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視市場經曆著一場寒冬, 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統計, 2017上半年, 電視銷量同比下跌11%. 面板和元器件價格上漲但銷售均價卻走低, 打價格戰不是長久之計, 各品牌方紛紛向提高產品附加值與硬實力謀求出路. 而近日, TCL集團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 TCL智能電視銷售均價提升19.3%, 智能電視銷量為1024萬台, 同比增長27.8%. 量子點, 曲面, 4K 及大屏等高端產品銷售佔比持續提升. 筆者不禁發出疑問, 為何在市場不向好情況下, TCL電視卻仍能保持上升趨勢?
10月30日至31日, TCL酷友科技邀請全國多家媒體記者及TCL鐵粉用戶加入開放日, 以電視產業鏈的研發, 生產, 銷售, 服務等四個方面作為切入點, 向媒體和用戶展示TCL是如何通過整合上下遊企業以及產業結構升級, 牢牢把握電視的創新性研發, 智能化製造以及個性化服務, 為用戶打造極致體驗.
上下遊戰略資源整合, 一台電視的誕生之旅
一台電視的誕生, 首先是研發, 生產和組裝, 每一步都離不開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不斷創新的科研技術. 據統計,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 TCL集團在世界範圍內擁有23個研發中心, 研發人員7,000多名, 已累計申請中國專利29,577件, 美國專利7,124 件, PCT專利8,188件, 其中中國專利已授權12,640件, 美國專利已授權2,174件, 專利數量排名行業前列. 旗下主要從事半導體顯示面板研發, 生產, 銷售業務的華星光電, 2016年, 國內企業PCT (專利合作協定) 國際申請量中排名第四, 全球排名第16; 在2015-2016年, 美國企業專利授權榜TOP100中, 位列中國企業前三.
目前國內彩電行業競爭白熱化, 彩電廠商的盈虧與面板價格波動具有較強的關聯性. 作為國內唯一實現 '屏—芯—終端' 電視產業鏈一體化製造能力的企業, TCL通過華星光電, 增強了對上遊面板產業的控制力, 對旗下的彩電業務構成有力支援.
堅守 '實業' 的TCL, 其曲面, 量子點, 音質和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已做到了行業領先, 製造工藝水平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其自建的液晶產業園, 年組裝整機數可達到1260萬台, 不僅規模龐大, 在生產組裝線上亦達到國際質量標準水平. 在 '一帶一路' 政策支援推動下, 波蘭套料由海路轉換成鐵路, 物流費用節約15%, 更是進一步降低了產品成本壓力.
從銷售到上門服務, 一次品質生活的開啟
產品從工廠到達消費者手上, 必然經過銷售. TCL酷友科技作為TCL的O2O平台, 扛起了TCL線上銷售的大旗. 這家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互聯網公司, 承擔起了TCL互聯網轉型的大任, 主要負責TCL集團各產業的用戶運營, 電商銷售和客戶服務等業務. 2016年, TCL酷友科技創造了全年60億的銷售業績, 雙十一期間銷售額達到10億. 在2017年618年中大促中, 其獲得了總銷售額12億, 同比增長90%的好成績; 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購物節, TCL酷友科技已蓄勢待發, 全力向13億銷售目標突破.
在物流和服務方面, TCL酷友科技同樣有精準部署. 與韓國CJ集團合作的速必達希傑承接多元化物流服務, 包括分銷物流, 電商物流, 供應鏈物流整體解決方案以及國際貨物運輸代理; 其物流倉在國內覆蓋40多個城市, 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致力於成為領先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
十分到家則為用戶提供多類型的服務方案, 包括提供家電, 數位, 水電等產品的清洗, 安裝, 同時享受維修, 回收, 延保等服務. 讓用戶足不出戶, 就能享受全品類家電到家服務. 自面市以來, 其家電清洗等業務在美團, 大眾點評等多個互聯網平台獲得了 '用戶好評率第一' 和 '訂單增長率第一' 等優質口碑.
完善產業布局, 展大國品牌實力
面臨產能過剩及全球化擴張的壓力, 各電視企業必須對未來的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進行長足規劃. 於TCL而言, 正在不斷增強多維度準備: 在研發端上, 製造工藝和人工智慧的探索都在不斷挺進; 在生產端上, 踐行標準化生產, 保證產品品質; 在銷售端上, 以用戶為中心, 確保超高性價比; 在服務端上, 打造服務閉環, 免去用戶後顧之憂.
作為一家國際化企業, TCL以產品為橋樑, 將其領先技術, 精巧工藝轉變成千家萬戶的品質生活保障, 適應用戶消費升級趨勢, 給予用戶極致產品體驗. 本次TCL酷友科技選擇在雙十一前期舉辦開放日, 聯動全產業, 通過媒體和用戶通道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品牌, 進一步感受到大國品牌TCL的堅持與責任, 更提升了用戶對品牌的信任.