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事件逼出台灣5G | 發展策略: 抓大放小, 多方結盟

公平會裁罰高通234 億元, 引發台灣5G 產業發展的大辯論, 面對產業局勢瞬息萬變, 政府缺乏全面性考量, 台灣5G 商機到底在哪裡?

日前公平會調查高通涉及壟斷與不公平競爭, 要求高通改善並繳交234 億元罰金, 這項裁罰引起經濟部率先提出「深表遺憾」說法, 表達裁決結果沒有衡量高通對整體產業的貢獻及未來的合作商機, 將影響外商未來在台投資.

在經濟部發表看法後, 多位業界大老也表達意見與憂慮, 隔不到一周, 就傳出高通暫緩與工研院的5G 合作案, 引起媒體更多討論及立委炮轟. 不過, 對於高通與台灣在5G 的合作細節為何? 台灣5G 的發展機會又是如何? 這項重要的議題, 卻很少有人討論.

台灣未來的布局機會

台灣5G 商機到底在哪裡? 若從關鍵技術來看, 5G 產業有兩大領域, 一個是基地台, 另一個是手機晶片. 基地台的市場商機大約500 億到600 億美元, 至於手機晶片的市場商機大約300 億美元. 在這兩大關鍵技術中, 台灣過去在基地台領域幾乎沒有表現, 只有很零星的代工訂單; 至於手機晶片則有聯發科可以站上世界舞台, 與高通一較高下.

除了這兩項關鍵技術外, 5G 產業最大的商機還是終端設備 (device) , 其中, 5G 智慧手機預料將延續3G, 4G, 仍是佔比最大的5G 終端設備, 以目前全球一年15 億支的銷售量, 以每支均價300 美元計算, 市場商機達到4,500 億美元. 此外, 各種物聯網, 車聯網的應用, 則是5G 可望帶來的更多外延商機.

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周勝鄰說, 在5G 產業領域, 台灣最應投入小型基地台 (small cell) 的研發, 以及在高頻通訊領域的材料, 元件, 製程, 模組及射頻前端等技術領域的開發. 此外, 5G 應用已大量移轉至萬物聯網上, 台灣也可以在各種應用層面尋求發展機會, 例如從智慧電錶, 空氣盒子到智慧駕駛等, 都是5G 可以發展的方向.

不過, 周勝鄰強調, 儘管台灣可以發展5G 的垂直應用, 但台灣缺少核心網路部分, 因此希望透過科專計畫, 結合終端, 核心網路及小型基地台, 建立一個企業應用的垂直整合系統, 力拚2020 年對全球市場做成果展示. 「但是, 未來5G 相關計算平台底層SoC (系統整合) 晶片或小型基地台晶片, 過去博通, 英特爾, 德儀陸續退出, 聯發科也不發展, 目前只有高通可以提供, 因此, 若台灣不攜手高通合作晶片, 其他技術, 軟體再好, 恐怕也是無用武之地. 」

周勝鄰是目前工研院與高通合作5G 小型基地台的執行者, 他表示這項計畫至今已執行數個月, 可望半年後陸續發表成果.

不過, 若聚焦5G 小型基地台的未來商機, 目前預估市場最多在20 億美元左右, 規模並不大, 僅佔全部基地台600 億美元的三十分之一. 此外, 過去在3G, 4G 小型基地台的市場並沒有起來, 主因也是主流大型基地台業者如易利信, 諾基亞並不支援, 台灣有中磊, 明泰, 合勤, 智易, 鴻海等業者參與其中.

正文科技共同創辦人楊正任說, 全球5G 電信產業的結構已經改變, 以前3G, 4G 時代, 發展基地台等電信系統, 小國家如瑞典 (如易利信) , 芬蘭 (如諾基亞) 還有機會, 但到了5G 時代, 則有更大的國家如中國, 南韓進來掌控瓜分, 絕大部分的專利都在這些大國手中, 在這種局勢下, 台灣更沒有發言權.

政府與產業界缺乏共識

楊正任認為, 在5G 時代, 台灣雖然在設備製造代工上有一些位置, 但頂多是追隨者的角色. 對台灣產業來說, 5G 的商機是在關鍵零組件, 以及各種應用面的層次上; 顯然台灣發展5G 的機會, 仍應「抓大放小」, 不要「因小失大」.

不僅楊正任如此認為, 台灣甚至有不少網通業者也指出, 以前產業界就很少指望工研院或資策會, 可以授權給業界什麼好的技術, 到了5G 更是如此, 現在技術障礙已墊得更高, 而且台灣與三星, 華為都無法合作, 只與高通合作也不是很聰明的決定, 只想以一點點投資就取得技術, 成功的機會太小了.

因此, 對於台灣政府與高通的合作案, 從一般產業界的看法, 對比工研院與其上級單位經濟部的觀點, 顯然是存在巨大的差異. 此外, 更核心的問題則是高通的態度, 在面對公平會裁罰時, 高通似乎逐漸把5G 合作案與公平會的裁罰, 變成是1個討價還價的談判籌碼.

事實上, 公平會從兩年前立案後, 已約談高通多次, 而高通在過程中也提出多次請求與異議, 對於公平會的調查進度也掌握得很深. 高通不僅啟動了與工研院的5G 合作案, 8 月中更透過旗下高通技術公司委託分析機構IHS Markit, 發表一份「5G 經濟」研究報告, 指出台灣原本就是資通訊產業零組件, 半導體, 代工服務重鎮, 而5G 可望讓台灣跳脫既有定位, 聚焦位居價值鏈高階之服務產業的嶄新契機.

報告中指出, 台灣在現有產業結構與政策環境下, 透過5G 科技, 可望在2035 年締造1,340 億美元商品與服務的總產值, 並帶動51 萬個就業機會.

不過, 這份報告預測的幾項數字, 卻引起產業界的質疑. 一位不願具名的半導體公司主管說, 這個預測太過誇張, 因為2035 年距離現在還有18 年, 預測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 也讓產值, 就業機會的預估, 都顯得過於浮誇, 虛無.

選擇合適的夥伴是大難題

此外, 高通在報告中, 表達要和台灣夥伴攜手推動5G 科技在物聯網, 行動科技, 運算領域等的未來, 協助台灣與全球5G 經濟利益接軌, 這些陳述內容應該沒有問題, 「但問題是, 公平會正是希望裁罰高通改正濫用壟斷地位的手段, 否則高通以手機整機收取專利費用的不公平競爭, 繼續沿用到物聯網, 車聯網等5G 應用, 其實沒有給台灣帶來幸福, 反而是更大的災難. 」

至於更深一層的問題則在於, 台灣在選擇4G 的WiMax 時, 曾經選擇與英特爾合作而走過一條錯誤的路, 如今面對下一世代的商機, 有沒有思考過台灣應該如何發展5G 策略? 又該如何選擇5G 的國際合作夥伴?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