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複製 laoyaoic 微信公共號搜索添加關注.
1.京東方如何成就車載顯示領域的第一? ;
集微網/文 鄧文標
'在顯示器件領域, 京東方出貨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一位. '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在11月14舉辦的BOE IPC•2017中說到. 如今京東方在顯示領域造就的傳奇已經不局限於消費類電子市場, 其車載顯示產品也已經導入到全球主流的汽車品牌商.
汽車從人工駕駛到輔助駕駛, 再到自動駕駛轉變的同時, 車載顯示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早期人工駕駛車載顯示主要以TN-LCD和PMTFT-LCD為主, 在汽車聯網出現之後, 車載顯示開始以TFT-LCD單點, 多點觸控技術為主, 汽車也逐步邁入了輔助駕駛階段. 京東方首席市場官, 副總裁原烽表示,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進一步發展, 汽車將可實現高度自動駕駛, 車載顯示會更多的服務於不同需求下的顯示技術和交互場景.
京東方12.3英寸車載異形儀錶
為此, 京東方在加速落地車載顯示的智慧車聯業務布局. 原烽稱, 京東方正進一步實施車載顯示事業全球戰略布局, 整合優勢資源, 打造提供 '顯示器件+顯示系統+全車電子系統' 的車聯網解決方案的智慧車聯業務. 目前京東方已推出了輔助駕駛系統搭載全球首發的手勢控制平視顯示器 (HUD) , 輔以全液晶儀錶, 超大尺寸中控及智能後視鏡, 具有手機互聯與語音識別功能, 可隨時將來電消息, 簡訊微信等資訊推送至HUD, 真正解放雙手並保障駕駛安全.
打通車載顯示全球化戰略 '經脈'
隨著汽車輔助駕駛和電動汽車對車載觸控屏的需求提升, 以及車聯網概念不斷升溫, 使車載顯示在汽車應用中成為剛需, 其用途越來越廣泛, 包括HUD抬頭顯示, 儀錶盤, 中控屏, 後視鏡顯示器, 娛樂系統等.
據市場研究公司SBD預測, 5年內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達390億歐元; 至2018年, 車聯網服務, 車載通信, 智能車聯硬體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245億, 41億和69億歐元 . 分析認為, 智能汽車或許是萬物互聯時代傳統車企轉型的新的參考點, 並且會極大刺激用戶需求, 增長市場銷售量, 汽車行業有望開啟全新的市場空間.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空間, 作為全球顯示屏主要供應商之一的京東方, 雖然其TFT-LCD產能早已進入收穫期, 但由於在海外市場中汽車客戶資源相對缺乏, 全球化布局戰略難以快速展開, 為此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場, 趕上全球化的車載市場紅利. 為了快速切入這一市場, 去年3月份, 京東方收購了主營車載顯示系統產品的精電國際, 精電國際正好有全球渠道和客戶資源, 在全球LCD領域擁有25%的市場份額, 利用其優勢平台資源, 京東方將加速實施車載顯示事業全球戰略布局.
精電國際擁有覆蓋北美, 歐洲, 亞洲等全球營銷服務體系, 為平治, 寶馬, 大眾, 福特等汽車品牌提供產品與服務. 成為京東方子公司之後, 其車載顯示產品提供全車顯示系統,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高精度定位系統等全車電子系統解決方案, 以及提供高清, 異形和曲面車載顯示模組等, 已應用到全球幾乎所有的主流汽車品牌商中.
如今京東方藉助精電國際已經徹底打通了其在全球車載顯示市場進行戰略布局. 此前, 京東方擁有國內汽車客戶, 借力精電國際在全廣泛的營銷渠道及客戶資源, 可打造世界範圍內領先的汽車顯示屏供應商. 通過業務整合, 京東方得以快速展開 '顯示器件+顯示系統+全車電子系統' 的智慧車聯業務布局, 可以說京東方是在為精電國際的轉型升級鋪路, 同時也是為京東方的車載顯示之路打通了 '經脈' .
新型車載顯示大變革
車載屏顯具有高解析度, 高對比度, 高信賴性, 寬視角等特點, 同時在汽車數字智能化下顯示系統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模組化器材, 全車顯示系統將從軟硬體層面共同承擔車指顯示, 娛樂, 導航, 路況投影等全方位數字資訊處理與顯示, 大屏化觸控化的應用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在京東方精電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樸秀彬看來, 在智能汽車裡實現人機交互最重要的媒介便是車載顯示屏, 但普通汽車車載顯示產品解析度低且功能單一. 而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 車載顯示屏將有很大變革. '面積大, 高解析度, 曲面, 低反射率, 是智能汽車通過車載顯示屏實現人機交互的4大發展方向. ' 樸秀彬說到, 大屏+觸控趨勢明顯, 雙視, 異型, 透明, 手勢控制, 壓力感應等新型顯示技術將最大程度解放人的肢體, 在車內實現 '顯示無處不在' .
原烽也認為, 隨著汽車資訊化和智能化程度提升, 原有分散式資訊顯示控制方式難以適應, 資訊整合化顯示操作成為必然, 這一過程中催生了大屏化觸控化需求. 從技術上來講, 基於LTPS高解析度高色域的大尺寸高規格TFT-LCD產品大量出現, 在保證了可靠性的同時開始追求更好的顯示效果. 特斯拉已經率先實現中控台觸控大屏化, 而受車載觸控和大屏趨勢影響, 平治等傳統廠商也在推出大屏和觸屏, 車載中控全新升級.
不過, 現階段車載升級後新型車載顯示與預期還有差距. '新型車載顯示新要求, 強化場景交互, 要求資訊輸入, 產品形態, 資訊輸出有所創新. ' 原烽稱, 新型車載顯示資訊輸入創新, 要求輸入方式智能和功能多樣化. 智能顯示是未來車機主流方向, 車內交互隨處可見, 從觸控到手勢再到眼控, 交互方式越來越智能. 同樣, 交互功能種類更多, 比如曲面觸控, 觸覺反饋, 壓力感應等功能將會大量湧現, 這些功能將使得人車交互更自然. 智能交互和功能多樣都是為了更好的資訊輸入體驗.
同時, 新型車載顯示資訊輸出創新, 要求實現清晰度更高, 色彩更逼真, 畫質智能適應車載環境. 在更高PPI, 更高對比度, 更廣色域, 防眩, 雙視等方面需要持續創新, 滿足智慧汽車內更好的資訊輸出體驗.
OLED柔性顯示將脫穎而出
面對新型車載顯示新要求和主流的發展方向, 以及在車內實現 '顯示無處不在' 理念, 可以想象柔性AMOLED顯示將必不可少. 新型車載顯示產品形態創新, 是為了更好的融合設計美學, 而柔性AMOLED可實現更薄更窄邊框, 產品更加美觀, 同樣尺寸屏幕的產品可以做的更薄更輕, 更便攜. 由曲面到可彎折, 可捲曲, 可摺疊, 越來越柔性化, 柔性OLED可以拓展車內更多應用部位.
柔性OLED技術的發展也讓車載顯示的想象空間變得更加巨大. IHS數據顯示, 預計2018年OLED車載顯示批量出貨, 到2023年出貨量將比2018年增長約20倍. 原烽介紹, 京東方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經在成都量產, 這也是我國首條柔性顯示生產線, 由於OLED顯示具有超薄, 高色域, 高對比度, 高解析度, 柔性, 無邊框等特點, 可與車內結構無縫貼合, 更好地實現 '車內顯示無處不在' .
不過, 目前多點觸控TFT-LCD顯示屏是車載顯示主流技術. 市場數據顯示, 傳統PM-LCD市場將在2016年後萎縮更快, IPS陣營TFT-LCD液晶顯示正在成為汽車廠的主流選擇. 而隨著柔性OLED面板的量產, TFT-LCD市場優勢或將被取代.
原烽認為, OLED柔性顯示屏則伴隨著OLED登上顯示技術寶座之後也在車載領域迅速點燃, 成為取代液晶技術成為車載顯示屏的重要技術. 隨著柔性屏的使用, 儀錶盤, 中控台和副駕娛樂系統將慢慢演變為一張曲面屏.
'OLED柔性顯示在車載顯示領域中的需求將不斷提升, 成為車載顯示創新驅動和市場應用的主流趨勢. ' 原烽表示, OLED柔性顯示將會在新型車載顯示市場脫穎而出, 這是因為OLED柔性屏可以做到超薄顯示, 顯示屏可以做到更薄, 高色域, 使顯示色彩更加豐富, 高對比度, 使顯示更加生動豐富, 高解析度, 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 智能觸控, 完全替代傳統物理按鍵, 進入全數字顯示操作時代, 柔性, 可根據需求隨意改變形狀進行個性定製和設計, 最後無邊框, 增大屏幕佔比, 增大使用體驗.
面對車載顯示的創新變革和應用趨勢, 作為我國最大且率先實現AMOLED量產的面板廠商, 京東方在智慧車聯全球化戰略打通之後, 將有望引領新型柔性車載顯示的發展, 順勢而為或再造其在車載顯示領域的第一. 目前, 京東方正以車載顯示作為資訊呈現的載體, 配合顯示系統和全車電子系統來展開智慧車聯業務. '車聯網是智慧車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 京東方未來也將是一家物聯網公司. ' 原烽表示, 智慧車聯的另一個要素是自動駕駛, 從長期趨勢來看, 未來智能汽車會是一個從人到機器駕駛的變革, 使汽車實現更加安全的駕駛. 在邁向機器駕駛的這一過程中, 人車交互方式及車載娛樂需求將有較大變化. 展望未來, 京東方將始終堅持客戶導向, 以開放心態與車載行業合作夥伴深度合作, 協同開發, 價值共創, 共同推動智慧車聯行業的進步.
2.韓國地震 對面板產業影響不大;
韓國在當地時間今天下午2時29分於東部海岸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 震央位在慶尚北道浦項市北方約9公裡處, 深度約9公裡. 針對韓國突如其來的偶發事件, WitsView分析對整體面板產業影響甚小.
以三星顯示器來說, 隨著今年9月L6關廠後, 目前在韓國的LCD產線只剩湯井市的L7-2, L8-1與L8-2三條產線, 而LCD機台在感測到地震時會自動停線. 據WitsView了解, 本次地震造成三星部份機台短暫停機, 加上機器回複運轉的時間, 整體影響僅在1~ 2個小時內, 因此對於產能的部份影響不大.
而樂金顯示器LGD的7代線及8.5代線因處在距離震央較遠的坡州市, 因此不受影響, 而位於龜尾市的P5及P6-2產線, 距離震央較近, 其中P5主要生產筆電面板, 而P6-2主要生產65吋電視面板, 雖然此兩條產線曾因本次地震造成短暫停機, 但11月已過品牌傳統備貨高峰, 加上 面板廠商手上仍有安全庫存因應, 故此事件對於面板供應無虞.
隨著iPhone X的上市, 近期OLED面板成為眾所關注的議題與焦點, 韓國兩大面板廠擁有多條OLED產線, 其中LGD位於坡州的8.5代OLED TV產線並無受到本次地震波及. 而另外兩條位於龜尾市的AP2 (4.5代線) 及E5 (6代線) 與SDC三條位於湯井的A2 (5.5代線) , A3 (6代線) 和即將量產的A4 (6代線) , 截至目前為止, 均未傳出受到本次地震影響的消息, 由於韓廠身為OLED面板的主要供貨商, 後續供應狀況仍需密切觀察. 工商時報
3.IHS: 產明年可撓式AMOLED供過於求;
集微網消息, IHS Markit的最新調查指出, 可撓式AMOLED面板工廠建造的速度超出全球需求, 預計2018年可撓式AMOLED面板的產能將比全球面積需求高出44% .
據IHS Markit預估, 由於新產能開出的速度比原先預期更快, 2018年全球可撓式AMOLED面板供需接近平衡的狀態將被打破, 供給量將比需求量高出44%. 可撓式AMOLED面板的供給量在2018年將達到440萬平方公尺, 比2017年增加100%, 但需求量只會成長69.9%, 達240萬平方公尺.
IHS Markit顯示器研究首席分析師Jerry Kang指出, 面板廠期望可撓式AMOLED面板更快地深入智能型手機市場, 但以2017年到2018年而言, 大多數智能型手機品牌更關注於屏幕長寬比為18: 9的LCD或剛性AMOLED面板, 而不是採用可撓式AMOLED面板. 主要就是因為可撓式AMOLED面板模組的價格仍然較高, 而且面板廠的質量與信賴性保證還有待提升. 舉例來說, 使用同樣的6代AMOLED生產線, 生產可撓式AMOLED面板的成本要比生產剛性AMOLED面板的成本高1.5倍以上.
Jerry Kang認為, 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 超寬屏或全面屏智能型手機和曲面智能型手機相比, 仍將保持競爭優勢. 由於成本較高, 智能型手機品牌只在其最高階的手機旗艦機種中採用可撓式, 或可撓式曲面AMOLED面板, 這使得新進入或較小規模的可撓式AMOLED面板供貨商更難以完全達到產質量量以及穩定信賴性的要求. 這也將導致新進入或較小規模的可撓式AMOLED面板供貨商的工廠產能利用率較低, 其面臨學習曲線以及稼動率爬坡的過程也會拖得比較長. 也因為如此, 2018年可撓式AMOLED面板的產能將比需求高出44% .
4.2017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排行榜;
導讀: 三季度是面板市場的傳統需求旺季, 然而由於今年全面屏的轉換使得眾多品牌新機上市時間延後, 三季度面板需求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根據群智諮詢 (Sigmaintell) 數據, 2017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面板的總出貨量約5. 3億片, 同比小幅增長1. 0% .
三季度是面板市場的傳統需求旺季, 然而由於今年全面屏的轉換使得眾多品牌新機上市時間延後, 三季度面板需求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根據群智諮詢 (Sigmaintell) 數據, 2017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面板的總出貨量約5. 3億片, 同比小幅增長1. 0% .
重點廠商表現如下:
三星顯示 (SDC)
雖然三季度國內品牌調整了剛性AMOLED的拉貨節奏, 但是得益於蘋果新機iphone X的拉貨備料, 三季度三星顯示面板出貨量約1. 06億, 同比增長6% .
京東方 (BOE)
得益于海外品牌及OP/ VI的出貨拉動, 三季度京東方智能手機面板出貨8300萬片, 同比增長6. 4% , 智能手機液晶面板出貨穩居全球第一, 同時京東方積極加快AMOLED的開發進度, 其成都6代柔性AMOLED於10月宣布量產, 是中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量產生產線, 手機產品更加豐富全面.
天馬 (TIANMA)
三季度天馬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達到近 5500萬片, 同比增長48% , 其中LTPS液晶面板出貨達到3300餘萬片, 同比增長180% , 在 LTPS 供大於求的市場環境下, 天馬廈門6代線自2016年下半年量產以來, 一直以穩定優異的良率表現實現滿產滿銷, 在手機全面屏的趨勢下, 積極把握髮展契機, 不斷提升產品價值及穩固客戶關係.
日本顯示器 (JDI)
在三星AMOLED和以大陸為主的LTPS液晶面板雙重競爭局勢下, JDI品牌需求下降, 三季度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3700萬片, 同比下滑26% , 單一客戶為主的客戶結構使其面臨嚴峻考驗.
LGD
在大陸面板廠的快速成長下, 海外面板廠液晶面板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漸衰退. 三季度LG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3300萬片, 同比下滑27. 9% . 因應手機技術的升級, LGD積極布局AMOLED, 龜尾6代柔性AMOLED E5生產線三季度開始量產, 三季度其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整體出貨約120萬片.
大陸OLED
三季度大陸AMOLED智能手機面板總發貨量約250萬片, 同比增長約120% , 其中崑山維信諾受到品牌端拉貨的驅動, 本季度出貨量突破100萬片.
台系面板廠
台系面板廠仍以a- Si面板為主力, 隨著手機面板技術的發展以及大陸面板廠的崛起, 尤其在全面屏的發展趨勢下, 台系面板廠將面臨更大挑戰.
總體來看, 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飽和的市場, 未來的市場發展需要更多創新的產品來激發, 在這個過程中, 競爭將更加激烈, 全球競爭格局也將進一步重塑.
2017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及市場份額一覽
群智諮詢
5.iPhone X良率欠佳? 傳3D感測組件仍是瓶頸, 惟OLED有改善;
蘋果 (Apple Inc.) iPhone X傳出在3D感測組件面臨生產瓶頸, 促使分析師下修iPhone X本季的出貨量預估值.
barron`s.com, StreetInsider報導, 瑞穗證券分析師Abhey Lamba 14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 他駐守日本的同事Yasuo Nakane對供應鏈進行田野調查後發現, 今(2017) 年iPhone X產量大概會比之前預期短少約800萬支, 主要是受到良率改善速度欠佳的影響. 其中, 3D感測組件仍然是iPhone X的瓶頸, OLED面板的良率則有改善.
Lamba相信, iPhone X的供需失衡情況, 可能會延續到明年1-3月當季, 這恐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 因為屆時市場的目光, 將轉向下一波產品更新迴圈. 不只如此, 隨著OLED面板普及率上升, 再加上競爭產品價格更具優勢, 估計iPhone X的需求可能因此停滯.
日經新聞曾指出, iPhone X在初夏開始量產時, 因OLED面板貼合工程發生質量問題, 加上臉部辨識模組零件精度不佳導致量產時間延遲. 不過零件良率已於9月下旬左右改善, 生產體制穩定, 故iPhone X於10月進行增產, 且因當前仍處於缺貨狀態, 故預估11月份的生產量將進一步增加.
三星電子可能會提早推出S9, 對抗iPhone X. 日本網站sumahoinfo轉述PhoneArena 11月8日的報導指出, 南韓三星電子2018年版旗艦機種Galaxy S9, S9+和Galaxy Note 9的屏幕尺寸將和今年的S8, S8+, Note 8完全相同, 為5.77吋, 6.22吋, 6.32吋, 且三星已放棄在S9/S9+上採用屏幕內嵌式指紋辨識技術, 而是會和S8/S8+一樣將指紋辨識配置在手機背面, 不過預計明年8月亮相的Note 9可能會採用屏幕內嵌式指紋辨識技術.
報導指出, 和S8/S8+相比, S9/S9+的背面會有很大的變化, 而該變化應該就是指S9/S9+將搭載雙鏡頭相機, 且S9/S9+最快將在下個月(12月份)開始進行大量生產(量產) , 和往年相比快了約2個月時間.
三星Galaxy S系列機種通常會在每年的3月發表, 4月開賣, 而若S9/S9+整體時程提前2個月時間的話, 顯示S9/S9+可能會在明年1月發表, 2月開賣, 也就是說S9/S9+可能會在明年1月的CES 2018上亮相. 精實新聞
6.中國迎來AMOLED產能爆發, 如何搶佔應用新機遇?
繼國顯光電5.5代線全柔性AMOLED下線之後, 京東方又宣布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 中國面板廠商正在加快中小尺寸柔性AMOLED量產及供貨的步伐.
如果能夠保持這種小步快跑的節奏, 中國中小尺寸柔性AMOLED面板將很快能夠在終端市場得到應用. 但是如今中小尺寸柔性AMOLED現成的應用十分有限, 除了雙曲屏手機之外, 其它柔性顯示應用還在孕育當中.
這給中國企業留下了足夠的柔性顯示應用創新空間, 如果中國面板企業能夠走出去, 和上下遊企業組成創新生態鏈, 中國企業完全有機會率先推動柔性顯示應用遍地開花, 甚至引領柔性顯示應用的發展.
柔性顯示應用市場前景可觀
現在移動智能終端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階段, 連蘋果創新都開始疲軟, iPhone8再也不能引起大的換機潮了. 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認為, 全面屏只是屏幕的小調整, 現在新舊產品之間的差異不大, 移動終端的體驗升級達到了一份峰值, 消費者進入了一個消費疲勞期.
如果要重新激起用戶的換機慾望, 需要更大的創新, 而柔性AMOLED有可能促使終端業態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IHS顯示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認為, 柔性AMOLED有可能讓手機和筆記型電腦合體, 屆時, 摺疊屏智慧型裝置合起來就是小屏的手機, 展開就是大屏的筆記本. 張宇也表示, 前期, 柔性AMOLED以手機市場為主, 隨著柔性顯示技術的突破和產品的演化, 手機, 平板和筆記型電腦完全有可能實現三合一.
這種遐想不僅停留在空中, 已經開始逐漸落地. 京東方今年展示出了摺疊屏手機的樣品, 雖然離最終的產品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三星高管也在暗示, 明年有望推出摺疊屏手機. 甚至一些激進的手機廠商為了搶佔下一波終端浪潮, 在摺疊屏還未面市的情況下, 已經迫不及待地發布了雙屏摺疊手機.
此外, 還有不少企業已經根據柔型顯示產品開發柱形的手機, 屏幕捲起來就像一支筆, 屏幕展開就是智能終端.
隨著柔性AMOLED生產線的量產或者擴產,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將採用柔性AMOLED面板. 前不久, 市調機構IHS Markit將2017年AMOLED智能手機顯示面板出貨量的預測從原來的5.13億片下調至4.45億片, 下調13%, 但其中, IHS將2017年柔性AMOLED面板出貨量預測上調了5%, 剛性AMOLED面板出貨預測則減少了20%.
智能手機只是顯見的市場, 實際上, 柔性AMOLED還有更大想象空間——物聯網市場. 京東方副總裁劉曉東認為, 柔性AMOLED的優勢除了省電, 高對比度, 高色域度, 高刷新率, 更輕薄等優勢之外, 還有就是可變形——可彎曲, 可摺疊, 可捲曲等, 非常適合立體化, 多元化的物聯網場景需求, 這為柔性AMOLED的發展提供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柔性顯示需技術突破更需量產
但是目前中小尺寸柔性AMOLED市場仍然被三星壟斷, 而且三星正在擴大柔性AMOLED面板的產量. 顯示器研究機構DSCC報告指出, 柔性AMOLED平均價格超過剛性AMOLED平均價格的2倍, 三星希望提高其柔性AMOLED的產量, 這樣一來, 其收入會更高.
國內面板廠商也看到了柔性AMOLED的趨勢. 因為剛性AMOLED市場三星設備已經經過了折舊期, 國內面板廠商很難與之競爭, 而柔性AMOLED市場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待開拓, 如果國內面板廠商能夠在這一塊市場上持續耕耘將大有可為. 但是柔性AMOLED門檻更高, 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 良率爬坡期可能會更長.
目前, 國內面板廠商正在積極攻克摺疊屏的技術難題. 摺疊屏手機被認為是繼雙曲屏手機之後的下一代手機形態, 所有的面板廠商都在搶佔摺疊屏技術高地. 據了解, 維信諾突破了柔性蓋板, 超薄型圓偏振片與超薄型觸摸屏的應用整合的技術極限, 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3mm彎曲半徑180度對摺柔性AMOLED顯示器. 京東方7.8英寸柔性可摺疊顯示屏厚度僅為0.24mm, 彎曲半徑僅為5mm. 天馬可摺疊AMOLED顯示屏曲率半徑為5mm, 其5.2英寸的WQHD AMOLED像素密度到達564ppi, 亮度到達500尼特.
與此同時, 國內面板廠商還在爭先恐後建線投產, 以取得柔性AMOLED市場先機. 其中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值得關注, 因為它量產之後釋放出的產能更大, 更有可能解決下遊終端廠商對柔性AMOLED的渴求. 據了解, 從今年4月份開始, 國內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的動態一直不斷, 受產業界密切關注. 4月, 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產線在武漢成功點亮剛性和柔性AMOLED產品. 5月, 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點亮柔性AMOLED產品之後, 正式投入生產. 6月, 武漢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在武漢光穀正式開工建設. 8月底, 雲穀(固安)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封頂, 和輝光電舉行了第6代AMOLED顯示項目主廠房鋼結構屋架吊裝儀式. 10月底, 京東方宣布, 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 並向華為, OPPO等十餘家終端企業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產品.
柔性AMOLED市場有一定的時間窗口期. 三星正試圖釋放雙曲屏的供應量, 將對國內更多的手機廠商開放, 同時打算往前邁一步, 向摺疊屏或者彈性屏進發, 這樣可以繼續引領柔性屏的發展. 國內面板廠商要抓住柔性AMOLED機遇, 除了要加快全柔性AMOLED量產之外, 還要加緊量產摺疊屏, 這樣可以縮短與三星的差距.
引領柔性顯示發展需要產業生態
但是柔性AMOLED市場不僅涉及到面板廠商, 還牽扯到面板上下遊廠商. 三星雙曲屏之所以能夠得到廣泛應用, 很大程度上是依託於上下遊廠商的相互配合. 三星進行了全產業鏈布局, 既有面板廠商, 又有終端廠商, 形成了產業生態鏈, 能夠推出最新的產品, 帶動最新的需求.
國內廠商如果要引領柔性AMOLED(特別是摺疊屏)的發展除了要過技術關卡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和上下遊廠商互動和合作, 否則上遊材料廠商不知道面板廠商缺什麼, 下遊廠商也不知道該如何牽引面板研發. 國顯光電副總裁黃秀頎指出, 柔性AMOLED會遇到像雷射剝離等一些重要的技術難題, 這些是面板廠商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來完成的. 但是可摺疊AMOLED僅僅依靠面板廠商自身很難完成, 需要與上下遊產業鏈進行更多的互動和合作. 以上遊為例, 如果要實現可摺疊AMOLED, 彎折以後不能有褶皺, 需要可恢複, 但是如何保持一定的剛度是一個難題, 因為柔性和剛度本身具有矛盾性.
除了上遊材料, 模組之外, 下遊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對於下遊終端廠商來說, 它們的產品需要做出時尚感. 而時尚感設計對柔性AMOLED可能會提出新的要求, 例如, 如何變形?怎麼保證耐用性, 可靠性?
但是上下遊聯動也只能滿足需求, 如果要創造需求, 需要依靠領導品牌的力量, 而要推動柔性屏更廣泛的應用, 更需要行業的領導品牌的加入.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鬍春明認為, 雙曲屏是柔性AMOLED的初級階段, 離真正的柔性AMOLED還很遠, 柔性AMOLED還有更多的可能, 而要實現這些可能需要多個領導品牌的力量.
目前, 中國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上已經開始出現具有領導品牌潛質的企業了, 比如華為, 京東方, TCL等. 胡春明強調, 現在中國雖然沒有三星, 蘋果這樣的品牌, 但是中國有華為, 京東方, TCL等, 它們未來有可能成為中國的三星, 蘋果, 依靠這些領導品牌, 中國有機會引領某些柔性顯示應用的發展. 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