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德·尼琛3年总裁工作记: 凯迪拉克回到了历史第二好业绩

面对汽车预言家, 凯迪拉克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首次解读了凯迪拉克两大市场美国与中国发展策略的不同背后思考;同时回顾近三年执掌凯迪拉克以来的成功案例;系统地讲述了未来包括中国市场在内凯迪拉克各方面的规划.

11月5日, 全新一代凯迪拉克XTS在京举办了上市发布会, 作为布局中国的一款重磅车型, 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 凯迪拉克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也来到中国为新车站台.

从2014年7月出任凯迪拉克全球总裁至今, 约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或许是造访中国最频繁的跨国车企领导者了, 仅在2014上任当年他就曾四次到访. 在他看来, 纸上谈兵远不及实地考察来了解中国这个全球瞩目的汽车市场, 毕竟凯迪拉克将近一半的命运在这里.

而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也给了约翰·德·尼琛一份大礼. 在刚刚过去的十月, 凯迪拉克月销18817辆, 刷新了品牌在华单月销售新纪录, 今年1~10月, 凯迪拉克累计在华销量更是突破14万辆, 同比增速60.9%, 连续19个月在华实现两位数的正增长, 市场占有率也提升至6.4%.

发布会隔日, 约翰·德·尼琛在北京接受了汽车预言家在内小范围的采访, 在与其面对面的接触中, 汽车预言家发现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企业高管. 与大多数跨国车企领导者表现出的严谨, 专业不同, 约翰·德·尼琛十分坦荡, 直率甚至不乏幽默感. 面对媒体抛出的敏感话题, 他不顾左右而言他, 即使遇到敏感的话题, 他也会开玩笑称: '原谅我不能回答太多, 因为我的竞争对手听到后会非常高兴. '

一个小时的对话时间, 他首次解读了凯迪拉克两大市场美国与中国发展策略的不同背后思考;同时回顾近三年执掌凯迪拉克以来的成功案例;系统地讲述了未来包括中国市场在内凯迪拉克各方面的规划.

执掌凯迪拉克的这3年

约翰·德·尼琛出生于南非这个发达的非洲国家, 经济学出身却没有投身银行工作, 在30多年的工作履历中, 填满了执掌多家国际豪华车企的资历: 从奥迪, 英菲尼迪到如今的凯迪拉克, 约翰·德·尼琛的职业经历锻造了他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的作风.

说他 '大处着眼' , 是因为每次就任一个新岗位他有惊人之举, 而且事后证明他的举措也总能高屋建瓴地重塑企业未来发展.

2014年7月来到凯迪拉克担任全球总裁时, 约翰·德·尼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通用将凯迪拉克总部从底特律搬迁至纽约, 该计划直至2016年终于成行, 创造了美国汽车品牌首次将总部设在纽约的历史. 总部大搬迁也成为凯迪拉克寻求自我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底特律, 工作是按照职能而非品牌划分, 这意味着凯迪拉克和雪佛兰的营销计划, 产品设计会在同一个会议上决策. 雪佛兰当然很棒, 但这两个品牌完全是两回事. ' 约翰·德·尼琛曾这样解释他的思考.

这并非约翰·德·尼琛首次 '大手笔' 地运作总部搬迁, 在其担任英菲尼迪全球总裁时也曾有过同样举动. 与时任日产高级副总裁帕尔默支持德·尼琛的决定一样, 通用汽车总裁丹·阿曼和CEO玛丽·博拉也顶住了集团内部的巨大压力批准了该计划案.

说到 '小处着手' , 就不得不提他工作中一贯讲究 '细节' 的特点, 据悉, 有关凯迪拉克项目的所有设计进展都直接向约翰·德·尼琛汇报: 关门的手感, 引擎的声音, 按键与面板的空隙等细节全都经由他最终确认. 与此同时, 他还变更了凯迪拉克车型的命名体系, 采用 '字母+数字' 的方式, 所有的轿车型号将以 'CT' 开头, SUV和跨界车以 'XT' 开头, 字母后的数字代表车型定位, 有规律的命名便于消费者分辨和记忆新车型.

'经营一个豪华品牌必须做到细节正确, 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凯迪拉克打造成为全球最顶级的豪华汽车' , 约翰·德·尼琛这样向汽车预言家解释.

不过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推进之初也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其宣布计划将凯迪拉克品牌总部搬至纽约曼哈顿之后, 一些退休员工就曾发邮件抗议称其为 '愚蠢的主意' . 而一项中长期的战略规划看到时效需要时间的打磨, 因此约翰·德·尼琛在2015年给华尔街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就曾坦率的指出, '过去的五年是我人生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五年, 其中就包括在凯迪拉克的第一年时间. '

虽然阻力重重, 但约翰·德·尼琛在改革问题上态度强硬, 也正因如此, 凯迪拉克这个历史悠久的品牌才在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和全力支持的母公司协助下焕发出生机.

四年后的今天, 约翰·德·尼琛2017年有望交出一份凯迪拉克历史第二好的成绩. 如果不出意外, 2017年凯迪拉克全球销量将有望突破35万辆. 而在最重要的中国与美国市场, 凯迪拉克也取得了超过期望值的成绩. 目前凯迪拉克在美国市场单车终端价格约为5.5万美元, 在豪华品牌中仅次于奔驰, 在产品线尚未完善的前提下已经取得了豪华车品牌高溢价的地位.

中国市场, 截止2017年10月, 凯迪拉克已经提前锁定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第四的位置, 今年有望成为凯迪拉克第一大全球市场. 除此之外, 凯迪拉克在韩国, 日本, 包括中东地区, 2017年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美市场两种打法

资料显示, 中美两国已经成为凯迪拉克最大的两个全球市场, 占到其总销量将近88%的份额. 如何挖掘两大市场的潜力, 是凯迪拉克中长期规划实现的一大关键.

根据约翰·德·尼琛提出的规划, 未来凯迪拉克将朝着全球最顶级的豪华汽车领导者发展, 因此品质与品牌要超过一时的销量需求. 但是对比发现, 这一战略并未在全球同步实施,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在外界看来, 凯迪拉克在中国似乎更多的关注点是在销量上.

2014年上任初期, 约翰·德·尼琛就曾在中国表示, 未来入门级轿车与SUV是凯迪拉克着重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目标. 梳理发现, 凯迪拉克ATS-L在华依靠性价比取得了细分市场仅次于一线豪华品牌的销量, 尚未实现豪华品牌塑造品牌的溢价能力.

对于外界的疑虑, 约翰·德·尼琛并不回避: '中国与美国市场的现实环境不同, 凯迪拉克也必须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举动. '

在他看来, 美国市场增速放缓, 但凯迪拉克在当地的品牌知名度与销售渠道十分成熟, 在销量增幅差距不大的状况下, 凯迪拉克有与其他品牌竞争的基础. 在这一思路下, 2016年凯迪拉克在美国平均单车终端价格甚至一度超过奔驰等车企, 复兴品牌是凯迪拉克在美国的战略重心.

与美国市场不同, 约翰·德·尼琛很清楚凯迪拉克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中的地位: '无论在定价还是其他方面, 我们很显然不是领导者, 而是追随者. 如何用适应市场的发展思路取得成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 他明白, 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市场份额, 这是凯迪拉克必须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

对比凯迪拉克在美国一百多年发展积累的品牌历史, 其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却仅有十余年, 2013年, 凯迪拉克在华投放新一代车型时其市场占有率仅为2%, 在约翰·德·尼琛提出的 '入门级车型+SUV' 的产品投放体系引导下, 几年的时间, 凯迪拉克为品牌上升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市场基础.

据统计机构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 凯迪拉克近几年在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2012年凯迪拉克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有率为2.4%, 前十榜单中位列第八;2014年凯迪拉克前进一位, 市场占有率也提升至3.9%;时隔两年后的2016年, 凯迪拉克来到了第四名, 市场份额同时提升至5.4%, 距离2025年进入 '豪华车第一阵营' 的目标更进一步.

凯迪拉克还要做什么?

为了全面应对接下来加入 '豪华车品牌第一阵营' 的挑战, 凯迪拉克在品牌理念, 产品规划和渠道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行事风格独立的约翰·德·尼琛目前仍在推动凯迪拉克的财务独立核算, 尽管目前仍与通用合并报表, 但他向汽车预言家透露, 凯迪拉克内部的损益表显示凯迪拉克的盈利能力非常强.

随着财务状况表现优良, 约翰·德·尼琛希望加快补强凯迪拉克的产品线. 他指出, 未来凯迪拉克的核心是推出平衡各细分市场的产品, 目前有10款产品正在研发中, 包括全球车型与换代产品, 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覆盖豪华车各个细分市场, 其中2018年年末凯迪拉克将推出一款MPV产品.

凯迪拉克escala MPV概念车型

在中国市场, 为了加快市场规模, 从追随者向领导者发展, 凯迪拉克除了在品牌与年轻化上做出举动外, 也将加快销售渠道深度的建设. 目前凯迪拉克在华拥有180家经销商, 凯迪拉克期望将经销商数量翻倍, 预计五年内在华经销商数量扩展至300家, 向三四线城市推进.

除此之外, 新能源方面约翰透露, 凯迪拉克将利用通用的新能源技术, 快速推进新能源产品的诞生. 据了解, 在通用提出未来研发生产的20款零排放产品中, 就包含凯迪拉克的几款车型.

'要做的还很多, 但目标一致' , 采访尾声, 约翰·德·尼琛特有的吐字方式向在座的各位坦言, '凯迪拉克的目标是成为全球豪华汽车品牌与规模的领导者, 从这个角度去想问题, 我们还在路上.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