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数据引京东阿里互怼 | 荣耀小米争霸赛 | 老戏份还是新剧情

1, 荣耀小米争霸赛, 老戏份还是新剧情? 2, 破解传统PC困局! 高通联手闻泰推 '手机化' 笔记本电脑; 3, 双11数据引京东阿里互怼 两者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4, 你还在用么? 中移动要投超8000万元复活飞信;5,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 不要提前透支AI; 6, 赛龙式宿命: 背后是手机行业与地方招商大背景;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关注.

1, 荣耀小米争霸赛, 老戏份还是新剧情?

雷军激动地站在桌子上发红包的照片流出. 据说小米销售取得了史上最好的成绩.

●北京晨报 焦立坤

每年的双11大促都是手机商们刺刀见红的关键节点, 不过在 '马太效应' 的光环下, 今年的剧情从昔日的群雄混战演变为两强争霸.

手机厂商们都度过了一个不眠夜. 11月11日凌晨2分34秒, 第一份战报飞出——荣耀成为当日天猫平台销售额最快破亿的手机品牌, 迎来双11大促开门红. 之后, 各厂家的捷报雪片般飞来.

昨天上午, 雷军站在桌子上发红包的照片流出. 雷军有理由激动, 因为小米取得了史上最好的成绩——小米天猫旗舰店全天销售额24.64亿, 比去年双11增加了快一倍, 并且连续第五年蝉联天猫双11的手机销量第一. 雷军在一份内部信里说, 小米在天猫, 京东, 苏宁平台上狂揽了40项第一. 而线下的小米之家单日零售金额也超过1.14亿, 刷新历史纪录.

同样激动的还有荣耀手机, 刘强东昨天亲自为其站台: '国产品牌第一次成为销售额和销量的双料冠军! ' 据了解, 双11当日, 荣耀在京东销售额首度超越苹果, 而在天猫和京东两大平台上, 荣耀手机品牌销售额总量达到40.2亿元, 获得第一. 荣耀总裁赵明说, 京东销售额首度超越苹果, 这是让他最激动的, 也是中国品牌胜利的起点.

当然, vivo, 金立, 魅族甚至锤子手机都在双11有不错的收获. 其中, 冠名天猫晚会的vivo在双11开卖前1小时, 销量/销售额便超越去年全天, 全天销量同比增长234%, 销售额增长228%. 而锤子刚刚发布的新品手机也迎来开门红, 成为2000元档热销款.

毫无疑问, 小米和荣耀是双11手机榜上的两颗明珠. 双11是一面镜子, 折射了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变化. 数据显示, 目前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大玩家越来越如鱼得水, 给中小玩家的空间越来越小.

曾经, 在双11的赛道上, 各大厂商尤其是互联网手机品牌都在卖力吆喝, 战报中各种花式 '第一' 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随着市场见顶, 群雄混战的狂躁正在被精品战略的沉静取代. 对于手机商们来说, 双11只是考试的开始, 比销量/销量额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 北京晨报

以下为雷军内部信全文: 各位小米的同学:

我们在刚刚过去的双11, 取得了史上最好的成绩单! ! ! 小米天猫旗舰店全天销售24.64亿, 比去年双11增加了快一倍, 并且连续第五年蝉联天猫双11的手机销量第一!

我们在天猫, 京东, 苏宁平台上狂揽了40项第一, 其中包括:

1. 手机业务拿下手机销量第一和安卓手机销售额第一, 其中, 红米4A位居天猫手机单品销量第一, 小米6稳居2000-2999元档第一; 小米电视勇夺天猫电视品类销量第一 , 小米笔记本包揽单品销量冠亚军!

2. 生态链产品拿下天猫双11智能设备销量的三连冠. 并获得了智能家庭, 智能手环, 电视盒子, 对讲机, 净水器, 拉杆箱等众多品类销量第一!

3, 小米之家单日零售金额超过1.14亿, 刷新历史纪录, 是去年双11的3倍多.

在此, 我代表小米公司感谢千千万万的米粉, 感谢合作伙伴们, 尤其要感谢小米研发, 供应链, 生态链, 电商销售, 小米之家, 市场, 客服, 物流等各个部门的同学. 小米拥有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和超强的执行力, 不仅捍卫了小米 '手机电商之王' 的荣誉, 而且还创造了新零售飞跃式发展的奇迹! 我为能和这么一支优秀的团队共事, 感到自豪和骄傲!

今年双11的骄人战绩反映出小米整体实力的提升. 年初我们提出了三大核心要务: 创新, 质量和交付. 我们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 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升当作最重要的任务, 不惜一切代价加强质量. 经过一年的夯实基础, 继续探索, 小米终于重回高速增长之路, 手机业务重返全球前五, 提前完成了年销售额破千亿的小目标.

我们为这一史上最好的双11成绩单而欢欣鼓舞, 但同时, 辉煌属于过去, 成绩只是坐标. 我希望全体小米人要保持清醒, 保持谦卑之心, 我们还在科技探索的路上, 小米新的篇章才刚刚揭幕. 我们要永远坚持和用户交朋友, 永远坚持高品质, 高性价比, 永远坚持做感动人心, 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加油! 雷军 11/12/2017

2, 破解传统PC困局! 高通联手闻泰推 '手机化' 笔记本电脑;

集微网报道, 日前, IDC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报告显示, 全球传统PC (台式机, 笔记本电脑) 出货6720万台, 同比下降0.5%, 低于预期的1.4%降幅, PC市场经历5年持续下滑之后似乎有反弹的迹象.

近年来, 小米, 华为等手机厂商的相继入局, 为传统PC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今全球第一大ODM厂商也宣布进军笔电市场, 更是有望在PC市场掀起一场产业变革.

用做手机的方式去做电脑

7月4日, 闻泰科技发布公告宣布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 公告显示, 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闻泰通讯在高通的支持下开始研发高通芯片平台的笔记本电脑, 高通平台笔记本电脑与传统笔记本电脑差异较大, 是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全新产品.

将笔电 '手机化' , 这是闻泰科技给出的对于笔电产品最新的产品概念.

数年前, 业内已提出平板手机的概念, 不过由于当时的工艺和供应链尚未成熟, 单纯地将手机屏幕做大或者将平板做小, 未能让手机和平板两大终端有效结合, 平板手机最后仅仅停留在了概念层面上.

时至今日, 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 芯片厂商高通, ODM厂商闻泰, 终端厂商华为小米等上下游企业在战略上的高度一致, 使得手机与笔电的融合无限接近于现实.

作为手机ODM的龙头企业, 闻泰科技表示将把在手机领域的打法带到笔电领域. 据悉, 在笔电新业务方面, 闻泰科技采用手机ODM业务原有的工厂, 研发团队及80%相似的物料进行研发生产, 真正在以手机的方式做电脑.

不得不说, 闻泰科技让笔电实现 '手机化' 更加成为可能.

相对于传统电脑ODM厂商, 在实现笔电 '手机化' 的过程中, 更多地是想办法改变工艺和ID设计上, 但对产品的理解很难改变, 这或是笔电 '手机化' 一直以来难以实现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闻泰科技在这方面无疑是极具优势的.

首先, 在研发生产方面, 闻泰科技连续几年是全球最大手机ODM厂商, 拥有强大的手机研发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 并深刻了解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需求, 在供应链管理, 品质管控, 及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 无论在对笔电 '手机化' 的产品定义, 工艺要求及生产管理等均有所保障.

另一方面, 目前笔电也正朝着智能手机的方向转变, 未来如超窄边框设计, 高清显示屏, 双摄像头, 指纹识别以及接近90%的屏占比等智能手机上的应用, 也将会在笔电上一一体现, 而闻泰科技凭借其在供应链中强大的资源整合及供应链管控能力, 想在笔电上实现这些功能恐怕并不困难.

此外, 除了智能手机业务, 闻泰科技在VR, 车联网, 物联网等领域均有所布局, 向平台型企业延伸, 可实现无缝对接和平滑过渡, 从而达到快速研发, 快速出货.

业界对闻泰科技进军笔电领域表示看好, 这家手机ODM巨头举着 '笔电手机化' 的大旗杀入, 或将在沉寂已久的笔电市场掀起巨浪.

携手高通定义新笔电

除了在研发生产等采用手机领域打法外, 闻泰科技还在笔电核心平台实现了 '手机化' .

闻泰科技公告表示, 闻泰科技推出的笔记本方案是基于高通全新一代笔记本电脑采用移动平台芯片 (骁龙835) , 搭载微软最新Windows10操作系统, 具有无风扇, 低功耗, 长待机, 更轻薄, 全球4G实时在线等优点.

此前, 闻泰和高通签署过协议, 双方拟在未来的新兴领域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共同在车载电子, VR技术以及3D智能摄像等领域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 闻泰是第一批开发骁龙835平台产品的客户.

今年高通推出了新一代骁龙835芯片, 宣布进军笔电市场. 据悉, 高通骁龙835移动PC平台定位于轻薄, 无风扇设计的便携式PC以及二合一产品, 拥有骁龙835的全部连接能力, 支持几乎全球所有运营商网络, 并集成了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 (骁龙X16 LTE调制解调器) , 可提供高达1Gbps的下载速率, 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方面也是其他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值得一提的是, 骁龙835移动PC平台还支持e-SIM卡, 这是一个符合业界标准, 可代替传统SIM的全新SIM, 搭配了一个可编程组件, 方便升级, 终端用户能通过e-SIM卡轻松地将PC与自己的数据流量套餐连接.

功耗方面, 骁龙835移动平台要远低于X86处理器, 在加上更大的电池整体上能提高50%的续航能力, 办公用一天问题不大.

众所周知, 高通骁龙是手机端芯片的霸主, 其对智能手机的性能, 需求等同样了如指掌, 技术方面更是毋庸置疑, 高通骁龙835移动PC平台无疑是深度结合了手机及笔电两者性能的产品, 这对于实现闻泰科技提出的笔电 '手机化' 概念更是相得益彰.

此前, 闻泰科技在公告上称, 作为高通重点支持的项目, 有众多国际知名笔电品牌和手机品牌都有意与闻泰共同合作研发高通平台笔记本电脑. 值得一提的是, 明年闻泰科技和高通在笔电领域的业务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 推出高通骁龙845笔记本电脑.

闻泰科技表示, 凭借与高通的深度合作将手机产业链带入笔记本市场, 标志着公司已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

华泰证券日前发布研报, 强调看好闻泰的长期逻辑, 并预估笔电业务将成为闻泰科技2018年的 '彩蛋' , 闻泰科技联合高通微软定义新笔电——基于移动平台的超续航, 低功耗轻薄笔记本, 或将重写笔记本ODM部分核心部件及ODM市场格局.

3, 双11数据引京东阿里互怼 两者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11月12日零点, 2017年 '双11' 正式落下帷幕. 最终, 阿里巴巴宣布大促成交额锁定1682亿元; 京东也在今年首次公布双11销售数据, 下单金额锁定1271亿元. 除天猫, 京东公布交易数据外, 苏宁, 国美等电商平台则未公布具体数字, 不过均表示较去年提升明显.

在这个电商平台的 '收割节' , 首次公布双11 '战报' 数据的京东, 在双11未落幕时就遭到了对手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评论为 '京东数学很好' , 暗指京东统计的是11天的数据; 随后, 京东集团CMO徐雷则在朋友圈回怼: 为啥你家可以提前预售20多天, 然后算一天销售额.

千亿销售数据背后: 增长压力显现

11月12日零时, 阿里巴巴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 11月11日全天, 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 (GMV) 达到1682亿元人民币, 移动端成交占比90%, 1682亿元的交易额, 与去年相比增长39%, 比2009年双11的交易额增长了超过3000倍.

同时, 天猫双11 '亿元俱乐部' 亮相, 167家品牌商家成为今年的会员. 苹果占据成交额榜首, 美的, 小米单日成交额突破20亿元.

京东今年也开始披露交易数据. 11月12日零时, 京东宣布, 于11月1日至11日24时举行的京东全球好物节交易额达到1271亿元, 当天的订单已有85%实现当日生产出库.

由于统计口径不同, 阿里高管称京东 '玩数字游戏' , 而京东则反击阿里 '搞蓄水池销售' .

口水仗的背后, 是两大电商巨头相互牵制. 双11前, 一些品牌商就开始面临不得不在京东和阿里之间进行二选一的决策.

9月底, 绫致集团旗下的Only, Vero Moda, JACK & JONES, SELECTED关闭京东店铺, 并向消费者发送短信称, 京东店铺因业务调整, 无法继续服务. 紧接着, 韩都衣舍, 江南布衣, 太平鸟, 真维斯, GXG等服装品牌也纷纷宣布从京东退出. 业内人士透露, 多家服饰品牌退出京东与来自天猫的压力不无关系.

相互厮杀的背后是电商增速的放缓,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数据显示, 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同比增长仅1.8%.

即使是电商一年一度的流量高潮 '双11' 的热度也在消减, 据阿里巴巴历年双11成交数据显示, 平台总交易规模增速虽在今年略有回升, 但此前已连续4年持续放缓. 同时, '双11' 关键词百度搜索指数连续两年下降.

'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 都面临流量枯竭的危机. ' 一位国内一线电商高管称, 互联网流量红利期已经过去.

机构数据: 阿里京东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12日, 星图数据对20家B2C电商平台进行监测, 2017年双11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 产生包裹13.8亿个. 在双11销售额方面, 天猫销售额占全网比例66.23%, 京东占比21.41%.

而2016年星图数据显示, '双11' 当天全网销售额最终为1770.4亿元, 天猫/淘宝占比68.2%, 京东占比22.7%.

所以按照星图数据, 对比2016年的数据, 全网双11交易额规模同比增长43.45%. 其中天猫1682亿, 同比增长39.35%, 市场份额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京东同比增长35.4%, 市场份额下降了1.3个百分点.

■ 记者观察 '黑科技' 改变双11

支付峰值25.6万笔/秒, 数据库处理峰值4200万次/秒, 这是11月11日凌晨, 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刚开场5分22秒产生的数据.

双11大量订单背后, 正对前期库存储备, 后期物流, 以及后台技术支撑产生更高要求. 对众电商而言, 与卖商品相比, 这更像一场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 从支付宝到阿里云

从成本最优来看, 双11购物节并非电商的最佳销售选择, 而如今, 为何发起者阿里, 后来者京东, 以及以往擅长线下的苏宁, 国美都要参战? 一个可以解释的角度是, 这是一场电商体系对自身发起的一场压力测试.

以天猫为例, 购物端的天猫只是一个表象, 背后是对支付宝, 菜鸟, 阿里云的一次压力测试.

用户下单后, 先要考验的是支付宝.

2017年11月11日凌晨, 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刚开场5分22秒, 新的支付峰值诞生: 25.6万笔/秒, 比去年增长超1倍, 再次刷新全球纪录. 同时诞生的还有数据库处理峰值, 4200万次/秒.

4200万次/秒的意思是, 在支付峰值产生的那一秒里, 阿里平稳处理了4200万次请求数.

而一切网络上的交易, 支付, 物流往来, 最终都会汇聚到阿里云, 阿里云是整个系统的最终承压者.

在机器智能浪潮汹涌的2017年,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给其麾下的人类指挥官们下达了一个很新鲜的KPI—— '双11晚上, 大家的主要任务是喝茶' . 这背后是阿里在黑科技方面的提早布局. 今年双11, 海量订单背后是智能客服, 智能导购, 智能拣货官, 智能配送员等职能体系的深度布局.

功夫转向线下: 利用黑科技线下导流

苏宁有4000家门店, 国美有1600多家门店. 苏宁, 国美, 两大线下门店零售巨头, 在阿里, 京东所代表的线上攻势之下, 不得不搭上电商的车. 然而, 历史难免轮回之感. 苏宁, 国美奋身转向线上, 流量之争呈现一片红海之势, 再回头看, 阿里却已经转向线下导流.

在双11晚会场外, 阿里展示了天猫魔镜, 虚拟的购物云.

记者在现场看到, 天猫魔镜是一个结合了人脸识别等技术的虚拟试装台, 你可以从屏幕右侧的工具栏中选择橙色, 裸色, 粉色等色调的口红, 然后天猫魔镜就可以将你的嘴唇上妆对应的颜色, 如果你喜欢这个产品, 可以一键放入购物车, 直接完成购买.

这样的功能其实本来在手机屏幕上就可以实现, 为何要搞个笨重的机器到线下? 一位阿里巴巴展台前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这样其实是为了帮助线下商场导流.

类似的还有购物云平台, 阿里与卡西欧合作, 线下专柜可以展示的款式有限, 顾客可以在云平台上浏览更多款式, 这些机器在银泰等可以看到.

在线上流量日益稀缺, 成本高企的情况下, 苏宁与国美忙于线上, 但忽视了对线下价值的深度挖掘.

在2017年新零售战场中, 各大企业也纷纷布局线下, 如此似乎也让苏宁看到了线下的价值. 记者注意到, 苏宁今年双十一提前布局, 动作频频. 将双十一战线拉长, 推出十一天狂欢活动, 利用厂商资源, 打全网最低价牌. 苏宁也协同集团6大产业, 举办足球友谊赛, 苏宁易购晚会等活动发力双十一. 在业内纷纷推出无人店, 机器人送货等黑科技后, 苏宁也紧跟行业步伐.

快递网点生死竞速

双11大促的另一端, 是通宵工作和收入翻倍的快递员们.

'忙到没时间上厕所, ' 一位一线快递员告诉记者, 双11期间, 快递量会是平时的三到五倍, 网点的配送速度赶不上快件陆续到达网点的速度, '为了少上厕所都不敢多喝水. '

'双11' 对于快递员来说, 意味着通宵的工作和翻倍的收入. 对于快递网点老板来说, 则是一场关乎网点生死存亡的挑战.

'撑过去就是活, 撑不过去就是死. ' 北京一处 '通达系' 快递网点老板称, 如果网点由于人员或车辆不足导致货物积压, 也就是爆仓, 将使网点面临来自总部的巨额罚款.

随着 '双11' 期间件量的陡增, 仓库, 人力成本更是几何式的增长. 此前不少快递末端网点提前一个月便开始招募工人. 有些网点甚至打出 '识字就来' 的招聘标语. 记者调查发现, 顺丰, 中通, 圆通, 韵达, 申通的网点均存在新人不经培训直接上岗的情况.

国家邮政局10日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快递业务旺季服务消费的提示》, 提示指出, 随着多家电商集中开展 '双11' 促销活动, 快递业务量将于近期出现高峰. 预计11月11日至16日期间, 全行业处理的邮件, 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5亿件. 11-12日将出现网络压力峰值, 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日常处理量的3倍.

■ 消费者说

花式促销遭吐槽 消费者感叹 '智商不够不配过双11'

'看得我想摔手机' , 一位消费者在朋友圈这样感叹今年 '双11' 期间花样百出, 复杂难懂的优惠规则. '定金膨胀' , '跨店优惠券' , '火炬红包' , 相比以往直接简单的折扣, 在今年 '双11' 开启前一周, 淘宝, 京东等电商平台推出的 '花样' 玩法引来不少吐槽.

同时, 一些商家推出的预售模式存在用券限制多, 不明示不退款, 过程不透明等问题.

'智商不够不配过双11. ' 一位消费者笑称, '双11' 期间复杂的折扣规则让他选择放弃购买商品. '算半天最后也没便宜几块钱' , 他说, 对比往年很多直接的半价折扣, 今年双11的折扣力度算下来并不大, '大多数都是八九折, 半价的基本是去库存的. '

业内人士指出, 复杂的规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热情; 另一方面, 是为消费者在不同平台之间比价制造障碍.

可以看出, 今年双11期间, 不少消费者呈现出更加理性网购态度. '打折的不想要, 想要的不打折' , 消费者郭先生指出, 即使是双11也逃不出 '一分钱一分货' 的道理, 因此为了更多优惠去买折扣商品往往是冲动使然.

双11期间, 囤积刚需商品成了一些消费者的选择. 这不失为省钱的好办法. 另有消费者转向线下. 越来越多的线下商场也在推出各种折扣. '逛商场 (体验更好) , 还能吃吃喝喝' , 她说, 为了折扣熬夜下单的行为已经脱离了购物的本质. 新京报

4, 你还在用么? 中移动要投超8000万元复活飞信;

集微网 11月12日综合报道

在腾讯微信到来之前, 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是办公, 聊天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之一. 不过, 这几年机会消声灭迹了. 而最新消息, 显示中国移动欲重振飞信.

11月2日, 神州泰岳发布公告称, 旗下两家子公司北京融聚世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分别中标中国移动 '和商务直播终端研发及量产项目包—— (4G直播盒子研发及量产服务) ' 与 '2017-2018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标段—— (PC及多形态终端覆盖及配套优化) ' 两个项目.

据了解, 9月22日和10月11日, 中国移动先后发布了两条招标公告, 分别以3626.5万元和4764.6万元的招标金额, 进行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2017-2018年 '和飞信' 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 以及运营支撑服务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移动发布的两个和飞信项目的总投入超过了8390万元. 而在2016年, 和飞信唯一的公开招标项目——运营支撑项目的投入额还仅为1385万元.

中国移动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飞信于2016年改名为和飞信后, 方向也由原来面向个人用户拓展至企业, 但仍处在升级阶段.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 如今国内飞信的活跃用户不足百万, 而QQ则是坐拥6.62亿月活用户, 微信注册用户的最新数字已经突破9.63亿.

5,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 不要提前透支AI;

'现在谈手机不谈AI好像都不太好. ' 在近日举行的AI World20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笑着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一些手机巨头都纷纷推出了内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手机. 苹果和华为是最先发布相应产品的两家公司. 华为发布了全球首颗AI手机芯片麒麟970, 苹果也为iPhone X配备了AI芯片 'A11生物神经网络引擎' . 作为全球销量畅销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 三星虽然在今年二三季度业绩不断创新高, 但在人工智能领域较为低调. 不过, 据韩媒The Korea Herald今年9月报道, 三星也正在研发多款AI处理芯片, 这些芯片能自行处理终端设备上搜集到的来自AI应用的数据, 无需云服务器回传.

而在人工智能的目前发展阶段, 张代君认为, AI技术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 有了场景才有实现手段. 针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要急功近利, 做技术, 做产业都是循序渐进, 水到渠成的, 不要透支AI. '

AI发展要结合具体应用

虽然Note 7爆炸事件, '三星太子' 李在镕入狱, 副会长兼CEO权五铉决定辞职的影响还未褪去, 但今年以来, 由于半导体业务的强劲增长, 三星电子业绩不断创新高. 三季度, 三星半导体业务的合并营收达到19兆9100亿韩元, 占三星电子当季营收的三成多; 营业利润为9兆9600亿韩元, 贡献了三星电子当季营业利润接近七成. 张代君表示, 在第三季度, 仅半导体部门的利润率就已经超越APPLE.

但是在竞争对手苹果, 华为纷纷推出AI芯片, 谷歌也和英特尔合作研发AI芯片时, 三星似乎在AI芯片的研发上慢了半拍.

一财科技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张代君时, 他认为人工智能最主要的是要有场景, 有了场景才有实现手段. 'AI 有技术, 但如何让用户能感受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场景, 而且是一个刚需, 高频的场景, 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不在于芯片. ' 他把具体的应用场景类比为病症, AI技术则为治病的药, '我们有药, 药拿来治什么病? ' .

张代君表示, 三星有计算芯片, 通讯芯片等各种芯片, 这些都非常重要. 但如果只有芯片, 没有场景, 能做的依然有限. 如何与已有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或者硬件产品来结合非常重要, 要让消费者愿意使用.

目前在手机领域, AI技术落地的方式有多种, 包括人脸识别, 虹膜识别, 也有的通过计算机视觉解决相册问题和大数据问题. 由于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侧重点不同, 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着眼点, 入口也不一样. 张代君对记者表示, '要解决行业痛点, 刚需, 服务和场景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 就是秀技术. '

如何让AI 进入手机领域已成为行业热点话题. 张代君称: '可能往年大家说人工智能, Alpha Go这样的故事, 或者谈B2B做行业的服务和产品' , 但今年, 不管是苹果, 谷歌还是华为都希望将人工智能带入手机, '谈手机不谈AI好像都不太好' .

在AI与手机如何结合的问题上, 三星认为基于AI技术, 要让手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深度整合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不仅仅是把AI技术当做APP一样下载或者简单的集成. 张代君表示, '不论是2C还是2B, 一定要把AI和行业应用, 硬件进行深度结合. '

今年5月, 三星为Galaxy S8配备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 'Bixby' , 并开始提供 'Bixby Voice' 服务. 在10月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 三星升级了其智能语音平台, 将推出Bixby 2.0版本, 而且还向开发者公开软件开发包 (SDK) . Bixby 2.0将可以用在各种设备上, 包括三星的智能电视和智能冰箱.

11月8日, 在中国, 三星也正式向获得公测资格的三星Galaxy S8/S8+以及Galaxy Note 8用户推送了Bixby语音助手, 中国用户可以通过中文与Bixby对话实现语音助手功能. Bixby可以使用声音特征来解锁手机, 发送短信, 查找音乐和图片等. 张代君也向第一财经记者秀了一把Bixby的功能, 在 '建立一个面对面建群' , '把倒数第二张照片发我的朋友圈' , '发红包' 等语音指令下都能比较准确地打开对应软件的功能. 张代君称, '比Siri好玩得多' .

不过, 一旦语境较复杂, Bixby就有点难以识别. 在摄像头前放置食物, 发出 '看一看这个多少钱' 的语音指令后, Bixby能够打开相机进行实物扫描, 并在淘宝中搜索, 但受限于光线的影响, 最终的搜索结果也有一定误差.

张代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凡是用手可以触摸的地方, 都希望能够通过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理解对硬件进行操控.

不担心 AI 人才紧缺

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 不少国内外企业均把人工智能看成下一变革的重要力量, 但该领域的顶尖人才处于稀缺状态. 特别是中国, 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高校较少, 教学体系刚刚起步, 人才供应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市场需求.

不过, 三星并不担心AI人才短缺问题. 张代君表示, 与国内不少企业去挖成熟的人才不同, 三星更多考虑的是和高校合作, 培养自己的人才, '我们有自己的人才体系, 要招聘优秀的学生, 然后自己培养. ' 张代君透露, 三星每年从清华, 北大,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及各大高校的计算机系招募AI人才, '这些人才培养多少年以后就是顶级人才. '

他举例称,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第一位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15年以前就已经加入该研究院. 这些AI专家刚进入时做的是技术储备工作, 之后做相应的研究工作, 现在做的是产品.

'你有水平可以培养人才, 像微软, 为外面贡献人才, 很少去挖别人; 如果你没有技术储备, 你必须去挖人. ' 张代君笑着说.

当然, 除了自己培养, 三星也在业界积极寻求优秀人才, '人才越多越好, 但还是要自己有造血能力. 年轻人很有创造力, 很快这些人会为我们带来很大的贡献. '

不要提前透支AI

自2010年以来, 中国在AI领域快速发展, 大量资金正流向AI.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 中国确立了人工智能发展目标, 到2030年,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11月8日, 腾讯发布的《2017互联网科技创新白皮书》显示, 截止到2017年6月,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全球排名第二, 数量占全球的23%; 累积融资额攀升到635亿元, 占据全球融资总额的33.18%.

不论是政策还是资金, 都对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给予了强大支持. 不过, 张代君认为AI的发展不能浮躁, '不要急功近利, 做技术, 做产业都是循序渐进, 水到渠成的, 不要透支AI. ' 他认为, 要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都需要时间, 很多事情不能完全靠技术,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AI未来的发展, 他非常乐观. 一方面, AI技术在手机领域发展非常迅猛. 张代君表示, 前几年, 大家都在谈指纹识别, 今年风向已经转到 '刷脸' , 因此AI在2C方面发展非常快速.

另一方面, 未来5到10年, 基于自然语言的理解, AI技术会结合典型的生活场景以实现万物互联. 张代君表示, 目前谈智能音箱, 手机, 只是孤立的设备, 今后会走到万物互联 (IoT) . 随着5G技术, 深度学习以及所有计算能力的发展, '我相信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发展会让人非常期待. ' 第一财经

6, 赛龙式宿命: 背后是手机行业与地方招商大背景;

程维 郝成 编者按/来自江西省多个部门的调查人员, 正在为赛龙与共青城的 '争吵' 寻找一种答案, 某种意义上, 也是一次 '政商' 关系复盘. 一个是刚刚从上一次 '死亡' 中 '复活' 的企业, 一个是新近建市并雄心万丈的政府, 二者从2010年通过招商 '闪婚' , 到2013年陷入困境, 蜜月期结束. 此后重组过程复杂, 细节众多, 双方关系趋于紧张, 并最终崩裂. 但这一切, 若置于手机行业与地方招商的主线条与大江湖中, 一切似乎又如同命运般难以逆转, 充满隐喻.

一线调查

赛龙在共青城的复活与死亡

究竟是 '绑架' 还是 '营救' , 是 '正常死亡' 还是 '谋杀' ? 江西共青城, 一家名为赛龙的企业之死, 引发各方针锋相对的 '阐释' , 造成舆论漩涡, 也给招商构建的 '政商' 关系带来一次特殊的检视.

整整十年前, 总部位于北京的 '赛龙' 就死过一次, 彼时舆论惊呼 '手机设计产业旗帜' 倒下. 代小权接过其深圳部分, 三年后, 2010年, 赛龙在共青城满血复活——从过去的设计主业, 延伸至ODM.

'两个月签约投产' 的速度背后, 是共青城这座新建城市的招商饥渴, 以及, 从中央到省里的特殊重视和期待. 共青城一度宣称, 要成为 '北上深' 之外的第4个手机产业基地, 规划了万亩产业园, 计划2015年实现整机产量过亿台, 销售产值破300亿元.

结盟之时, 共青城许诺解决两亿元融资——其前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刚两亿元. 更多优惠政策, 足以让二者甜蜜启程, 飞快推进. 此后两年, 赛龙税收, 就业贡献颇巨, 也不断登上地方媒体头条. 但2013年, 企业走向困境——企业认为地方抽贷所致, 而地方则称市场使然.

矛盾在重组中升级, 政府认为给赛龙的融资系国资, 不容损失; 企业则认为政府这个特殊的债权人, 已然超出了其权利边界. 双方的斗争, 最终被媒体具象化为两个人: 赛龙董事长代小权和时任副市长詹政. 前者因涉嫌个人逃税被限制自由, 后又以公司逃税被公诉, 一审获刑两年. 后者则在卸任副市长回到学校后, 仍被媒体和律师追问, 被纪委喊去聊天.

反观双方, 政府招商和企业发展, 都曾依靠甚至依赖 '优惠政策' , 但当市场开始给出更为残酷的选择之时, 这种依托优惠政策发展的模式, 便有了宿命的味道. 然而, 中国经济的升级换挡, 却恰恰取决于地方政府和企业, 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 '赛龙式宿命' 的纠缠与禁锢.

'复活' 与 '闪婚'

'中国手机设计研发旗帜倒下! ' 2007年6月29日, 中电赛龙正式宣布倒闭, 引发行业媒体惊呼, 玩设计的, 正在没落.

当时, 中电赛龙仅拖欠物业公司的费用就达400万元, 而媒体报道法院查封中的资产只有47万元. 员工讲述, 实际上当年4月, 即已开始拖欠工资.

Cellon International (赛龙国际) , 由孙景春等人于1999年11月在美国加州硅谷设立, 当年就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CEC) 在北京成立合资公司中电赛龙 (中电赛龙通信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ECW) .

2001年10月, 中电赛龙并购飞利浦手机研发中心. 当年, 飞利浦净亏26亿欧元决定重组手机产业——将其设计及制造业务完全外包. 当时外媒称, 这是一个熟悉的套路: 把亏损的东西交给更廉价的亚洲去做.

伴随收购的, 是绑定协议: 飞利浦的手机设计必须从赛龙购买. 收购之后, 2002年, '赛龙系' 的发展进入顶峰, 员工过千, 是世界最大手机设计公司.

'2004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创下了出货1260万部的纪录, 那年我们的销售额超过了1亿美元! ' 中电赛龙曾经的 'No.7员工' 陈征, 在2007年向媒体回顾称, 2004年时, 中电赛龙通过了美国证监会的审核, 已经准备登陆纳斯达克了.

但高潮转瞬即逝, 2005年后, 技术革新让手机设计迅速变得容易起来, 一年内, 毛利从70%跌至30%不到. 赛龙的大佬地位随即塌陷. 除去这个大背景, 赛龙设计在业界闻名的拖沓, 也是必死之因. 更有与制造商矛盾等原因.

2007年的那次 '死亡' , 尾声甚远: 当年6月注册成立的北京景山创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由中电赛龙一位高层创立, 英文名NOLLEC, 刚好与赛龙英文字母次序相反. 2015年最后一天, 石岘纸业公告欲以17.1亿元购买该公司100%的股权, 最终无果, 但这曾引发网友对赛龙往事猜测.

代小权, 这位曾经赛龙的高管, 在2007年接下赛龙深圳公司, 重组, 并出任深圳赛龙董事长. 2011年初,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回顾了2007年拒绝老客户飞利浦设计订单的往事 (当年也存在另一个版本媒体报道, 即赛龙与飞利浦交恶) , 并表示自己当时坚定向运营商定制方向转移, 聚焦拉美市场.

此后, 曾有核心创始人员离开: '他们临走的时候都扔给我一句话, 你要是真把这个事做起来了, 你就是神人. '

2008年12月, 新赛龙一次接到几十万台, 2000万美元的订单, 证实了这次主线调整正确. 从2007年到2010年, 媒体写道: '代小权想想赛龙死里逃生的这三年, '如果知道后来有那么多困难, 没准也不敢干. ' '

由于从设计主业, 延伸至ODM, 建厂成为新的需求. 于是, 一场 '闪婚' 在共青城登场.

2010年4月, 代小权到共青城考察, 7月签约, 9月投产.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奇迹, 如此高效让他们公司非常吃惊, 但更让他 (指代小权) 佩服的是, 政府的每一个承诺都一一兑现. ' 据江西媒体, 当年9月26日, 在南昌举办的第五届中博会共青城专场中, 代小权用中文和英文, 讲述了他与共青城结缘的过程.

那是一场规格惊人的招商推荐会: '是历届中博会第一次对一个县级区域进行的专场推介, 也是历届中博会第一次由团中央主办的专场活动. '

也是在2010年9月, 共青城, 这个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 正式建市. 此前, 那里不过是九江市内的一个开发区.

新的赛龙, 新的共青城市, 在那年开始蜜月. 即使在今天的争吵中, 他们双方似乎也很少提及那一段开始. 但迄今, 当地官员也和当年的代小权一样, 为那次 '闪婚' 的速度和效率惊叹.

速度与饥渴

'闪婚' 一事, 也被共青城地方志记录: 赛龙, 是在2010年5月江西省香港招商会上与共青城结缘, 会上通过省领导对共青城高位推荐, '让赛龙公司对共青城产生了投资考察的意向' . '7月19日在南昌正式签约, 9月6日三条手机生产线投产' .

'百亿量级终端的移动互联时代扑面而来! ' 2010年10月22日, 共青城, 江西省政府主办的手机产业论坛上, 《手机圈》总编蒲元彬在台上讲道. 但他也同时问众人: 相比于北京, 上海, 深圳, 共青城何以成为第4个手机产业基地?

代小权, 坐在听众席第一排聆听, 旁边, 是当时行业里的大佬们, 以及从国家工信部到省市的各级领导们. 共青城在这次论坛上, 发布了万亩手机产业园规划, 并称将在2015年实现高档手机整机生产产量超过1亿台, 实现销售总产值将超300亿元, 到2020年, 产量将超过3亿台, 总产值超1000亿元.

如此宏大目标背后, 是来自中央和江西对共青城的重视. 2010年初, 江西省政府将共青城写入其政府工作报告: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把共青城打造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的试验区……

事实上, 9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前往共青城视察, 从知青拓荒到建立农垦场, 再到开发区, 共青城过去始终归九江市管辖, 但却比自己所在的区县及周边区县, 高半个级别.

九江市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 建市, 实则在2009年初即已敲定. '大家很振奋! 当时号称20万人口, 但实际也就是十万多一些. 规划, 建设, 招商, 所有事情必须快, 你要让领导看到成果啊. '

赛龙从签约到生产, 只用了两个月, 这只是 '共青城速度' 的一个普通例子. 当地媒体报道更多的, 则是一位台商认为政府需要三个月才能平整的土地, 政府只花了十天即完成.

没人能解释共青城基于怎样的科学调研和判断, 做出了 '万亩千亿' 的手机产业规划. 但彼时贵为 '摩托罗拉手机主要零部件供应商' 的赛龙集团, 在2010年8月当地注册共青城赛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 '共青赛龙' ) 后, 9月即实现投产.

据媒体报道, 同年9月3日, 时任九江市委领导会见了赛龙通信技术 (深圳)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深圳赛龙' ) 董事长代小权一行. '双方就加快推进共青城赛龙手机产业园项目的有关事宜进行了友好磋商. '

根据双方商定的相关条件: 赛龙手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 主要包括手机产品研发, 测试, 生产, 组装和物流等, 整个项目分两期完成, 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0亿元.

优惠与绑定

记者获得一份带有骑缝公章的共青城开发开放区管委会与赛龙深圳公司签署的《投资合同补充协议》. 这份 '补充协议' 基本勾勒了共青城为引入赛龙开出的优惠条件.

根据这份 '补充协议' , 这些优惠条件, 几乎涵盖了企业税收, 企业高管税收, 土地, 设备采购, 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的全部环节. 更为重要的是, 共青城政府承诺, 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 政府将为进驻共青城的赛龙, 解决2亿元人民币贷款的融资问题. 这一承诺, 被作为补充协议的条款, 写入了招商引资的合同当中.

补充协议的第三条显示, 鉴于乙方 (赛龙) 本项目和合同条款将给乙方增加物流时间及物流费用, 此外乙方还需建设工厂, 作为本合同的对价之一, 甲方 (共青城政府) 同意通过银行或其他融资平台确保为乙方当地公司坚决2亿元融资信用额度用于流动资金, 设备采购等 (如果不是融资租赁, 乙方可以支付融资额20% 定金) .

双方商定, 上述融资条件按3个分期进度分别到位. 第一期: 在乙方当地公司注册后2个月内 (以颁发营业执照日为准) , 集团所有主要业务往来全部转移至江西共青城后, 5000万元人民币融资款项到位; 第二期融资款项的到位条件, 为赛龙在当地注册公司满三个月, 且按照双方的约定, 项目开工建设, 此时, 将再有一笔50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款项到位; 第三期融资到位的对应条件, 则相对简单, 赛龙在当地注册后的6个月内, 剩余1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到位.

上述融资贷款期限确定为1年, 利率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 超过基准利率部分由甲方通过财政贴息解决. 赛龙方面同意上述融资由贷款人进行监管以保护资金安全.

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度, 即便在2010年时, 也并不算 '天文数字' , 但是, 此时的共青城, 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 财力并不充裕. 根据当地公布的财政收入信息, 2009年全年, 共青城财政收入为2亿多元, 2010年则为3.5亿元. 在如此状态下, 共青城方面对赛龙的支持力度, 不可谓不大.

记者多方采访获知, 除此之外, 在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情况下, 共青城方面还对赛龙给予了诸多的优惠. 在土地方面: 共青城还在此补充协议中提供了500亩工业用地和200亩优惠商业用地给赛龙深圳公司.

双方商定, 这500亩工业用地交易价格, 采用 '投资合同约定的土地使用款项 (国家基准价4万元/亩) 在乙方设立公司, 获得土地使用权后一个月内, 一次性全额扶持乙方当地公司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的方式. 熟悉此类运作的人士告诉记者, 这也就是说, 赛龙深圳公司实际上缴纳的这500亩土地款, 转一圈后又会回来. 在一定程度上, 相当于共青城白送了500亩工业用地.

光荣与陷落

除了工业用地外, 共青城方面还承诺提供给赛龙200亩商业用地, 价格优惠, 其用途为配套建设专家, 客户休闲会所, 住宅等商业开发. 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 这200亩商业用地分为三部分, 其中100亩位于工业新区, 即与500亩工业用地相连; 另外50亩在共青城城区, 还有50亩在鄱阳湖湖畔.

这其中, 工业新区内的100亩土地, 其挂牌价为11万元/亩. 在双方签订的 '补充协议中' , 共青城方面承诺在乙方获得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三个月内, 以企业技术扶持资金方式, 扶持赛龙300万元.

'这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 ' 一位国土系统的官员告诉记者, '由于国土资源部严格禁止零地价招商出让, 地方政府就演化出了通过各种补助, 奖励将等额土地价款, 分期或者定期一次性给予招商企业的方式, 从而大幅降低了企业获取土地实际支付的价格. 这种手段非常常见. ' 他说.

按照共青城与赛龙的补充协议, 这意味着, 赛龙方面实际只需要支付800万元, 就可获得这100亩商业用地的使用权.

至于共青城区内的50亩商业用地的条款细节则显示 '主城区50亩商业用地挂牌有第三方成交后的溢价部分, 由甲方在成交日起三个月内, 将溢价部分一次性全部奖励给乙方当地公司用于扩大再生产' . 这意味着, 共青城在吸引赛龙深圳公司落户时, 还另外在城区内找了一块商业用地来拍卖, 把拍卖所得超过每亩20万元的溢价部分, 奖励给了赛龙深圳公司.

除此之外, 共青城还设置了其他激励条款, 来激励赛龙深圳公司在当地加速发展. 如乙方承诺2010年在共青城实现主营业务5亿元, 如达到这一目标, 共青城一次性奖励给乙方500万元人民币, 且该奖励无须退还. 2011年乙方在共青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时 (对应的税收全部留在共青) , 则共青城应当在2011年一次性奖励乙方500万元人民币. 当然, 这笔奖励也无须退还.

如此 '血本' , 也不难理解共青城对于赛龙对当地经济贡献的 '厚望' . 以至于当赛龙出现危机之后, 时任共青城副市长的詹政, 曾对媒体公开表示, '绝不能让政府资金出现问题. ' 足见共青城与赛龙在当地经济层面的 '相互绑定' 程度之深.

解决3000人就业, 九江市纳税第一, 一度进入江西省二十强民企. 在共青城采访时, 没有人否认这一成绩, 即使持有敌对态度的官员, 也在私下里表示刚开始那两年, 共青赛龙表现优异. 而在本地报纸《共青城》报上, 赛龙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头版文章中.

好时光, 持续到2013年春天. 当年6月, 代小权写下最后一条原创微博: '陪孩子休息两天, Miami (美国迈阿密) 现在是度假淡季, 人少, 干净, 放松一下, 回去再战! ' 尴尬的是, 两个月后, 他的员工在这条微博下质问何时才会发工资.

共青城的官员则一致称, 在这一年春天, 赛龙即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