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手機品牌難打入美國 | 關鍵在通信服務廠商

就全球整體而言, 大陸手機品牌如今顯然已佔有一席之地, 甚至可以說對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蘋果(Apple)兩大巨頭的市佔率威脅日益增大, 不過至今在美國市場卻仍然無法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究竟是什麼原因? 從10年前開始就有分析師預估, 大陸品牌手機席捲美國市場是遲早的事, 不過起碼到目前為止, 這樣的預測並未成為事實.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統計顯示, 大陸本土品牌合計已拿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過43%的佔有率, 可是卻只攻下18%的美國市場. 為什麼Oppo, Vivo, 華為等在眾多新興市場賣得相當好的大陸品牌, 在美國市場卻吃不開? Counterpoint分析認為, 最大的原因出在美國市場與眾不同的特性, 那就是手機銷售主要掌握在通信服務業者的手中, 這樣的情況令新進品牌想要出頭相當不容易. Counterpoint指出, 掌控了美國7成以上手機銷售量的通信服務業者, 基本上對於引進新手機品牌的態度相當保守, 如果某個品牌在他們眼中被視為不易帶進新簽約用戶, 往往會被打入冷宮. 此外, 對這些業者而言, 代銷愈多的手機品牌即代表他們花在包括測試, 人員訓練, 行銷等方面錢得要增加, 如果銷路不好, 還得負擔退貨成本, 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 他們自然會傾向限制代銷品牌的數量. 換句話說, 如果大陸手機品牌不能讓美國通信服務業者感覺到引進有助於讓用戶數明顯增加, 自然難提升在美國的知名度和市佔率, 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 即使通信服務業者代銷, 也絕不會把他們的產品擺在店內明顯位置, 同時也只會願意保有少量存貨或遇到客戶要求才訂貨. 這些都是大陸手機製造商到目前為止有待突破的挑戰. 除此之外, 美國通信服務業者對大陸品牌手機還有另一層疑慮, 那就是潛在的智慧財產權官司. Counterpoint指出, 雖然握有多數智能手機技術專利的高通(Qualcomm)與大陸手機製造商簽有授權協議, 但是通信服務業者們仍擔心萬一哪天高通提出侵權告訴, 曠日費時的官司恐將他們捲入並導致損失. Counterpoint認為, 美國手機市場已成為一個贏者全拿的市場, 而眼下贏者很明顯地就是合計市佔率超過一半的三星與蘋果, 任何其他品牌想要站穩第3名至第5名, 勢必得有強大的研發實力, 花下大筆行銷費用和深度耕耘銷售通路, 而這些高成本的努力都得花上許多年時間才可能開花結果, 絕非短時間能夠見到成效.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