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戴式裝置產業經過一波波的洗牌動作後, 正式進入盤整期, Garmin無意殺進低價穿戴式裝置戰局, 看好進階應用穿戴式裝置未來成長性可期, 持續執行分眾化策略, 擴充產品的完整性. 儘管大陸品牌業者小米利用破壞性的價格策略來切入穿戴式裝置市場, 推廣低價小米手環一戰成名, Garmin仍無意進行價格戰, 認為專心做好進階應用穿戴式裝置, 找到 '加值' 的空間, 堅持走自己的路, 才是上上之策. Garmin亞洲區行銷協理林孟桓表示, Gartner預測, 2017年全球穿戴式裝置總出貨量將高達3.1億隻, 總營收將可達305億美元, 針對不同穿戴式裝置產品觀察, 發現具備多種進階功能的高單價智能穿戴式裝置(手錶)市場, 在出貨量與毛利率均持續上揚. 對此現象, 林孟桓觀察, 穿戴式裝置市場已開始進入盤整期, 技術門檻不高的基礎穿戴式裝置已過嘗鮮期, 多數消費者不會重複購買基礎穿戴式裝置. 林孟桓分析, 真正想長期使用穿戴式裝置的消費者, 需求卻往往不同, 因此Garmin也提早因應消費者需求, 發展出不同族群需要的穿戴式裝置生態系, 陸續發展出專業運動, 商務配戴, 時尚配件, 健康促進, 家庭親子與穿戴支付等不同產品, 以貼近終端市場需求. 綜觀而論, 全球穿戴式裝置戰局因各家品牌業者競相投入而顯得熱絡無比, 品牌業者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蘋果(Apple), 小米, 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 華碩, TomTom, Garmin, 小米, 中興通訊, TCL通訊, Sony, 愛普生(Epson), 以及新創品牌業者Pebble, Fitbit, Jawbone, 運動品牌業者Nike, 愛迪達(Adidas)等, 均推出穿戴式裝置試探市場水溫, 但多數品牌業者旗下產品銷售成績平平, 也有不少業者傳出壞消息, 如Fitbit下調出貨量, 並全球裁員, 如Jawbone宣布退出消費者市場, 揮淚告別穿戴式裝置戰局, 提前停損出場, 顯見穿戴式裝置戰局競爭激烈, 對任何一家品牌業者來說, 都是極大的挑戰. 回顧過去, Garmin自2003年進入穿戴式裝置領域以來, 耕耘穿戴式裝置市場已經長達十餘年時間, 期間多次化危機為轉機, 近年不斷推陳出新, 除陸續發展出不同應用領域, 更深耕如跑步, 單車, 高爾夫, 戶外登山, 精品, 女性, 兒童等面向, 甚至發展出更多的配件與應用生態系, 提供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讓進階應用穿戴式裝置的使用方式與智能手機有明確區隔, 以增強使用者黏著度, 也規避產品開發上曲高和寡的風險. Garmin日前發布2017年第3季全球財報, 第3季營收約為7.43億美元, 較去年成長約3%. 其中, 戶外導航產品線成長高達31%, 成長動能最為顯著, 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高階戶外產品fēnix 5系列, 在消費者評比上累積了不少口碑. Garmin除持續發展分眾智能穿戴式裝置與航空, 航海及車用產品線外, 也宣布在亞洲市場分眾通路布局有了新突破, 預計至2017年底Garmin將完成約62家品牌體驗館布建, 可見Garmin加速穿戴式裝置產品線推廣的旺盛企圖心. 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看好分眾智能穿戴式裝置市場成長性, 加上航空, 航海市場有不錯的表現, Garmin並上修2017年營收預估至30.7億美元, 顯示Garmin在穿戴式裝置市場的布局已開始見到成果. Garmin全球總裁與首席執行長 Cliff Pemble表示, 依據2017前3季的營收表現, 因分眾智能穿戴式裝置趨勢與航空, 航海市場持續成長, 我們調整營收預估數字增加至30.7億美元, 預測EPS約為2.90美元. 此外, 從2017年前3季統計結果發現, 三大產品線更達雙位數營收成長, 包含戶外導航(34%), 航空(15%)與航海(10%), 給予我們在未來發展上更高的信心. 除提供進階使用者不同產品, Garmin也同步順應市場趨勢, 陸續進駐不同面嚮應用通路, 讓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都能在習慣的通路找到自己需要的穿戴裝置產品, 除進軍3C通路外, 也陸續進駐鐘錶, 超商, 科技百貨與美妝通路, 今年8月Garmin更成為首家打進醫藥通路的智能穿戴式裝置業者, 新增包含屈臣氏, 丁丁連鎖藥妝等超過200間藥妝通路, 鎖定不同消費族群, 產品執行彈性的銷售策略, Garmin拉高通路戰力, 積極搶食精品, 平價, 3C消費者, 女性消費者等相關市場大餅, 有助於Garmin穿戴式裝置產品線持續開拓3C以外的市場. 在全產品線經營, Garmin也透過販售全產品線的 '品牌體驗館' 布建, 提供消費者一站式的體驗, 購物, 售後等服務, 預計至2017年底, 全亞洲將有62家Garmin品牌體驗館, 包含大陸市場約38家, 台灣市場約8家, 馬來西亞市場約6家, 菲律賓市場約5家, 印尼市場約2家, 香港市場, 日本市場與韓國市場各約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