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資工系暨研究所教授洪士灝表示, 台灣過去光是靠硬體就有不少利潤, 但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 且來自中國大陸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硬體的利潤早已大不如前, 這進而使得硬體優勢現反倒變成了台灣科技業的包袱, 發展軟體則是目前台灣必須面對的挑戰.
洪士灝進一步表示, 台灣的硬體人才, 過去在實作基礎上佔有一席之地, 但這樣的基礎能否繼續強化, 延伸, 並結合軟體來實現完整的應用系統, 是很重要的議題. 目前有越來越多相關科系開始加強軟體教育的比重, 主要即是希望能將原本局限在硬體的思惟逐漸翻轉過來, 讓學生有能力做到整體的系統.
洪士灝認為, 以往的半導體與目前AI的人才需求有很大的不同, 即便過去半導體中也有軟體開發的工作項目, 但大多是因為硬體的需求而來, 因此研發人員僅鬚根據硬體規格來做即可. 此外, 台灣科技業是以代工為主, 因此研發人員的自主性並不是太強. 但在AI應用上, 這種軟體就十分複雜, 且研發的自主性要求也很高.
此外, 無論是什麼樣的AI應用, 包括自駕車, 機器人等, 都可能面臨到駭客入侵的問題, 且這類應用系統對資訊安全的要求更為嚴謹. 以傳統的資訊系統為例, 即便系統的弱點被攻破, 通常也不致於會對實體世界的財產, 人身安全造成直接損害; 但若是機器人的系統漏洞被攻破, 有心人士就能透過遠端控制技術執行各種不當操作, 對使用者的人身跟財物安全造成威脅. 而且, 相較於家用的消費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的破壞力更大, 影響性也較大, 因此勢必要有更嚴格的把關. 比方說在軟硬體上, 加入更多的密鑰. 這樣的資安問題, 也同時讓產業對相關人才開始出現更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