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一个 '真货' , 但在一些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 人工智能未来的良性发展, 还有待清醒客观的判断和扎扎实实的努力.
当下最热门的技术, 恐怕非人工智能莫属. 前几年还广受追捧的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跟人工智能一比, 都黯然失色.
有道是 '居安思危' , 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 到底能火多久?
要知道, 人工智能已不算新鲜事物. 自上世纪60年代这个概念提出至今, 历史上已出现过两次大的高潮, 但基本上是 '热5年, 冷10年' , 短暂的热潮之后就是更长时期的寒潮.
人工智能之所以会反复出现这种现象,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当初热过头了. 一方面,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商业界, 都低估了相关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的复杂 性和难度, 导致后续研发无法支撑其向前推进;与此同时, 新技术往往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 乘机炒作, 骗取资本在所难免, 炒得越热, 潜在的泡沫就越大.
对于人工智能的过热现象, 中外有识之士已发出警告. 华人科学家,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视觉实验室主任李飞飞认为, 人工智能是一个 '真货' , 却 也在许多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这种随意和夸大之词影响到每个人, 从企业家到投资者, 从大公司到政府, 从科研资助机构到基础研究 机构. 这位人工智能顶尖专家认为: '目前需要将双倍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中去. '
科学家的告诫值得倾听. 尽管我国在整合资源, 垂直应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但在基础算法, 核心硬件和关键技术, 领军人才等方面的软肋也是不争的事实, 终端产品的性能, 可靠性和用户体验等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望未来, 集合了多种前沿分支技术的人工智能, 确实会产生链式反应, 给我们的生活, 生产带来巨大的改变. 天上不会掉馅饼, 前景越美好, 越需要清醒客观的判断和扎扎实实的努力;如果一拥而上, 盲目跟风, 投机取巧, 恐怕热潮很快就会变成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