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今夏宣布從2018年起嚴格限制垃圾進口. 短期內法國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垃圾再生利用企業的損失可能難以避免, 但從長期來看這一顛覆性決定可能會促進位造業的重新定位.
據法國《論壇報》11月4日報道, 自7月18日以來, 全球都屏住了呼吸. 全球各地的地方政府, 垃圾再生利用企業以及各國政府, 都在急不可耐地等待著中國嚴格限制垃圾進口政策的細節. 中國環境保護部表示, 有24類垃圾將被禁止進口, 包括塑料垃圾, 廢紙, 廢紡織原料以及來自鋼鐵生產的廢料.
報道稱, 中國政府將在今年年底前給出禁止垃圾進口的詳細清單, 目前只有一些私下裡流傳的非正式方案, 尤其是塑料再生利用行業. 這種讓業內如坐針氈的懸念並未留下多少希望: 大多數企業都認為允許的垃圾進口量會極為有限, 因為廢舊塑料很有可能會被全面禁止.
在上海設有辦事處的法國優集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葉夫根尼婭表示, 由於擔憂環保影響和國內民眾健康(國際貿易法承認各國政府具有主權決策的領域), 中國政府的上述決定合情合法. 該政策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國內垃圾的回收及再利用, 也能藉此減少對土壤和空氣的汙染.
報道稱, 中國政府的決定在世貿組織沒有經過任何事先協商即獲通過, 但其帶來的影響卻有可能很猛烈. 2014年, 中國進口了4960萬噸垃圾用於提取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 這佔到全球可提取原材料垃圾出口總量的逾四分之一, 超過了歐洲此類垃圾出口量的一半. 中國作為全球垃圾傾倒場的角色, 在塑料垃圾方面的作用十分明顯: 每年全球可提取原材料的塑料垃圾出口總量約為1180萬噸, 而有900萬噸最後被用到了中國製造業中.
葉夫根尼婭說: '這將是一次涉及所有西方國家的全球市場巨變. ' 而法國再生利用企業聯合會則在中國公布決定後的次日在公告中解釋說: '屆時, 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廠將無法消化如今由中國進口的大量垃圾. '
葉夫根尼婭還說: '歐洲如今對可再生利用塑料垃圾的需求十分小, 根本沒有能力吸收(中國政策導致的)新增過剩垃圾. ' 裝垃圾的貨船到中國要航行3個月左右. 法國再生利用企業聯合會就此指出: '從10月初開始, 那些往中國運送垃圾的企業都得冒風險. 數月來, 中國海關已加強了對進口垃圾的管控. '
報道稱, 法國目前根本沒有足夠的垃圾存放能力, 數年來垃圾存量在不斷增長. 更為糟糕的是, 伴隨著垃圾供給的增長, 可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市場已然崩潰. 從短期來看, 以前出口到中國的大部分垃圾也許將做焚燒或填埋處理, 這與法國政府有關到2025年實現塑料100%再利用的承諾背道而馳.
葉夫根尼婭認為, 應當對進口到歐盟的塑料製品增收 '生態貢獻' 稅, 以彌補法國各地方在垃圾處理方面的虧空. 這一稅種將影響中國產品對歐盟的出口(中國產品也是歐盟垃圾的主要來源), 對外體現為一種報複, 對內也能起到鼓勵 '生態概念' 的作用. 但是這條路很快也會達到極限: '歐盟法律嚴格管控新建垃圾填埋場或焚燒設施, 而目前的設施的處理能力肯定會不足. '
報道認為, 從長遠來看, 應該抱有的希望是, 將中國禁止進口垃圾政策轉化為 '提升法國和歐洲再生利用產業的絕佳機會' . 首先是提高垃圾回收質量, 更重要的則是尋求和促進回收再生材料在當地市場的出路.
葉夫根尼婭指出, 回收再生材料的價格短暫暴跌, 也可以重振歐洲製造業. 要求在歐洲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必須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回收利用材料, 將會給歐洲企業提供一段複蘇時間以更好地去面對中國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