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关注.
1, 京东方新面板产线投产 但脱离韩企OLED垄断还差的远;
新浪科技 杨中奇 上个月底, 京东方宣布设立于成都的6代柔性OLED面板产线正式量产, 这是中国首条, 全球第二条量产的6代柔性OLED面板线, 打破了韩国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 京东方A的股价也随着这个消息一度暴增, 公司市值一度突破两千亿大关.
随着iPhone X的上市, 越来越多的手机, 平板, 电视等厂商开始从传统的液晶屏转投OLED面板的怀抱. 根据调研机构IHS Market预测, 今年将有36%的智能手机搭载柔性OLED屏幕. 而到了2020年, 这一比重将上升至53%. 而另一家机构Ubiresearch的调研报告显示, 2016年AMOLED面板销售金额增长约38%, 而2020年, 这个数据将上升至49%, 达到717亿美元的销售金额.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曾经对媒体透露, 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成都6代OLED线10月26日量产, 计划明年满产, 满产的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张基板 (1850mmX1500mm) . 然而公开数据显示, 仅华为, OPPO, Vivo每月旗舰机的出货量, 就超过了100万台, 由于产能受限, OLED显示器件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 受下游终端需求的带动效应, 未来几年OLED面板将呈爆发性增长, 而国内除京东方外, 华星光电, 天马, 和辉光电, 柔宇科技, 维信诺等企业相继宣布AMOLED产线的启动, 但中国力量在OLED领域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国外企业掌握核心科技
如果将面板行业公司分类, 那么大致可以分为上游, 中游和下游三类企业. 其中上游产业为核心材料, 关键设备, 玻璃基板, 中游企业为面板制造, 模组组装, 下游企业为手机, 可穿戴, 电视等终端制造商.
京东方, 华星光电等企业, 属于OLED中游企业, 虽然加大了相关产业的布局, 但关键设备, 核心材料, 元组件主要掌握在日企, 韩企等上游公司手中.
提及OLED, 就不得不说两大韩国支柱型企业三星和LG了.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 无需背光灯, 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 当有电流通过时, 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 可视角度更大, 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
韩国三星电子大约从2000年开始做OLED, 2005年开始做柔性OLED, 有长达10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积累. 在小尺寸OLED显示屏中, 市场占有率超过90%, 占据主导地位.
OLED屏幕实际上可以看作无数极小的红绿小灯泡聚合体, 通过三种颜色比例的变化从而实现不同颜色的展现. 但红, 绿, 蓝三种有机材料的寿命却不尽相同, 红色, 蓝色次像素寿命要远低于绿色次像素, 这就造成了屏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 整体画面明显偏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三星创造了PenTile次像素排列. 简单来说, 传统的RGB像素排列要求所有的子像素在面积, 形状, 排列完全一致, 除颜色不同之外 (但排列也有明显的规律) , 所有的子像素看上去就像是彼此复制的.
但是PenTile排列下的屏幕则因为排列的不同而很容易分辨, 最常见的情况是三种颜色的子像素不仅彼此之间拥有不同的面积, 形状, 排列位置也都不相同, 因此整块面板看上去像是整个由RGB子像素组成的像素单元的复制, 而且在某些特殊的排列下, 某种颜色的子像素可能是圆形, 而其他的两种子像素则一个宽大, 一个窄小.
虽然以减少次像素, 牺牲了显示效果精度的作为代价, 但随着手机分辨率的进一步提升, PPI的提升弥补了精度的问题. 随即换来了屏幕寿命, 功耗降低的优势.
然而这一套理论放在大尺寸OLED屏幕上却吃不消. 纯RGB OLED不得不面临功耗高, 良品率低以及这个图像精度的问题. 尤其是图像精度问题, 目前业界分辨率为4K, 显示面板尺寸却越做越大, 次像素的丢失会导致显示画面出现明显的下降.
大尺寸OLED屏幕则成了LG Display的天下, 通过在次像素中加入白色像素点, 保证画面精度的同时还可以整体提升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
WRGB方法在实现高色域和高分辨率方面有更多优势. 比如能够通过色彩提升技术来补偿蓝色, 从而实现高色域. 色彩提升技术也能够将像素制作得更小, 从而在大尺寸和超高清面板的制造过程中体现优势, 并能使产品在任何观看角度均能展现相同的色彩.
此外, LG Display的WRGB技术使用氧化物薄膜电晶体 (Oxide TFT) , 而不是传统低温聚硅 (LTPS) TFT背板, 由于LG Display能够部分将现有LCD生产线转化用于氧化物背板的生产, 选择氧化物背板还在透光率和色彩还原能力等方面优化了OLED面板功能. 最后整体降低了屏幕的成本, 提升了良品率.
中国资本布局OLED任重道远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认为全球面板产业的竞争格局, 将由目前 '三国四地' (韩国, 日本,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的较量, 演变为 '两强 (中韩) 争霸' . 奥维云网分析师宋宇也说, OLED新型显示的全球竞争, 开始由韩国一家独霸向中国大陆逐步倾斜.
日本企业最早研发OLED, 却曾决定全面退出, 现在日本显示 (JDI) , 被富士康收购后的夏普又重新计划上马6代OLED面板生产线; 而中国台湾则一直跟踪OLED, 但迄今没有批量供货.
IHS预测, 在其后的几年, 韩国依然会是市占率最高的国家, 占有绝对领先的市占率, 但是中国的增长与投资都将最快, 到2020年中国OLED产能将占据全球产能28%左右, 成为全球OLED供应第二极.
然而国元证券余宏文认为, 国内厂商积极参与,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材料厂商主要供应中间体和单体粗品, 销往专利国企业.
当前, 中国大陆的企业除了要快速度跨过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这两个基础阶段外, 长远来看还要着力解决上游核心设备及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尤其是蒸镀设备还有发光材料,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陆OLED产业的发展.
此外, 短期内, 因为苹果的加入, 分薄了资源, 而中国新增的供应商产量爬坡还有一个过程, 所以全球柔性OLED屏近几年内将供不应求.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随着中国大陆积极布局6代OLED线, 长期看中小OLED供过于求. 不排除BOE, LGD会扩产, 价格, 客户争夺将加剧.
2, 全球首条2500mm超宽幅偏光片产线落户昆山, 填补空白;
11月9日,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业暨全球首条2500mm超宽幅高速偏光片生产线开工仪式举行. 昆山市委副书记, 市长杜小刚表示, 这一生产线将填补大陆高端大尺寸偏光片空白.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 对于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画面如果没有偏光片的吸收, 反射, 散射作用, 画面就无法显示.
国内面板业快速发展, 对65寸以上超大尺寸需求越来越大, 大尺寸偏光片也因此市场空间巨大.
2014年2月, 台湾奇美集团董事会决定在昆山光电产业园投资成立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以偏光片为主的光电材料产品. 该公司的落户, 填补了大陆高端偏光片领域的空白.
2017年5月, 该公司完成一条1490mm幅宽的偏光板生产线建设, 年产值约9.6亿元. 后基于偏光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公司较强的技术实力, 在国内偏光片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该公司决定在现有一条生产线的基础上, 扩建二期项目, 打造2500mm超宽幅高速偏光片生产线. 据悉, 奇美集团对此增资1.7亿美元.
「第二条产线达产后, 『昆山之奇美』整体年产能将达4000万平方米, 并且实现产品良率达90%以上, 较好地满足大陆市场对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增长.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源说.
台湾奇美集团董事长何昭阳表示, 此次项目还与全世界技术最先进的偏光片制造商日东电工合作, 解决了大尺寸偏光片生产的诸多技术瓶颈.
「昆山之奇美的第二条产线将会对大尺寸偏光片提出引领国际的标准: 裁切率高, 产量更大, 刷新轻薄度, 同时具有更高的偏光度. 相信将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投资昆山. 」何昭阳说. 中国新闻网
3, 舜宇光学股价连续大涨 大行看好舜宇科技后市表现;
中国证券报 继前一日上涨5.59%之后, 舜宇光学科技 (02382.HK) 9日继续强势上行. 该股当日收报139.5港元, 成交23.94亿港元, 最新总市值1530亿港元.
日前AMS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 公布, 与舜宇光学科技子公司舜宇光电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为手机设备及汽车, 开发和销售3D感应镜头解决方案, 以应用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代工生产. AMS指出, 合作将双方在光学感应和影像空间方面的优势相结合, 为手机代工生产及系统供应商在正增长的3D感应领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并可让高性能的3D镜头系统更快地推出市场. AMS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商, 其开发和生产业界领先的半导体产品, 如定制和标准模拟半导体产品, 包括定制的专用集成电路和高性能标准产品解决方案.
多家大行9日再度发表研究报告, 表示看好舜宇光学科技后市. 摩根士丹利表示, 将舜宇光学目标价由130港元上调至155港元, 并予 '增持' 评级. 该行将其中期增长率由16%上调至17.5%, 舜宇持续扩大手机镜头产能去迎合需求, 而在内地代工厂双镜头方面料可维持市场领导地位. 汽车镜头增长维持稳定, 预期明年相关收入按年再升40%.
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 表示该行对舜宇与AMS合作看法正面, 双方可将各自的强势结合, 提供全面的3D感应镜头解决方案, 增加市场使用率. 该行预期舜宇将成为3D感应镜头升级趋势主要受惠者, 并料此业务于2020年对公司收入贡献可达22%, 维持 '买入' 评级, 目标价150港元.
4, 劲拓打通OLED后段制造装备产业链;
随着个人终端的普及化, 未来将是 '终端制胜' 的时代.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 全面提升企业的价值, 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劲拓股份近日举行了 '新视界光电显示装备新品发布会' . 会上主要推介了光电显示领域的专用装备, 包括OLED封装技术解决方案, 3D曲面玻璃贴合机, 全面屏COP邦定, 超声波指纹模组邦定全自动线, 自动外部补偿设备, 全自动贴合机, 喷涂机, 曝光机, 显影机等.
中国自主品牌OLED市场开启
劲拓股份总经理徐德勇先生在会上表示, 劲拓股份一直坚持自主创新, 努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在多年服务国际一线品牌企业的过程中, 劲拓股份专业化和精益化的经营管理, 健全的知识产权等, 让劲拓股份在光电显示领域里有了强大的生产力和交付待能力.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也在会上表示, 中国的半导体技术起步要远远晚于西方先进国家, 面板显示技术也一样, 在技术上要落后于日本, 台湾与韩国. 但是随着国内面板厂这些年奋起直追, 面板的建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外同行的预判.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突破发展后, 目前中国的显示面板已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关注, 特别在大尺寸上中国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产能优势.
梁新清先生曾任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执行董事, 常务副总裁, 党委书记, 对中国的显示面板发展历程十分熟悉, 也为中国面板所面临的诸多行业困局十分警醒. 梁新清先生指出, 显示面板的很多技术都是来源于半导体技术, 而中国缺少相关产业的积累, 尤其在小型面板AMOLED领域, 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不过中国的厂商已经在AMOLED上进行了积极的投资建设, 争取未来也能在技术与产能上, 满足国产化需求.
梁新清先生肯定了日本, 韩国, 台湾企业前期在半导体产业进行了巨大的投入, 尤其韩国三星在AMOLED领域很早就开始布局, 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封闭产业链, 在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占有极高的地位, 拥有AMOLED生产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梁新清先生表示, AMOLED由于是单层显示结构, 对智能手机的技术革新意义重大, 市场需求和产能缺口非常大. 中国要做好AMOLED面板产业, 不仅仅是投资大量的产能就可以解决, 还要考虑产能的转换率, 例如设备需要保证切割率, 稼动率和良品率, 目前, 国内甚至全球还很难达到80%的良品率.
梁新清先生还指出, 上周京东方柔性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 后续中国面板厂商将会有多条产能陆续投产, 柔性显示未来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劲拓股份适时推出OLED新产品是对市场及时把握, 有望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的技术水平转型升级和突破. 其中由于AMOLED加工精度要比LCD高, 生产过程需要频繁的检测工序, 这方面设备研发投入是非常大的. 梁新清先生希望整个产业在关键工序设备上团结起来, 只有设备商要联合面板厂商和整机厂商一起合作研发, 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才能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
打通了OLED后段制造技术与工艺
劲拓股份此次发布的设备, 集中解决了智能手机OLED前面板大模组的制造技术与生产工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劲拓股份应该是除韩国, 日本厂商外, 少有能完全掌握OLED后段模组加工全套工艺的设备厂商. 而劲拓股份这些设备的成功发布, 与在客户端的验证试用后, 完全能达到业界一流的量产水平, 也为中国的OLED产业打通了未来产能顺利释放之路.
其中相关事业部发布了喷涂机, 清洗机, 曝光机, 显影机等柔性OLED配套的防护盖板加工设备, DEMURA显示效果检测与外部自动补偿设备; 平板项目部发布了OLED封装技术解决方案, 3D曲面玻璃贴合机, 全面屏COF&COP邦定, 超声波指纹模组邦定全自动线等OLED模组封装与加工设备; 封装项目部则发布新型全自动摄像头贴合设备.
新品设备从OLED模组组装的硬屏COF工艺, 柔性OLED的COP工艺开始, 到OLED显示效果的品质检测以及DEMURA外部补偿, 再到OLED与保护盖板的全贴合, 以及配套的平面及双曲面保护盖板装饰炫光膜贴合, 四曲面保护盖板装饰涂层喷涂/曝光/显影生产线, 配套的OLED屏下光学/超声波指纹模组封装生产线, 配套的新型全自动摄像头贴合设备, 为新型智能手机更好的满足未来OLED全面显示技术要求, 提供了高品质, 高效率的OLED显示大模组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些新设备中, 很多技术实现方式都是业界领先或完全创新的. 如OLED模组组装生产线通过对设备提高加工精度的提升平台的稳定性, 改善邦定压力, 温度的控制压力范围, 方式提升邦定的品质, 从而可以实现生产节拍, 工作精度等指标, 在客户端验证试用后, 生产效率与品质, 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如在OLED显示检测以及DEMURA外部补偿设备上, 劲拓股份采取了灵活配置, 硬件可选的设计思路来提升困扰业界生产效率的难题. 功能模组支持独立离线使用或拼搭自动化产线模组模块化软件功能: 可支持客户算法 (需定制, 非免费项目) , 并保证在组成自动生产线后, 生产线可以免停线设备维护与置换等.
而劲拓股份的显示模组全贴合设备, 可以同时满足3D曲面玻璃盖板和防爆膜, Deco-film, Sensor Film , 保护膜等工序的全贴合加工,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视觉定位后在真空状态下加温加压进行贴合, 采用先进的自动对位系统. 独立控制的双工位作业, 生产效率达到行业领先.
为适应智能手机行业四曲面保护盖板应用的装饰涂层喷涂/曝光/显影生产线, 喷涂设备可针对喷涂防爆胶, UV固化表面硬质油, 油墨等进行加工, 喷涂的厚度根据工艺要求可以从1——40μm调节(参考溶剂颗粒大小的技术规格) , 其XYZ轴直线模组全部采用全封闭形式, 防止油墨污染. 曝光/显示设备视觉定位精度高, 设备采用悬挂式机器人上/下料, 节省空间, 平稳加减速, 连续运动轨迹速度自适应, 振动抑制. 设备通过采用2次CCD定位, 与精定位装置进行坐标关联, 精确计算出补偿数值, 视觉定位精确. 采用UV LED平行光, 平行半角可调. 对接显影设备, 最终完成曝光固化工艺.
为解决全面屏指纹识别技术实现, 劲拓股份的OLED屏下光学/超声波指纹模组封装生产线, 从自动基板搬运, 校正, EC擦拭及Plasma, ACF贴附, FPC预压, FPC本压, 到AOI检测等的全过程, 只需1人进行作业, 压合精度: +/-15um, 邦定效率: 4-4.5s/pcs, 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 制程无人接触, 明显提升良品率, 并节省大量的人力.
新型全自动摄像头贴合设备适用于25mm*18mm以内模组, 设备由全自动上下料机和主机两部分组成. 双头同步点胶, 针对同时点黑胶和银胶的制程, 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胶后软件识别胶形, 能对断胶, 缺胶等不良进行判断并提示, 保证点胶质量. 贴合Z轴使用直线电机, 压力最小可至1牛, 保证产品贴合均匀性与稳定性; 贴合与取料同步进行, 互不干扰, 保证贴合效率; 贴合后PostBond检测, 软件自动识别贴合后精度, 形成贴合曲线显示并保存精度数据, 提供贴合位置超标预警功能, 保证贴合精度及制程稳定性; 底部相机取料防呆功能, 有效防止混料, 错料, 反料, 保证产品质量; DD旋转马达, 保证取料一致性, 提供3个物料缓存工位, 提升效率; 弹夹TRAY CVM升降组件, 每个弹夹内缓存5盘物料, 减少操作员上料次数, 提升效率.
以先进设计理念与行业领先技术, 突破OLED的后段加工技术与工艺壁垒劲拓股份的这些新产品是为了满足智能手机行业对柔性OLED显示面板生产的需求, 依据面板厂商和显示模组加工厂商的实际应用场景, 结合劲拓股份十几年来在SMT自动化加工行业里的经验积累, 以及在智能机器视觉检测产品如AOI, 3D-SPI等智能视觉领域的技术沉淀, 再吸收入了半导体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先进设计理念, 开发出了国际一流的OLED后段制造装备, 彰显了中国自主品牌设备企业日益赶超国际同行的强悍实力. 而此前这一领域, 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 几乎是完全由国外厂商所垄断.
仅以上面的OLED显示检测以及DEMURA外部补偿设备来讲, 在所组建的自动化生产线, 除了能满足OLED生产加工过程中, 能满足业界最高要求的生产节拍外, 还能保证整线免停线设备维护与置换, 此前在业界是前所未有的, 证明劲拓此款设备不但技术稳定性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而且其先进的设计理念也让其生产效率大幅领先同行, 说明中国的设备厂商已经从过往的技术跟随正在往技术创新上飞跃.
更不用说其超高效率与良率的全贴合设备, 同样大幅度的解决了OLED行业模组产能提升速度不足的难题; 而首创的OLED屏下光学/超声波指纹模组封装生产线, 则让OLED产品实现全面显示技术, 完全没有了指纹识别如何生产组装的技术与工艺忧虑; 新型全自动摄像头贴合设备则为全面屏OLED显示模组搭配超小型前摄像头模组, 以及配置后置多摄像头模组解决了加工良率与生产效率的难题.
此次产品发布会上, 欧菲光, 伯恩, 蓝思等知名企业以及vivo, 魅族, OPPO等终端用户受邀参加, 相关客户对劲拓股份新研发的设备给矛了极大的关注. 事实上, 其中有部分企业还参与了设备的关键工艺验证与改进工作. 通过现场观看设备的示范操作, 聆听劲拓股份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讲解, 大家对劲拓股份集合众多资源, 为行业攻克众多OLED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与工艺难关表示敬佩, 同时也为中国的新型显示行业企业, 终于能有国际一流的自主品牌设备可用感到欣慰.
从手机报在线掌握的行业情况看, 未来五年内, 智能手机行业对OLED模组COF/COP设备的需求约为二千台/套, OLED检测以及DEMURA外部补偿设备需求约为二万台/套, OLED全贴合设备约为一千台/套, 对应的市场容量为20——30亿元, 200——250亿元, 10——15亿元, 这还不包括为这些设备配套的基础设施, 工装治具等配套费用支出. 劲在拓股份从设备层面打通OLED后段模组加工技术与工艺壁垒, 不但为助力中国OLED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也为劲拓股份未来的业绩增长, 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手机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