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进出口增速略有回落 | 中国外贸喜忧参半

前10月的中国外贸交出一张 '喜忧参半' 的成绩单.

11月8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 今年前10个月, 中国外贸仍然保持着15.9%的两位数增长, 其中进口, 出口分别增长21.5%, 11.7%.

然而, 10月当月的进出口增速出现了双双回落, 其中, 进口, 出口的增速为15.9 %, 6.1%, 相比9月分别回落了3.6, 2.9个百分点.

外需疲弱, 国庆中秋季节性因素可能是10月外贸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 随着基数的抬高, 汇率上升效益的日渐显现, 未来中国外贸料将进一步承压, 10月的外贸先导指数也连续两个月回落, 降至41.6.

分析认为, 当前中国外贸 '有喜有忧' , '有拖有拉' , '有推有挡' , '有虚有实' . 从内部看, 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已初见成效, 自贸区, '一带一路' 也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中国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正在加速消失, 这需要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 培育外贸新优势. 从外部看, 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为外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仍在抬头, 中国外贸仍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喜忧参半' 的外贸成绩单

据海关统计, 今年前10个月,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5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9%. 10月当月的进出口总值为2.24万亿元, 同比增长10.2 %. 其中出口1.25万亿元, 增长6.1%;进口9940亿元, 增长15.9 %.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前10月中国外贸总体上 '有喜有忧' : '喜' 的是, 中国外贸仍整体保持回升态势, 外贸在 '三驾马车' 中的动力正在恢复, 今年的外贸甚至出口都有可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忧的是外贸复苏的持续力是否能保持, 10月当月的进出口增速相比9月分别回落了3.6, 2.9个百分点.

'与周边的国家地区相比, 按美元计, 10月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下滑到3%左右, 进口更是下滑到0.1%;韩国10月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7.1%, 远低于9月35%的增长. ' 白明表示, 这说明外贸复苏的整体外部环境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交行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 根据往年经验, 10月是四季度第一月, 也是长假月份, 贸易数据可能季节性走弱.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齐聚10月, 季节性影响强于往年, 出口额环比较为明显的减少, 属正常现象. '

白明指出, 10月外贸数据的变动 '有虚有实' : 前三季度外贸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受基数较低, 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而如今汇率已趋平稳, 基数已经抬高, 外贸增速更多地反映了外贸的真实增长.

2016年, 中国进出口呈现前低后高, 逐季回稳的态势, 四季度进出口由前三季度的下降2.6%转为增长3.8%. 受此影响, 今年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呈高位趋缓态势.

'今年最后两个月, 外贸的同比基数会进一步提高, 去年10月份外贸增速为-0.6%, 而在11月, 12月, 这一数字分别为8.9%, 4.9%, 同期的高基数将影响今年四季度进出口的增速. ' 白明说.

值得注意的是, 10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6, 较上月下滑0.2. 其中, 出口经理人指数为43.4, 较上月下滑0.5;新增出口订单指数, 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下滑0.7, 1.2至46.4, 49.9, 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升1.2至21.1.

白明表示, 外贸先导指数在上月已经下降的基础上再次下行, 表明未来的外贸将进一步承压. '外贸增速的数字都是在执行前几个月达成的合同时形成的, 其实际反映的是前几个月的冷暖形势. 而新增订单乏力的话, 将对年底几个月带来影响. '

'拖' '拉' 角力间的结构调整

在白明看来, 目前中国外贸 '有拉有拖' : 既有拉动外贸向前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 又有 '拖外贸后腿' 的多项因素, 外贸的运行正是在这种角力中艰难前行.

'在拉动外贸稳增长, 促进外贸转变发展方式方面,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大力推进各种贸易便利化措施, 此前通关一体化等便利措施已经逐步到位. 同时, 高新区, 经开区, 自贸区, 保税区等一大批各类园区正在迅速崛起, 成为拉动外贸发展新的平台和载体, 这些园区在促进外贸增长方面也开始逐步发力. '一带一路' 的深入推进也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 '

白明表示, 中国外贸增速的乏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传统外贸优势不断流失的拖累.

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具备竞争力. 而东南亚等更低成本的国家正在以劳动密集型等产业为主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 这会对中国的贸易形成一定替代.

这反映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 '有强有弱' 之上: 机电类产品总体上仍在走强, 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则明显乏力.

机电产品,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主力. 前10月数据显示,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4%, 高于11.7%这一整体出口增速, 占出口总值的57.7%.

同期, 服装, 纺织品, 鞋类, 家具, 塑料制品, 箱包, 玩具这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8.6%, 明显低于出口整体增速.

10月当月, 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也在放缓, 而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出口增速.

'越南, 孟加拉国等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家仍然保持着快速的出口增速. 这说明中国跟国际上的同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进口并不占据优势. 而且, 此前优势还在不断消减, 到一定阶段甚至会变成劣势. ' 白明说.

他认为, 当前中国的外贸急需转型升级, 以技术, 品牌, 质量, 服务, 标准为核心再造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 中国外贸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

'推' '挡' 并存的外部不确定性

展望未来, 2018年的中国外贸发展既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白明表示, 从世界范围看, 中国外贸 '有推有挡' : 所谓 '推' 是指世界经济仍在逐渐好转, 持续复苏的外部需求对中国的外贸有推动作用;所谓 '挡' , 就是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中国外贸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救济措施.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2017年这一趋势得到延续, 全球经济实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范围最广泛的复苏. 美国, 欧洲, 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提速,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得益于外部环境改善, 经济增长也在加快.

2012-2016年, 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5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 而今年上半年的外贸增长高达19.6%, 明显高于经济增速. 白明认为, 这是外贸在经历长时间负增长之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

但他也指出, 如今这种恢复性增长的势头正在衰减, 在他看来, 基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外贸增长也正在走向一种新常态.

'未来的增长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不温不火的常态化增长: 外贸不具备长期下跌的基础, 但像上半年那样大幅增涨也不可能持续, 未来可能是回归到一个相对匀速, 平稳的增长区间. '

刘学智则指出, 近期部分与贸易相关的指标都显示, 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加大. 11月初的BDI指数, 原油运输指数分别下降至1477, 814点. 中国贸易出口先导指数, 出口经理人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至41.6, 43.4点, 11月初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下降至779.47点, 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下降至110.02点.

商务部本周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7年秋季)》指出, 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仍在延续, 这将长期威胁全球经济的复苏.

由于多边谈判进展缓慢, 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步伐放缓, 国际社会对保护主义缺乏有力的制约机制, 贸易摩擦将持续威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是全球范围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 不仅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多国限制, 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的焦点.

2016年近半数的贸易救济案件针对中国钢铁产品: 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针对钢铁的立案调查49起, 涉案金额78.95亿美元, 案件数量和金额同比上升32.4%, 63.1%. 这直接反映在今年的钢材出口上: 1-10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同比下降了30.4%, 10月当月中国的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35.3%.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