的刘炳银发现南方地区中, 家家户户都开始购买电冰箱这种产品. 刘炳银看到了白色家用电器的发展前景, 选择困境求生.

在刘炳银的带领下, 1984年冰箱项目正式在国家轻工业部立项;1985年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了现代化冰箱生茶年;1986年年产能10万台的电冰箱产线投产, '新乡-飞利浦' 品牌冰箱正式上市销售, 这也是新飞品牌名的来源.

随后, 新飞冰箱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一位新飞老员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甚至有用户堵在工厂门口要求买冰箱, 最后连刘炳银为了给员工发福利用的冰箱领取券都买走了.

企业公开资料显示, 1996年以来新飞冰箱连续8年产销电冰箱突破一百万台;1997年新飞品牌价值已高达31.84亿;跻身中国质量万里行颁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十强之列;1999年, '新飞' 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 ;2001年, 新飞冰箱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首批国家免检产品;2002年, 新飞冰箱产销总量跻身行业前二, 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18.88%.

1996年, 新乡市人民平均月工资仅二三百元, 而新飞电器的员工平均工资已经超过千元. 买菜都要多掏钱的新飞员工嘴上骂骂咧咧, 心里却很舒服.

然而此后的十多年, 工资再无增长. 到了2012年, 一线工人的工资仍然处于千元左右. 一位工龄超过30年的老员工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十多年前工资远超妻子, 现在却不如妻子的一般.

这位员工称, 2012年时候每天下班就去街上摆摊, 位于新乡市中心的劳动路上俨然成为新飞员工的 '第二上班车间' .

随着冰箱行业玩家不断增多, 竞争日趋激烈, 众多家电厂商以不断降价招徕顾客;与此同时, 全球原材料却在上涨, 冰箱制造业成本不断攀高, 最终导致家电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而企业内部, 本想拓展海外市场引入的新加坡丰隆集团, 却演变成了引狼入室.

第二次停产关键词 '无限期休假'

1994年, 河南省委, 省政府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 制定了 '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 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飞集团和新加坡丰隆集团, 新加坡豫新电器三方合资, 成立了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其中新飞集团占股49%, 后两者分别占股45%和6%.

2005年, 新乡市政府将新飞集团在合资公司新飞电器中所持有的39%国有股权转让给新加坡丰隆. 此后, 被丰隆掌握了90%股份的新风电器, 也从国企变成了外资企业. 至此, 也是新飞下坡路的开始.

新加坡股东增持后, 曾经的新飞决策层仅剩决策参与权, 资方和管理方冲突开始显露. 先是刘炳银指定接班人李根被迫去职, 由来自丰隆的张东贵全面接管. 随后在2010年12月, 张东贵经营不善, 被同来自新加坡的高嘉琳接任. 不到一年的时间, 丰隆董事阮健平则又取代了新飞电器董事长一职.

而每次新飞一把手的换人, 都会引发体系中中高层的震荡. 2010年底张东贵卸任后, 当时新飞冰箱高级总经理王建华, 新飞冰箱销售总经理羊技术中心总经理梁尚勇, 首席运营官兼法人代表丁俊先后在一年内出走.

然而, 每届管理层背后又代表了不同经营策略, 张东贵主张国际化改革, 改变国企背景的新飞体制僵化, 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随后的阮健平则通过多次更换企业LOGO和英文名称, 并加大在营销上的投入, 希望改善品牌形象.

管理层动荡导致了新飞错失发展良机. 一, 二线城市冰箱逐渐饱和的新千年期间, 海尔, 美的等通过高端转型继续刺激消费. 本来主攻三线以下城市的新飞就处于不利之地.

而2008年以后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国家颁布的家电下乡政策后, 新飞则慢了半拍开始了高端化转型. 优势的三, 四线城市及农村乡镇市场也失守了.

中怡康数据研究显示, 2011年, 新飞市场份额已由之前的行业第二位, 跌出国内品牌前五位. 而奥维德数据则显示, 2012年新飞冰箱销量同比下滑37%, 市场份额开始连年下滑, 并于2014年跌出前十.

数据来源: 奥维云网

企业经营不善, 导致员工福利跟不上国家经济发展, 大量人才流失, 剩下的员工则发起了了2012年的第一次罢工停产.

虽然这次停产在新乡市政府的调解下, 以新加坡丰隆的妥协作为结束. 新飞职工获得了2012年和2013年两次涨薪的承诺, 丰隆并于2013年重请李根出山执掌总经理一职.

但以上种种举动却无法阻止新飞的脱轨, 时隔仅半年多后, 爆发出第二次停产风波.

2011年5月, 新飞电器投资2亿人民币扩充冰箱产能. 新飞基于未来五年的市场预测, 将冰箱总产能提升至年产1000万台以上. 而2013年1月31日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全面结束, 成了压倒新飞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 新飞于2013年5月27日起全面停产, 停产期间正式工在厂内接受培训, 而全体合同工(临时工)则回家休假.

一位内部人员则对外界透露, 此次 '被休假' 很突然, '今天早上一上班, 就通知所有段长以上管理层开会, 10点会议结束后, 就向我们下达了公司决定, 要求我们临时工全体上交证件, 工具及其他所有和工作有关的东西, 回家休假' .

5月29日, 新飞电器发布回应称停产消息不实, 但承认了面对家电补贴政策变化将调整战略, 科学部署工作的实施.

而随后河南商报工厂探访中却发现, 原本新飞总部的5条产线仅剩2条还在运转, 而维持工厂运营的则多数为正式职工. 数量超过企业半数的合同工, 则大都 '被撵回去了' . 库存过高是压缩产线, 体制缩减的主因.

第三次停产关键词 '出售主营业务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 本次新飞电器选择的主动全面停产, 并非直接采取破产清算的方式, 而是寻找新飞冰箱品牌的新买家.

网络上流传出由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 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重整说明中指出, '新飞准备通过进入重整的方式取得法律保护, 使公司能够进入相对安全的经营环境, 并可以专注于公司再生的战略设计. 新飞已经启动了工作小组, 将按法院指派监督人以监督重整工作, 并将把相关资产转化为现金. '

然而, 新飞却早已不是多年前的金字招牌, 这与其混乱的品牌授权有关.

主营业务发展遇困后, 新飞选择了通过扩展小家电业务来保持利润. 但并非自营, 而是选择了对外租赁品牌, 授权贴牌.

尽管2006年开始, 新飞集团管理层就提出了 '保护新飞商标' , 开始抢救性注册新飞品牌. 然而收效甚微, 最近一次的品牌乌龙发生在今年三月.

全国小家电展销会于今年3月5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 然而, 在此次报名参展企业名单中, 出现了3家名称不同企业, 却均以代表河南新飞公司身份, 携其各自同类别产品参展. 其背后的原因即新飞同时将同一品类的商标使用权, 出售给了多个企业.

不仅如此, 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贴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小家电产品更是成了质量黑榜常客.

近三年新飞小家电黑榜史近三年新飞小家电黑榜史

两个原因导致新飞电器的整体价值急速贬值. 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 收购新飞电器, 更多的可能是将其作为一个制造基地或者物流中心.

现在连起家的冰箱品牌都要出售, 新飞又将如何重组转型?面对这个问题, 新飞负责人也仅用 '政府介入调查, 不便透露' 为理由, 匆忙挂断了电话.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