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安全气囊设计缺陷存在爆炸风险, 并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导致了17起死亡以及100多人受伤案例, 昔日的 '巨头' 日本高田公司(以下简称 '高田公司' )因 '惊世丑闻' 被迫申请破产. 而这家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数据来源均胜电子财报)的幕后接盘者, 将是中国汽车零配件巨头均胜电子.
据汽车新闻网站Autonews报道称, 近日, 均胜电子旗下的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Inc, KSS, 以下简称 '百利得' )已经与高田公司达成了最终收购协议, 百利得将以15.88亿美元(约108.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高田公司.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收购这一消息向均胜电子方面确认, 截止到发稿对方暂无回应.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这一收购几成定局. 早在2017年6月26日, 均胜电子就发布了公告, 称其子公司百利得已与高田公司签署资产购买谅解备忘录.
完成收购后, 这将是继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之后, 汽车行业又一起由中国企业发起的大规模海外收购交易.
资本换技术
'如果交易能够顺利实施, 将有助于提升均胜电子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 公司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 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全球第二. ' 均胜电子董事长王剑峰曾公开表示.
目前, 均胜电子产品系列包括驾驶员智能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空调控制系统, 传感器系统, 电子控制单元, 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排气系统, 空气管理系统, 车身清洗系统, 后视镜总成等.
援引汽车新闻网站Autonews消息, 据11月3日晚些时候的法院文件, 总部位于美国斯特灵海茨(Sterling Heights)的百利得已经与高田公司达成了一系列最终协议, 其中涉及到了高田公司的全球业务. 与此同时, 高田公司还向法院提交了最终的重组方案, 并声称高田公司的汽车制造商客户们已经签署了相关协议, 不过这依旧需要破产法院的批准.
根据11月3日法院文件, 双方希望能够在12月6日前获得破产法院的批准, 并于2018年2月27日前关闭交易.
群益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 从高田公司的客户结构来看, 43%为日系厂商(百利得缺乏), 40%为欧美客户, 对于百利得的客户结构将形成一定的补充, 同时由于欧美客户的重合亦带来一定的整合问题. 从收购价格来看15.88亿美元, 虽将对百利得形成一定的资金压力, 但从高田公司自身的销售金额来看, 仅安全气囊部分收入约22亿美元, 若能顺利完成收购及整合, 将缩短公司切入日系厂商所需的时间, 潜在收益颇为可观.
多个证券机构对这一交易表示看好, 认为若收购方案顺利实施, 百利得有望瓜分高田公司20%市场份额, 这将为均胜电子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招商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称, 目前, 百利得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安全系统, 市场占有率为7%, 但复合增速(20%)为行业最高(平均6%).
此外, 据11月3日均胜电子发布的最新公告, 包括均胜电子及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基金在内, 合计出资4亿美元对百利得进行增资. 增资后, 均胜电子持有百利得84.85%股权, 资金用于满足百利得业务发展.
剥离气囊业务
根据此前均胜电子公告显示, 百利得拟在北美, 日本, 欧洲和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市场)按当地法律程序分别收购高田公司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 在百利得收购的资产当中, 并不包括问题气囊部分, 也就是 '臭名昭著' 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资产.
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 高田问题气囊的回收工作仍未结束. 公开资料显示, 由 '问题气囊' 引起的全球召回车辆超过1亿辆, 其中中国市场涉及2200万辆之多. 据统计, 截至目前, 高田问题气囊在中国市场已涉及28家汽车生产者, 共计实施召回超过100次, 涉及车型超过100款, 召回车辆近2000万辆. 但由于批量过大, 所以多家生产者采用分批召回模式, 这一工作恐将延至2019年.
召回费用和多项诉讼使高田的财务不堪重负, 有报道称, 高田公司债务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由此, 这起破产成为日本史上最大规模制造业破产案. 均胜电子方面表示, 高田公司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资产将会留在美国破产流程中(原先的)债务人( '重组高田RTK' )之中.
'均胜电子通过百利得购买资产是支付给高田的破产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自己去处理赔偿和诉讼, 高田方面后续如何处理安全气囊召回与我们无关. ' 均胜电子传媒总监陈阳表示, 均胜电子上述交易是针对高田公司破产后的资产, 这也避免了相关债务和诉讼风险.
按照既定规划, 通过收购除高田气囊业务之外的主要资产, 百利得能够实现产能的有效扩充, 新市场开拓和技术的增强. 均胜电子强调, 在百利得接下来的运营中, 将确保与高田气囊业务风险的有效隔离, 以增强全球客户信心并确保其供应链的稳定.
如果说高田公司把日本制造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那么近期曝出的神户钢铁 '数据造假' 更是让 '日本制造' 引发全球质疑. 而这也给了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机会, 包括零配件领域的均胜电子, 以及电池领域的 '新贵' 宁德时代等, 随着中国制造的变强均开始了全球征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