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和創新保護面前, 大小公司之間, 以及公司與個人之間, 都是平等的.
小米新的拐點, 是不是又來了?
IDC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就達到了2760萬部左右, 重新殺入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前五之列. 此外, 小米雷軍也開始重新高調亮相.
不過, 這次的拐點到底從低穀走向複蘇, 還是短暫複蘇重回低穀, 恐怕還不能輕易下結論.
以今年 '雙十一' 為例, 華為旗下對標小米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 實現了對小米的全面反超, 不僅在京東平台大幅領先小米, 而且 '京東+天貓' 雙平台總和也是超小米, 小米僅在天貓單平台領先於榮耀.
值得一提的是, 此前小米新發布的紅米Note 5A, 剛一發布就被質疑涉嫌專利侵權, 其採用的 '一機三槽' 的卡托結構被質疑侵犯了他人享有的專利權.
事實上, 這已經小米手機第一次因新品發布捲入專利侵權的漩渦了, 那麼, 這些以小米或其手機產品為對象的專利侵權質疑, 到底是其樹大招風, 他人藉機炒作?還是小米自身專利布局不完善所致?
短板: 小米自有專利不足多年補課追趕
2014年12月11日, 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 EDGE, 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裡高等法院.
這是小米自身專利布局不足或專利合作不當, 第一次因涉嫌專利侵權引火上身.
隨後, 小米公司主動 '放血' , 按照 '每台設備預繳 100 印度盧比於法院提存' 的條件, 臨時獲得使用高通晶片手機的繼續銷售. 而對於搭載聯發科晶片的手機則依舊處於 '禁售' 狀態.
不過, 小米當時在印度的 '上升' 趨勢也遭遇重大挫敗.
2015年11月19日, 小米被一家名為BlueSpike的NPE訴至美國東德州聯邦地區法院馬歇爾分院, 指責小米通過Tomtop銷售的智能通信設備涉嫌侵犯其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權.
此後, 小米加大了自主研發力度和專利申請力度, 此外, 也積極開始在海外收購專利.
2015年10月23日, 小米收購了博通公司31件無線通信專利. 2016年2月4日, 小米從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公司(Intel)購買了332件美國專利, 涵蓋 '儲存管理, 控制邏輯, 序列編碼, 電腦封裝, 手持終端, 線路板' 等諸多領域. 2016年6月1日, 小米再度從微軟手中購得1500件專利.
2017年7月, 根據諾基亞和小米達成的合作, 小米從諾基亞處購買了部分專利.
煩惱: 自主創新似乎趕不上專利侵權
儘管小米在自主研發和專利收購兩個方面不斷加大力度, 但是, 圍繞小米手機等產品, 相關的專利侵權質疑或訴訟依舊持續不斷上演.
比如, 在已發布的全面屏手機中, 小米MIX2的設計還算獨樹一幟, 但有人質疑其系對夏普AQUOS CRYSTAL X手機的外觀設計抄襲.
此外, 小米紅米系列手機似乎成了涉嫌專利侵權的 '重災區' .
2017年6月, 堪稱紅米手機 '史上最短命手機' 之一的紅米pro, 因其後置雙攝方案涉嫌專利侵權, 該款手機雙攝配件供應商被訴至法院, 值得慶幸的是, 小米公司自身並未同步被起訴.
而最近的一次與專利相關的糾葛, 則是紅米Note 5A, 其一機三槽的卡托結構被指涉嫌專利侵權.
事實上, 一機三槽的卡托結構, 包含 '雙卡雙待' + '記憶體擴展' 的結構設計, 已經被一個叫蔣春香的個人, 於2016年12月15日提前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 並於2017年7月18日獲得授權.
通過專利對比, 紅米Note 5A一機三槽的卡托結構確實與蔣春香持有的 '一種具有三個卡槽的手機卡托' 基本相同.
疑問: 小米人紅是非多?還是店大了欺客?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資訊來看, 該專利目前尚在有效期內, 紅米Note 5A採用該結構設計, 並未獲得該專利權人的許可.
因此, 如果小米無法通過專利無效程序 '廢除' 該專利的話, 那麼, 紅米Note 5A被判定構成專利侵權的機率極大.
公開數據顯示, 過去幾年間, 小米有不少於30件實用新型專利被他人發起無效宣告, 其中, 15件專利被宣告全部無效, 7件專利被部分宣告無效, 僅有8件專利被維持有效.
簡單說, 小米自身的專利質量並不穩定, 雖然其加大了專利申請和布局力度, 但是, 並不能完全消除小米產品可能侵犯專利的可能.
因此, 最重要的不是自身擁有了全部的專利, 而是對於其業務或手機產品所必要的專利, 它都獲得了相應的許可, 否則, 這些隱患不拆除, 遲早會給其業務或產品帶來巨大的風險.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需要警惕類似小米等手機廠商在規模及品牌做大之後, 濫用其優勢地位惡意侵害他人專利權的行為, 比如拖延達成專利許可協議, 以及以磋商為名先行使用遲遲不支付相關費用等.
畢竟, 在創新和創新保護面前, 大小公司之間, 以及公司與個人之間, 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