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杠上鴻海要搶JDI股權;

1, 京東方杠上鴻海要搶JDI股權; 2, 鴻海拼手機鏡頭夏普傳納康達智為子公司; 3, 聯詠本季TDDI出貨量可達千萬顆的規模,也布局車用領域; 4, 奧維雲網估2017年全球OLED TV零售量超過170萬台; 5, 究極狀態? 從iPhone X看顯示屏幕面板進化史; 6, 昔日 '新貴' 紛紛受挫 互聯網電視集體 '過冬' ;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

1, 京東方杠上鴻海要搶JDI股權;

集微網綜合報道, 液晶面板龍頭京東方發表聲明, 有意出手投資正在進行經營重建的日本顯示器公司 (JDI) , 正式與鴻海入股的夏普競逐投資JDI.

JDI是日本中小尺寸面板龍頭, 蘋果佔JDI一半以上營收, 也是其最大客戶. JDI主要供貨iPhone 7及7 Plus使用的低溫多晶矽 (LTPS) 面板, 但經營不善, 財務出現危機.

根據JDI規劃, 該公司將於2018 年3 月底前和多家企業合作, 敲定營運重建計劃. 而京東方為國有企業, 在擁有政府強大後盾的奧援下, 已成長成全球首屈一指的液晶面板廠, 且砸下1.6 兆日圓正在成都興建OLED 新工廠. 一旦京東方也對入股JDI 抱持興趣, 屆時若有多家企業表達入股意願的話, 最終可能會借招標決定, 鴻海集團將與京東方正面競逐JDI的主導權, 也將是兩岸面板業首度在國際大廠入股案角力.

鴻海是蘋果最大組裝廠, JDI最大客戶就是蘋果, 鴻海的優勢是可以透過蘋果, 拉攏JDI. 至於京東方擁有資金與產能兩大優勢, 若加上JDI的技術, 將成為全方位的面板廠.

夏普社長戴正吳先前曾公開表態有意出手注資JDI, 並喊出若由夏普主導, 他有信心讓JDI轉虧為盈, 並承諾維持員工就業, 技術也不會外流. 他並提到, 在日本反壟斷法規限制下, 雖然夏普不能參股JDI, 但還有很多合作方法, 而且應把面板設備與材料供應商都納入面板業日本聯盟.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將面板視為重要戰略物資, 業界認為, 夏普若成功注資JDI甚至取得經營權, 將讓鴻海集團順勢取得爭取已久iPhone面板訂單. 京東方此時宣布投資JDI, 業界解讀為兩岸兩大集團在爭取打進蘋果面板鏈角力戰.

加上京東方目前剛量產OLED, 技術與良率尚不到位, 蘋果也要求京東方2018年出貨OLED屏幕給iPhone, 京東方目前只缺OLED技術, 若能通過投資取得JDI技術, 則將成為繼韓廠之後, 第二家能供貨OLED螢幕給蘋果的面板廠, 京東方將成為擁有各種技術的全方位面板廠, 鴻夏與京東方競爭, 將會更困難.

鴻海集團近年頻頻發動國際併購與注資案, 先前順勢入股夏普, 但在爭取東芝半導體案卻不甚順利, 遭美國私募股權業者貝恩資本 (Bain Capital) 代表的美日韓陣營以2兆日圓「攔路」. 此次JDI案又再面臨京東方競爭, 備受關注.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在日本出席日經世界經營者會議, 發表「從顯示器件到智慧埠─物聯時代致勝之道」主題演講. 針對京東方有意投資JDI, 王東升意有所指說, 面對物聯網時代的挑戰, 單打獨鬥很難成功, 團結起來才有機會. 日本東京電視台報導指出, 王東升接受專訪時表示, 有意對進行營運重建JDI提供援助.

2, 鴻海拼手機鏡頭夏普傳納康達智為子公司;

大立光小心了. 鴻海投資的夏普積極布局手機鏡頭. 日媒報導, 夏普有意對轉投資康達智持股提高超過50%, 納入合并子公司, 預估明年初完成作業.

日經亞洲評論 (Nikkei Asian Review) 報導, 夏普 (Sharp) 有意將轉投資手機鏡頭廠康達智 (Kantatsu) , 納入旗下合并子公司, 預估明年年初完成相關作業, 以強化在蘋果供應鏈的地位.

報導指出, 夏普有意將目前持有康達智44%股權比重, 透過可轉債方式提高到超過50%.

報導表示, 鴻海集團透過投資的夏普將康達智納入旗下子公司, 可以鞏固手機相機鏡頭的生產, 並強化夏普LCD面板的實力.

康達智位於日本栃木縣, 積極在中國大陸擴產智慧型手機用相機鏡頭. 康達智位於中國大陸江蘇連雲港新浦經濟開發區的據點, 入列蘋果前200大供應鏈. 日媒先前報導, 康達智在江蘇原有廠房附近設立新廠, 可能會在江蘇省連雲港工廠廠區內, 規劃在明年夏季啟用產能.

鴻海投資的夏普積極布局手機相機模組. 夏普在日本三重縣龜山廠逐步設立相機模組產線, 整廠員工從1500名提升到4000名; 在越南合作廠商的產能, 主要製造相機模組.

日本媒體先前報導, 康達智新廠生產的相機鏡頭, 將透過鴻海投資的夏普提供給蘋果新款iPhone產品使用. 外界揣測, 鴻海可能透過投資夏普與夏普旗下鏡頭廠康達智, 積極切入新一代iPhone相機鏡頭領域.

日本每日新聞11月中旬引述夏普高層報導, 夏普對康達智包含優先股在內的實際出資比例, 從去年12月的18%, 到今年1月中旬已提高到44%.

2015年前後夏普對康達智的持股比重約44%, 不過之後夏普經營陷入危機, 無法認購康達智為增資發行的優先股, 使得夏普對康達智的實際出資比例下滑. 去年8月鴻海正式入股夏普後, 財務結構改善, 夏普再提高對康達智的出資比例. 中央社

3, 聯詠本季TDDI出貨量可達千萬顆的規模,也布局車用領域;

北京時間11月08日消息, 中國觸摸屏網訊, 聯詠TDDI出貨量放大; 跨入車用AI領域. 驅動IC廠商聯詠(3034)第三季毛利率升至29%, 單季EPS 2.55元, 展望第四季, 因SoC需求略減, 第四季營收約116-120億元, 毛利率略跌, 本季TDDI出貨量可達千萬顆的規模. 展望明年度, TDDI產品出貨可達倍增的水平, 而聯詠也布局車用領域, 包括車用驅動IC以及車用人工智慧視覺方案, 看好在車用領域的發展.

以聯詠第三季產品結構, 驅動IC佔比重為65%, SoC佔比重為36%.

聯詠第三季營收124億元, 季成長5%, 毛利率升至29%, 第三季單季每股獲利2.55元. 第三季主要是受惠於SoC的營收成長以及比重提高, 推升營收以及毛利率向上. 展望第四季, 聯詠指出, SoC的需求會較上季下滑, 為季節性的因素, 驅動IC的營收則可望與上季維持持平水平, 但因為高毛利率的SoC衰退, 所以也會影響毛利率表現. 聯詠估第四季營收在116-120億元的水平, 毛利率估為27.5-29%, 營利率約是11-13%的水平.

而在市場關心的TDDI整合觸控驅動IC的部分, 聯詠雖然是後進者但布局積極, 第四季出貨量已達千萬顆的水平, 明年每季都會有千萬顆以上的表現, 預估明年出貨量可以倍增; 而在OLED的部分, 明年可望量產, 但仍要看面板廠良率狀況.

另一方面, 聯詠也布局車用領域, 在車用面板驅動IC的部分, 聯詠已打入特斯拉以及平治供應鏈; 另外, 聯詠也推出車用人工智慧視覺方案, 為自駕車的相關概念, 可以偵測駕駛人是否疲勞駕駛, 發展車用AI的領域. 中國觸摸屏網

4, 奧維雲網估2017年全球OLED TV零售量超過170萬台;

隨著OLED技術日漸成熟, 產業陣營逐漸壯大, 產品數量增加, 主流通路也加速營銷推廣, 消費者對於OLED電視的認知度也不斷提升, 中國OLED電視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 2017年前8月OLED電視零售量規模每個月都保持高速增長, 年增率翻倍的月份有5個, 預計2017年中國市場OLED零售量規模將逾10萬台, 年增長率超過100%.

根據奧維雲網 (AVC) 全通路推總數據顯示, 2017年前8月OLED電視的尺寸結構中, 55寸佔據主流市場, 佔比達74.0%, 其次是65英吋的25.9%. 清晰度結構中, UHD佔據主流市場, 佔比達92.9%, FHD約7.1%. 大尺寸, UHD的佔比遠高於市場的平均水平.

根據奧維雲網大數據顯示, 預計2017年OLED電視全球出貨將達170萬台, 年增率90%. 隨著OLED面板技術的不斷成熟, 新產品品類不斷豐富, 生產OLED 電視的整機廠商越來越多, 利多消息不斷的OLED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OLED電視已經開始實現全面主流化.

根據奧維雲網全通路推總數據顯示, 2017年前8月55英吋FHD產品的均價為9481元(人民幣/下同), 較去年同期下降14.7%, 55英吋UHD產品的均價13262元, 較去年同期下降8.6%. 65英吋UHD產品的均價為29155元, 雖然同期小幅增長, 但前期也經曆了2年的價格腰斬式下降. 產品價格逐漸親民, 會提高消費者的產品接受度, 有利於OLED電視的普及.

2015年全球OLED TV面板的出貨量為400K, 而且僅有LGD一家供應商. 2016年LGD OLED良率經過改良好有所增長, 全球OLED TV面板出貨量為900K, 約佔全球TV面板總出貨量0.4%. 目前LGD的OLED TV面板產線良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出貨量已經達到每月100K, 2017年可以實現翻倍, 實現1750K的出貨量. 未來隨著生產良率的逐步提高, 面板工廠的陸續投產和新加入者的湧入,OLED TV面板的產能將逐漸釋放, 預計2018年OLED TV面板產能將增長到2800K, 2019-2020年產能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工商時報

5, 究極狀態? 從iPhone X看顯示屏幕面板進化史;

iPhone X驚豔非常, 一經推出就引爆了市場關注. 這不僅是因為iPhone自帶IP屬性, 更是因為全面屏的效果實在是引人注意. 可是, 你知道全面屏經曆了哪些階段嗎? 顯示設備的屏幕形態又經曆了哪些變化? 今天就讓我們細數一下那些年全面屏的進化史吧!

全面屏概念的興起源於液晶類顯示產品, 由於市場方面不斷追求超高屏佔比, 推動了液晶類顯示產品將包邊逐漸縮短, 同時也調整了原本佔據屏幕面積的零配件. 相比於手機來說, 平板電視類的全面屏概念要更早一些.

大屏產品的包邊寬度看上去比實際的更小

那為什麼全面屏液晶電視卻沒能形成熱點呢? 這主要是因為屏幕尺寸更大的液晶電視在屏佔比的視覺效果上並不佔優勢. 近大遠小的觀看效果讓屏幕包邊看上去不再那麼明顯了. 尤其是市面上出現了超過50英寸的液晶電視後, 包邊問題就顯得更為微弱了.

黑邊和邊框是雞肋? 存在即合理!

夏普是最早推出全面屏液晶電視的廠牌, 甚至其還曾推出過28款全面屏手機, 可由於夏普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 曾兩次退出, 再進入市場時其影響力已經不夠突出, 因此難以讓人直接聯想到更為深層的產品特性, 只是留有了品牌的名望.

窄邊框筆記型電腦 那筆記型電腦是不是也有全面屏產品呢? 目前來看, 筆記型電腦產品的全面屏概念集中在窄邊框筆記型電腦方面. 這類產品縮小了上, 左, 右三個方向的邊框, 而下方的邊框並未做過多處理. 這主要是因為筆記型電腦的液晶面板尺寸較大, 如果完全取消邊框會不利於日常便攜使用的保護. 而且目前大多數筆記本都需要挖孔留給攝像頭, 還需要在屏幕後方放置排線等, 因此邊框的存在也是有一定實際意義的.

液晶面板漏光原因分析 對液晶產品來說 邊框和黑邊的存在都是有必要的 對於液晶產品來說, 要想實現全面屏效果, 僅僅縮小邊框還是不夠的. 這是因為液晶產品的屏幕下方還需要增加BM區貼邊以防止背光漏光.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手機屏幕會有很明顯的黑邊.

別鑽牛角尖! OLED成全面屏突圍方向

可以說, 如果顯示類產品依然死磕液晶, 那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100%屏佔比的全面屏產品的, 更別提還要給耳機, 攝像頭, 麥克風, 指紋識別等部分挖孔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想要追求全面屏的手機廠商會把目光瞄向OLED的原因.

OLED結構原理圖 OLED是一種有機發光材料, 這也是它和液晶產品最根本的區別. OLED技術是通過將有機材料塗在基板上, 再增加電流, 以實現有機物發光. 而且由於基板的材料可以使用軟性的材料, 因此OLED屏幕還可以實現柔性顯示.

經過摺疊的OLED屏幕 iPhone X就是利用了柔性顯示技術, 實現了將屏幕的 '下巴' 部分盡量隱藏. 當然了, 這也是在犧牲了一定材料成本的情況下才實現的. 在iPhone X的官網宣傳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 為了實現高屏佔比, 屏幕也是經過彎曲摺疊的.

三大致命弱點, OLED何去何從?

想要追求全面屏的我們已經走到了OLED的階段, 可是OLED技術本身也是存在三方面缺陷的. 首先是由於其自發光的特性, 以至於其壽命還不到液晶類產品的一半, 性能衰減嚴重的OLED屏幕最終的畫面會模糊成一團.

OLED屏幕的壽命命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其次, OLED屏幕的持續使用時間受限. 如果使用時間過長, 發熱嚴重的OLED屏幕會出現 '燒結' 的現象. 這對手機重度用戶來說還是容易被困擾的, 畢竟有些遊戲玩家以及追劇迷會長時間使用.

OLED屏幕在夜晚也會發出高亮

最後就是亮度問題了. 由於OLED的自發光特性, 使得它在夜晚的時候亮度過高. 這樣的亮度在關燈情況下使用時會比較刺眼, 部分有關燈玩手機習慣的用戶會難以接受. 即便是在降低屏幕亮度的情況下, 仍無法適應黑燈下的人眼觀看.

全面屏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全面屏本身並不是一個技術產品, 只是作為產品外觀特性的描述而被市場所關注, 這樣的概念是否能長存於市場仍然存疑. 畢竟我們為了追求全面屏而不得不做出了一些體驗方面的妥協, 比如說小米為了減少聽筒挖孔, 而應用了骨傳導技術, 導致用戶在打電話時的收聽音量過低. 再比如iPhone X拋棄了更為方便的指紋識別而選擇採用三維面部識別, 極易導致在過暗環境下無法實現識別等問題.

三維深度臉部識別的應用體驗優於平面臉部識別 但在過暗環境下仍難以完成識別任務 如果說用戶一定要追求屏幕的極致體驗, 那不妨可以來關注一下雷射電視. 作為顯示類產品的潮流之一, 雷射電視在搭配了抗光幕之後能夠實現臨場般的影院氛圍. 想要關注這一產品的朋友可以在投影頻道中檢索評測文章, 加深了解.

搭配了抗光幕的雷射電視

編輯總結: 說到顯示類產品, 那就不得不提屏幕. 全面屏的視覺效果確實震撼, 而且濃重的科技感不用渲染也能讓人直觀的感受到. 這一概念究竟能走多遠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們確信的是, 顯示技術的發展不會停止, 屏幕的應用體驗也將更為高級.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類似於雷射電視這種 '無屏' 的概念也會成為熱點, 科技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中關村線上

6, 昔日 '新貴' 紛紛受挫 互聯網電視集體 '過冬' ;

一年一度的 '雙11' 大促臨近, 戰場上硝煙瀰漫, 卻很難看到互聯網電視品牌的身影. 前兩年高調殺入電視圈的互聯網品牌, 如今風光不再, 市場份額明顯跌落. 受原材料漲價的衝擊, 很多品牌正陷入 '燒不起錢' 的處境, 進退兩難. 昔日互聯網電視 '新貴' 眼下正集體過冬, 一些資金實力不濟的小品牌隨時面臨出局.

昔日 '新貴' 紛紛受挫

前兩年, 各方勢力紮堆兒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 一度成為電視圈裡的 '新貴' . 然而好景不長, 這些昔日 '新貴' 有的遭遇發展波折, 有的則正在經曆一場 '生死劫' .

近日, 互聯網電視品牌 '看尚' 被曝出裁員, 拖欠供應商欠款等問題. 記者向 '看尚' 方面求證, 一名工作人員證實說, 目前公司正在進行人員優化及架構調整, 並解釋原因說, '面板成本上漲, 遭遇行業寒流, 公司進行業務架構調整' . '看尚' 預計下月會公布調整結果, 在未完成架構調整的情況下暫時不會有新品上市. 同時, '看尚' 承認推遲結算項目款, 但表示均是在合作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的暫時延期.

作為行業 '頭部' 品牌, 樂視電視遭遇的挫折幾乎是致命的. 去年以來, 受樂視體系危機的影響, 業內預計樂視電視今年全年銷量不超過200萬台, 僅為去年600萬台銷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初樂視曾許下 '保700萬, 爭800萬台' 的願望, 目前看來已經遙不可及.

危機中的樂視電視近來還被 '賣身' 傳聞纏身. '樂視電視正在舔傷口, 能否繼續活命還有待觀察. ' 奧維雲網顯示器件與系統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崔吉龍認為, 樂視電視這兩年積累了大量用戶, 實際上有繼續拓展運營的機會, 但樂視最近屢屢被捲入各種輿論漩渦, 導致外界對其不測的前景更加悲觀.

商業模式有點玩不轉

樂視, '看尚' 這兩家互聯網電視品牌的遭遇背後, 是整體行業的沉寂. 與傳統電視品牌執著於硬體, 畫質不同, 互聯網電視誕生之初就選了一條不同的賽道——通過低廉的硬體, 跑馬圈地獲取和經營用戶, 靠內容賺錢. 2015年開始, 先後有10多個新興互聯網電視品牌殺入, 幾乎所有品牌都遵循這套 '沒毛病' 的商業邏輯, 背靠資本搶奪用戶.

數據顯示, 去年年中互聯網電視的市場份額一度高達20%左右, 但最新統計的數據是, 市場份額僅剩下12%. 樂視的轟然倒下, 暴風股價的下挫, 讓互聯網電視的商業模式備受質疑.

去年底以來, 電視機面板價格也持續上漲, 而面板佔了電視整機60%以上的成本, 這讓互聯網電視品牌的成本壓力陡然增加. '不少互聯網品牌突然發現燒不起了. ' 崔吉龍說, 傳統品牌電視由於擁有完整的產業鏈, 受面板漲價的衝擊相對較小. 家電行業專家洪仕斌也認為, 電視畢竟離不開硬體, 傳統電視品牌轉身發力互聯網, 對互聯網電視的擠壓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 互聯網電視獲取用戶的規模大大低於預期, 也漸漸讓資本失去耐心. '電視行業本身集中度不高, 競爭非常激烈, 這麼多互聯網品牌闖進來, 獲取用戶難上加難. ' 崔吉龍表示.

根據他提供的數據, 就目前用戶數量來說, 樂視電視用戶數量規模最大, 約有千萬, 排名第二的小米電視, 預計今年全年銷量在200萬台左右, 累計用戶數量可能有400多萬. 而其他諸如微鯨, PPTV, 暴風等, 電視銷售數量一般不過100萬台, 用戶數量也僅有幾十萬, 這顯然與預期相差甚遠.

誰能熬過冬天?

互聯網電視賣一台虧一台幾乎盡人皆知. 暴風集團CEO馮鑫曾透露, 去年每賣出一台暴風TV, 會虧損300元至400元. 依靠內容補貼硬體, 雖然看起來很美, 卻逃不過虧損的現實. 互聯網電視沒能引來行業持續的變革, 自身反倒陷入了生存危機.

成本上漲, 導致現在每賣一台會虧得更多. 如果直接漲價, 缺乏品牌號召力的互聯網電視更賣不出去. 崔吉龍分析,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 基本上各品牌都偃旗息鼓, 先努力活下去, 看看明年是否有轉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 互聯網電視一些小品牌資金上撐不住, 倒下去並不奇怪. 個別互聯網品牌如今已很少看到新品, 也幾乎沒有 '存在感' .

反觀傳統電視, 在與互聯網電視的博弈中, 紛紛推出了各自的子品牌, 比如創維酷開, 康佳KKTV, 海信VIDAA, TCL雷鳥等, 與互聯網電視內容上的差距已經非常微弱. 北京日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