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欲購高通蛇吞象勝算幾何? 專家: 可能性不低

這兩天, 博通與高通這兩大巨頭, 成為了全球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博通高調宣布欲以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 而這不是 '老獵人' 博通第一次作出驚人之舉. 一場涉及1300億美元的併購案背後邏輯是什麼? 半導體行業格局是否將出現重大變化?

南方日報記者 姚翀

博通以小博大 '經驗豐富'

近日, 博通官網高調發布公告表示, 擬以每股70美元現金和發行股份方式收購高通, 合計作價1300億美元. 這個消息, 猶如一顆巨型炸彈, 震蕩了全球資本市場. 高通回應證實稱, 其董事會將聘請金融和法律顧問, 一起來評估博通的該收購要約, 以判斷該提議是否符合高通股東的最大利益. 在董事會完成評估前, 高通將不再對此做進一步的評論.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 高通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作為在數據機晶片領域的老大哥, 高通的產品幾乎出現在每部安卓手機上, 而且在iphone, ipad上也多有應用. 當前, 在晶片領域, 除了英特爾, 高通是一個較為知名的晶片製造企業.

不過, 如果說到博通, 就鮮為人知了. 但是, 這並不影響它在WiFi晶片的絕對領先地位.

博通的曆史要從安華高說起. 公開資料顯示, 安華高是射頻前端器件領域全球領先的公司, 其以快速收購來擴展其業務版圖. 2015年, 其以370億美元收購了博通, 系當時最大的一筆半導體收購案. 安華高收購博通後, 公司整體沿用了博通的名字, 而新博通, 又在2016年以55億美元收購了交換機巨頭博科.

2014年以來, 半導體行業百億美元以上的收購案例已超過10起, 博通在收購之路上也從未止步. 尤為特別的是, 博通在每次收購上都充分展開資本運作, 從銀行等渠道引入信貸資金, 完成槓桿收購, 正是因為如此, 業內形象把博通通過收購提升市值的慣用作法稱為 '小魚吃大魚' .

開普樂研究院的數據顯示, 2001年以來, 博通在以色列的半導體和光通信行業併購金額總共耗費了18.5億美元. 博通目前年營收為180億美元, 高通則為220億美元, 從這個角度上講, 博通此次併購, 也可視為又一次以小博大.

國產晶片崛起高通陷入低潮

在2G時代, 歐洲標準的GSM和美國標準的CDMA同時運用在了移動通信網路上, 到了3G, 4G時代, 由高通制定的CDMA則在全球移動通信網路中佔據主要市場地位.

然而, 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 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在晶片領域的崛起與迅猛發展, 讓高通感到了威脅. 而目前, 在半導體領域, 海思, 展訊, 聯發科等中國企業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多類實力排行榜單上.

除了在產品上的優勢地位不如往昔, 今年以來, 與蘋果的專利紛爭, 也令高通 '煩惱纏身' .

分析人士指出, 今年三季度, 高通的銷售收入為59億美元, 同比下滑了5%, 而2億美元的淨利潤, 同比大幅暴跌了九成. 除此之外, 高通還在不少國家面臨著壟斷罰款, 這一切表明, 高通正處於曆史的低穀, 也正是因為這樣, 博通 '看上了' 此時的高通.

從資本市場來看, 這樣的併購成功機率其實並不低.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認為, 從資本市場來看, 雙通案的成功機率還是很大, 畢竟收購代表了大多數股東或者說資本的意志. 美國克班資本市場投資公司的董事總經理約翰·維恩則在一份報告中說, 博通收購高通的計劃無異於一項 '令人印象深刻的金融工程傑作' . 亦有分析師認為, 面對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浪潮, 歐美整合電路產業巨頭的合并潮將會來得更加兇猛, 寡頭競爭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

不過, 半導體研究機構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則表示, 涉嫌壟斷是一個大問題, 各國政府都會開展反壟斷審查.

記者進一步獲悉, 2016財年, 博通公司有71.84億美元營收來自中國市場, 佔比54.26%; 高通公司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有135.03億美元, 佔比57.33%. 按照規定, 博通, 高通合并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 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除了我國, 美國, 歐洲, 日韓等都會進行反壟斷審查. 而一旦涉嫌壟斷, 併購則可能難以落地.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