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一款+下半年一款' , 自從三星用Galaxy S和Galaxy Note系列的雙旗艦戰略開了個頭之後,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採用了類似的做法, 比如LG每年上半年的G系列+下半年的V系列, 比如華為每年上半年的P系列+下半年的Mate系列. 第一代Galaxy Note
不難發現, 採用雙旗艦戰略的手機廠商基本都複製了三星的模式, 上半年推出一款小屏旗艦機, 下半年則堆出猛料, 發布一款規格強悍的大屏旗艦. 今年, HTC也成為了雙旗艦隊伍的一員, 他們帶來了U11的大屏升級版本——U11+. 本期的評測, 自然也就是圍繞著這款手機而展開的. 2017年, 手機圈流行起了一個名叫 '全面屏' 的概念. 正宗的全面屏手機, 是 '機身正面全是屏幕' 的手機——當然, 現實很骨感, 市售的所謂全面屏手機, 基本上都只是採用了18:9的屏幕; 說白了, '全面屏' 概念到了實際應用中, 就成了拉長屏幕, 收窄邊框的手機. HTC U11+作為下半年的旗艦機, 當然也配備了18:9的屏幕, 面板上採用了 '火腿特色' 的新一代Super LCD 6. 相比大行其道的OLED面板, SLCD面板顯示更柔和, 不刺眼, 對視力損傷較小. 我之前的主力機是採用AMOLED屏幕的vivo X20; 而在換到了U11+之後, 一下子就感覺屏幕的觀感要舒服很多. 眼下使用Super LCD面板的手機幾乎絕跡, 你能夠買到的SLCD屏幕新機也只有HTC一家; 不過這並不代表U11+的SLCD不是一塊好屏. 從實際體驗來看, U11+的屏幕可視角度和對比度表現出色, 支援DCI-P3廣色域的它也在色彩飽和度上完全不輸AMOLED. 雖然拖影現象依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但平心而論, 如果不是和AMOLED面板去刻意對比, U11+這塊屏幕的輕微拖影很難對你造成任何影響. 顯示精度方面, HTC U11+的屏幕尺寸為5.99寸, 解析度高達2880*1440, 已經是2.5K的級別, 這帶來了537ppi的像素密度. 一般來說, 手機屏幕只要超過400ppi就已經能滿足日常應用, 因此U11+的屏幕完全就是為追求極致的玩家而生. 這塊屏幕的白平衡有略微的偏綠情況, 顯示綠色時的飽和度也會相對較高, 典型的HTC調教 (笑) . 此外, HTC U11+的屏幕支援HDR10, 它可以讓HTC U11+在觀看視頻內容時呈現更多的畫面細節, 更真實的色彩, 把視頻內容和現實世界的觀感差距大大縮小. 不過, 目前的U11+還未 '解鎖' 這一特性, HTC稱他們將會在12月通過推送系統更新來加入HDR10. 就目前國內的環境來說, 支援HDR10的視頻內容還處在難以尋覓的狀態, 無論是HTC U11+, iPhone X還是三星Galaxy Note 8, 都只能暫且把HDR10當作一個擺設. 不論如何, 在蘋果都開始轉投OLED的時代, HTC U11+為我們呈現了一塊頂級的LCD屏幕該有的一切, 令人折服. 而在工業設計上, 這款手機也完全符合我們對於一款頂級旗艦的期待. 正面2.5D弧面玻璃+背面3D玻璃+金屬中框構成了它的基本形態, 無論正面還是背面, 玻璃蓋板與金屬部分的對接處都沒有出現外露塑料包邊的情況; 相比雙3D玻璃的U11, 新的U11+雖然在手感上有 '開倒車' 的嫌疑, 卻也因此獲得了更窄的屏幕左右邊框, 這很顯然是HTC為了接近 '全面屏' 觀感故意的做法. 說到工業設計, HTC手機從U11開始支援IP67級別機身防水防塵, 到如今的U11+則支援到更高的IP68. 這是消費級電子設備可以享受到最高的防水防塵等級, 意味著你可以在遊泳的時候旁若無人地拿著U11+下水拍照.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不小心把U11+的金屬外殼或玻璃蓋板摔出形變, 亦或是進行了拆機操作, 防水性能都將不複存在. 所以, 使用一切標榜防水的手機, 都要小心. 和U11一樣, U11+的金屬中框內置了壓力感測器, '擠壓手機' 也因此成為了HTC手機的標誌性操作. 除了前作的短壓, 長壓操作外, U11+加入了Edge Launcher和第三方APP內的按壓操作. 下面要劃重點,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只有HTC U11+才具備的強悍功能. Edge Launcher, 其實更像是一個手機的控制面板. 在任何界面下擠壓一次手機, Edge Launcher就會跳出. 這個頁面的上半部分是日曆, 你可以左右滑動來切換月份, 也可以點擊某個日子來查看日程; 下半部分則是一個轉盤, 這個轉盤提供了22個表徵圖位置, 你可以把常用的APP和控制中心的開關添加進去. 以後, 開啟移動數據, 開啟微信微博之類的日常操作, 你就可以直接通過擠壓解決, 不必下拉兩次通知中心, 也不必回到案頭去找APP表徵圖, 非常簡便. 第三方APP的擠壓操作也非常實用, 尤其對於HTC U11+這款支援IP68防塵防水的手機來說, 是絕對的水下利器. 大家都知道, 水裡觸摸屏會失靈, 而當你用擠壓手機來代替觸摸, 並實現對手機的完美操作時, 這一刻你就是水下的焦點 (手動滑稽) . 在邊框擠壓的設置裡選擇一個第三方APP, 你就可以開始為它設置一個擠壓操作. 我們以網易雲音樂為例, 選擇網易雲音樂後, 手機會把你帶到網易雲音樂的APP內. 這時, 你只需要點擊屏幕頂部的紅色加號, 然後把希望用擠壓代替的觸摸操作標記在屏幕上, 並為它命名即可. 可以看到, 我們用來舉例的操作是網易雲音樂界面底部的播放按鈕. 設置之後, 當我們進入網易雲音樂時, 只需要擠壓一次手機, 就可以讓它開始播放. 在加入了Edge Launcher和APP內擠壓操作後, HTC手機的擠壓操作邏輯已經完全可以代替不少常規操作, 而且正如我們前文所說, 這些操作在水下真的是非常有用——比如你和女朋友帶著HTC U11+去遊泳, 先用雙擊電源鍵的快捷方式開啟相機, 接著用長壓操作切換到前置攝像頭, 然後再短壓手機觸發快門, 就可以完成一張兩人的水下自拍——整套操作打下來, 完全不需要用到觸摸屏. HTC的邊框擠壓證明了智能手機在水下輕鬆使用的可行性, 如果用國產手機廠商的吹法, 這很可能是 '重新定義手機操作方式' 的黑科技. 身為製造出第一代Nexus和第一代, 第二代Pixel的廠商, HTC和穀歌一直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 他們在為自家機型適配Android新版本這方面異常地熱心, 不僅老機型可以連續升級兩三年, 新版Android的適配速度也是相當的快. HTC U11+運行基於Android 8 Oreo定製的Sense 9作業系統, 這是你目前能找到的最新的Android版本. 來看看Sense 9究竟能做什麼吧. 國際廠商的Android機型曆來都無法實現什麼真正的 '本地化功能服務整合' , 三星的TouchWiz和Samsung Experience一直在做, 卻一不小心做出了幾乎是操作邏輯最複雜的定製版Android系統; LG和索尼這兩家則是完全放棄, '老子就是不做, 你愛用不用' . HTC Sense 9為國人添加了中國版的Sense人工智慧助手, 以及和百度合作定製的小度語音助手. HTC Sense人工智慧助手 vivo Funtouch悅享智能 這兩者中, 後者是什麼已經不需要解釋, 而前者和華為EMUI的情景智能, vivo Funtouch OS的悅享智能都比較類似, 都是通過判斷你的使用習慣來為你提供各時段所需的服務內容; 而在呈現方式上, HTC Sense人工智慧助手的通知推送方式和卡片整合方式都更接近vivo Funtouch 悅享智能 (其實是HTC在今年6月先出的, 應該說vivo更接近HTC) , 服務卡片的顯示效果, 功能設計, 幾乎一模一樣. 總而言之, 國際廠商的手機大多在功能服務整合上不拘小節, HTC雖然只提供了語音助手和人工智慧消息助手, 但這兩項功能在實際應用中體驗都算得上良好, 界面設計上也沒有什麼相對於UI整體的割裂感. 比起功能整合百科全書級別的MIUI, 火腿腸的Sense打不了高分, 至少能及格. 然而, 國際廠商的手機最頭痛的一點並不是功能服務整合 (有沒有其實真的無所謂) , 而是對於國內流氓APP的管理. 放眼國內的應用環境, 大量的流氓常駐, 鏈式啟動, 自啟動已經是見怪不怪. HTC U11+的硬體規格已經很強悍了, 6GB的運存完全就是為了照顧國人而設計的; 但在BAT全家桶這些地頭蛇的威脅下, Sense這款完全無法對後台進程做強制管理的系統顯得完全力不從心. 在為期一周的體驗中, HTC U11+的日常平均記憶體佔用在4.5GB左右, 管不住的後台會帶來不必要的電量流失, 流量損耗, 不僅是HTC手機, 所有的非國產Android機型都需要在使用時多加留意, 適時用黑域等工具來解決流氓後台. 來看一些為腸粉們振奮人心的內容吧, 比如拍照. 到了今年, HTC依然不用雙攝, 但之前的U11已經用強悍的表現證明了, 單攝像頭也能用挑不出毛病的成像素質秒殺一眾雙攝機型. HTC U11+的攝像頭硬體規格和U11相同, 都是IMX362感測器+F/1.7大光圈鏡頭+光學防抖; 不僅僅U11, 與這套硬體規格幾乎相同的組合在三星Galaxy S7/S8和vivo Xplay6身上都發揮出了超神級的表現, 可以說是優秀拍照手機的基礎. 1/2339s ISO80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從這張日間側光樣張的色彩還原, 動態範圍和解析力來看, HTC U11+把IMX362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高飽和度, 高對比度, 1200萬像素中的高解析力, 採用IMX362感測器的機型拍出的照片大多有著類似的特徵, 而HTC U11+的 '362味' 甚至比U11更重, 樣張中故意拉升對比度的操作痕迹相當明顯. 未開啟HDR 【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開啟HDR 【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拉高成像的對比度就意味著動態範圍的不足, 而作為HTC的旗艦機, U11+的HDR表現過硬, 在這種大逆光場景下也沒有出現暗部輪廓周圍的亮邊情況, 對於暗部色彩飽和度, 明度的提升, 以及高光部分的過曝控制, 都是駕輕就熟. 不過, HDR樣張的觀感依舊偏灰, 可用度確實高, 出片效果還需提升. 1/5s ISO314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1/5s ISO503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1/5s ISO1063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幾個月前HTC U11的 '夜視儀' 表現令人震驚, 這次我們也測試了U11+的暗光成像. 由於光學防抖的位移補償範圍非常給力, 我們可以輕鬆在1/5s的快門速度下獲得超高成片率, 拍起來相當爽快. U11+呈現的照片也有著一股子國際廠商的味道, 有色彩有解析力, 但在噪點消減方面有些不拘小節, 塗抹畫面的手法顯得很不夠細膩. 值得一提的是, HTC U11+在夜間會出現白平衡嚴重偏暖的情況, 拍啥黃啥, 樣張中路燈下的建築金光燦燦, 堪比一塊巨大的金磚. 這是一個連小米都不會犯的低級錯誤, 我們希望HTC能夠在下次的系統更新中趕快把它修複好. HTC U11+的最後一個亮點, 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3930mAh的大電池, 不僅讓U11+成為了國際廠商少有的超大電池機型, 更是超越一眾國產的 '驍龍835機型最大電池' . 18W的QC 3.0閃充搭配快充頭已經是HTC去年以來的標配, 充電頭的質量也是相當的好. 不過在測試續航時, U11+卻尷尬爆冷. 我們為它運行了常規的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 結果它跑完測試之後僅剩餘21%的電量, 尤其是 '1小時1080P視頻錄製' 環節, 一次性損失27%的電量, 無比吃虧. 換句話說, HTC U11+只要開了相機, 就是絕對意義上的電老虎. 看到這個結果之後, 我們非常不甘心地拿U11+和資料庫裡U11的成績做了對比, 只能說身為腸粉心涼透了. 完全相同的常規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 配備3000mAh電池的U11能夠跑出今年驍龍835旗艦應有的水準, 而配備將近4000mAh大電池的U11+卻只能和驍龍821旗艦的續航表現持平. 僅僅屏幕這一項的硬體規格差異並不能對續航造成如此大的負面影響, 還是一句話, 希望HTC在下次的系統更新中好好做一做優化, 身為唯一的超大電池驍龍835機型, 今年頂級旗艦的續航擔當只能看你們了. 總而言之, HTC U11+是一款讓人又愛又恨的旗艦機——底子當然夠好, 特色功能同樣很有意思, 硬體性能挑不出毛病, 觀感手感也趨於極致; 但目前來說, '既可成一機 也可毀一機' 的系統優化著實成為了它的短板. 如果它認認真真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 4999元 '加量不加價' 的競爭力毋庸置疑. 今年HTC穩紮穩打, 用不再作死的優秀產品成功止了一波血; 我們也盼望著HTC能夠 '苟' 住, 在以後繼續為我們帶來精彩, 驚豔的手機產品.
'上半年一款+下半年一款' , 自從三星用Galaxy S和Galaxy Note系列的雙旗艦戰略開了個頭之後,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採用了類似的做法, 比如LG每年上半年的G系列+下半年的V系列, 比如華為每年上半年的P系列+下半年的Mate系列. 第一代Galaxy Note
不難發現, 採用雙旗艦戰略的手機廠商基本都複製了三星的模式, 上半年推出一款小屏旗艦機, 下半年則堆出猛料, 發布一款規格強悍的大屏旗艦. 今年, HTC也成為了雙旗艦隊伍的一員, 他們帶來了U11的大屏升級版本——U11+. 本期的評測, 自然也就是圍繞著這款手機而展開的. 2017年, 手機圈流行起了一個名叫 '全面屏' 的概念. 正宗的全面屏手機, 是 '機身正面全是屏幕' 的手機——當然, 現實很骨感, 市售的所謂全面屏手機, 基本上都只是採用了18:9的屏幕; 說白了, '全面屏' 概念到了實際應用中, 就成了拉長屏幕, 收窄邊框的手機. HTC U11+作為下半年的旗艦機, 當然也配備了18:9的屏幕, 面板上採用了 '火腿特色' 的新一代Super LCD 6. 相比大行其道的OLED面板, SLCD面板顯示更柔和, 不刺眼, 對視力損傷較小. 我之前的主力機是採用AMOLED屏幕的vivo X20; 而在換到了U11+之後, 一下子就感覺屏幕的觀感要舒服很多. 眼下使用Super LCD面板的手機幾乎絕跡, 你能夠買到的SLCD屏幕新機也只有HTC一家; 不過這並不代表U11+的SLCD不是一塊好屏. 從實際體驗來看, U11+的屏幕可視角度和對比度表現出色, 支援DCI-P3廣色域的它也在色彩飽和度上完全不輸AMOLED. 雖然拖影現象依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但平心而論, 如果不是和AMOLED面板去刻意對比, U11+這塊屏幕的輕微拖影很難對你造成任何影響. 顯示精度方面, HTC U11+的屏幕尺寸為5.99寸, 解析度高達2880*1440, 已經是2.5K的級別, 這帶來了537ppi的像素密度. 一般來說, 手機屏幕只要超過400ppi就已經能滿足日常應用, 因此U11+的屏幕完全就是為追求極致的玩家而生. 這塊屏幕的白平衡有略微的偏綠情況, 顯示綠色時的飽和度也會相對較高, 典型的HTC調教 (笑) . 此外, HTC U11+的屏幕支援HDR10, 它可以讓HTC U11+在觀看視頻內容時呈現更多的畫面細節, 更真實的色彩, 把視頻內容和現實世界的觀感差距大大縮小. 不過, 目前的U11+還未 '解鎖' 這一特性, HTC稱他們將會在12月通過推送系統更新來加入HDR10. 就目前國內的環境來說, 支援HDR10的視頻內容還處在難以尋覓的狀態, 無論是HTC U11+, iPhone X還是三星Galaxy Note 8, 都只能暫且把HDR10當作一個擺設. 不論如何, 在蘋果都開始轉投OLED的時代, HTC U11+為我們呈現了一塊頂級的LCD屏幕該有的一切, 令人折服. 而在工業設計上, 這款手機也完全符合我們對於一款頂級旗艦的期待. 正面2.5D弧面玻璃+背面3D玻璃+金屬中框構成了它的基本形態, 無論正面還是背面, 玻璃蓋板與金屬部分的對接處都沒有出現外露塑料包邊的情況; 相比雙3D玻璃的U11, 新的U11+雖然在手感上有 '開倒車' 的嫌疑, 卻也因此獲得了更窄的屏幕左右邊框, 這很顯然是HTC為了接近 '全面屏' 觀感故意的做法. 說到工業設計, HTC手機從U11開始支援IP67級別機身防水防塵, 到如今的U11+則支援到更高的IP68. 這是消費級電子設備可以享受到最高的防水防塵等級, 意味著你可以在遊泳的時候旁若無人地拿著U11+下水拍照.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不小心把U11+的金屬外殼或玻璃蓋板摔出形變, 亦或是進行了拆機操作, 防水性能都將不複存在. 所以, 使用一切標榜防水的手機, 都要小心. 和U11一樣, U11+的金屬中框內置了壓力感測器, '擠壓手機' 也因此成為了HTC手機的標誌性操作. 除了前作的短壓, 長壓操作外, U11+加入了Edge Launcher和第三方APP內的按壓操作. 下面要劃重點,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只有HTC U11+才具備的強悍功能. Edge Launcher, 其實更像是一個手機的控制面板. 在任何界面下擠壓一次手機, Edge Launcher就會跳出. 這個頁面的上半部分是日曆, 你可以左右滑動來切換月份, 也可以點擊某個日子來查看日程; 下半部分則是一個轉盤, 這個轉盤提供了22個表徵圖位置, 你可以把常用的APP和控制中心的開關添加進去. 以後, 開啟移動數據, 開啟微信微博之類的日常操作, 你就可以直接通過擠壓解決, 不必下拉兩次通知中心, 也不必回到案頭去找APP表徵圖, 非常簡便. 第三方APP的擠壓操作也非常實用, 尤其對於HTC U11+這款支援IP68防塵防水的手機來說, 是絕對的水下利器. 大家都知道, 水裡觸摸屏會失靈, 而當你用擠壓手機來代替觸摸, 並實現對手機的完美操作時, 這一刻你就是水下的焦點 (手動滑稽) . 在邊框擠壓的設置裡選擇一個第三方APP, 你就可以開始為它設置一個擠壓操作. 我們以網易雲音樂為例, 選擇網易雲音樂後, 手機會把你帶到網易雲音樂的APP內. 這時, 你只需要點擊屏幕頂部的紅色加號, 然後把希望用擠壓代替的觸摸操作標記在屏幕上, 並為它命名即可. 可以看到, 我們用來舉例的操作是網易雲音樂界面底部的播放按鈕. 設置之後, 當我們進入網易雲音樂時, 只需要擠壓一次手機, 就可以讓它開始播放. 在加入了Edge Launcher和APP內擠壓操作後, HTC手機的擠壓操作邏輯已經完全可以代替不少常規操作, 而且正如我們前文所說, 這些操作在水下真的是非常有用——比如你和女朋友帶著HTC U11+去遊泳, 先用雙擊電源鍵的快捷方式開啟相機, 接著用長壓操作切換到前置攝像頭, 然後再短壓手機觸發快門, 就可以完成一張兩人的水下自拍——整套操作打下來, 完全不需要用到觸摸屏. HTC的邊框擠壓證明了智能手機在水下輕鬆使用的可行性, 如果用國產手機廠商的吹法, 這很可能是 '重新定義手機操作方式' 的黑科技. 身為製造出第一代Nexus和第一代, 第二代Pixel的廠商, HTC和穀歌一直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 他們在為自家機型適配Android新版本這方面異常地熱心, 不僅老機型可以連續升級兩三年, 新版Android的適配速度也是相當的快. HTC U11+運行基於Android 8 Oreo定製的Sense 9作業系統, 這是你目前能找到的最新的Android版本. 來看看Sense 9究竟能做什麼吧. 國際廠商的Android機型曆來都無法實現什麼真正的 '本地化功能服務整合' , 三星的TouchWiz和Samsung Experience一直在做, 卻一不小心做出了幾乎是操作邏輯最複雜的定製版Android系統; LG和索尼這兩家則是完全放棄, '老子就是不做, 你愛用不用' . HTC Sense 9為國人添加了中國版的Sense人工智慧助手, 以及和百度合作定製的小度語音助手. HTC Sense人工智慧助手 vivo Funtouch悅享智能 這兩者中, 後者是什麼已經不需要解釋, 而前者和華為EMUI的情景智能, vivo Funtouch OS的悅享智能都比較類似, 都是通過判斷你的使用習慣來為你提供各時段所需的服務內容; 而在呈現方式上, HTC Sense人工智慧助手的通知推送方式和卡片整合方式都更接近vivo Funtouch 悅享智能 (其實是HTC在今年6月先出的, 應該說vivo更接近HTC) , 服務卡片的顯示效果, 功能設計, 幾乎一模一樣. 總而言之, 國際廠商的手機大多在功能服務整合上不拘小節, HTC雖然只提供了語音助手和人工智慧消息助手, 但這兩項功能在實際應用中體驗都算得上良好, 界面設計上也沒有什麼相對於UI整體的割裂感. 比起功能整合百科全書級別的MIUI, 火腿腸的Sense打不了高分, 至少能及格. 然而, 國際廠商的手機最頭痛的一點並不是功能服務整合 (有沒有其實真的無所謂) , 而是對於國內流氓APP的管理. 放眼國內的應用環境, 大量的流氓常駐, 鏈式啟動, 自啟動已經是見怪不怪. HTC U11+的硬體規格已經很強悍了, 6GB的運存完全就是為了照顧國人而設計的; 但在BAT全家桶這些地頭蛇的威脅下, Sense這款完全無法對後台進程做強制管理的系統顯得完全力不從心. 在為期一周的體驗中, HTC U11+的日常平均記憶體佔用在4.5GB左右, 管不住的後台會帶來不必要的電量流失, 流量損耗, 不僅是HTC手機, 所有的非國產Android機型都需要在使用時多加留意, 適時用黑域等工具來解決流氓後台. 來看一些為腸粉們振奮人心的內容吧, 比如拍照. 到了今年, HTC依然不用雙攝, 但之前的U11已經用強悍的表現證明了, 單攝像頭也能用挑不出毛病的成像素質秒殺一眾雙攝機型. HTC U11+的攝像頭硬體規格和U11相同, 都是IMX362感測器+F/1.7大光圈鏡頭+光學防抖; 不僅僅U11, 與這套硬體規格幾乎相同的組合在三星Galaxy S7/S8和vivo Xplay6身上都發揮出了超神級的表現, 可以說是優秀拍照手機的基礎. 1/2339s ISO80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從這張日間側光樣張的色彩還原, 動態範圍和解析力來看, HTC U11+把IMX362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高飽和度, 高對比度, 1200萬像素中的高解析力, 採用IMX362感測器的機型拍出的照片大多有著類似的特徵, 而HTC U11+的 '362味' 甚至比U11更重, 樣張中故意拉升對比度的操作痕迹相當明顯. 未開啟HDR 【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開啟HDR 【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拉高成像的對比度就意味著動態範圍的不足, 而作為HTC的旗艦機, U11+的HDR表現過硬, 在這種大逆光場景下也沒有出現暗部輪廓周圍的亮邊情況, 對於暗部色彩飽和度, 明度的提升, 以及高光部分的過曝控制, 都是駕輕就熟. 不過, HDR樣張的觀感依舊偏灰, 可用度確實高, 出片效果還需提升. 1/5s ISO314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1/5s ISO503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1/5s ISO1063 F/1.7【單擊圖片查看未壓縮原圖】 幾個月前HTC U11的 '夜視儀' 表現令人震驚, 這次我們也測試了U11+的暗光成像. 由於光學防抖的位移補償範圍非常給力, 我們可以輕鬆在1/5s的快門速度下獲得超高成片率, 拍起來相當爽快. U11+呈現的照片也有著一股子國際廠商的味道, 有色彩有解析力, 但在噪點消減方面有些不拘小節, 塗抹畫面的手法顯得很不夠細膩. 值得一提的是, HTC U11+在夜間會出現白平衡嚴重偏暖的情況, 拍啥黃啥, 樣張中路燈下的建築金光燦燦, 堪比一塊巨大的金磚. 這是一個連小米都不會犯的低級錯誤, 我們希望HTC能夠在下次的系統更新中趕快把它修複好. HTC U11+的最後一個亮點, 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3930mAh的大電池, 不僅讓U11+成為了國際廠商少有的超大電池機型, 更是超越一眾國產的 '驍龍835機型最大電池' . 18W的QC 3.0閃充搭配快充頭已經是HTC去年以來的標配, 充電頭的質量也是相當的好. 不過在測試續航時, U11+卻尷尬爆冷. 我們為它運行了常規的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 結果它跑完測試之後僅剩餘21%的電量, 尤其是 '1小時1080P視頻錄製' 環節, 一次性損失27%的電量, 無比吃虧. 換句話說, HTC U11+只要開了相機, 就是絕對意義上的電老虎. 看到這個結果之後, 我們非常不甘心地拿U11+和資料庫裡U11的成績做了對比, 只能說身為腸粉心涼透了. 完全相同的常規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 配備3000mAh電池的U11能夠跑出今年驍龍835旗艦應有的水準, 而配備將近4000mAh大電池的U11+卻只能和驍龍821旗艦的續航表現持平. 僅僅屏幕這一項的硬體規格差異並不能對續航造成如此大的負面影響, 還是一句話, 希望HTC在下次的系統更新中好好做一做優化, 身為唯一的超大電池驍龍835機型, 今年頂級旗艦的續航擔當只能看你們了. 總而言之, HTC U11+是一款讓人又愛又恨的旗艦機——底子當然夠好, 特色功能同樣很有意思, 硬體性能挑不出毛病, 觀感手感也趨於極致; 但目前來說, '既可成一機 也可毀一機' 的系統優化著實成為了它的短板. 如果它認認真真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 4999元 '加量不加價' 的競爭力毋庸置疑. 今年HTC穩紮穩打, 用不再作死的優秀產品成功止了一波血; 我們也盼望著HTC能夠 '苟' 住, 在以後繼續為我們帶來精彩, 驚豔的手機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