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氣囊' | 將被終結 | 均勝電子斥資近16億美元接盤日本高田

由於安全氣囊設計缺陷存在爆炸風險, 並在全球範圍內至少導致了17起死亡以及100多人受傷案例, 昔日的 '巨頭' 日本高田公司(以下簡稱 '高田公司' )因 '驚世醜聞' 被迫申請破產. 而這家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供應商(數據來源均勝電子財報)的幕後接盤者, 將是中國汽車零配件巨頭均勝電子.

據汽車新聞網站Autonews報道稱, 近日, 均勝電子旗下的美國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Inc, KSS, 以下簡稱 '百利得' )已經與高田公司達成了最終收購協議, 百利得將以15.88億美元(約108.6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高田公司.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收購這一消息向均勝電子方面確認, 截止到發稿對方暫無回應.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這一收購幾成定局. 早在2017年6月26日, 均勝電子就發布了公告, 稱其子公司百利得已與高田公司簽署資產購買諒解備忘錄.

完成收購後, 這將是繼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之後, 汽車行業又一起由中國企業發起的大規模海外收購交易.

資本換技術

'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實施, 將有助於提升均勝電子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地位, 公司將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 市場佔有率有望達到全球第二. ' 均勝電子董事長王劍峰曾公開表示.

目前, 均勝電子產品系列包括駕駛員智能控制系統, 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 工業自動化生產線, 空調控制系統, 感測器系統, 電子控制單元, 汽車發動機渦輪增壓進排氣系統, 空氣管理系統, 車身清洗系統, 後視鏡總成等.

援引汽車新聞網站Autonews消息, 據11月3日晚些時候的法院檔案, 總部位於美國斯特靈海茨(Sterling Heights)的百利得已經與高田公司達成了一系列最終協議, 其中涉及到了高田公司的全球業務. 與此同時, 高田公司還向法院提交了最終的重組方案, 並聲稱高田公司的汽車製造商客戶們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 不過這依舊需要破產法院的批准.

根據11月3日法院檔案, 雙方希望能夠在12月6日前獲得破產法院的批准, 並於2018年2月27日前關閉交易.

群益證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 從高田公司的客戶結構來看, 43%為日系廠商(百利得缺乏), 40%為歐美客戶, 對於百利得的客戶結構將形成一定的補充, 同時由於歐美客戶的重合亦帶來一定的整合問題. 從收購價格來看15.88億美元, 雖將對百利得形成一定的資金壓力, 但從高田公司自身的銷售金額來看, 僅安全氣囊部分收入約22億美元, 若能順利完成收購及整合, 將縮短公司切入日系廠商所需的時間, 潛在收益頗為可觀.

多個證券機構對這一交易表示看好, 認為若收購方案順利實施, 百利得有望瓜分高田公司20%市場份額, 這將為均勝電子帶來新的業績增量. 招商證券一份研究報告稱, 目前, 百利得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安全系統, 市場佔有率為7%, 但複合增速(20%)為行業最高(平均6%).

此外, 據11月3日均勝電子發布的最新公告, 包括均勝電子及國投創新管理的先進基金在內, 合計出資4億美元對百利得進行增資. 增資後, 均勝電子持有百利得84.85%股權, 資金用於滿足百利得業務發展.

剝離氣囊業務

根據此前均勝電子公告顯示, 百利得擬在北美, 日本, 歐洲和其他地區(包括中國市場)按當地法律程序分別收購高田公司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 在百利得收購的資產當中, 並不包括問題氣囊部分, 也就是 '臭名昭著' 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資產.

事實上, 到目前為止, 高田問題氣囊的回收工作仍未結束. 公開資料顯示, 由 '問題氣囊' 引起的全球召回車輛超過1億輛, 其中中國市場涉及2200萬輛之多. 據統計, 截至目前, 高田問題氣囊在中國市場已涉及28家汽車生產者, 共計實施召回超過100次, 涉及車型超過100款, 召回車輛近2000萬輛. 但由於批量過大, 所以多家生產者採用分批召回模式, 這一工作恐將延至2019年.

召回費用和多項訴訟使高田的財務不堪重負, 有報道稱, 高田公司債務規模超過100億美元. 由此, 這起破產成為日本史上最大規模製造業破產案. 均勝電子方面表示, 高田公司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資產將會留在美國破產流程中(原先的)債務人( '重組高田RTK' )之中.

'均勝電子通過百利得購買資產是支付給高田的破產管理委員會, 委員會自己去處理賠償和訴訟, 高田方面後續如何處理安全氣囊召回與我們無關. ' 均勝電子傳媒總監陳陽表示, 均勝電子上述交易是針對高田公司破產後的資產, 這也避免了相關債務和訴訟風險.

按照既定規劃, 通過收購除高田氣囊業務之外的主要資產, 百利得能夠實現產能的有效擴充, 新市場開拓和技術的增強. 均勝電子強調, 在百利得接下來的運營中, 將確保與高田氣囊業務風險的有效隔離, 以增強全球客戶信心並確保其供應鏈的穩定.

如果說高田公司把日本製造業推上了風口浪尖, 那麼近期曝出的神戶鋼鐵 '數據造假' 更是讓 '日本製造' 引發全球質疑. 而這也給了正在快速成長的中國企業機會, 包括零配件領域的均勝電子, 以及電池領域的 '新貴' 寧德時代等, 隨著中國製造的變強均開始了全球征戰之路.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