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市值猛增了170.5亿元 | 京东方如何走 | '红'

1.一天内市值猛增了170.5亿元 京东方如何走 '红' ; 2.OLED TV面板成本两年下跌55% 终端市场起飞有望; 3.OLED的爆发带来ITO靶材原料价格 '方大碳素' 式暴涨; 4. '默克示界2017' 展示最新显示技术与在华新研发投资; 5.洲明科技6000万收购蔷薇科技 深耕LED显示屏细分领域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复制 laoyaoic 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一天内市值猛增了170.5亿元 京东方如何走 '红' ;

本报记者 朱艺艺 韩一奇 上海, 北京报道

10月25日, 一只000打头的股票与97000多名股东共同见证了这一刻, 其以5.23元/股开盘, 一天内市值猛增了170.5亿元.

当天, 距其9月26日启动行情正好一个月, 从彼时不足4元的开盘价, 到11月3日以6.01元/股收盘, 其获得累计涨幅超50%.

京东方, 缘何在近期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原因在10月26日得到解答, 当天, 京东方宣布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 生产线提前量产, 不仅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 也是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打破了韩国企业的垄断.

产业故事起步, 资本故事向来不会缺席.

纷至沓来的 '粉丝'

11月3日,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采访时, 京东方董秘正在成都陪同机构进行调研活动.

两天之前, 在第十四届武汉 '光博会' 上, 其成为展会明星, 有报道称, '大量的参观者涌入其展台, 京东方不得不撤掉前台以更好接待. '

在资本市场, 京东方是近一个月来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 从10月20日至今, 京东方密集接受了4轮机构的集中调研.

仅在10月17日一天, 就有51家机构扎堆调研京东方, 其中包括嘉实基金, 南方基金, 前海开源基金等13家基金公司.

11月3日, 上海禅龙资管CEO陈旸暄是参与者之一, 他回忆, '调研时大家提了好几十个问题' , 不少机构的关注重点是 '第6代柔性AMOLED的量产情况' , '良品率多少' , '公司今年有何战略规划和AMOLED融资计划' .

当北京电子管厂在经历了领导班子更换, 公司股份制改革, 业务关停并转和大规模员工下岗, 并在九十年代后期更名为 '京东方' 的时候, 或许国内没有人能想到, 在20年后这家企业总资产将超过2300亿元, 成为中国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

而2003年韩国现代集团将液晶显示器业务以3.8亿美元出售给京东方的时候, 另一家韩国企业三星集团或许也没能预料到, 15年后的2017年10月, 它在柔性AMOLED屏幕的垄断地位会被京东方打破.

京东方突然火了.

'后天 (10月26日) 我会去成都参加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一个仪式, 你应该关注一下, 这是行业非常重大的事情. ' 10月24日, 北京地区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在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沟通时表示.

该公募基金经理所指的, 正是10月26日京东方在成都举办的第6代柔性AMOLED 生产线量产及客户产品交付仪式, 这距离其今年5月在点亮该产线时隔仅不到半年.

'产业链上下游的很多企业当天都去了成都. ' 上述公募基金经理在返京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当然, 拥趸京东方的 '小伙伴' 不只是资本市场的朋友们.

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的当天, 京东方向华为, 小米, OPPO, vivo, 惠普, 华硕等十余家客户, 交付了5.5英寸QHD柔性手机显示屏.

一位国内某大型手机厂商负责人对此评价颇高, '京东方AMOLED的量产, 对国产手机最大的意义是, 降低了屏幕的成本. '

11月3日, 金立相关负责人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金立目前M7等旗舰全面屏手机用的是三星AMOLED屏为主' , 不过, 京东方, 天马等屏幕和其一直有合作关系. 其还透露, '金立将于11月26日发布8款覆盖高中低档全面屏手机, 这也是国内首家全系手机采用全面屏的手机品牌. '

'这是一次行业性的转移机会, 意味着液晶面板从日韩向中国转移产能, 京东方在这块布局了多年, 具备一定优势, 因此受到机构关注, 股价走势也很强. ' 11月3日, 华南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经理给出了他的解读.

统计数据显示, 三季度末重仓持有京东方A的基金多达202只, 包括1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 2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7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10只偏债混合型基金, 11只债券型基金和59只指数型基金.

如果四季度内未减持, 这些机构投资人都是 '幸运儿' .

'产业端' 厚积薄发

'毕竟是国内首家量产的AMOLED产线, 大家都想到产线去实地看一下. 我们展区也设置了相关的产品展示. ' 11月1日, 京东方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 谈到当天的展会情况.

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 也是全球第二条已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该生产线应用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 可以实现显示屏幕的弯曲和折叠.

'目前, 三星在手机OLED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 是柔性OLED手机屏幕的唯一供应商. 京东方成都产线的量产, 意味着打破了韩国的垄断. ' 上述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在陈旸暄看来, 京东方的股价走高, '大家很大程度上是冲着AMOLED生产线打破韩国三星垄断的利好消息' , 不过其强调, '目前AMOLED的良品率在30%左右, 通过量产, 可以找到问题并改进, 不断提升良品率. 只有良品率提高到50%以上, 生产线才能扭亏, 良品率达到80%以上, 才能获得较好的盈利能力. '

尽管如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 紧随三星, 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量产柔性OLED显示屏对于我国企业在全球OLED行业的卡位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之前三星是唯一的柔性OLED手机屏供应商, 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 往往优先供应给三星和苹果等客户. 国内企业在谈判上处于完全劣势, 经常不能及时拿到屏幕, 错过了销售的旺期. ' 北京地区一位券商分析师11月3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该券商分析师介绍, 伴随着高端机型对于OLED屏幕的采用, 柔性OLED屏幕会成为各高端机型创新的热点, 渗透率会将一部提升.

除了生产线的预期, 京东方的业绩也立下功劳: 2017年前三季度, 京东方获得营收694.08亿元, 同比增长51.41%; 净利润64.8亿元, 同比增长4503.4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 京东方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是因为面板供需出现反转, 导致下游面板价格出现反弹, 同时公司产能利用率也得到提升. 此外,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产品性能与良品率不断爬升.

WITSVIEW统计数据显示, 2017年上半年, 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 平板电脑显示屏, 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市占率已经全球第一, 公司显示板块有望维持大幅增长, 行业集中度将随着规模效应继续提升.

10月26日, 京东方首席执行官陈炎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顺利量产, 将大幅提升京东方在高性能手机, 移动显示屏等产品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满足市场对中小尺寸高性能显示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中国OLED产业和全球柔性显示产业加速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 供应端的三星, LG等韩国厂商不断关停产线. 同时需求端因消费升级推动了大屏化趋势, 加上显示面板在诸如汽车电子等下游应用场景增多, 使得需求端出现增长. ' 11月3日, 沪上一位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陈旸暄分析指出, '因为OLED在性能方面几乎全面优胜于LCD, 所以三星等企业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研发并推出该产品, 并在近年良品率大幅突破后, 将部分LCD生产线转成OLED, 于今年获得苹果新品应用的大批量采购, 占全球绝对垄断份额. LCD目前还处于惯性需求增长中, 中国又是主要消费国, 导致京东方受益, LCD面板提价, 同时又有新建的生产线如福建福清的8.5代线陆续投产, 且良品率提升较快,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京东方业绩增长. '

他还表示, '随着国内多家企业OLED生产线量产, 良品率的爬坡提升, 在中小尺寸屏幕市场, OLED在2018年-2019年可能会大规模替代中小尺寸屏幕的LCD, 导致LCD的景气程度下降. '

11月3日下午,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16年上半年以来, 上游液晶面板的价格上涨50%以上, 导致下游液晶电视的价格也上涨, 产品供不应求, 这种供需导致的周期性波动, 带动了京东方的业绩. '

追赶者身影

在此之前, 京东方是以巨额融资-烧钱-亏损的形象为资本市场所知.

2001年登陆深交所后, 其在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09年和2010年, 先后融资港元20亿, 人民币18亿, 22亿, 120亿和90亿, 加上2014年抛出460亿元的巨额定增计划, 融资总额高达726亿元.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 京东方总股本不断增加, 从1997年时的3.77亿股猛增至347.98亿股.

让人记忆犹新的, 还有此前京东方投入巨多, 但不尽如人意的业绩.

2008年至2012年, 京东方扣非后净利润连续5年巨亏, 直至2011年营收127亿元, 实现扭亏净赚5.6亿.

一位浙江私募人士从五年前就关注了京东方, 在他看来, '2014年以前, 京东方的股价走势很差, 但是最近股价走势节节高, 说明公司的业务在向好. '

无论是LCD, 还是OLED, 都预示着一场 '屏幕' 的战争, 关键词是 '更迭' .

从20世纪80-90年代阴极射线显像管 (CRT) 逐步被液晶显示技术 (LCD) 替代, 到2005-2006年LCD销售份额超过CRT, 成为显示主流技术, 到2009年三星搭载发光二极管技术 (OLED) 进军智能手机领域.

'LCD面板本身不会发光, 需要有背光源, 而OLED面板是自发光, 无论是画质, 对比度, 还是色彩, 或者是对动态图像的响应速度等, 都优于LCD面板, 而且更加轻薄, 因此成为面板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 不过, 梁振鹏强调, 'OLED面板的技术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

目前, 韩国三星集团占据全球智能手机OLED屏幕99%的市场份额, 国内巨头也开始布局卡位, 不过, 其更多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

除了京东方, 和辉光电, 深天马A (000050.SZ) , 国显光电, 华星光电等也加紧布局OLED尤其是AMOLED细分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 和辉光电计划2019年实现OLED面板线量产, 其在上海建设的LTPS-AMOLED 6代线, 总投资超过270亿元, 计划于2018年底实现点亮, 2019年第二季度量产, 产能设计也为每月3万片玻璃基板.

2012年以来在PMOLED领域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国显光电, 投资300亿元在河北固安建设的AMOLED 6代线预计在2019年量产.

此外, 华星光电在武汉投资350亿元建设的第6代LTPS-AMOLED面板生产线, 预计2020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预计满产后将达到月产4.5万片玻璃基板.

今年7月, 信利电子也宣布在四川仁寿县投资279亿建设的第6代柔性AMOLED 生产线则预计2020年实现点亮, 2021年开始量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OLED TV面板成本两年下跌55% 终端市场起飞有望;

据IHS估计, 自从2015年第一季55吋OLED TV首度出现在市场上至今, 55吋OLED面板的制造成本已大幅下滑55%, 与同规格, 同尺寸LCD面板的价差亦缩小到2.5倍. 到2017年第二季时, 55吋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已下跌到582美元, 预估到2021年第一季时, 还会进一步下跌到242美元, 倘若届时同尺寸规格的LCD面板生产成本仍维持在200美元上下, 届时OLED TV与LCD TV的价差将相当有限.

IHS显示材料首席分析师Jimmy Kim认为, 从历史经验来看, 每当新技术与当时市场主流技术之间的价差缩小, 就是新技术应用起飞的时刻. 因此, 随着OLED面板与LCD面板之间的生产成本差距越来越小, OLED TV在市场上的普及率将可望大幅提升.

新电子

3.OLED的爆发带来ITO靶材原料价格 '方大碳素' 式暴涨;

千年大牛: OLED的爆发----将带来ITO靶材原料价格 '方大碳素' 式的疯狂暴涨! !

OLED 的行业景气度爆表, 引起ITO靶材需求激增, 导致上游精铟价格继续爆涨, 精铟相关股也即将爆发, 有望成为第二个天齐, 赣锋! !

类似的逻辑, 可以理解为新能源汽车 爆发, 引起锂电池 需求激增, 导致碳酸锂 价格暴涨, 相关股 002460 002466 的惊艳表现!

000725 京东方OLED的涨幅让人惊叹, 股价突破历史新高

300666 江丰电子(64.65 +2.93%,诊股)和 300706 阿石创(86.77 +10.00%,诊股) ITO靶材的激增, 股价也是疯狂上涨!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 特性之铟锡氧化物 (ITO) , 与电力之正极相连, 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 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众说周知显示领域的ITO靶材中75%的材料都含有铟, 铟作为ITO靶材的基础原材料, 其对于OLED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金属铟一个月来涨价 迅速, 过去的一个月上涨幅度达到百分之四十, 无锡电子盘从1180涨到了现在的1750, 现货从1200涨到1800.

周二受电子盘带动, 铟锭现货市场供应吃紧, 现货商捂货惜售, 市场一度处于 '无货可买' 的状态, 尤其几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的散货更难以寻觅.

600961株冶集团(9.20 -0.76%,诊股) 公司是国内最大铟生产商, 也被定位为全球铟业龙头之一, 目前拥有160吨/年的精铟产量, 居行业首位, 同时也具有60吨ITO靶材产业化项目, 值得重点关注!

多因素刺激需求缺口扩大 ITO靶材原料铟价格暴涨

消费 数据显示, 11月2日, 精铟价格继续大涨3.2%, 报1600-1650元/千克, 较前一日上涨50元. 10月, 投资资金进入瞬间将精铟市场引爆, 精铟价格10月以来涨幅逾30%, 无锡电子盘报价8月以来涨幅更是超60%. 目前投资资金仍在以不计成本的方式采购, 造成现货和电子盘价格持续上涨.

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小且很分散, 迄今未发现它的独立矿床, 主要伴生在锌, 铅, 锡等金属矿中, 因此铟与类似特征的镓, 铊, 锗, 硒, 碲, 铼等元素一起被划入稀散金属. 铟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平板显示, 合金, 半导体, 光伏 , 核工业等领域均有应用.

目前, 铟最主要是以铟锡氧化物靶材形式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 铟不但是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 方方面面的基础材料和功能材料, 还是与互联网, 新能源, 节能等密切相关的金属. 铟用途仍在不断扩展, 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国防军事变革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4年以来, 国内铟供给持续收缩, 进口减少, 消费和出口增加, 过剩量下降, 2016 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2017 年, 国内大尺寸铟靶材量产增加, 直接消费增速将加快. 国内消费将点亮未来中国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并成为铟价止跌, 寻机回升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供应收缩, 消费好转的情况下, 铟价已经到了触底反弹阶段. 但是, 积压的高库存仍将对价格的持续回升形成压制. 金融界网站

4. '默克示界2017' 展示最新显示技术与在华新研发投资;

在上海举行的 '2017默克示界' 研讨会上, 默克向来自显示行业的近200位行业专业人士展示了全新的显示材料和技术.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 还能够用于全新的, 面向未来的技术应用场景. 同时, 默克宣布启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光刻胶研发实验室, 并沟通了位于上海的OLED技术中国中心项目的建设.

默克苏州光刻胶研发实验室助力中国面板制造工艺提升

数字化时代, 智能设备中默克的身影无处不在, 默克不断致力于推进智能设备的创新和发展. 如默克提供品种丰富的光刻胶产品, 推动生产工艺的持续创新. 成立于2005年, 默克电子材料 (苏州) 有限公司专注于为中国显示面板制造商提供光刻胶产品研发与生产服务. 此次, 默克全新的研发试验室让我们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如虎添翼, 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材料和更快速的响应服务, 携手推动中国显示行业的蓬勃发展.

'默克示界2017' : 对完美像素的不懈追求

默克投资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高性能材料业务中国区总经理赵赋斯博士表示, 作为特殊化学品供应商的创新先锋, 默克长期致力于先进液晶 (LC) 材料的研发, 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同时, 我们还热衷于不断创新, 以推动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在液晶显示领域, 满足人们对液晶材料的质量, 可靠性和光学性能的要求和期待是默克的首要目标之一. '

为了进一步改善显示性能, 满足客户需求, 默克不断推出更好的液晶单体和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混合液晶, 从而提高如TN, IPS和VA等现有液晶技术的性能. 同时, 默克高端研发成果丰硕, 比如更高精尖的聚合物稳定垂直取向 (PS-VA) 和超亮度边缘场开关 (UB-FFS) 技术. 在UB plus技术的助力下, 默克不仅能够打造超高亮度的快速响应液晶材料, 还能将其应用于最大尺寸的电视中. 随着各个模式的液晶性能参数的平衡性的提高, 也达到了提高透过率和对比度的目标, 正在研发的SA-VA (垂直自配向技术) 技术目前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SA-VA SAVA技术旨在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 从而在减少显示器总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全新的设计, 带来全新的性能突破.

默克显示材料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罗曼·麦什博士表示, 除了优化显示材料外, 机会也存在于目前的显示以外的其他应用领域, 默克期待着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并满足相应的显示要求. 因此, 默克的新目标也随之而生: 开发具有新特性的显示材料. 自由形态显示技术和轻量显示技术是这种显示材料最重要的应用趋势. 这股趋势正在拓展应用市场, 使新的应用成为可能. 新华网

5.洲明科技6000万收购蔷薇科技 深耕LED显示屏细分领域

近日洲明科技频频成为各大LED版面头条. 消息称, 洲明科技已与中明投资6000万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圳市蔷薇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

具体公告显示, 洲明科技公司拟以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等方式以人民币 6,000 万元受让上述转让方合计持有的深圳市蔷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蔷薇科技' )100%股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 该公司将持有蔷薇科技100%的股权, 蔷薇科技将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据专业人士分析, 本次交易达成将有利于洲明科技进一步加深在LED显示屏行业细分领域的布局. OFweek 显示网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